常山公主反客為主,興高采烈地將薑家姊妹引薦給四公主和二皇子。
四皇女清河公主大約十來歲,也是韋貴人所出,生著張秀美的鵝蛋臉,美眸顧盼神飛,一身的書卷氣,與跳脫的三公主截然不同,賞賜給薑氏姊妹的見麵禮是一人一套文房。
韋貴人向兒子透露過娶薑氏女為側妃的意思,二皇子在打量兩姊妹時便帶上了更多考量的意味,他一眼認出了薑大娘就是端午那日遙遙望見的“黑炭”小娘子,近看眉眼倒十分俏麗。
入夏之後小娘子們的衣袖一日短似一日,衣領也不像春季時遮得那樣嚴實了,大娘子脖頸處和手腕的一小截肌膚比長年露在外麵的臉白上許多,二皇子便知是她的深膚色是日頭底下曬出來的,若假以時日養迴來,想來應該會很美,而且這個小娘子身上有種璞玉般天真稚拙的美,是精致文雅的京都女子中難得一見的。
至於薑二娘,連眼高於頂的二皇子也不得不承認,確是天人之姿,叫人忍不住期待她長大成人後的模樣。不過於他而言,姿色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若說一開始還有幾分動心,看到司徒錚盯著薑二娘的眼神時,他已將僅有的一絲念頭也打消了——這世上從來不缺美色,犯不著為了個側妃與將來極有希望承大統的三弟生出齟齬。
常山公主接過侍女捧來的沉綠釉茶碗,略微沾了一沾便呲著牙道:“三弟大熱天的將我們叫來,就請我們喝這個?”
三皇子笑而不語,也不分辯,優雅地端起自己的碗津津有味飲了一口茶。五皇子聞言卻好似沉冤得雪:“我就說吧!又澀又苦,阿兄還不許我加石蜜!”
四公主雙手捧著茶碗一本正經道:“若是加了石蜜便品不出荷露清香了,阿兄這茶就是格外比別處的香,我也叫人收了清晨的荷露,卻總是烹不出這個味道。”
“說破了其實也不費事,”三皇子笑了笑,若無其事地掃了薑二娘一眼,見她一張小臉木木的,全然不為所動,心中略有不快,“將茶葉置於細葛布縫的袋子中,每日露水下降時置於半開的蓮花花心,將花瓣小心用草繩捆紮好,破曉前再解開花瓣將茶取出,置於極微弱的銀絲炭火上,除去沾上的夜露和水汽,如是反複七七四十九日便成了,不單是蓮花,其餘香花也能依法炮製,今年蓮花開得晚,這一批茶才十來日,風味算不得上佳。”
大娘子暗暗乍舌,與妹妹咬著耳朵道:“乖乖,這還叫不費事!不知哪個閑得發慌,想出這種折騰人的法子。”
鍾薈心虛地笑了笑,幹幹地道:“就是。”說起來慚愧,那位閑得發慌、不事生產、驕奢淫逸的奇人正是她鍾十一娘,這以花氣熏茶的法子就是她挖空心思首創出來,又教給當時的玩伴司徒錚發揚光大的。
即便熏滿七七四十九日也不能叫常山公主對這苦茶肅然起敬,她頗為不解風情地將杯子推開八丈遠,向宮女要了碗酪漿,有了阿姊壯膽,五皇子也奮然要了一碗,報複似地往酪漿裏足足加了五六勺蜜。
就在這當兒,大皇子和衛琇到了。
大皇子著一身浮誇的絳紫色滿繡銀蓮花羅衣,左臉頰上因天熱上火悶出了個麵皰,一雙荀氏祖傳的鼓突眼十分引人矚目。
平心而論,大皇子長相雖不出眾,卻也絕算不上醜陋,隻可惜近來有衛十一郎相伴左右,生生將他的相貌平平襯成了不忍卒睹。
衛十一郎著了身茶白的吳綿衫子,通身上下無紋無繡,同樣是從外麵進來,大皇子一臉油汗,仿佛撒上調料就能架到火上烤,而衛琇則詮釋了何謂玉骨冰肌,叫人不禁懷疑是否連毒日頭都叫他的容貌感化了。
常山公主悲天憫人地避開視線,以免不小心看見自己的大兄弟——此時多看他一眼仿佛都是極為殘忍的事。
偏偏大皇子自己毫無所覺,“咦”了一聲,伸出胖乎乎的手,指了指薑明霜,迴頭對衛琇道,“這不是......端午那日咱們在樓上偷看的黑炭麽?”
鍾薈知道大皇子並無惡意,隻是說話不打心裏過,握了握阿姊的手安慰她,大娘子望著她的眼睛笑了笑,輕輕搖了搖頭,以示她並未放在心上。
薑明霜迴洛京之後不止一次叫人取笑過膚色黑,一刹那的尷尬之後很快便釋然了,心想這些個貴人公子們自個兒生得白,尤其是那衛家小郎君,簡直白到了個盡處,也難怪看旁人都黑成炭了,其實她在濟源鄉間還算白的呢。
二皇子想起那日還是他挑的頭,目光有些閃爍,還心虛地蹭了蹭鼻子,鍾薈看在眼裏,便猜到他也有份,又瞥了一眼三皇子,隻見他鎮定自若,一派光風霽月——不過那位不能以常理推測就是了。
倒是衛十一郎與之同流合汙令人頗感意外,鍾薈挑了挑眉,嘴角掛著嘲諷的微笑,心道這衛家小子看起來道貌岸然,不成想也會在樓上偷看小娘子,竟還學登徒子評頭品足,真是長行市了,嘖嘖。
衛琇鬼使神差地對上薑二娘的目光,瞬間讀懂了那小破孩子的鄙夷,感覺自己一世清名毀於一旦,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登時漲紅了臉,恨不得脫下鞋塞住大皇子那張惹事生非的嘴。
二皇子握拳放在嘴前咳嗽兩聲,打起圓場來:“阿兄,阿琇,你們來得可真晚,我們都等了半日了。”
“是啊,須得罰你們飲三碗苦茶。”五皇子也笑著附和道,手卻不自覺地揪緊了膝頭的衣裾。因為薑家的門第,母親和他受盡了明裏暗裏的冷嘲熱諷,如今大皇子竟公然拿他舅家表妹取樂,然而因為長幼嫡庶尊卑,他隻能忍氣吞聲笑臉相迎,惱火和憋屈自不必說。
“你這小子倒是不與阿兄見外,”三皇子用折扇敲敲弟弟的頭頂,“你知道荷露多難得麽?十天半個月也就積了一罐子,你倒好,慷他人之慨。”
眾人都取笑他摳門,二皇子道:“這就是三姊的不是了,成天見你倆對弈,也不將漫天撒錢的派頭熏陶他一二。”
頑笑一迴,方才的尷尬就這麽輕輕揭過了。鍾薈暗暗歎了口氣,也就是大娘子性子好,若換了旁的小娘子,即便不哭著跑出去,也要不悅上半天。
二皇子也對這小娘子的器量頗為驚異,再看向她笑意盈盈的黝黑臉蛋時,便少了幾分彈斤佑兩,多了些許沉吟和肅然。
常山公主笑容可掬,正忙著大飽眼福,難得薑二娘和衛十一郎都在場,簡直像春花共秋月同輝一般稀罕,若不是二皇子提醒,她幾乎忘了自己是來弈棋的。
三皇子司徒錚也將折扇往手掌心一敲,道:“看我,隻顧著閑談,將正事都忘了。”忙吩咐宮人將楸木棋坪搬過來。
常山公主和三皇子麵對麵在棋坪兩邊坐定,大皇子突然靈光一現,搔了搔耳朵,得意洋洋地對眾人炫耀:“阿琇棋藝很是了得,前日還下贏了殿中中郎裴廣呢。”
鍾薈在心裏不以為然地“嘁”了一聲,衛十一郎是你家的麽?他棋藝高與你何幹?
衛琇腦袋“哄”得一下脹了起來,適才那事好容易揭過去,他正縮在角落裏心無旁騖地低調做人,誰知坐榻還未熱乎起來,又叫那傻皇子坑了一迴,刹那間前功盡棄,所有人都齊刷刷轉頭看向他。
“殿下說笑了,”衛十一郎隻好耐心解釋,“那日承裴大人相讓,實屬僥幸,安敢妄言擅弈。”
隻聽個文弱的聲音道:“久聞衛公子襟懷衝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想必棋藝也是卓絕。”說話的卻是四公主,隻見她雙頰飛紅,一雙善睞的明眸正睞著衛十一郎。
無奈衛琇大約是屬榆木的,隻懊惱地想,這下可好了,越描越黑,直接從“了得”變成了“卓絕”,這位清河公主真是信口開河,不知她的“想必”是從何處想來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常山公主一聽,卻是正中下懷。這些年隻要她一迴宮,司徒錚便來找她對弈,兩人下過的棋局不能說上千,至少也成百了,棋路棋風早已摸得熟透,趣味著實有限。她立即站起身,將座位讓了出來:“裴中郎棋藝爐火純青眾所周知,沒想到衛公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造詣,我合該退位讓賢才是。”
常山公主那點小算盤在鍾薈眼裏簡直一覽無餘,不就是想借機光明正大地看個夠麽?她似笑非笑地瞟了公主一眼,公主對上她的目光也不躲閃,還恬不知恥地朝她擠了擠眼。
衛琇這迴沒推辭,爽快地坐了下來,心道你們都不信我棋臭,那下給你們看看便是了。
三皇子風度翩翩地作了個揖道:“請賢弟不吝賜教。”說完拈起一顆象牙磨成的白子穩穩落在棋盤上。
四皇女清河公主大約十來歲,也是韋貴人所出,生著張秀美的鵝蛋臉,美眸顧盼神飛,一身的書卷氣,與跳脫的三公主截然不同,賞賜給薑氏姊妹的見麵禮是一人一套文房。
韋貴人向兒子透露過娶薑氏女為側妃的意思,二皇子在打量兩姊妹時便帶上了更多考量的意味,他一眼認出了薑大娘就是端午那日遙遙望見的“黑炭”小娘子,近看眉眼倒十分俏麗。
入夏之後小娘子們的衣袖一日短似一日,衣領也不像春季時遮得那樣嚴實了,大娘子脖頸處和手腕的一小截肌膚比長年露在外麵的臉白上許多,二皇子便知是她的深膚色是日頭底下曬出來的,若假以時日養迴來,想來應該會很美,而且這個小娘子身上有種璞玉般天真稚拙的美,是精致文雅的京都女子中難得一見的。
至於薑二娘,連眼高於頂的二皇子也不得不承認,確是天人之姿,叫人忍不住期待她長大成人後的模樣。不過於他而言,姿色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若說一開始還有幾分動心,看到司徒錚盯著薑二娘的眼神時,他已將僅有的一絲念頭也打消了——這世上從來不缺美色,犯不著為了個側妃與將來極有希望承大統的三弟生出齟齬。
常山公主接過侍女捧來的沉綠釉茶碗,略微沾了一沾便呲著牙道:“三弟大熱天的將我們叫來,就請我們喝這個?”
三皇子笑而不語,也不分辯,優雅地端起自己的碗津津有味飲了一口茶。五皇子聞言卻好似沉冤得雪:“我就說吧!又澀又苦,阿兄還不許我加石蜜!”
四公主雙手捧著茶碗一本正經道:“若是加了石蜜便品不出荷露清香了,阿兄這茶就是格外比別處的香,我也叫人收了清晨的荷露,卻總是烹不出這個味道。”
“說破了其實也不費事,”三皇子笑了笑,若無其事地掃了薑二娘一眼,見她一張小臉木木的,全然不為所動,心中略有不快,“將茶葉置於細葛布縫的袋子中,每日露水下降時置於半開的蓮花花心,將花瓣小心用草繩捆紮好,破曉前再解開花瓣將茶取出,置於極微弱的銀絲炭火上,除去沾上的夜露和水汽,如是反複七七四十九日便成了,不單是蓮花,其餘香花也能依法炮製,今年蓮花開得晚,這一批茶才十來日,風味算不得上佳。”
大娘子暗暗乍舌,與妹妹咬著耳朵道:“乖乖,這還叫不費事!不知哪個閑得發慌,想出這種折騰人的法子。”
鍾薈心虛地笑了笑,幹幹地道:“就是。”說起來慚愧,那位閑得發慌、不事生產、驕奢淫逸的奇人正是她鍾十一娘,這以花氣熏茶的法子就是她挖空心思首創出來,又教給當時的玩伴司徒錚發揚光大的。
即便熏滿七七四十九日也不能叫常山公主對這苦茶肅然起敬,她頗為不解風情地將杯子推開八丈遠,向宮女要了碗酪漿,有了阿姊壯膽,五皇子也奮然要了一碗,報複似地往酪漿裏足足加了五六勺蜜。
就在這當兒,大皇子和衛琇到了。
大皇子著一身浮誇的絳紫色滿繡銀蓮花羅衣,左臉頰上因天熱上火悶出了個麵皰,一雙荀氏祖傳的鼓突眼十分引人矚目。
平心而論,大皇子長相雖不出眾,卻也絕算不上醜陋,隻可惜近來有衛十一郎相伴左右,生生將他的相貌平平襯成了不忍卒睹。
衛十一郎著了身茶白的吳綿衫子,通身上下無紋無繡,同樣是從外麵進來,大皇子一臉油汗,仿佛撒上調料就能架到火上烤,而衛琇則詮釋了何謂玉骨冰肌,叫人不禁懷疑是否連毒日頭都叫他的容貌感化了。
常山公主悲天憫人地避開視線,以免不小心看見自己的大兄弟——此時多看他一眼仿佛都是極為殘忍的事。
偏偏大皇子自己毫無所覺,“咦”了一聲,伸出胖乎乎的手,指了指薑明霜,迴頭對衛琇道,“這不是......端午那日咱們在樓上偷看的黑炭麽?”
鍾薈知道大皇子並無惡意,隻是說話不打心裏過,握了握阿姊的手安慰她,大娘子望著她的眼睛笑了笑,輕輕搖了搖頭,以示她並未放在心上。
薑明霜迴洛京之後不止一次叫人取笑過膚色黑,一刹那的尷尬之後很快便釋然了,心想這些個貴人公子們自個兒生得白,尤其是那衛家小郎君,簡直白到了個盡處,也難怪看旁人都黑成炭了,其實她在濟源鄉間還算白的呢。
二皇子想起那日還是他挑的頭,目光有些閃爍,還心虛地蹭了蹭鼻子,鍾薈看在眼裏,便猜到他也有份,又瞥了一眼三皇子,隻見他鎮定自若,一派光風霽月——不過那位不能以常理推測就是了。
倒是衛十一郎與之同流合汙令人頗感意外,鍾薈挑了挑眉,嘴角掛著嘲諷的微笑,心道這衛家小子看起來道貌岸然,不成想也會在樓上偷看小娘子,竟還學登徒子評頭品足,真是長行市了,嘖嘖。
衛琇鬼使神差地對上薑二娘的目光,瞬間讀懂了那小破孩子的鄙夷,感覺自己一世清名毀於一旦,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登時漲紅了臉,恨不得脫下鞋塞住大皇子那張惹事生非的嘴。
二皇子握拳放在嘴前咳嗽兩聲,打起圓場來:“阿兄,阿琇,你們來得可真晚,我們都等了半日了。”
“是啊,須得罰你們飲三碗苦茶。”五皇子也笑著附和道,手卻不自覺地揪緊了膝頭的衣裾。因為薑家的門第,母親和他受盡了明裏暗裏的冷嘲熱諷,如今大皇子竟公然拿他舅家表妹取樂,然而因為長幼嫡庶尊卑,他隻能忍氣吞聲笑臉相迎,惱火和憋屈自不必說。
“你這小子倒是不與阿兄見外,”三皇子用折扇敲敲弟弟的頭頂,“你知道荷露多難得麽?十天半個月也就積了一罐子,你倒好,慷他人之慨。”
眾人都取笑他摳門,二皇子道:“這就是三姊的不是了,成天見你倆對弈,也不將漫天撒錢的派頭熏陶他一二。”
頑笑一迴,方才的尷尬就這麽輕輕揭過了。鍾薈暗暗歎了口氣,也就是大娘子性子好,若換了旁的小娘子,即便不哭著跑出去,也要不悅上半天。
二皇子也對這小娘子的器量頗為驚異,再看向她笑意盈盈的黝黑臉蛋時,便少了幾分彈斤佑兩,多了些許沉吟和肅然。
常山公主笑容可掬,正忙著大飽眼福,難得薑二娘和衛十一郎都在場,簡直像春花共秋月同輝一般稀罕,若不是二皇子提醒,她幾乎忘了自己是來弈棋的。
三皇子司徒錚也將折扇往手掌心一敲,道:“看我,隻顧著閑談,將正事都忘了。”忙吩咐宮人將楸木棋坪搬過來。
常山公主和三皇子麵對麵在棋坪兩邊坐定,大皇子突然靈光一現,搔了搔耳朵,得意洋洋地對眾人炫耀:“阿琇棋藝很是了得,前日還下贏了殿中中郎裴廣呢。”
鍾薈在心裏不以為然地“嘁”了一聲,衛十一郎是你家的麽?他棋藝高與你何幹?
衛琇腦袋“哄”得一下脹了起來,適才那事好容易揭過去,他正縮在角落裏心無旁騖地低調做人,誰知坐榻還未熱乎起來,又叫那傻皇子坑了一迴,刹那間前功盡棄,所有人都齊刷刷轉頭看向他。
“殿下說笑了,”衛十一郎隻好耐心解釋,“那日承裴大人相讓,實屬僥幸,安敢妄言擅弈。”
隻聽個文弱的聲音道:“久聞衛公子襟懷衝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想必棋藝也是卓絕。”說話的卻是四公主,隻見她雙頰飛紅,一雙善睞的明眸正睞著衛十一郎。
無奈衛琇大約是屬榆木的,隻懊惱地想,這下可好了,越描越黑,直接從“了得”變成了“卓絕”,這位清河公主真是信口開河,不知她的“想必”是從何處想來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常山公主一聽,卻是正中下懷。這些年隻要她一迴宮,司徒錚便來找她對弈,兩人下過的棋局不能說上千,至少也成百了,棋路棋風早已摸得熟透,趣味著實有限。她立即站起身,將座位讓了出來:“裴中郎棋藝爐火純青眾所周知,沒想到衛公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造詣,我合該退位讓賢才是。”
常山公主那點小算盤在鍾薈眼裏簡直一覽無餘,不就是想借機光明正大地看個夠麽?她似笑非笑地瞟了公主一眼,公主對上她的目光也不躲閃,還恬不知恥地朝她擠了擠眼。
衛琇這迴沒推辭,爽快地坐了下來,心道你們都不信我棋臭,那下給你們看看便是了。
三皇子風度翩翩地作了個揖道:“請賢弟不吝賜教。”說完拈起一顆象牙磨成的白子穩穩落在棋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