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麽,比能在盛夏還能有冰塊降溫,甚至和冰水更舒服的。”尚賢館之中,來自北方幾個人圍在一起,有人自然感慨起來。
用硝製冰的辦法,是孫暠首先拿出來的,自然也是第一個享受的。
別的不說,尚賢館這裏,自然是最優先提供。
不僅有冰塊降溫,還有用冰塊降溫的冰水或果汁,為入住這裏的人服務。
自從秋闈確定之後,尚賢館的規矩就變了。
以前是誰都能進來登記入住,現在是僅限外地過來,為秋闈做準備的學子和武者,經過簡單的測試之後,允許免費入住。
當然本地人如果生活有困難,報備確認後,經過考核也能入住。
尚賢館發展到現在,已經擴建三次,可以允許近千人在這裏居住。
自然的,開銷太大,又是孫暠的私房錢來支付。
考慮到一年隻有一次秋闈,同時孫暠的身份和以前已經大為不同,是以更改規矩也是必然。
這也意味著,雪中送炭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的,便是錦上添花的時代。
真到了孫暠當皇帝那陣,尚賢館可能甚至會被取消。
畢竟到時候學子和武者要出仕,還要看孫暠要不要用。
這考題,怕也是會不斷變難。
沒有點真才實學,要脫穎而出會變得越來越難。
“南方的夏季比北方要炎熱許多,又沒有冰可以用來降溫。以前就不明白,為什麽會有人能在這裏生活下去。”另外一個士子點頭。
隨著秋闈的消息傳遞到江北,甚至是河北,不少收到消息的士子和武者,都打算過來碰碰運氣。
越過世家豪族的壟斷,越過孝廉製出仕,誘惑太大了。
別以為世家豪族子弟就沒興趣,他們的興趣更大!
以前每年誰能舉孝廉,誰不能,基本都是利益分配的結果。
現在憑本事出仕,庶出的子弟自然有了來參加的心思。
甚至對許多嫡係子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至於,不少家族在收到消息後,自然好奇了解一下孫暠這個勢力。
結果發現人家起步很快,而且擴張的速度也很快,尤其連如今的細陽侯,都在人家麾下。
這是最神奇的地方,當時孫暠隻是孫氏旁係子弟,細陽侯是大漢貴胃。
能讓大漢貴胃,不惜一切扶持起來,甚至甘願屈居其麾下,這樣的勢力當然讓人很好奇。
腦子靈活的,就知道派個家中子弟,過去參加這次秋闈。
等別人打下河北,才想辦法去出仕,那就太晚了。
至於打不過來,也不過是一個子弟,不影響什麽。
“各位,猜猜我弄到了什麽!”話說當頭,有人在外麵進來,拿著一本書冊。
看著很薄,考慮到紙張本來薄,內容估計不少。
“莫不是往年考題最近尚賢館外圍,不少人推銷這玩意。”有個士子隨口說道。
從他的語氣不難聽出,他顯然也是有買過的。
“非也,這是往年考題分析。編寫的人找到了過去的題目,同時還有參加過考試的人,同時詢問他們答題的內容。從他們的答題情況,還有結果,分析孫使君的用人標準。”士子激動的說道。
“還有這事快,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他幾個士子聞言,立刻激動起來。
比起分析考題,分析考官難道不是更重要
“好說好說,不過就是五十貫買來的東西,我與諸君共賞!”那士子大笑,其他幾人卻是有些不是滋味。
五十貫可不是小數目,隻覺得這貨在故意炫富。
不遠處,還有荊州那邊的幾個讀書人。
對這幫河北的闊老,是一點興致都沒有。
知道的都知道,孫暠名下有個情報部門。
一方麵引導輿論,一方麵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就說現在,不少人還在討論,劉表在豫章突然暴斃,是不是孫暠下的黑手。
有這樣的部門存在,若是考題還能泄露出去,那已經算是失職了。
所謂的《往屆考題》,《孫暠用人標準》之類的資料,參考價值有,但對這次秋闈應該影響不大,否則不可能還能公然銷售。
“伯常,機伯,距離秋闈還有一個多月,我們該怎麽準備好些”有士子看向兩位同伴。
“去圖書館聽課!”同桌的兩人幾乎異口同聲迴道,隨即相視一笑。
如今圖書館那邊還是辦夜課,也多增設了席位。
隻是要旁聽的人,就必須要通過一些考試。
有真才實學,是真心打算聽的,才能進場,否則就在場外,能聽多少是多少。
“傳聞那個夜課,已經上了半年多,我們已經錯過不少的知識點……”同伴提問。
“重點不是知識點,而是授課的內容和範圍。”伯常發話,“傳聞現場聽課的,還有不少宛陵這邊的官吏。換言之,這授課的內容,也可以看做是給出仕官吏們的‘進修’。自然也意味著,這授課的內容,才是孫使君需要他治下官吏了解的。”
也就是說,夜課裏麵的上課的內容和範圍,才是真正的秋闈考試範圍。
知道考試範圍之後,才能針對性的複習。
好巧,白天圖書館免費開放,隻要登記過領了號牌,就能進去免費看書五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看書的人太多,不得不做出限製。
據說,第二座圖書館,已經在開始選址修建。
士子們多少有些感慨,畢竟從各種角度來看,孫暠對學問非常看重。
對於廣大的讀書人來說,這是好消息。
隻是對世家大族來說,知識的壟斷和解釋權的壟斷,可能要被打破。
隻是這是在江南,這邊的世家大族沒有發話,別人發話也沒用。
不如說,你可以發話,隻是孫暠聽不聽是他的事情。
要是因此上了人家的黑名單,那麽說不定影響的,可就不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族。
最近也收到消息,說是弘農楊氏有子弟過來參加秋闈,結果登記要進入尚賢館的時候,這邊的人就告知,弘農楊氏三代之內,不許參加秋闈。
至於為何,那就是孫暠親自發話的結果。小道消息,就是曾經有個弘農楊氏的子弟,說不屑在這裏出仕,揮袖而去,結果激怒了孫暠。
秋闈本來是孫暠弄出來的,也不是大漢規定的取士,那麽怎麽取士,自然是孫暠說了算。
不少人知道這事情,笑話弘農楊氏活該,甚至覺得‘大快人心’的同時,又暗暗告戒自己,千萬不要觸碰到孫暠的底線。
秋闈取士已經成定性,以後世家豪族對人才的壟斷要被打破。
這個結果,已經是不可逆轉的,除非孫暠敗亡,或者孫暠本人死掉,否則隻能去適應這個規矩。
隻是知道歸知道,這種話當然不會亂說。
“今天賺了多少”另外一邊,呂熾看向眼前的男子。
“那些士子很傻,五十貫都買,今天一天就賺了近千貫。”男子笑著說道。
大概誰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參考資料,都是呂熾編撰然後出售的。
賺到的錢,直接用於補貼情報網的建造。
反正這筆錢她不賺,總有人會賺,那為什麽不是她
用硝製冰的辦法,是孫暠首先拿出來的,自然也是第一個享受的。
別的不說,尚賢館這裏,自然是最優先提供。
不僅有冰塊降溫,還有用冰塊降溫的冰水或果汁,為入住這裏的人服務。
自從秋闈確定之後,尚賢館的規矩就變了。
以前是誰都能進來登記入住,現在是僅限外地過來,為秋闈做準備的學子和武者,經過簡單的測試之後,允許免費入住。
當然本地人如果生活有困難,報備確認後,經過考核也能入住。
尚賢館發展到現在,已經擴建三次,可以允許近千人在這裏居住。
自然的,開銷太大,又是孫暠的私房錢來支付。
考慮到一年隻有一次秋闈,同時孫暠的身份和以前已經大為不同,是以更改規矩也是必然。
這也意味著,雪中送炭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的,便是錦上添花的時代。
真到了孫暠當皇帝那陣,尚賢館可能甚至會被取消。
畢竟到時候學子和武者要出仕,還要看孫暠要不要用。
這考題,怕也是會不斷變難。
沒有點真才實學,要脫穎而出會變得越來越難。
“南方的夏季比北方要炎熱許多,又沒有冰可以用來降溫。以前就不明白,為什麽會有人能在這裏生活下去。”另外一個士子點頭。
隨著秋闈的消息傳遞到江北,甚至是河北,不少收到消息的士子和武者,都打算過來碰碰運氣。
越過世家豪族的壟斷,越過孝廉製出仕,誘惑太大了。
別以為世家豪族子弟就沒興趣,他們的興趣更大!
以前每年誰能舉孝廉,誰不能,基本都是利益分配的結果。
現在憑本事出仕,庶出的子弟自然有了來參加的心思。
甚至對許多嫡係子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至於,不少家族在收到消息後,自然好奇了解一下孫暠這個勢力。
結果發現人家起步很快,而且擴張的速度也很快,尤其連如今的細陽侯,都在人家麾下。
這是最神奇的地方,當時孫暠隻是孫氏旁係子弟,細陽侯是大漢貴胃。
能讓大漢貴胃,不惜一切扶持起來,甚至甘願屈居其麾下,這樣的勢力當然讓人很好奇。
腦子靈活的,就知道派個家中子弟,過去參加這次秋闈。
等別人打下河北,才想辦法去出仕,那就太晚了。
至於打不過來,也不過是一個子弟,不影響什麽。
“各位,猜猜我弄到了什麽!”話說當頭,有人在外麵進來,拿著一本書冊。
看著很薄,考慮到紙張本來薄,內容估計不少。
“莫不是往年考題最近尚賢館外圍,不少人推銷這玩意。”有個士子隨口說道。
從他的語氣不難聽出,他顯然也是有買過的。
“非也,這是往年考題分析。編寫的人找到了過去的題目,同時還有參加過考試的人,同時詢問他們答題的內容。從他們的答題情況,還有結果,分析孫使君的用人標準。”士子激動的說道。
“還有這事快,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他幾個士子聞言,立刻激動起來。
比起分析考題,分析考官難道不是更重要
“好說好說,不過就是五十貫買來的東西,我與諸君共賞!”那士子大笑,其他幾人卻是有些不是滋味。
五十貫可不是小數目,隻覺得這貨在故意炫富。
不遠處,還有荊州那邊的幾個讀書人。
對這幫河北的闊老,是一點興致都沒有。
知道的都知道,孫暠名下有個情報部門。
一方麵引導輿論,一方麵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就說現在,不少人還在討論,劉表在豫章突然暴斃,是不是孫暠下的黑手。
有這樣的部門存在,若是考題還能泄露出去,那已經算是失職了。
所謂的《往屆考題》,《孫暠用人標準》之類的資料,參考價值有,但對這次秋闈應該影響不大,否則不可能還能公然銷售。
“伯常,機伯,距離秋闈還有一個多月,我們該怎麽準備好些”有士子看向兩位同伴。
“去圖書館聽課!”同桌的兩人幾乎異口同聲迴道,隨即相視一笑。
如今圖書館那邊還是辦夜課,也多增設了席位。
隻是要旁聽的人,就必須要通過一些考試。
有真才實學,是真心打算聽的,才能進場,否則就在場外,能聽多少是多少。
“傳聞那個夜課,已經上了半年多,我們已經錯過不少的知識點……”同伴提問。
“重點不是知識點,而是授課的內容和範圍。”伯常發話,“傳聞現場聽課的,還有不少宛陵這邊的官吏。換言之,這授課的內容,也可以看做是給出仕官吏們的‘進修’。自然也意味著,這授課的內容,才是孫使君需要他治下官吏了解的。”
也就是說,夜課裏麵的上課的內容和範圍,才是真正的秋闈考試範圍。
知道考試範圍之後,才能針對性的複習。
好巧,白天圖書館免費開放,隻要登記過領了號牌,就能進去免費看書五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看書的人太多,不得不做出限製。
據說,第二座圖書館,已經在開始選址修建。
士子們多少有些感慨,畢竟從各種角度來看,孫暠對學問非常看重。
對於廣大的讀書人來說,這是好消息。
隻是對世家大族來說,知識的壟斷和解釋權的壟斷,可能要被打破。
隻是這是在江南,這邊的世家大族沒有發話,別人發話也沒用。
不如說,你可以發話,隻是孫暠聽不聽是他的事情。
要是因此上了人家的黑名單,那麽說不定影響的,可就不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族。
最近也收到消息,說是弘農楊氏有子弟過來參加秋闈,結果登記要進入尚賢館的時候,這邊的人就告知,弘農楊氏三代之內,不許參加秋闈。
至於為何,那就是孫暠親自發話的結果。小道消息,就是曾經有個弘農楊氏的子弟,說不屑在這裏出仕,揮袖而去,結果激怒了孫暠。
秋闈本來是孫暠弄出來的,也不是大漢規定的取士,那麽怎麽取士,自然是孫暠說了算。
不少人知道這事情,笑話弘農楊氏活該,甚至覺得‘大快人心’的同時,又暗暗告戒自己,千萬不要觸碰到孫暠的底線。
秋闈取士已經成定性,以後世家豪族對人才的壟斷要被打破。
這個結果,已經是不可逆轉的,除非孫暠敗亡,或者孫暠本人死掉,否則隻能去適應這個規矩。
隻是知道歸知道,這種話當然不會亂說。
“今天賺了多少”另外一邊,呂熾看向眼前的男子。
“那些士子很傻,五十貫都買,今天一天就賺了近千貫。”男子笑著說道。
大概誰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參考資料,都是呂熾編撰然後出售的。
賺到的錢,直接用於補貼情報網的建造。
反正這筆錢她不賺,總有人會賺,那為什麽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