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稍微後退那麽一兩個月,孫策打出為孫堅報仇的旗號,浩浩蕩蕩朝著江夏那邊殺過去。


    江夏郡這個郡,地理位置有些特殊。


    全郡14個縣,卻有三個縣在江南,又有四個縣在大別山以北,隻有七個縣在大別山以南。


    以北的四縣,岑溪攻打汝南的時候,‘順便’占據了下來。


    劉磐就算收到消息也來不了,且不說隔著大別山脈,就說兩邊相隔近二百裏,他們也來不了。


    另外一邊,豫章這邊,孫河為首,張英為輔的軍隊,也開始朝著江夏郡開進。


    在不到四天的時間內,把江南沙羨、鄂和下雉三縣拿下。


    “張校尉,以後這邊就交給你來鎮守了。”孫河看向張英。


    “這裏便交給屬下便是。”能獨立鎮守一方,張英也有些激動。


    按照軍令,他這次並不參與孫策對荊州的戰鬥,不過卻要防備長沙方向過來的援軍。


    概率幾乎沒有,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


    二三線的武將,要麽是作為副將隨軍出戰,這是有些能耐的。


    純粹野路子,也不自習的,基本都被安排在某個不太重要的地方鎮守。


    熬一下履曆,然後六十歲左右乞骸骨。


    跟著太史慈的一起投奔孫暠的,有些還在軍侯職位上熬履曆。


    有些在軍中作為副將,熬出頭的還真沒有。


    隻是和其他人相比,張英覺得自己的情況稍微慘一些。


    樊能的情況很難再進一步,不過至少在前線。


    太史慈不必說,已經成為魯肅麾下主力部將。


    於糜和陳橫,看著跟著黃蓋在會稽吃苦。


    實則苦是苦,可山越數量眾多,招撫和討伐山越,這也是算戰功的。


    前不久黃蓋被封為安南將軍,於糜和陳橫也提拔為中郎將。


    唯獨張英自己,到現在還是校尉。


    “安心鎮守,荊州若能順利打下來,你也能安排到前線了。”孫河安慰道。


    張英的情況,他又何嚐不知,隻是早些時候,為了防止劉磐從陸路攻打豫章,所以要安排兩個得力的將領在這裏鎮守。


    他算一個,張英也算一個,之前李通和樊能也在這裏鎮守。


    隻是劉磐一直沒有攻打的意思,再加上已經確定今年孫策攻打荊州,此二人也陸續調走。


    “希望如此。”張英點頭,也在祈禱,千萬別又是鎮守其他不重要的。


    “若有空,多練武,多看書。”孫河留下這句話,就率軍返迴豫章。


    張英送孫河出十裏亭,才返迴沙羨鎮守。


    想到孫河的告戒,少不得隻能去找幾本書看看。


    算是看出來了,孫河是在‘指點’自己。


    本來出身遊俠的他們,不能說文盲,卻也沒看過幾本書。


    武藝一直有鍛煉,治軍統兵也逐漸摸索出來。


    隻是經過孫河提醒,才意識到自己的短板在哪裏。


    隻是都要三十歲的人,這個時候再讀書,會不會太晚


    張英心裏沒底,隻能硬著頭皮上!


    話說兩頭,就在孫河和張英攻打江夏南部三縣的時候,孫策也率軍殺向蘄春,這裏是廬江往江夏,途徑的第一個縣。


    難得的是,陸路可以過去。


    考慮到蘄春一帶,北部是山,南部是長江,是以不適合騎兵衝鋒。


    為了穩妥起見,孫暠派出蔣欽和潘章部水軍,協助孫策封鎖長江。


    “將軍,前麵就是蘄春!”士卒過來匯報,自尋陽一路向西,兩地相隔近百裏。


    隻是就孫策這邊的行軍速度,早上出發,傍晚前先鋒已經抵達這裏。


    “派個人過去,嚐試說服對方的縣令投降!”孫策看了看天色,已經到了黃昏。


    索性先派人過去試探一下,若不成就在這裏安營紮寨下來,明天正式率軍攻城。


    副將淩操親自過去招降,一般來說這種地方縣城,縣令麾下隻有五百士卒,若是下縣,可能隻有二三百人。


    最怕是吃空餉,五百人的名額可能隻有百來個老弱病殘。


    就算是亂世,地方縣令依然敢這樣膽大包天。


    畢竟又不爭霸,實在不行可以掛印而去。


    再說大部分諸侯,還是講道理的。


    投降了,基本也能繼續擔任縣令。


    “將軍,蘄春縣令沒有投降……江夏劉磐部,似乎有一支軍隊在這裏駐守。末將查看過旌旗,主將姓魏。”沒多久淩操迴來,想孫策匯報道。


    “蘄春為江夏門戶,劉磐派人在這裏駐紮也正常。”孫策點頭。


    若要從陸路殺向江夏,那麽蘄春這個點根本繞不開,儼然就是江夏的門戶。


    隻要腦子沒毛病,自然會安排重兵在這裏鎮守,尤其隔壁的勢力與自己有仇的情況下。


    對,黃祖的確已經被孫暠陣斬。可張闓殺的曹嵩,不也算在陶謙頭上


    在知道徐州的變故後,就算劉磐沒有注意到,劉表也應該注意到的。


    “可知道大概人數”孫策雖然下令安營紮寨,卻也少不得看向淩操問了句。


    “就營地的規模,大概也有千餘人上下。”淩操想了想。


    “那明天那打下來。”孫策覺得,若非已經到了黃昏,視野受到影響,現在就應該踏平這個營寨。


    就說他這次過來,算上淩操,譚雄和宋謙三名副將,還有徐琨和孫賁兩位宿將。


    不如說,正是這兩位‘敦敦教導’,孫策才沒有立刻就率軍攻打對方的營寨。


    日夜,中軍才陸續過來這裏。搭設營寨需要的材料,淩操已經先一步準備完畢,隻需要花點時間搭設起來即可。


    火頭軍開始埋鍋造飯,營寨是否搭設起來另外說,士卒沒飯吃就是他們的責任。


    另外一邊,劉磐部營寨之中,負責鎮守這裏的,正是劉磐麾下部將魏延。


    當初與黃忠同時投入劉磐麾下,被安排鎮守這裏。


    當初諸葛玄和朱皓,為了豫章太守的問題引起爭端,他就上報過,希望能夠出兵豫章。


    若能把豫章打下來,以後攻打江東也有陸路可走。


    可劉磐沒有同意,主要是劉表根本沒有擴張的想法。


    沒有劉表的同意,錢糧方麵根本得不到補充。


    別到時候打不下豫章,反而江夏丟了。


    為了這事情,魏延很不爽快。


    也算是看透了,劉表胸無大誌,隻想著固守荊州,無意天下。


    無意天下也無所謂,偏偏重用蔡氏和蒯氏等江東豪強。


    如同自己這種寒門,甚至是普通人家出身的,要升遷就沒那麽容易了。


    外出建功立業的可能性沒有,熬履曆也不行,魏延對劉表有些失望。


    私下也和黃忠說過,隻是後者隻是做好分內的事情,出於對黃忠的敬重和崇拜,魏延隻能繼續守著蘄春。


    也是,黃忠為了給兒子黃敘治病,欠下不少債務。


    劉磐知道此事,替他還清債務,黃忠已經是孑然一身,又沒有子嗣,索性為劉磐賣命。


    可事情在今年發生突變,劉磐患病,且越來越嚴重……醫匠已經私下告知,可能活不到秋季。


    沒有了劉磐,黃忠和魏延的升遷可能會更加困難。


    “本將正為升遷的事情發愁,正好,你們自己送上門來了!”對於孫策殺過來,魏延卻是完全沒有擔心,甚至有些興奮。


    畢竟這可是送上門的戰功,劉表不給主動出戰,防禦戰也是戰功啊!


    隻是按照規律,少不得派人過去西陵,告知劉磐。


    想來,就算劉磐知道此事,大概也沒辦法親自率軍過來了……


    ------題外話------


    唯有學習這玩意,永遠都不嫌完……可惜,我覺得大部分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學習,而是996什麽的,最後能留給我們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到底不是十幾歲的孩子,睡個三五個小時就精神奕奕,六七個小時都不夠睡,更何況還要拿出一小時學習。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