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孫暠造反……”劉協皺了皺眉,一般來說,有人造反,那麽當然就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共同討伐之。


    可轉念一想,沒有了袁術的淮南,隻剩下兩郡的呂布,正在被攻打的劉表。


    唏,劉協倒吸一口涼氣,突然發現好像淮河以南,似乎已經沒有能製衡孫暠的勢力。


    至於交州,就那個地形也不能指望什麽。


    話說迴來,交州刺史吳巨,好像是劉表任命的,朝廷還沒有正是詔封過。


    劉協突然意識到,好像就算是漢室宗親,也有自己的算計。


    往好的方向說,這是事急從權。


    往壞的方向說,就算是宗親,也在謀劃著割據獨立。


    真就等著他死了,然後順勢登基稱帝對吧


    有劉焉和劉章的情況,劉協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好像已經沒什麽人是自己可以信任的。


    “陛下,孫暠若打下荊州,交州距離淪陷也不會太遠。算上豫州和徐州,基本已經是占據了半壁江山。到了這個時候,若陛下將他逼反,那麽他大概不介意,把曹司空的勢力也給吃下來。”蔡邕奏報。


    要說也從鬼門關走過幾次,他也逐漸看開了。


    主要是欠老細陽侯一條命,能幫就幫。


    “的確,兗州乃四戰之地,更別說潁川隔壁的南陽郡,就有董卓餘孽張繡盤踞。當務之急,還是保證許都的安全。同時若說妄開戰端,袁紹和公孫瓚也難辭其咎。”曹操出列補充。


    “非也……”楊彪出列,“公孫瓚擅殺幽州牧,竊據幽州,本來已經是大逆不道。袁紹發兵征討,反而占據大義的名頭。”


    “然後順便派兵,把並州占據下來”曹操懟了迴去,楊彪到底站那邊的


    “那也是南匈奴反叛,需要有人鎮壓。”楊彪懟了迴去。


    南匈奴的確叛亂,甚至殘害老單於,隻有左賢王於夫羅,右賢王唿廚泉在外。


    本來兩人請求朝廷,出兵幫忙平叛,可當時為什麽調動南匈奴,就是為了讓南匈奴前去幽州平定張純叛亂。


    大漢自己的爛攤子都沒搞定,如何能解決南匈奴的爛攤子


    最後於夫羅和唿廚泉就組成流浪軍,可南匈奴本身,既然已經叛亂,那麽當然也要劫掠地方。


    並州沒有刺史,也沒有州牧,各郡各自為戰。


    袁紹派兵平定騷亂,把各郡太守團結起來,這事情怎麽看,都是有功無過。


    “好了!”劉協覺得煩躁起來,大漢成了這樣的爛攤子,他這個去年才開始學著主政的皇帝,要如何解決


    尤其麾下的臣子,還分成好幾個勢力,互相攻讎(chou)。


    深吸一口氣,說道:“也就是說,孫暠的那邊,我們不僅不能責罰,還要安撫一番蔡尚書,您來說!”


    不想再看楊彪,董承和曹操的嘴臉,劉協看向蔡邕。


    “孫暠守衛了徐州,討伐了袁術,應當嘉獎。隻是身為左將軍,未能約束部下,難辭其咎,也應該責罰。”蔡邕分析。


    《控衛在此》


    群臣聞言也就笑笑,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總不能,就當什麽事情都沒發生”劉協詢問,多少也有些不滿。


    “非也,嘉獎的是孫暠,而責罰的是孫策,這點臣覺得應該分清楚。”蔡邕迴道,“孫暠討伐袁術有功,可任命為揚州牧。他本來已經總攬揚州軍政大權,刺史也好州牧也罷,分別不大。可孫策有過,孫暠失察,少不得要告戒幾句。至於孫策本身,責令立刻收兵返迴廬江,否則就地免職。若拒不奉旨,當詔令孫暠討伐孫策。”


    “好主意!那徐州的事情,就揭過不提了”劉協還是有些不滿,劉備剛來投效,之前已經任命他為徐州刺史,再出爾反爾可不好。


    “陛下不是已經詔令徐州刺史,與曹司空討伐呂布了嗎”蔡邕反問。


    劉協恍然,揭過後麵那句不談,那事情還有迴轉的餘地。


    讓曹操和劉備聯軍,去攻打呂布。


    哪怕隻是奪迴三郡,也還能接受。


    劉協看向曹操和劉備,兩者當即領旨,至於讓孫暠讓出下邳和廣陵兩郡的事情,絕口不提。


    人非聖賢,尤其劉協今年也才十六歲。


    就算這年頭的人多麽早熟,這依然是個半大的孩子。


    年輕氣盛,說出話很正常。


    既然劉協已經打算當沒說過那句話,就應該配合點裝湖塗。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眼看後續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劉協迴到‘後宮’。


    卻渾然不知道,大部分的政務和軍務,已經被董承,楊彪和曹操‘分擔’出去。


    大概劉協也不清楚,一個皇帝每天到底要麵對多少政務和軍務。


    隻是下麵的人,都很默契的什麽都不說,反正陛下還小,幫幫忙也是應該的。


    隻要不是什麽,關係到社稷存亡的大事,基本‘能幫就幫’。


    “陛下,今天怎麽迴來那麽早”劉協沒有去寢宮,哪怕伏完的女兒伏壽成為皇後,他對這個表親也不太感興趣。


    最後,朝著書房方向過去。


    他很清楚,身為皇帝的自己還很稚嫩,也更清楚,放眼望去整個朝堂之上,居然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對象。


    那麽,就隻能加強自己的學識,最大限度的避免上當受騙。


    為此他給自己找了個先生,雖然是個‘女先生’,便是蔡邕的長女,蔡琰。


    “每天的政務就那麽點,朕解決起來並不難……”劉協隨口說道。


    蔡琰聞言也是澹澹一笑,身為君主,每天要接手的政務怎麽可能會少


    就說她當尚書郎的父親,每天經手的政務就不少。


    隻是把真相告訴劉協的話,也不現實。


    一個十六歲的孩子,讓他接觸那麽多的政務,怎麽忙得過來


    若是積勞成疾,出了事情怎麽辦


    伏皇後倒是爭氣,三年內為劉協生育兩個皇子。


    隻是皇子年紀還小,十五年內若劉協出了事情,大權怕是又要旁落到權臣手裏。


    “陛下天生聰穎,些許政務,當難不倒陛下。那麽,是否要繼續昨天的課程”蔡琰詢問。


    “朕這次過來,就是為了此事。”劉協點頭。


    蔡琰當即放下手中書本,拿出昨天的教材,開始為劉協上課。


    她學的是正統的經學,這玩意帝皇涉獵就好,本不應該專精。


    不過蔡琰記得父親說過,陛下可能是大漢最後一個皇帝,學那麽多帝王心術沒意義。


    多學些經文,道家典籍,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即可。


    現在跳得越厲害,以後的下場越不好。


    也正是蔡琰的敦敦教導,劉協和曆史上有一定的差別。


    “先生,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嗎”半個時辰之後,劉協突然問了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當然是大漢的天下。”蔡琰迴道。


    “為何大家各自為政,根本不把朕放在眼裏”劉協低聲問道。


    蔡琰有些惻隱,她知道劉協說出了真心話。


    猶豫一陣,勸說道:“陛下,權力是爭取來的,不是等來的。您要讓他們信服,當拿出所有人都服氣的成績……”


    ------題外話------


    對,蔡邕既然沒事,那麽蔡琰當然也沒事。


    隻希望在蔡琰的教導下,劉協能別那麽跳。


    好嘛,看來我調整不了作息時間了……這作息規律感覺更怪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