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此刻隻想把孫策拉過來,然後狠狠揍一群,打不過也要揍。


    別死啊,混蛋!


    看到孫策現在這個情況,周瑜就知道,自己果斷北上是正確的,哪怕來晚一些,哪怕孫策不當場陣亡,怕也要慘敗而歸。


    就沒見過有那麽瘋的,帶著兩千騎兵就殺過來了。


    “淩操聽令,立刻率軍包圍敵軍右翼!”周瑜當即開始做出安排。


    頓了頓,繼續下令:“陳武,你與譚雄給我殺開一個裂口出來!”


    “喏!”三將當即領命,各率本部士卒殺了過去。


    要說周瑜部的狀態,那其實並不好,一天七十多裏北上,要說走到這裏也有兩個時辰。


    不少士卒已經疲憊,按說應該修整一個,至少半個時辰,然後才好進攻。


    可遠遠看到孫策被包圍在敵陣之中,實在待不住,連忙上前。


    也多虧他上前高唿一聲,把梁綱和樂就的注意力,也給吸引了過去。


    現在出事可不能怪他了,你們既然那麽想要立下戰功,那麽就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吧!


    他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最合理的安排。


    說到底,還是配合孫策現在的狀態,來擴大戰果,最終打贏這場仗。


    早些時候,這場仗到底是怎麽樣的,周瑜不清楚。


    隻知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孫策從敵軍一部斜上方,朝著敵軍另外一個方向衝了進去。


    這個衝刺,導致這一部的敵軍陷入混亂,陣型徹底散亂開來。


    隻是在孫策的正前方,另外一支隊伍卻擋在前麵。


    就算孫策能衝過去,馬速也必然減弱。


    幾乎可以肯定,根本衝不過去。


    也就是說,當務之急,是趁著這一部被孫策吸引注意力,將其擊散,為孫策的衝鋒創造機會!


    “其餘眾人,隨我衝鋒!”周瑜拔出佩劍,做好衝鋒的準備。


    和孫策不同,他的武藝並不是很高。


    周家本來就是文官,他這個混軍旅的算是異類。


    不過要說周家不懂軍旅,那也不對,家學裏麵,兵法韜略一個不少。


    這也是孫暠最好奇的地方,孫策和周瑜的家世相差那麽多,為什麽能玩在一起。


    看情況,周瑜還是孫策崇拜者。


    難怪曆史上,孫策隨意給他的小喬,他會鄭重其事的娶為正妻。


    以周家的家世,小喬這種地方豪紳的次女,按說根本不會被娶為正妻。


    正因為這樣,別看總是抱怨麻煩,卻一直以孫策為重,什麽都配合著他。


    就說現在,看到孫策深陷危機,周瑜都變得衝動起來。


    好在最難啃的部分,不需要他來,孫策已經把梁綱部擊散。


    他需要的,就是率領本部士卒,在把這個七零八落的戰陣,徹底給撕碎!


    真正難啃的,是譚雄和陳武這邊,這就需要淩操配合。


    話說兩頭,隻說譚雄和陳武得到軍令,朝著樂就部方向殺去。


    淩操還在朝著側翼方向前進,所以最先與敵軍接觸的,反而是他們。


    本來雙方相距三百米上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衝到前麵。


    陳武麾下,都是重步兵,其裝備精良程度,不亞於祖衝麾下解煩軍,這是去年正是冠以的稱號。


    自然的,陳武的任務,就是啃最硬的骨頭。


    隻是一般來說,負責這件事情的是孫策本人。


    在配合上,陳武負責衝陣,把敵軍陣營撕開口子。


    譚雄也屬於敢打敢殺,說穿了就是有些莽的將領,說是配合陳武,本人卻在口子剛出來的情況下,就率軍殺了過去,與陳武齊頭並進。


    陳武也不介意,正好一人一邊,殺了個痛快。


    隱約之間還有些較勁的意思,畢竟戰功可是會影響到升遷的。


    大家都差不多一個時期從軍的,軍銜也差不多,自然有點競爭的意味。


    倒是淩操,驍勇果敢沒錯,好在這位並不莽。


    說是要側翼,就在保證隊伍安全的情況下,來到側翼,然後嚐試撕開口子,為孫策解圍。


    現在頭痛的反而是梁綱和樂就,樂就本部倒是慌忙的朝著孫策射出箭失。


    奈何孫策向後一仰,巧妙地避開了箭失。


    他身後的士卒,那就沒那麽幸運的,難免還是有人或馬中箭。


    饒是如此,當陳武,譚雄和淩操三人殺到,樂就也必須要匆忙應對來自四個方向的敵人。


    這個時候的他,反而是被包圍的那個。


    梁綱更慘,本來隊伍就被孫策撕開,不管是集結還是包圍,都需要時間。


    正想著集結隊伍,然後在孫策後方包圍過去,誰知道周瑜已經殺了過來,把緩慢愈合的隊伍,又重新撕扯開來。


    此刻他麾下的士卒,根本不成戰陣。


    周瑜治軍有方,麾下士卒配合默契,殺入敵陣之中,輕輕鬆鬆就發揮出二打一,三打一的情況,不斷斬殺梁綱部士卒。


    他這個治軍手段,用於訓練水軍也很好用。


    孫暠也曾經猶豫過,要不要任命周瑜為水軍都督。


    隻是有孫策在的周瑜,和孫權時期的周瑜,是截然不同的。


    有孫策在,加上周瑜的配合,那打起仗來真的是如魚得水,彷佛劉備遇到了諸葛亮。


    孫權時期,周瑜幾乎是半流放狀態,有都督的名頭,實則排斥在政治中心之外。


    周瑜沒有孫策的配合,隻能以訓練水軍為主,這樣更能發揮他的指揮天賦。


    同時水軍在他手裏,孫權也不敢把他怎麽樣,這是自保的手段。


    孫暠的想法是,周瑜的確適合成為水軍都督,不過孫策那麽莽,更需要一個人給他善後。


    水軍的人才並不缺,實在不行還能想辦法把甘寧招降過來。


    現階段有蔣欽不說,更提拔了名叫董襲的水軍將領,再加上潘章,三人也基本夠用。


    迴歸正題,且說現在的戰陣情況,明顯對袁術軍不利,隻要再過一陣子,可能樂就和梁綱都要交代在這裏。


    這一點,袁術看在眼裏。


    本來是打算等袁軍過來,再一起收拾孫策,誰知道李豐三人請戰,他本著試試的態度派遣出戰。


    結果好家夥,不一會,李豐就已經被孫策陣斬。


    隻是就當時的情況,梁綱和樂就還占據優勢,畢竟孫策那邊也陣亡百餘人。


    “鳴金!”看到現在,袁術是徹底看不下去了,當即下令。


    “當當……”金屬的敲擊聲傳來,是編鍾一樣的聲音。


    悠長而渾厚,就算隔著很遠也能聽到。


    聽到這個聲音,梁綱和樂就隻覺得鬆了口氣,也不顧麾下陣型已經七零八落,當即下令收兵。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與其說是收兵迴去,不如說是狼狽而逃好些。


    孫策怎麽可能會允許他們逃迴去,就要追趕,卻是被追過來的周瑜攔住。


    “公瑾,你攔著我幹什麽”孫策不滿,差點他就能殺死樂就或者梁綱中的某人了。


    “你看看那邊,再說!”周瑜指了指城頭。


    孫策細看過去,發現那城頭之上,居然有大量強弩手,已經做好射擊的準備。


    那些弩分外的巨大,可不僅僅是強弩,分明是大漢最厲害的大黃弩。


    如此居高臨下,剛剛他差點就進入了射擊範圍。


    “哈哈,多得公瑾提醒,走,收兵!”孫策笑了笑,隨即下達軍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