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東海之伐
仙武大明,開局成為鬼修錦衣衛 作者:灰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
說實話,羅睺真的不愧是天子信臣,就這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來這裏的次數能抵得上其他大臣來這裏的總和。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他對這地方的熟悉程度都快趕上他第二個家了。
站在原地,羅睺看著那個坐在上位上氣度不凡的中年男人,那份自年輕時就一直存在於心中的敬畏從來沒有過半分的消減。
他無論到了什麽時候都能記得,那個向自己伸出手,然後對著他說“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去承擔起天下”的男人。
朱棣。
曾經的燕王。
現如今的永樂帝。
燕王的他心中擔負的是天下之責,而帝王的他扛起來的卻是天下之重。
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但此時的他,貌似還真的是承擔起了整個天下。
“好一個海靈族,好一個賊心不死的海靈族。”
輕淡的聲音打斷了羅睺的出神,將他從等待中給驚醒。
他第一時間抬頭看向了朱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雙威嚴的眼眸,就如同他所料到的一樣,比起憤怒,那目光中包含更多的是火熱。
那是毫不掩飾的戰意。
“羅睺,去查,去找,把海靈族欲圖不軌的證據全都給找出來,讓朝堂之上那群文官們閉嘴,這次,朕要禦駕親征。”
“是。”
羅睺沉悶的聲音響起。
禦駕親征也不出他的意料。
眼前這位帝王本身就是一位馬上皇帝,他的野心從來都不是拘泥於守成現如今的版圖。
開疆擴土,從來都是每一位君王的野心。
海靈族在東海盤踞多年,這麽多年以來,幾乎曆朝曆代都會有君王想要將其拿下,可這多年,這一族還好好的留存於世,足以說明這是一塊硬骨頭。
羅睺不是一把隻會說“是”的刀,所以,麵對帝王的威嚴,羅睺仍舊像當初在燕王府那樣,抬起了頭,沉聲說道:“隻是陛下此決定是否深思熟慮,若是一時興起,恐有不妥。”
他應下了要查這件事,但關於禦駕親征,他得提點意見。
朱棣看著羅睺,輕輕一笑,直接站起身來,朝著他擺了擺手:“過來。”
說完,他自顧自朝著殿後走去,羅睺抬腳跟上,很快就追上了他,和他錯開一個身位,走在他身後。
殿後的空間很空曠。
朱棣直接徑直走到了一麵牆前,然後轉動旁邊擺放的玉珠,緊接著,那麵空牆之上,就有著一幅輿圖顯現出來。
羅睺看著這幅輿圖微微一愣,那輿圖之上各個位置都標滿了痕跡,他能看的出來,這是朱棣的字跡。
朱棣指著上麵一個位置,目光發亮,嘴角不由自主的翹起。
“東海,這個地方,我盯了足足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裏我常常就在想,若是有一日與海靈族開戰,要如何才能夠戰而勝之。”
朱棣快步走到那輿圖之上東海的位置前,他興奮地拍了拍上麵畫的圓圈和做的標注。
“海靈族,生於深海,長於深海,這一族對於水中靈氣最為敏銳,族中秘法,兵刃,兵力不得為外人所知。”
“漢元封三年,二十萬兵力攻伐,雖勝,但卻無法入東海半步,因為東海之下,有萬米冰淵。”
“唐貞觀十二年,同二十萬兵力攻伐,又勝,冰淵過,卻被巨浪所擋。”
“宋太平興國四年,三十萬兵力攻打,無功而返,至此海靈族大軍出海,五萬兵力,直入中原,但隻是五月之期,就被打迴到了東海當中,期間東海之中無任何援兵出入。”
“元,三次攻伐,兩次大勝,在此期間,出現這個東西。”
朱棣走到了一邊,指著圖上的一個圖案。
“漓水甲。”
看著那圖案上的甲胄,羅睺淡淡說道。
“對,就是漓水甲,此甲居然能夠將將士籠於水中,刀刃斧戟,不得傷之分毫,但,隻限於在水中可用。”
朱棣手指下移,目光閃爍。
“然後,就是太祖時期了。”
他爹最為鼎盛時期的朝廷,那個時候他大哥也在,朝中諸多剛猛將帥都在。
他記得,那一場伐東海之戰是藍玉領軍。
那一戰打的很猛,幾乎越過了冰淵,踏過了巨浪,頂著漓水甲的大軍就要直入海靈族腹地,殺入王宮當中。
可……
“海神禁衛軍出現了。”
朱棣目光深沉。
和藍越這樣的王宮禁衛軍不一樣,海神禁衛軍據說是受到了神靈庇佑,是一支悍不畏死的強大軍隊。
尤其是在海中,這支軍隊的戰鬥力超脫尋常。
生生將已經攻入到海靈族當中的大明軍隊給擋了迴去。
因為是在水中作戰,大明的軍隊沒辦法在水中待太長的時間,所以大軍隻能被迫撤離,最後海靈族與大明簽訂臣屬盟約,約定成為大明附屬族,這樣這場東海攻伐之戰才落下了帷幕。
反反複複,來來迴迴。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海靈族能存留到如今最大的優勢便是兩個。”
“其一,東海之下有各種天險可守。”
“其二,水下作戰於我之大軍不利至極。”
“但……”
朱棣臉上露出了笑容。
“天險各處,從古至今,有著那麽多人親自蹚路,直到太祖之時,就已經能夠渡過各種天險抵達海靈族腹地。”
這是無數王朝積累下的經驗,他猶記當年大明攻伐東海之前,沒少研究曆史上這幾次伐軍,所以這就是說,這些經驗都是可用的。
“漢時海靈族大軍是五萬。”
“唐時是三萬。”
“宋時是五萬。”
“元朝的三次分別是七萬,六萬,四萬。”
“到了太祖時的那一次算上海神禁衛軍,一共是九萬之數。”
朱棣看著羅睺,搖頭笑道:“羅睺,你覺得這說明什麽?”
“說明,海靈族大軍的極限就是九萬。”
羅睺如實迴複道。
他也是跟著朱棣從戰場上殺過來的,對於這些東西,雖不精通,但大概也是了解一些的。
“對,九萬,九萬啊。”
朱棣放聲大笑,猛地甩袖,轉身直勾勾盯著那輿圖之上東海的位置。
“而我大明神軍有百萬之眾,東海之伐,有何不可?”
“朕禦駕親征,可輸的給哪一位將軍?”
“朕之兵刃,又如何破不開那漓水弱甲?”
“這麽多人都給朕蹚過了路,東海之伐,朕勢在必得。”
朱棣轉過身,那雙眼眸當中是濃濃的戰意,戰意之上,又是濃濃的天子之威。
“本來朕還在猶豫,要不要在對海靈族內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劍指東海,可卿這份情報來的是恰當好處。”
“本來朕還在想,要以何等名義出兵東海,可海靈族這群蠢人居然為朕送上了如此一份大禮,有大義之名加身,這大軍如何不能伐族。”
“一切東風已備,此時就是最好的時機。”
“前朝諸君沒做到的事情,朕來做,太祖沒能做到的事情,朕能做,這一次,朕之意不再是把他們給打服,朕所求所想,隻有那東海萬裏之地。”
朱棣眼眸微張,大喝一聲。
“羅睺。”
“臣在。”
羅睺第一時間單膝下跪。
“朕命你,借著這份情報中的內容,在明年開春之前,無論如何給朕派人深入海靈族腹地,東海岸邊,朕要你插滿釘子,海靈族的一舉一動,朕要你全部都要看的清楚。”
“臣遵旨。”
“至於這裏麵提到的海靈族公主有可能會發動的襲擊……”
朱棣的語氣微微頓了一下,隨即冷笑一聲。
“那就由他們來吧,你把控好程度就好。”
大義的名頭,不能隻是嘴上說說,若是沒有實質的事情發生,最多隻能是未遂,可大可小。
既如此,倒不如讓大明的子民們看到,這海靈族是何等的驕橫跋扈。
但,羅睺卻有所擔心。
“若是他們衝陛下聖體而……”
“朕沒那麽嬌弱。”
朱棣打斷了羅睺的話,他走到羅睺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若是朕這般容易死,那又如何坐的住這天下一人的寶座。”
“羅睺,本王隻是當了皇帝,又不是提不動了刀,我還沒老呢?”
“是臣逾矩了。”
羅睺沉聲說道。
“罷了。”朱棣與他擦肩而過,又走到了殿前。“反正在你眼裏,我永遠需要保護,羅睺,有的時候我真覺得你是不是搞錯了年紀,我可比你還要大上八歲,按理來說,我才是兄長。”
羅睺從地上站起來,跟在他的身後,麵對這話,笑而不語。
朱棣灑然一笑,坐迴到了剛才的位置上。
“關於東海的事情,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去做就行了,這是咱們入了這京城以後最能亮眼的一次機會,能不能把永樂的名頭打響,可就看這一戰了。”
他看向羅睺,目光微閃。
“你明白其中的關竅。”
“臣知曉。”
羅睺點頭。
他知道的,朱棣一直都有著一個想向全天下證明自己的心。
他要證明,他才是最適合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至少,要比他那位侄子適合的多。
而就在這件事談的差不多的時候,羅睺從儲物仙器當中,取出了那個竹筒。
“臣還有一事要稟報。”
“哦?還有事情?”朱棣輕笑。“何事?”
“事關……”
羅睺聲音微微拉長,觀察著朱棣的表情,然後淡淡開口。
“白雕玉簡。”
朱棣微微一愣,隨即笑了一聲。
“原來,是有我侄兒的消息了啊。”
“說說,他去哪了?”
他可太想他了。
說實話,羅睺真的不愧是天子信臣,就這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來這裏的次數能抵得上其他大臣來這裏的總和。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他對這地方的熟悉程度都快趕上他第二個家了。
站在原地,羅睺看著那個坐在上位上氣度不凡的中年男人,那份自年輕時就一直存在於心中的敬畏從來沒有過半分的消減。
他無論到了什麽時候都能記得,那個向自己伸出手,然後對著他說“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去承擔起天下”的男人。
朱棣。
曾經的燕王。
現如今的永樂帝。
燕王的他心中擔負的是天下之責,而帝王的他扛起來的卻是天下之重。
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但此時的他,貌似還真的是承擔起了整個天下。
“好一個海靈族,好一個賊心不死的海靈族。”
輕淡的聲音打斷了羅睺的出神,將他從等待中給驚醒。
他第一時間抬頭看向了朱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雙威嚴的眼眸,就如同他所料到的一樣,比起憤怒,那目光中包含更多的是火熱。
那是毫不掩飾的戰意。
“羅睺,去查,去找,把海靈族欲圖不軌的證據全都給找出來,讓朝堂之上那群文官們閉嘴,這次,朕要禦駕親征。”
“是。”
羅睺沉悶的聲音響起。
禦駕親征也不出他的意料。
眼前這位帝王本身就是一位馬上皇帝,他的野心從來都不是拘泥於守成現如今的版圖。
開疆擴土,從來都是每一位君王的野心。
海靈族在東海盤踞多年,這麽多年以來,幾乎曆朝曆代都會有君王想要將其拿下,可這多年,這一族還好好的留存於世,足以說明這是一塊硬骨頭。
羅睺不是一把隻會說“是”的刀,所以,麵對帝王的威嚴,羅睺仍舊像當初在燕王府那樣,抬起了頭,沉聲說道:“隻是陛下此決定是否深思熟慮,若是一時興起,恐有不妥。”
他應下了要查這件事,但關於禦駕親征,他得提點意見。
朱棣看著羅睺,輕輕一笑,直接站起身來,朝著他擺了擺手:“過來。”
說完,他自顧自朝著殿後走去,羅睺抬腳跟上,很快就追上了他,和他錯開一個身位,走在他身後。
殿後的空間很空曠。
朱棣直接徑直走到了一麵牆前,然後轉動旁邊擺放的玉珠,緊接著,那麵空牆之上,就有著一幅輿圖顯現出來。
羅睺看著這幅輿圖微微一愣,那輿圖之上各個位置都標滿了痕跡,他能看的出來,這是朱棣的字跡。
朱棣指著上麵一個位置,目光發亮,嘴角不由自主的翹起。
“東海,這個地方,我盯了足足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裏我常常就在想,若是有一日與海靈族開戰,要如何才能夠戰而勝之。”
朱棣快步走到那輿圖之上東海的位置前,他興奮地拍了拍上麵畫的圓圈和做的標注。
“海靈族,生於深海,長於深海,這一族對於水中靈氣最為敏銳,族中秘法,兵刃,兵力不得為外人所知。”
“漢元封三年,二十萬兵力攻伐,雖勝,但卻無法入東海半步,因為東海之下,有萬米冰淵。”
“唐貞觀十二年,同二十萬兵力攻伐,又勝,冰淵過,卻被巨浪所擋。”
“宋太平興國四年,三十萬兵力攻打,無功而返,至此海靈族大軍出海,五萬兵力,直入中原,但隻是五月之期,就被打迴到了東海當中,期間東海之中無任何援兵出入。”
“元,三次攻伐,兩次大勝,在此期間,出現這個東西。”
朱棣走到了一邊,指著圖上的一個圖案。
“漓水甲。”
看著那圖案上的甲胄,羅睺淡淡說道。
“對,就是漓水甲,此甲居然能夠將將士籠於水中,刀刃斧戟,不得傷之分毫,但,隻限於在水中可用。”
朱棣手指下移,目光閃爍。
“然後,就是太祖時期了。”
他爹最為鼎盛時期的朝廷,那個時候他大哥也在,朝中諸多剛猛將帥都在。
他記得,那一場伐東海之戰是藍玉領軍。
那一戰打的很猛,幾乎越過了冰淵,踏過了巨浪,頂著漓水甲的大軍就要直入海靈族腹地,殺入王宮當中。
可……
“海神禁衛軍出現了。”
朱棣目光深沉。
和藍越這樣的王宮禁衛軍不一樣,海神禁衛軍據說是受到了神靈庇佑,是一支悍不畏死的強大軍隊。
尤其是在海中,這支軍隊的戰鬥力超脫尋常。
生生將已經攻入到海靈族當中的大明軍隊給擋了迴去。
因為是在水中作戰,大明的軍隊沒辦法在水中待太長的時間,所以大軍隻能被迫撤離,最後海靈族與大明簽訂臣屬盟約,約定成為大明附屬族,這樣這場東海攻伐之戰才落下了帷幕。
反反複複,來來迴迴。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海靈族能存留到如今最大的優勢便是兩個。”
“其一,東海之下有各種天險可守。”
“其二,水下作戰於我之大軍不利至極。”
“但……”
朱棣臉上露出了笑容。
“天險各處,從古至今,有著那麽多人親自蹚路,直到太祖之時,就已經能夠渡過各種天險抵達海靈族腹地。”
這是無數王朝積累下的經驗,他猶記當年大明攻伐東海之前,沒少研究曆史上這幾次伐軍,所以這就是說,這些經驗都是可用的。
“漢時海靈族大軍是五萬。”
“唐時是三萬。”
“宋時是五萬。”
“元朝的三次分別是七萬,六萬,四萬。”
“到了太祖時的那一次算上海神禁衛軍,一共是九萬之數。”
朱棣看著羅睺,搖頭笑道:“羅睺,你覺得這說明什麽?”
“說明,海靈族大軍的極限就是九萬。”
羅睺如實迴複道。
他也是跟著朱棣從戰場上殺過來的,對於這些東西,雖不精通,但大概也是了解一些的。
“對,九萬,九萬啊。”
朱棣放聲大笑,猛地甩袖,轉身直勾勾盯著那輿圖之上東海的位置。
“而我大明神軍有百萬之眾,東海之伐,有何不可?”
“朕禦駕親征,可輸的給哪一位將軍?”
“朕之兵刃,又如何破不開那漓水弱甲?”
“這麽多人都給朕蹚過了路,東海之伐,朕勢在必得。”
朱棣轉過身,那雙眼眸當中是濃濃的戰意,戰意之上,又是濃濃的天子之威。
“本來朕還在猶豫,要不要在對海靈族內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劍指東海,可卿這份情報來的是恰當好處。”
“本來朕還在想,要以何等名義出兵東海,可海靈族這群蠢人居然為朕送上了如此一份大禮,有大義之名加身,這大軍如何不能伐族。”
“一切東風已備,此時就是最好的時機。”
“前朝諸君沒做到的事情,朕來做,太祖沒能做到的事情,朕能做,這一次,朕之意不再是把他們給打服,朕所求所想,隻有那東海萬裏之地。”
朱棣眼眸微張,大喝一聲。
“羅睺。”
“臣在。”
羅睺第一時間單膝下跪。
“朕命你,借著這份情報中的內容,在明年開春之前,無論如何給朕派人深入海靈族腹地,東海岸邊,朕要你插滿釘子,海靈族的一舉一動,朕要你全部都要看的清楚。”
“臣遵旨。”
“至於這裏麵提到的海靈族公主有可能會發動的襲擊……”
朱棣的語氣微微頓了一下,隨即冷笑一聲。
“那就由他們來吧,你把控好程度就好。”
大義的名頭,不能隻是嘴上說說,若是沒有實質的事情發生,最多隻能是未遂,可大可小。
既如此,倒不如讓大明的子民們看到,這海靈族是何等的驕橫跋扈。
但,羅睺卻有所擔心。
“若是他們衝陛下聖體而……”
“朕沒那麽嬌弱。”
朱棣打斷了羅睺的話,他走到羅睺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若是朕這般容易死,那又如何坐的住這天下一人的寶座。”
“羅睺,本王隻是當了皇帝,又不是提不動了刀,我還沒老呢?”
“是臣逾矩了。”
羅睺沉聲說道。
“罷了。”朱棣與他擦肩而過,又走到了殿前。“反正在你眼裏,我永遠需要保護,羅睺,有的時候我真覺得你是不是搞錯了年紀,我可比你還要大上八歲,按理來說,我才是兄長。”
羅睺從地上站起來,跟在他的身後,麵對這話,笑而不語。
朱棣灑然一笑,坐迴到了剛才的位置上。
“關於東海的事情,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去做就行了,這是咱們入了這京城以後最能亮眼的一次機會,能不能把永樂的名頭打響,可就看這一戰了。”
他看向羅睺,目光微閃。
“你明白其中的關竅。”
“臣知曉。”
羅睺點頭。
他知道的,朱棣一直都有著一個想向全天下證明自己的心。
他要證明,他才是最適合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至少,要比他那位侄子適合的多。
而就在這件事談的差不多的時候,羅睺從儲物仙器當中,取出了那個竹筒。
“臣還有一事要稟報。”
“哦?還有事情?”朱棣輕笑。“何事?”
“事關……”
羅睺聲音微微拉長,觀察著朱棣的表情,然後淡淡開口。
“白雕玉簡。”
朱棣微微一愣,隨即笑了一聲。
“原來,是有我侄兒的消息了啊。”
“說說,他去哪了?”
他可太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