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忙站起身,在房間裏調查。
衣櫃裏拉著神社稻草繩一樣的繩子。
我又查看了一下邊框和掛軸的內側,發現裏麵歪歪斜斜地貼著幾張符咒一樣的東西,符上的字跡很潦草,猶如被壓扁的遊絲蚯蚓。
怎麽看,這都不像是普通的裝飾。
應該再聽聽他的話吧。
“令人不適的人偶旁立著蠟燭……”
“那是在祭拜人偶。”
物部用完全值得信賴的雄壯聲音開始解釋。
“我曾經調查過有關阿鹿裏的事情。水野你知道‘漂流人偶’嗎?”
“不、不知道。”
“自古以來,日本就有這麽一種習俗,那就是把剛剛出生的長子扔到河裏,隻養育能經受住考驗活下來的孩子。這裏可能暗藏著傳承生存能力優秀的基因的含義吧。不久以後,這種習俗就變成了把人偶作為孩子的替身,讓其順流而下的習俗。這就是‘漂流人偶’……即現在女兒節的原形。也就是說,所謂女兒節人偶,原本是將應該葬送的孩子的靈魂封入其中,作為替身的人偶。如今,殺死小孩的習俗本身,以及‘漂流人偶’的風俗幾乎全都消失了。現在的女兒節,其本來的意思……擺放女兒節人偶的意義也正在被人遺忘。或許在阿鹿裏,人們還在利用各種各樣的人偶來代替女兒節人偶吧。”
“難道說……”
“不錯。那些裝飾在你房間裏的人偶,我想恐怕就是代替小孩扔入河中祭拜的人偶。人偶之所以損壞,應該是撞到了岩石的緣故。阿鹿裏人對這種習俗深信不疑。他們是想鎮住這些用作小孩替身的人偶的靈魂呢,還是有其它的宗教意義呢……我的話你明白嗎?”
“明、明白。還算明白吧。”
“也就是說,阿鹿裏這座山村,至今仍然保留著這種自古以來的習俗……這也許就是被四麵高山環繞的阿鹿裏村的特別之處。由於這裏與世隔絕,所以新事物很少進入,故而古老的風俗習慣毫無衰落地保留了下來。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雖然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於現代看來是迷信的東西,在你所在的地方卻至今作為不容置疑的真實被人繼承著。嚴重的是,類似於中世紀搜捕女巫(註:在14—17世紀的歐洲曾將某些人視為女巫加以審判並處以火刑。是一種集體歇斯底裏現象,以中世紀社會的政治、宗教的崩潰所引起的不安為背景而風行起來。)的行為仍在這裏有所保留……這一點你要理解清楚。”
“究竟是怎麽迴事?”
我壓低聲音,不讓聲音傳到走廊裏,反問道。
“落後時代的鄉下風俗,和我還有你妹妹到底有什麽關係?”
“問題就在於此。接下來就要進入正題了。”
物部加強了聲音。
“你要冷靜地聽我說,明白嗎?在這裏失去理智的話,你就完了。在這個時代還有什麽搜捕女巫和漂流人偶,你一定認為這很愚蠢,很難以置信吧?但這是真的。我希望你能認真聽我接下來說的話,就當是在旅行地消磨時間吧。聽完我的話之後,你要怎麽做我決不強求。明白了嗎?我是想救你,隻有這個意圖……現在我能做的,就是把‘活神’習俗的傳承講給你聽。我沒能救出阿靜,這麽做是為了把素不相識的你救出來……這是我唯一的想法。那麽,讓我聽聽你的迴答吧。”
八
“謝謝。突然在電話裏說了這麽多沒頭沒腦的話……別人要是認為我瘋了,我也沒轍。你願意聽我說吧?”
“……願意。”
我努力壓製住感情,迴答道。
我很害怕。要是別人以為我明知這是惡作劇電話卻還是上了當,那我非得憋屈死不可。
而且,這些話我還全都不明白。
“……為了謹慎起見。”
“原來如此。你的判斷很謹慎。隻聽我講話就行了。你很聰明。雖然沒見到你,可我也能感覺得出來,你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假如見到你,說不定我會喜歡上你呢……”
物部似乎是想讓我放鬆,開完這通玩笑後,繼續說道。
“那我就開始講了,時間不多了。被你支走的那個女傭很可能還會迴來。雖然我告訴過你‘不要被人發覺’,但說不定那個女傭已經全都看出來了。我得在那之前把話說完。順便問一句,水野你知道阿鹿裏這個地名裏所隱藏的真正含義嗎?”
“真正的含義……”
“據我調查,‘阿鹿裏’這個文字似乎也可以寫成‘腳刈’(註:即“砍掉腳”之意,“阿鹿裏”和“腳刈”的日語發音皆為ashikari。)。村子的西側好像有條湧出溫泉的忍行川吧?村民們一直都是在那條河上進行‘漂流人偶’儀式……你發覺到什麽了嗎?”
“啊——”
我試著改變了一下漢字的讀法,察覺到了一個事實。
那便是忍行川的“忍行(shinoyuki)”可以讀作“ningyou(人形)”
“你終於明白了啊。阿鹿裏和忍行川都是借用字(註:指用漢字寫日語時,與漢字的字義無關,隻借用其字音的寫法。例如將表示“果然”之意的“yahari”寫作“矢張”等。),你身處的便是這種地方。正因為這樣,可以說‘活神’的儀式一直保留至今……”
</br>
衣櫃裏拉著神社稻草繩一樣的繩子。
我又查看了一下邊框和掛軸的內側,發現裏麵歪歪斜斜地貼著幾張符咒一樣的東西,符上的字跡很潦草,猶如被壓扁的遊絲蚯蚓。
怎麽看,這都不像是普通的裝飾。
應該再聽聽他的話吧。
“令人不適的人偶旁立著蠟燭……”
“那是在祭拜人偶。”
物部用完全值得信賴的雄壯聲音開始解釋。
“我曾經調查過有關阿鹿裏的事情。水野你知道‘漂流人偶’嗎?”
“不、不知道。”
“自古以來,日本就有這麽一種習俗,那就是把剛剛出生的長子扔到河裏,隻養育能經受住考驗活下來的孩子。這裏可能暗藏著傳承生存能力優秀的基因的含義吧。不久以後,這種習俗就變成了把人偶作為孩子的替身,讓其順流而下的習俗。這就是‘漂流人偶’……即現在女兒節的原形。也就是說,所謂女兒節人偶,原本是將應該葬送的孩子的靈魂封入其中,作為替身的人偶。如今,殺死小孩的習俗本身,以及‘漂流人偶’的風俗幾乎全都消失了。現在的女兒節,其本來的意思……擺放女兒節人偶的意義也正在被人遺忘。或許在阿鹿裏,人們還在利用各種各樣的人偶來代替女兒節人偶吧。”
“難道說……”
“不錯。那些裝飾在你房間裏的人偶,我想恐怕就是代替小孩扔入河中祭拜的人偶。人偶之所以損壞,應該是撞到了岩石的緣故。阿鹿裏人對這種習俗深信不疑。他們是想鎮住這些用作小孩替身的人偶的靈魂呢,還是有其它的宗教意義呢……我的話你明白嗎?”
“明、明白。還算明白吧。”
“也就是說,阿鹿裏這座山村,至今仍然保留著這種自古以來的習俗……這也許就是被四麵高山環繞的阿鹿裏村的特別之處。由於這裏與世隔絕,所以新事物很少進入,故而古老的風俗習慣毫無衰落地保留了下來。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雖然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於現代看來是迷信的東西,在你所在的地方卻至今作為不容置疑的真實被人繼承著。嚴重的是,類似於中世紀搜捕女巫(註:在14—17世紀的歐洲曾將某些人視為女巫加以審判並處以火刑。是一種集體歇斯底裏現象,以中世紀社會的政治、宗教的崩潰所引起的不安為背景而風行起來。)的行為仍在這裏有所保留……這一點你要理解清楚。”
“究竟是怎麽迴事?”
我壓低聲音,不讓聲音傳到走廊裏,反問道。
“落後時代的鄉下風俗,和我還有你妹妹到底有什麽關係?”
“問題就在於此。接下來就要進入正題了。”
物部加強了聲音。
“你要冷靜地聽我說,明白嗎?在這裏失去理智的話,你就完了。在這個時代還有什麽搜捕女巫和漂流人偶,你一定認為這很愚蠢,很難以置信吧?但這是真的。我希望你能認真聽我接下來說的話,就當是在旅行地消磨時間吧。聽完我的話之後,你要怎麽做我決不強求。明白了嗎?我是想救你,隻有這個意圖……現在我能做的,就是把‘活神’習俗的傳承講給你聽。我沒能救出阿靜,這麽做是為了把素不相識的你救出來……這是我唯一的想法。那麽,讓我聽聽你的迴答吧。”
八
“謝謝。突然在電話裏說了這麽多沒頭沒腦的話……別人要是認為我瘋了,我也沒轍。你願意聽我說吧?”
“……願意。”
我努力壓製住感情,迴答道。
我很害怕。要是別人以為我明知這是惡作劇電話卻還是上了當,那我非得憋屈死不可。
而且,這些話我還全都不明白。
“……為了謹慎起見。”
“原來如此。你的判斷很謹慎。隻聽我講話就行了。你很聰明。雖然沒見到你,可我也能感覺得出來,你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假如見到你,說不定我會喜歡上你呢……”
物部似乎是想讓我放鬆,開完這通玩笑後,繼續說道。
“那我就開始講了,時間不多了。被你支走的那個女傭很可能還會迴來。雖然我告訴過你‘不要被人發覺’,但說不定那個女傭已經全都看出來了。我得在那之前把話說完。順便問一句,水野你知道阿鹿裏這個地名裏所隱藏的真正含義嗎?”
“真正的含義……”
“據我調查,‘阿鹿裏’這個文字似乎也可以寫成‘腳刈’(註:即“砍掉腳”之意,“阿鹿裏”和“腳刈”的日語發音皆為ashikari。)。村子的西側好像有條湧出溫泉的忍行川吧?村民們一直都是在那條河上進行‘漂流人偶’儀式……你發覺到什麽了嗎?”
“啊——”
我試著改變了一下漢字的讀法,察覺到了一個事實。
那便是忍行川的“忍行(shinoyuki)”可以讀作“ningyou(人形)”
“你終於明白了啊。阿鹿裏和忍行川都是借用字(註:指用漢字寫日語時,與漢字的字義無關,隻借用其字音的寫法。例如將表示“果然”之意的“yahari”寫作“矢張”等。),你身處的便是這種地方。正因為這樣,可以說‘活神’的儀式一直保留至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