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呢——要是把頭撞在了椅子呀、花盆上什麽的話,那就糟了。”姑姑說。
“大概失去知覺後反而消解了不必要的力氣吧。那倒是好事。就像喝醉酒的人摔倒時反而不太會受傷一樣。”姑父說。
姑父他們還在繼續聊著。可是,我的腦子裏卻縈繞著一個疑問。
——千枝子小姐倒下的原因是什麽?
當然,起初我也以為隻是身體狀況不好引起的。在學校裏,有的人站著說話時間一長也會倒下。看上去體質羸弱的千枝子小姐昏過去也不足為怪。然而,當她從地板上坐起身來時的樣子卻有些奇怪。
千枝子小姐很快地瞟了一眼從位置上來看應該是摔倒前正看著的能樂麵具,然後像把離火太近的手騰開似的,迅速移開了視線。坐到椅子上以後,視線似乎仍在刻意迴避著那個麵具。要是那個麵具是“大惡尉”的話還能理解,因為看著就令人厭惡。
可是,那兒展示的卻是——說明上寫著名叫“今若”的年輕男子的麵具。雖然略帶悲傷的神情,但看上去並不讓人不舒服,倒是可以稱得上有貴公子的容貌。
看麵具看得昏倒了——這也太脆弱了吧。又不是小孩子。而且還是這樣的麵具,真是沒由頭。
也許隻有我一個人注意到,因為這些情況都隱藏在“大庭廣眾下昏倒的年輕姑娘的不安情緒”背後了。
剛開始我也沒有多想,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千枝子小姐湊近我說的話卻不可思議地在我耳旁迴響:
——請不要對別人說。
我有一種感覺,這句話裏麵,不但指昏倒的事,而且還包含著那個“今若”麵具的事。
當然,至於因為這樣,所以我應該如何如何——我倒沒有想過。
第十一章
秋學期總是那麽匆匆而去,而今年更是特別。
首先是舉行了建校五十周年慶典,紀念展覽會還得到了皇太後親臨禦覽的殊榮。然後是在日本青年館舉行了紀念音樂會,緊接著又是體操表演會——重大活動接連不斷。
簡直像快速轉動的走馬燈一樣目不暇接。我感覺像是被什麽東西催促著似的。這可能是因為一直覺得還很遙遠的最後一學年已經來臨的緣故吧。
而當聽到要去修學旅行的時候,我不由得認識到,不管願意不願意,從小一成不變地度過的日子,已經來到了一個轉折點。
第十二章
出發的那天,不巧的是,前一天夜裏的雨還在下個不停。別姬小姐開車送我。我來到外麵準備坐車,雨濛濛的天空還是昏沉沉的,戶外的寒意讓人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媽媽也一起送我到東京站。
廣播裏傳出通知列車出發和到達的帶著
鼻音的高亢聲音:“東京、東京。”還有電鈴的聲音。這些聲音早就喚起了我人在旅途的感覺。
點名之後,我們乘上了列車。我從車窗和送行的人們互相揮手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脫離了日常生活,成為了銀幕上的一個登場人物。
列車於九點準時從東京站出發了。
過了三島,天空稍稍變得明亮了一些。不用說,大家都歡唿了起來,因為大家都期盼著能夠看到富士靈峰的雄姿。然而遺憾的是,那美麗的雄姿卻仍在重疊的雲層後麵。
濕潤的橘山和茶園,稻草屋頂的農家,收割完稻子後的田野……看著接連不斷地展現在眼前的一道道風景,不知不覺天空已經放晴,晚秋清澄的陽光開始灑滿車窗。
在名古屋換乘關西線,五點五十分抵達二見。早上還在東京,隻需坐著,傍晚時分人就已經在伊勢了。《東海道徒步旅行記》【校註:江戶時代作家十返舍一九(1765-1831)的代表作】中的彌次和喜多聽了,肯定會大吃一驚吧。
晚上的二見鎮靜悄悄的。隻有遠處傳來的浪潮湧動的聲音,在告訴人們那邊就是大海。我們分乘幾輛車,來到了今夜住宿的旅舍。
熄燈後,我們在黑暗中仍然興高采烈地瞎聊,枕邊伴著二見灣不息的濤聲。我不由得想起——在麴町的家中,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別姬小姐,這會兒在幹什麽呢?
劈——起床的哨聲吹響了。不知什麽時候睡著的我,從淺淺的睡夢裏驚醒過來。
跳起來做好準備,吃過早餐,大家一起在淡淡的朝霧中向海邊走去。
路的左手邊就是廣闊的大海。東方遙遠的地平線上,懷抱旭日的群山熠熠生輝。我們沿圍著欄杆的遊覽人行道放輕了腳步走著,不一會兒,太陽終於升起來了。
“啊……”
大家不由得發出了讚嘆的聲音。閃爍著金光銀光的波濤間,朝陽又給它添上了紅色。交相輝映的波光,每一秒鍾都在發生著變化。
“彩色電影也比不上這一現實景象吧。”
和我並排走著的道子小姐說。這個桐原侯爵家的小女兒,是我現在最要好的朋友。
“那當然,連腳後跟也趕不上呢。”我附和道。
不但色彩和濤聲如此,眼前的現實世界裏還有電影所沒有的開闊感和海潮的馨香。更主要的是,眼前的景象不是用大頭針釘在膠片上的標本一樣的景色,而是鮮活生動的。說句惹人笑話的話,我有一種景色也在看我的連帶之感。
</br>
“大概失去知覺後反而消解了不必要的力氣吧。那倒是好事。就像喝醉酒的人摔倒時反而不太會受傷一樣。”姑父說。
姑父他們還在繼續聊著。可是,我的腦子裏卻縈繞著一個疑問。
——千枝子小姐倒下的原因是什麽?
當然,起初我也以為隻是身體狀況不好引起的。在學校裏,有的人站著說話時間一長也會倒下。看上去體質羸弱的千枝子小姐昏過去也不足為怪。然而,當她從地板上坐起身來時的樣子卻有些奇怪。
千枝子小姐很快地瞟了一眼從位置上來看應該是摔倒前正看著的能樂麵具,然後像把離火太近的手騰開似的,迅速移開了視線。坐到椅子上以後,視線似乎仍在刻意迴避著那個麵具。要是那個麵具是“大惡尉”的話還能理解,因為看著就令人厭惡。
可是,那兒展示的卻是——說明上寫著名叫“今若”的年輕男子的麵具。雖然略帶悲傷的神情,但看上去並不讓人不舒服,倒是可以稱得上有貴公子的容貌。
看麵具看得昏倒了——這也太脆弱了吧。又不是小孩子。而且還是這樣的麵具,真是沒由頭。
也許隻有我一個人注意到,因為這些情況都隱藏在“大庭廣眾下昏倒的年輕姑娘的不安情緒”背後了。
剛開始我也沒有多想,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千枝子小姐湊近我說的話卻不可思議地在我耳旁迴響:
——請不要對別人說。
我有一種感覺,這句話裏麵,不但指昏倒的事,而且還包含著那個“今若”麵具的事。
當然,至於因為這樣,所以我應該如何如何——我倒沒有想過。
第十一章
秋學期總是那麽匆匆而去,而今年更是特別。
首先是舉行了建校五十周年慶典,紀念展覽會還得到了皇太後親臨禦覽的殊榮。然後是在日本青年館舉行了紀念音樂會,緊接著又是體操表演會——重大活動接連不斷。
簡直像快速轉動的走馬燈一樣目不暇接。我感覺像是被什麽東西催促著似的。這可能是因為一直覺得還很遙遠的最後一學年已經來臨的緣故吧。
而當聽到要去修學旅行的時候,我不由得認識到,不管願意不願意,從小一成不變地度過的日子,已經來到了一個轉折點。
第十二章
出發的那天,不巧的是,前一天夜裏的雨還在下個不停。別姬小姐開車送我。我來到外麵準備坐車,雨濛濛的天空還是昏沉沉的,戶外的寒意讓人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媽媽也一起送我到東京站。
廣播裏傳出通知列車出發和到達的帶著
鼻音的高亢聲音:“東京、東京。”還有電鈴的聲音。這些聲音早就喚起了我人在旅途的感覺。
點名之後,我們乘上了列車。我從車窗和送行的人們互相揮手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脫離了日常生活,成為了銀幕上的一個登場人物。
列車於九點準時從東京站出發了。
過了三島,天空稍稍變得明亮了一些。不用說,大家都歡唿了起來,因為大家都期盼著能夠看到富士靈峰的雄姿。然而遺憾的是,那美麗的雄姿卻仍在重疊的雲層後麵。
濕潤的橘山和茶園,稻草屋頂的農家,收割完稻子後的田野……看著接連不斷地展現在眼前的一道道風景,不知不覺天空已經放晴,晚秋清澄的陽光開始灑滿車窗。
在名古屋換乘關西線,五點五十分抵達二見。早上還在東京,隻需坐著,傍晚時分人就已經在伊勢了。《東海道徒步旅行記》【校註:江戶時代作家十返舍一九(1765-1831)的代表作】中的彌次和喜多聽了,肯定會大吃一驚吧。
晚上的二見鎮靜悄悄的。隻有遠處傳來的浪潮湧動的聲音,在告訴人們那邊就是大海。我們分乘幾輛車,來到了今夜住宿的旅舍。
熄燈後,我們在黑暗中仍然興高采烈地瞎聊,枕邊伴著二見灣不息的濤聲。我不由得想起——在麴町的家中,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別姬小姐,這會兒在幹什麽呢?
劈——起床的哨聲吹響了。不知什麽時候睡著的我,從淺淺的睡夢裏驚醒過來。
跳起來做好準備,吃過早餐,大家一起在淡淡的朝霧中向海邊走去。
路的左手邊就是廣闊的大海。東方遙遠的地平線上,懷抱旭日的群山熠熠生輝。我們沿圍著欄杆的遊覽人行道放輕了腳步走著,不一會兒,太陽終於升起來了。
“啊……”
大家不由得發出了讚嘆的聲音。閃爍著金光銀光的波濤間,朝陽又給它添上了紅色。交相輝映的波光,每一秒鍾都在發生著變化。
“彩色電影也比不上這一現實景象吧。”
和我並排走著的道子小姐說。這個桐原侯爵家的小女兒,是我現在最要好的朋友。
“那當然,連腳後跟也趕不上呢。”我附和道。
不但色彩和濤聲如此,眼前的現實世界裏還有電影所沒有的開闊感和海潮的馨香。更主要的是,眼前的景象不是用大頭針釘在膠片上的標本一樣的景色,而是鮮活生動的。說句惹人笑話的話,我有一種景色也在看我的連帶之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