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疑人不用
完了,我是吳三桂的私生子! 作者:無敵小板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周新任的東海水師軍團長施琅,在得知西洋聯合艦隊正朝著他們逼近後,立刻就動身前往台灣拜訪了鄭經。
因為施琅和鄭經兩人彼此相識已久,所以雙方無需過多寒暄,直接進入正題。
施琅對鄭經道:“鄭大人,據最新消息,西洋聯合艦隊目前已經抵達台灣海域,共有十二艘戰船。不過,這些可能僅僅是他們的先頭部隊。依本將之見,他們的真正意圖是首先攻占台灣島,接著以此作為進攻應天府的跳板。“
鄭經聽後認同,道:“施將軍,您的分析確實有些道理。然而,難道你不知道,洋人如今的火炮與陛下的火炮不相上下了。更為關鍵的是,我們大周的戰船數量遠遠不及他們。雖然我們擁有一些型戰船,但其實際作用不大!”
施琅立刻拱手道:“鄭大人,今天本將來此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借助延平軍的全部戰船。本將打算采用群狼戰術,對西洋聯合艦隊展開圍剿。”
鄭經在聽到這個戰術,眉頭立刻皺了起來,顯得並不是那麽讚同。
然後他默默地凝視著海麵,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片刻,他指向大海,道:“施將軍,您同樣精通海戰之道,難道您不清楚近期的海浪狀況,並不利於小型船隻出海作戰嗎?”
施琅馬上迴應,而且還理直氣壯“就是因為知道最近小船不能出海,所以才用群狼戰術。這樣才能讓洋人放鬆警惕,我們就可以攻其不備。”
施琅的話讓鄭經更皺起眉頭,因為他無論怎麽想,這戰術都是去送死。沒等洋人的大炮把他們小船擊沉,海浪就把他們吞噬了。
“施將軍,不行。我們可以依靠台灣的防禦,讓洋人登不了岸。洋人無法占領台灣,就不敢去應天府。”
“隻要我們拖住了洋人艦隊,以他們軍需的補給,他們都堅持不了多久。我軍會以最小的代價,擊退洋人的聯合艦隊。”
隻是施琅聽後,同樣也是搖頭。
“鄭大人,我大周朝初建,第一次外族侵擾,你讓我們關閉關口,被動防禦,這傳迴陛下耳朵裏,豈不是就是貪生怕死之輩。”
從施琅的話語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對於立功的急切渴望。
事實上,作為東海艦隊的軍團長,在朝廷眾多人士眼中,他的地位有些名不副實。
因此,他急需一場貨真價實的戰功來平息朝廷百官對他的質疑之聲。
然而,鄭經則完全不同。
此時此刻的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文官,主要負責主持與南洋各國的聯絡事宜,並協調未來國家間的貿易往來。
他目前並不渴求軍功,手上僅有千人規模左右的府軍,已經不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征戰沙場了。
正因如此,他將采取保守的戰略來維持現有的局麵。除非擁有十足的勝算,否則他絕不會輕易傾盡全力。
兩人為此爭論不休,但始終未能得出一致結論。
最終,他們雙雙上書奏請,將決策權交由吳用定奪。
好在是,台灣與應天府相距不遠,且西洋聯合艦隊並未封鎖台灣海峽,使得這份奏折能夠在短短三天之後便送達吳用手中。
而麵對這樣的情況,吳用實際上也感到十分猶豫。
之前他在海上戰無不勝,最主要原因是他的火炮太厲害了,幾乎就吊是碾壓式吊打洋人戰船。
但是現在,洋人已經造出了可以與之媲美的火炮,他們的優勢就沒了。
在沒有火炮的優勢下,戰船數量就是製勝關鍵。
而洋人戰船,雖然在質量上比不上他們的戰船,可是數量上完全是碾壓。
這個時候,吳用想到了一個人,白忠君。
為何是他?
原因是這個人與緬甸王妃有一腿。
而緬甸那邊有他們的造船廠,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緬甸那邊應該打造出了幾艘他需要的戰船。
但至今這些戰船都沒能運來,也不來告訴他一聲原因。
“白忠君在哪?把他找來。”
一直到第二天,吳用沒有等來白忠君,因為白忠君自從被杖責後,就悄無聲息的消失在軍營裏。
“白忠君忽然消失,都沒人來通報朕?”
吳用雖然能理解白忠君的離開,但他無法理解,沒人來告訴他這件事。
白忠君怎麽說也是他麾下的一位大將,大將失蹤竟然無人告知他。
沒辦法,白忠君跑了,但總要有人去緬甸,打聽一下戰船的事。
所以,他想來想去,認為姚啟聖最為合適。
原因是,姚啟聖這張嘴,那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曆史上他就是靠著一張嘴,幫清朝做了很多事。
於是,他就命令姚啟聖代表大周出使緬甸。
同時,他命令楊剛的第三軍團向雲南開拔。
以後,第三軍團就鎮守雲南、廣西一帶。
緬甸那邊的事,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
而西洋人的聯合艦隊,已經到家門口了。
吳用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一個完美的解決之法。
但他認定一點,那就是挑選出征將軍時,要麽疑人不用,要麽用人不疑。
既然選擇了施琅去指揮海戰,那麽就要給他充分的信任。
反之,如果不相信,那就換別人去。
所以,他下達詔令:戰時,施琅將全麵掌管台灣所有軍政,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各地官兵,全部都由施琅來調度管轄。
隨著這道旨意抵達台灣,施琅便能夠自由地調配台灣所有戰艦,甚至包括鄭經所擁有的府邸衛隊。
三日後,西洋組成的聯合艦隊忽然主動對台灣港口發起了襲擊。
鄭經聽聞後,親自前往港口,指揮著岸邊的火炮進行迴擊。
雙方基本上都是隔著海岸線相互炮擊,戰鬥很激烈,雙方打得是難分勝負。
這場炮擊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
最終,洋人們的艦隊有一艘船受到重創,兩艘受了輕傷。
隨後他們便主動撤離戰場,退出這片海域。
相比之下,鄭經這邊雖然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但由於身處陸地之上,損失自然相對較小。
“這施琅到底跑到哪裏去了?不是說好采用狼群戰術來圍剿那些洋人嗎?兩天前他率領著所有戰船出海,現在是一點風聲都沒有,搞什麽去呢?”
原來,施琅在接到吳用的旨意後,次日便帶領著台灣所有戰船出海了。
同時,他命令鄭經全權承擔起守衛台灣島的重任。
因為施琅和鄭經兩人彼此相識已久,所以雙方無需過多寒暄,直接進入正題。
施琅對鄭經道:“鄭大人,據最新消息,西洋聯合艦隊目前已經抵達台灣海域,共有十二艘戰船。不過,這些可能僅僅是他們的先頭部隊。依本將之見,他們的真正意圖是首先攻占台灣島,接著以此作為進攻應天府的跳板。“
鄭經聽後認同,道:“施將軍,您的分析確實有些道理。然而,難道你不知道,洋人如今的火炮與陛下的火炮不相上下了。更為關鍵的是,我們大周的戰船數量遠遠不及他們。雖然我們擁有一些型戰船,但其實際作用不大!”
施琅立刻拱手道:“鄭大人,今天本將來此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借助延平軍的全部戰船。本將打算采用群狼戰術,對西洋聯合艦隊展開圍剿。”
鄭經在聽到這個戰術,眉頭立刻皺了起來,顯得並不是那麽讚同。
然後他默默地凝視著海麵,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片刻,他指向大海,道:“施將軍,您同樣精通海戰之道,難道您不清楚近期的海浪狀況,並不利於小型船隻出海作戰嗎?”
施琅馬上迴應,而且還理直氣壯“就是因為知道最近小船不能出海,所以才用群狼戰術。這樣才能讓洋人放鬆警惕,我們就可以攻其不備。”
施琅的話讓鄭經更皺起眉頭,因為他無論怎麽想,這戰術都是去送死。沒等洋人的大炮把他們小船擊沉,海浪就把他們吞噬了。
“施將軍,不行。我們可以依靠台灣的防禦,讓洋人登不了岸。洋人無法占領台灣,就不敢去應天府。”
“隻要我們拖住了洋人艦隊,以他們軍需的補給,他們都堅持不了多久。我軍會以最小的代價,擊退洋人的聯合艦隊。”
隻是施琅聽後,同樣也是搖頭。
“鄭大人,我大周朝初建,第一次外族侵擾,你讓我們關閉關口,被動防禦,這傳迴陛下耳朵裏,豈不是就是貪生怕死之輩。”
從施琅的話語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對於立功的急切渴望。
事實上,作為東海艦隊的軍團長,在朝廷眾多人士眼中,他的地位有些名不副實。
因此,他急需一場貨真價實的戰功來平息朝廷百官對他的質疑之聲。
然而,鄭經則完全不同。
此時此刻的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文官,主要負責主持與南洋各國的聯絡事宜,並協調未來國家間的貿易往來。
他目前並不渴求軍功,手上僅有千人規模左右的府軍,已經不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征戰沙場了。
正因如此,他將采取保守的戰略來維持現有的局麵。除非擁有十足的勝算,否則他絕不會輕易傾盡全力。
兩人為此爭論不休,但始終未能得出一致結論。
最終,他們雙雙上書奏請,將決策權交由吳用定奪。
好在是,台灣與應天府相距不遠,且西洋聯合艦隊並未封鎖台灣海峽,使得這份奏折能夠在短短三天之後便送達吳用手中。
而麵對這樣的情況,吳用實際上也感到十分猶豫。
之前他在海上戰無不勝,最主要原因是他的火炮太厲害了,幾乎就吊是碾壓式吊打洋人戰船。
但是現在,洋人已經造出了可以與之媲美的火炮,他們的優勢就沒了。
在沒有火炮的優勢下,戰船數量就是製勝關鍵。
而洋人戰船,雖然在質量上比不上他們的戰船,可是數量上完全是碾壓。
這個時候,吳用想到了一個人,白忠君。
為何是他?
原因是這個人與緬甸王妃有一腿。
而緬甸那邊有他們的造船廠,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緬甸那邊應該打造出了幾艘他需要的戰船。
但至今這些戰船都沒能運來,也不來告訴他一聲原因。
“白忠君在哪?把他找來。”
一直到第二天,吳用沒有等來白忠君,因為白忠君自從被杖責後,就悄無聲息的消失在軍營裏。
“白忠君忽然消失,都沒人來通報朕?”
吳用雖然能理解白忠君的離開,但他無法理解,沒人來告訴他這件事。
白忠君怎麽說也是他麾下的一位大將,大將失蹤竟然無人告知他。
沒辦法,白忠君跑了,但總要有人去緬甸,打聽一下戰船的事。
所以,他想來想去,認為姚啟聖最為合適。
原因是,姚啟聖這張嘴,那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曆史上他就是靠著一張嘴,幫清朝做了很多事。
於是,他就命令姚啟聖代表大周出使緬甸。
同時,他命令楊剛的第三軍團向雲南開拔。
以後,第三軍團就鎮守雲南、廣西一帶。
緬甸那邊的事,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
而西洋人的聯合艦隊,已經到家門口了。
吳用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一個完美的解決之法。
但他認定一點,那就是挑選出征將軍時,要麽疑人不用,要麽用人不疑。
既然選擇了施琅去指揮海戰,那麽就要給他充分的信任。
反之,如果不相信,那就換別人去。
所以,他下達詔令:戰時,施琅將全麵掌管台灣所有軍政,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各地官兵,全部都由施琅來調度管轄。
隨著這道旨意抵達台灣,施琅便能夠自由地調配台灣所有戰艦,甚至包括鄭經所擁有的府邸衛隊。
三日後,西洋組成的聯合艦隊忽然主動對台灣港口發起了襲擊。
鄭經聽聞後,親自前往港口,指揮著岸邊的火炮進行迴擊。
雙方基本上都是隔著海岸線相互炮擊,戰鬥很激烈,雙方打得是難分勝負。
這場炮擊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
最終,洋人們的艦隊有一艘船受到重創,兩艘受了輕傷。
隨後他們便主動撤離戰場,退出這片海域。
相比之下,鄭經這邊雖然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但由於身處陸地之上,損失自然相對較小。
“這施琅到底跑到哪裏去了?不是說好采用狼群戰術來圍剿那些洋人嗎?兩天前他率領著所有戰船出海,現在是一點風聲都沒有,搞什麽去呢?”
原來,施琅在接到吳用的旨意後,次日便帶領著台灣所有戰船出海了。
同時,他命令鄭經全權承擔起守衛台灣島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