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當時我十歲,我從學校跑迴來……就是跑迴來的,風馳電掣一般飛跑迴家的,因為媽媽有兩天覺得不舒服了,在學校裏我孤單一人,沒有她陪伴。我按了門鈴,她沒有開門,就伸手到皮包裏摸鑰匙。啊,我看見的是……
甚至現在,我在人世間度過了不少年頭之後,我還是很難找到詞語,說清楚這種事。
萬分恐怖,駭人聽聞,慘不忍睹。不,這些詞語都不合適,隻能略微表達突然間襲上我心頭的各種感情。
媽媽躺在地板上的血泊中。她的衣服被撕碎了。後來人們告訴我,當時我失去了知覺,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樣,因為我隻記得,從我的胸腔裏爆發出一聲極其悲傷而驚懼的喊叫。起初我甚至不明白這是我的叫喊,隻是聽見一種非人所能發出的尖厲刺耳的吼叫,後來出現了一些生疏的麵孔,可媽媽已經沒有了。房間裏沒有她,整個住宅裏沒有她。總之,媽媽沒有了。鄰居們在,穿白大褂的人在,穿民警服的人在,但任何地方都沒有媽媽呀。我被送進了醫院。
晚上父親來了。他在醫院裏陪我坐了整整一夜,早晨帶我迴家。當天家裏人都對我說,從現在開始我要和外祖母住在一起,因為父親整個星期都在工作。他不在莫斯科,沒有人照管我。我反正都一樣,怎麽著都行。這樣做甚至還好一些,這是因為我不能留在媽媽被殺害的那套住宅裏。
祖母使出三倍的氣力照管我。她不善於像媽媽那樣開著玩笑,鬧著玩兒似的輕鬆地給我講解教學大綱中的難點。她不善於把音樂和繪畫作業變成引人入勝的遊戲,所以我大概也會煩悶,變成和大家一樣的人。然而,她卻善於強令我聽從她的意誌。
外祖母說:“你應該無愧於自己的母親。她不求功名,拋棄任何工作,為的是能和你在一起,起初是在託兒所和幼兒園,以後是在學校裏,都能夠陪伴你。她本來能夠成為一位卓越的學者,能夠當之無愧地代表自己的家族,但是她為了你而犧牲了自己,所以你根本沒有權利無視這一切。為了紀念自己的媽媽,你應該證明這一切不會徒勞無益。要知道如果不是為了你而在學校裏工作的話,那一天她可能就不會留在家裏,那麽任何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她之所以受害,隻是因為她把自己奉獻給了你。因此,你要向所有人,首先是向你自己證明,你熱愛自己的好媽媽。”甚至在十歲的時候,我就懂得這樣的道理。特別是在外祖母的住宅裏,這裏的一切都表明,達尼列維奇-利索夫斯基-埃森家族中從來沒有失敗者和叛逆者。牆壁上掛著一幅幅肖像和照片,這些沒有虛度人生的祖先嚴肅地看著我,他們的眼睛到處追著我,默默地問我:你呢?你能成為像我們這樣的人嗎?將來你配把你的肖像和我們的一起掛在這些牆上嗎?或者最後掛在這些牆上的肖像隻是你父母親的呢?
媽媽的油畫肖像掛在外祖母的臥室裏,我非常喜歡這幅畫像。外祖母家裏沒有掛父親的肖像,隻有他們倆一幅大的結婚照片:媽媽穿著雪白的連衣裙,蒙著頭紗,爸爸一身樸素而雅致的西裝。當時我想,外祖母不知為什麽不大喜歡我父親,所以就不掛他的肖像。但是我長大了,父親對我解釋說,由於他負責一項重要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讓畫家給他畫像,要知道畫像需要很長時間。
這樣一來我就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了,她每天沒完沒了地檢查我做功課的情況和寫日記的內容。每逢星期天,監督檢查又增加了一倍,因為父親迴來了。我不能說,這些天外祖母和生前的媽媽那樣喜氣洋洋,但是他們沒有吵架。他們二人言行舉止得體而穩重。隻是有一次,我聽到,確切地說是偷偷地聽到了他們的談話,這是外祖母特意叫爸爸到她辦公室來談話的。
“我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外祖母小聲說,“單為這事兒我完全不需要你。但是孩子長大了,小男孩需要的是男子漢的管教。十歲之前,實際上隻有伊涅莎一個人撫育他,培養他,沒有你什麽事。如果十歲的孩子還像個小女孩兒,倒也能忍受,而孩子快滿十五歲了,他還不能成為一個男子漢,這可就是個大悲劇啦。我倒要問問你,你打算採取什麽措施呢?”
“我應該採取什麽措施呢?”父親問,“給兒子雇一個家庭教師嗎?可現在不是那樣的時代呀。”
“你應該換個工作,經常住在莫斯科,”外祖母說,“你應該與兒子相處得更親密一些。我無法給予他真正男子漢的教育。”
“這不可能,”他堅定地迴答,“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託付給了我,我隻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完成這項任務。這就不可能談什麽往莫斯科調動的問題。”
“不,有可能,”老太太反駁道,“你為這個國家做的事情已經夠多啦,你的功勞簿厚得難以置信,勞動紅旗勳章和列寧勳章頒發給了你,你還獲得了列寧獎金。你在首都地區以外連續工作,晝夜不停地幹活,一連三十六個小時不睡覺,不休息。嘿,行啦,足夠啦。該想想自個兒和自己的兒子啦。如果你去找領導講明這一切,如果你對他們說你已經喪妻鰥居,現在一個人教育兒子,他們會滿足你的願望,對此我深信不疑。他們畢竟也是正常的人,而不是什麽怪物。他們也有家庭,他們會理解你的。”
</br>
甚至現在,我在人世間度過了不少年頭之後,我還是很難找到詞語,說清楚這種事。
萬分恐怖,駭人聽聞,慘不忍睹。不,這些詞語都不合適,隻能略微表達突然間襲上我心頭的各種感情。
媽媽躺在地板上的血泊中。她的衣服被撕碎了。後來人們告訴我,當時我失去了知覺,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樣,因為我隻記得,從我的胸腔裏爆發出一聲極其悲傷而驚懼的喊叫。起初我甚至不明白這是我的叫喊,隻是聽見一種非人所能發出的尖厲刺耳的吼叫,後來出現了一些生疏的麵孔,可媽媽已經沒有了。房間裏沒有她,整個住宅裏沒有她。總之,媽媽沒有了。鄰居們在,穿白大褂的人在,穿民警服的人在,但任何地方都沒有媽媽呀。我被送進了醫院。
晚上父親來了。他在醫院裏陪我坐了整整一夜,早晨帶我迴家。當天家裏人都對我說,從現在開始我要和外祖母住在一起,因為父親整個星期都在工作。他不在莫斯科,沒有人照管我。我反正都一樣,怎麽著都行。這樣做甚至還好一些,這是因為我不能留在媽媽被殺害的那套住宅裏。
祖母使出三倍的氣力照管我。她不善於像媽媽那樣開著玩笑,鬧著玩兒似的輕鬆地給我講解教學大綱中的難點。她不善於把音樂和繪畫作業變成引人入勝的遊戲,所以我大概也會煩悶,變成和大家一樣的人。然而,她卻善於強令我聽從她的意誌。
外祖母說:“你應該無愧於自己的母親。她不求功名,拋棄任何工作,為的是能和你在一起,起初是在託兒所和幼兒園,以後是在學校裏,都能夠陪伴你。她本來能夠成為一位卓越的學者,能夠當之無愧地代表自己的家族,但是她為了你而犧牲了自己,所以你根本沒有權利無視這一切。為了紀念自己的媽媽,你應該證明這一切不會徒勞無益。要知道如果不是為了你而在學校裏工作的話,那一天她可能就不會留在家裏,那麽任何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她之所以受害,隻是因為她把自己奉獻給了你。因此,你要向所有人,首先是向你自己證明,你熱愛自己的好媽媽。”甚至在十歲的時候,我就懂得這樣的道理。特別是在外祖母的住宅裏,這裏的一切都表明,達尼列維奇-利索夫斯基-埃森家族中從來沒有失敗者和叛逆者。牆壁上掛著一幅幅肖像和照片,這些沒有虛度人生的祖先嚴肅地看著我,他們的眼睛到處追著我,默默地問我:你呢?你能成為像我們這樣的人嗎?將來你配把你的肖像和我們的一起掛在這些牆上嗎?或者最後掛在這些牆上的肖像隻是你父母親的呢?
媽媽的油畫肖像掛在外祖母的臥室裏,我非常喜歡這幅畫像。外祖母家裏沒有掛父親的肖像,隻有他們倆一幅大的結婚照片:媽媽穿著雪白的連衣裙,蒙著頭紗,爸爸一身樸素而雅致的西裝。當時我想,外祖母不知為什麽不大喜歡我父親,所以就不掛他的肖像。但是我長大了,父親對我解釋說,由於他負責一項重要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讓畫家給他畫像,要知道畫像需要很長時間。
這樣一來我就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了,她每天沒完沒了地檢查我做功課的情況和寫日記的內容。每逢星期天,監督檢查又增加了一倍,因為父親迴來了。我不能說,這些天外祖母和生前的媽媽那樣喜氣洋洋,但是他們沒有吵架。他們二人言行舉止得體而穩重。隻是有一次,我聽到,確切地說是偷偷地聽到了他們的談話,這是外祖母特意叫爸爸到她辦公室來談話的。
“我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外祖母小聲說,“單為這事兒我完全不需要你。但是孩子長大了,小男孩需要的是男子漢的管教。十歲之前,實際上隻有伊涅莎一個人撫育他,培養他,沒有你什麽事。如果十歲的孩子還像個小女孩兒,倒也能忍受,而孩子快滿十五歲了,他還不能成為一個男子漢,這可就是個大悲劇啦。我倒要問問你,你打算採取什麽措施呢?”
“我應該採取什麽措施呢?”父親問,“給兒子雇一個家庭教師嗎?可現在不是那樣的時代呀。”
“你應該換個工作,經常住在莫斯科,”外祖母說,“你應該與兒子相處得更親密一些。我無法給予他真正男子漢的教育。”
“這不可能,”他堅定地迴答,“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託付給了我,我隻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完成這項任務。這就不可能談什麽往莫斯科調動的問題。”
“不,有可能,”老太太反駁道,“你為這個國家做的事情已經夠多啦,你的功勞簿厚得難以置信,勞動紅旗勳章和列寧勳章頒發給了你,你還獲得了列寧獎金。你在首都地區以外連續工作,晝夜不停地幹活,一連三十六個小時不睡覺,不休息。嘿,行啦,足夠啦。該想想自個兒和自己的兒子啦。如果你去找領導講明這一切,如果你對他們說你已經喪妻鰥居,現在一個人教育兒子,他們會滿足你的願望,對此我深信不疑。他們畢竟也是正常的人,而不是什麽怪物。他們也有家庭,他們會理解你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