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巧妙而逼真地模仿她的音調,娜斯佳忍不住哈哈大笑,盡管她原來根本就不開心。
“維克多·阿列克謝耶維奇……”
然而,戈爾傑耶夫一隻手輕輕一動,打斷了她。
“我為了什麽留下你呢?不是為了給你下達任務。我倆現在隻差一個星,你自己是個大姑娘了,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會做了。我留下你是為了給你出主意獻計策的。我在給你們大家講米哈爾娜屍體的時候,就從你的臉上看出了你在最近的一刻鍾內將要考慮的一切。你想讓我說給你聽嗎?”
娜斯佳默默點頭。
“你開始認為有人想和你算帳,耍個花招,但在耍花招的過程當中,死了一個女人。就算她是個酒鬼,就算是任何人都不需要她,就算是任何人都不為她傷心流淚,但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可不是這樣衡量的。就是說,為了向你本人進行報復,卻付出了如此的代價。由此可見,你極其嚴重地得罪了這個舒特尼克。進而想見,造成這位不幸女人之死,有罪之人就是你啦。如果以前你沒有得罪他的話,他就不會進行報復;如果他不進行報復,米哈爾娜就依舊活著。也許問題不在於你,而在於塔尼婭,但你卻已經意識到自己有罪了。我說的對嗎?”
娜斯佳看著他的眼睛,躊躇一陣。
“是的,您說的對。”
“你不必大驚小怪,”胖乎乎的首長很和善地微微一笑,“我現在還沒有學會猜透你的心思。但是,我已度過了很長的人生旅程,也積累了經驗。我感到自己負疚的情形多得不可勝數。加之我對你愛激動的性格稍有了解,我完全能夠估計到你的想法。那麽,就這件事我想給你出個主意。即使查清楚米哈爾娜是由於你的原因而喪命,也不要把它誇大成震驚世界的悲劇。完全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待這種情況,居高臨下,你就能明白,問題不在於你。”
“那在誰?”
“在於他。在於幹這件事的人。如果一個人天生的秉性,就是把自己受到的委屈置於世界的中心,隨時準備以這種令人恐懼的兇殘手段實行報復,那麽他就會如此瘋狂地對所有曾經得罪過他的人實行報復,那就不一定是對你,也不一定單單對你了。如果不是你得罪了他,那別的什麽人也一定會得罪他的,因為他的心靈極易受挫,而自尊心又過強,自私自利的思想簡直超越一切理智的界限。這種人一晝夜會有二十五次覺得自己受委屈被欺負,他們的仇敵名單上每天都添加新人。可是他不可能同所有人算帳吧,他的仇敵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要選一個人。誰容易對付哇,誰好收拾呀,或者幹脆碰到誰就是誰囉。整個情況說明,這個舒特尼克的計謀是偶然產生的,這就意味著,你就是偶然間被他碰上的人。他走在加裏寧大街——就是新阿爾巴特街上——我無論如何都不習慣叫新改的名稱。他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人群和攝像機。他走到跟前,一瞧大屏幕,上麵是你。就這麽多。他橫豎都是要實行報復的,不是對你,就是對別的某個人,因為他生就是這麽一種人。為了能容易地實現自己的意圖,如果需要殺人,他會不顧一切地殺人,因為他就是一個殘忍的愛報復的惡棍。而你呀,可愛的孩子,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有什麽過錯的。請相信我,我不是一下子就能變得這麽聰明的。我也是很多年都覺得,自己在某個人死亡的問題上負疚有罪,感到異常悲痛,十分難過。隻是快到老年的時候,我才學會做一個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在沒有自己過錯的事情上,不再找自己的過錯了。況且,還不清楚他這個敗類要對誰進行報復,是對你,還是對塔尼婭。因此,娜斯佳,你去好好想想我給你講的這些道理。如果你的朋友自己也不明白的話,那你給她講解清楚吧。姑娘們,你們想想吧,好好想想吧。你們把他精確地計算出來,設計出他的模型,再去搜尋他。這關係到我們的自尊心和我們的職業榮譽。應當盡可能快地抓獲他,舉行公開審判,以儆效尤,讓這種人不敢再來檢驗我們的聰明程度。”
娜斯佳迴到自己的辦公室裏,立即向正在上班的塔尼婭打電話。鈴聲響了一會兒塔尼婭才拿起話筒。她的話音冷淡,而且含有躲閃的意思。大概是辦公室有外人在場。
“塔尼婭,是我呀。能講兩句話嗎?”
“一句半,”塔尼婭生硬地迴答,“我這兒有人。”
“她被殺了。”娜斯佳簡單地告訴她。
“我知道了。”塔尼婭同樣簡單地說罷就掛上了話筒。
第四章
◎ 殺人兇手的外祖母
七十五壽辰來臨之際,我能夠作出總結,我認為自己的一生沒有虛度。我培養教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外孫,他沒有損害我們家族的榮譽。隻有至高無上的主才知道,這對於我是多麽重要,我們的家庭經受了多麽大的考驗。對孩子進行教育不允許我公開表露感情。當然啦,隻有我的亡夫能夠部分地想像到我的體驗。不過我認為,我的丈夫也有同樣的感受。
在我們達尼列維奇-利索夫斯基家族一百五十年的漫長歷史上,有損身份、非門當戶對的婚姻從來沒有過。我們代代都與文化程度相當的人結婚。他們是學者、作家、醫生、大學教授,沒有一個不是貴族出身,沒有一個是商賈後裔,並且也沒有一個人是政治家和革命家。允許與我們聯姻成親的每個人,都應該無愧於我們的家族,無愧於我們的傳統。這些傳統我們奉若神明,萬分珍惜,代代相傳。其實,這些要求同樣適用於我們自己。我們也應當成為無愧於祖先的人。我一生都在研究古希臘語,我的一些學術著作都是對古希臘文學家創作的研究成果。我的亡夫生前就是一個文學研究家,他的專業是十八世紀末期的俄羅斯詩歌。應該向您說明,我的父母親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同意我們的婚姻,他們需要不少時間才能確信不疑:尼古拉·韋涅季克托維奇·埃森和我天造地合。然而為了向我的雙親證實這一點,他必須成為文學批評界的著名專家。我感激命運的安排,我認識丈夫的時候,隻有十六歲,他花了整整十年才證明,他能與我金玉相配。我們成婚的時候,丈夫已屆不惑之年,而我年齡也大了,到二十六歲了。但是,我並不抱怨父母雙親,因為我懂得:我們的家族中有損身份的婚姻未曾有過,也不應該有。十六歲的時候,我還不能判斷誰有資格與我們家族聯姻結親,我們家族在一個半世紀裏貢獻出一個個享譽全世界的學者和文學家。
</br>
“維克多·阿列克謝耶維奇……”
然而,戈爾傑耶夫一隻手輕輕一動,打斷了她。
“我為了什麽留下你呢?不是為了給你下達任務。我倆現在隻差一個星,你自己是個大姑娘了,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會做了。我留下你是為了給你出主意獻計策的。我在給你們大家講米哈爾娜屍體的時候,就從你的臉上看出了你在最近的一刻鍾內將要考慮的一切。你想讓我說給你聽嗎?”
娜斯佳默默點頭。
“你開始認為有人想和你算帳,耍個花招,但在耍花招的過程當中,死了一個女人。就算她是個酒鬼,就算是任何人都不需要她,就算是任何人都不為她傷心流淚,但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可不是這樣衡量的。就是說,為了向你本人進行報復,卻付出了如此的代價。由此可見,你極其嚴重地得罪了這個舒特尼克。進而想見,造成這位不幸女人之死,有罪之人就是你啦。如果以前你沒有得罪他的話,他就不會進行報復;如果他不進行報復,米哈爾娜就依舊活著。也許問題不在於你,而在於塔尼婭,但你卻已經意識到自己有罪了。我說的對嗎?”
娜斯佳看著他的眼睛,躊躇一陣。
“是的,您說的對。”
“你不必大驚小怪,”胖乎乎的首長很和善地微微一笑,“我現在還沒有學會猜透你的心思。但是,我已度過了很長的人生旅程,也積累了經驗。我感到自己負疚的情形多得不可勝數。加之我對你愛激動的性格稍有了解,我完全能夠估計到你的想法。那麽,就這件事我想給你出個主意。即使查清楚米哈爾娜是由於你的原因而喪命,也不要把它誇大成震驚世界的悲劇。完全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待這種情況,居高臨下,你就能明白,問題不在於你。”
“那在誰?”
“在於他。在於幹這件事的人。如果一個人天生的秉性,就是把自己受到的委屈置於世界的中心,隨時準備以這種令人恐懼的兇殘手段實行報復,那麽他就會如此瘋狂地對所有曾經得罪過他的人實行報復,那就不一定是對你,也不一定單單對你了。如果不是你得罪了他,那別的什麽人也一定會得罪他的,因為他的心靈極易受挫,而自尊心又過強,自私自利的思想簡直超越一切理智的界限。這種人一晝夜會有二十五次覺得自己受委屈被欺負,他們的仇敵名單上每天都添加新人。可是他不可能同所有人算帳吧,他的仇敵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要選一個人。誰容易對付哇,誰好收拾呀,或者幹脆碰到誰就是誰囉。整個情況說明,這個舒特尼克的計謀是偶然產生的,這就意味著,你就是偶然間被他碰上的人。他走在加裏寧大街——就是新阿爾巴特街上——我無論如何都不習慣叫新改的名稱。他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人群和攝像機。他走到跟前,一瞧大屏幕,上麵是你。就這麽多。他橫豎都是要實行報復的,不是對你,就是對別的某個人,因為他生就是這麽一種人。為了能容易地實現自己的意圖,如果需要殺人,他會不顧一切地殺人,因為他就是一個殘忍的愛報復的惡棍。而你呀,可愛的孩子,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有什麽過錯的。請相信我,我不是一下子就能變得這麽聰明的。我也是很多年都覺得,自己在某個人死亡的問題上負疚有罪,感到異常悲痛,十分難過。隻是快到老年的時候,我才學會做一個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在沒有自己過錯的事情上,不再找自己的過錯了。況且,還不清楚他這個敗類要對誰進行報復,是對你,還是對塔尼婭。因此,娜斯佳,你去好好想想我給你講的這些道理。如果你的朋友自己也不明白的話,那你給她講解清楚吧。姑娘們,你們想想吧,好好想想吧。你們把他精確地計算出來,設計出他的模型,再去搜尋他。這關係到我們的自尊心和我們的職業榮譽。應當盡可能快地抓獲他,舉行公開審判,以儆效尤,讓這種人不敢再來檢驗我們的聰明程度。”
娜斯佳迴到自己的辦公室裏,立即向正在上班的塔尼婭打電話。鈴聲響了一會兒塔尼婭才拿起話筒。她的話音冷淡,而且含有躲閃的意思。大概是辦公室有外人在場。
“塔尼婭,是我呀。能講兩句話嗎?”
“一句半,”塔尼婭生硬地迴答,“我這兒有人。”
“她被殺了。”娜斯佳簡單地告訴她。
“我知道了。”塔尼婭同樣簡單地說罷就掛上了話筒。
第四章
◎ 殺人兇手的外祖母
七十五壽辰來臨之際,我能夠作出總結,我認為自己的一生沒有虛度。我培養教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外孫,他沒有損害我們家族的榮譽。隻有至高無上的主才知道,這對於我是多麽重要,我們的家庭經受了多麽大的考驗。對孩子進行教育不允許我公開表露感情。當然啦,隻有我的亡夫能夠部分地想像到我的體驗。不過我認為,我的丈夫也有同樣的感受。
在我們達尼列維奇-利索夫斯基家族一百五十年的漫長歷史上,有損身份、非門當戶對的婚姻從來沒有過。我們代代都與文化程度相當的人結婚。他們是學者、作家、醫生、大學教授,沒有一個不是貴族出身,沒有一個是商賈後裔,並且也沒有一個人是政治家和革命家。允許與我們聯姻成親的每個人,都應該無愧於我們的家族,無愧於我們的傳統。這些傳統我們奉若神明,萬分珍惜,代代相傳。其實,這些要求同樣適用於我們自己。我們也應當成為無愧於祖先的人。我一生都在研究古希臘語,我的一些學術著作都是對古希臘文學家創作的研究成果。我的亡夫生前就是一個文學研究家,他的專業是十八世紀末期的俄羅斯詩歌。應該向您說明,我的父母親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同意我們的婚姻,他們需要不少時間才能確信不疑:尼古拉·韋涅季克托維奇·埃森和我天造地合。然而為了向我的雙親證實這一點,他必須成為文學批評界的著名專家。我感激命運的安排,我認識丈夫的時候,隻有十六歲,他花了整整十年才證明,他能與我金玉相配。我們成婚的時候,丈夫已屆不惑之年,而我年齡也大了,到二十六歲了。但是,我並不抱怨父母雙親,因為我懂得:我們的家族中有損身份的婚姻未曾有過,也不應該有。十六歲的時候,我還不能判斷誰有資格與我們家族聯姻結親,我們家族在一個半世紀裏貢獻出一個個享譽全世界的學者和文學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