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問
我不知道怎麽解釋這樣的現象,每次當我站在現場,我的眼前就可能幻化出案件發生時候。突然,老師直挺挺地倒下了,頭砸在實驗室的桌子上,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有些膽小的女生嚇得尖叫起來,大部分學生不明就裏,四散奔逃;一時間教室亂成了一鍋粥……我又迴到了現場——現在這個教室已經安靜下來,老師倒斃在教室後麵,頭上留下了和實驗桌撞擊造成的頭皮損傷;實驗桌還沒有整理好,桌上還有打碎的試管和燒杯;實驗室的一個窗戶被撞壞了,看來不少學生竟然是從窗戶逃出去的。死亡原因不難確定。實驗室管理藥品的實驗員反映今天做的是一個需要氰化鉀催化的實驗,這種毒物是如此的聞名遐邇,我們對它的研究已經夠充分的了,而且它的表現是如此的典型——由於這種毒物會迅速抑製氧氣在組織的利用,氧氣雖然可以不斷地進入人體,但是卻無法消耗,因此死者的身上會顯現出一種艷麗的紅色(和血液缺氧造成的烏紫正好相反)。我幾乎立即就確定死者死於氰化鉀中毒。但是,對學生一再叮囑要小心中毒的老師(每學期做這個實驗學校都如臨大敵),怎麽會自己反而中毒了呢?毒物是如何進入他的體內,自殺?他殺?意外?我的大腦在飛快地轉著。仍然,我需要從死者身上找到證據。
我找到了一個通風很好的地方,讓大家都離開,戴上了防毒麵具,開始解剖。氰化鉀實在太毒了,以至於我曾看見過報導,解剖人員會由於吸入聚積在顱腔和胸腔的毒氣而死亡。我不禁佩服起“拚死吃河豚”的人,因為,河豚比氰化鉀還毒,而且高溫無法破壞蛋白質成分的河豚毒。
這是一個中學的化學老師(出了這件事情後學校取消了這個實驗內容)。他的手上戴著橡膠手套,看來經過皮膚吸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也沒有發現消化道有氰化物的痕跡:食道和胃沒有出現腐蝕,胃內的食物殘渣也沒有化驗出氰化物,相反,唿吸道倒是有一些受刺激的表現:肺淤血水腫很明顯。難道是唿吸道進入的?氰化鉀可是固體啊?我在網上搜索了一陣,氰氫酸!我的眼前一亮。我馬上跑迴學校實驗室,果然,在老師倒斃位置正對麵有一個廢液缸,裏麵也不知是些什麽。ph試紙一檢測,ph值小於2,強酸!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是老師把做完實驗的氰化鉀倒入廢液池,結果和廢液池的強酸反應,產生了易揮發的劇毒的氰氫酸!我不禁後怕起來,幸虧教室有通風設備,幸虧學生不明就裏都跑了出去,否則……我不敢想下去了。
古話說得好,“善泳者死於溺”,在你以為掌握了大自然規律的時候,大自然也許會突然反問你一句:“你真的掌握了嗎?”
至毒(1)
不鏽鋼的解剖台泛著金屬的寒光。看著他蜷曲變形的屍身躺在上麵,瘦弱得已經失去了人的形狀,身上也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一股涼意從我的心頭滲出,慢慢地慢慢地向我的腳底漫去。我絕不是因為害怕他的軀殼。比這恐怖的屍身我見過太多。至毒我恐懼的是,我不知道,不知道命運為什麽總是把他和我連在一起,就好像浮士德和靡菲斯托。我無數次慶幸自己已經離開了他,驀然迴首,卻發現他依然就在我的身邊,如影隨形。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年輕人。我不知道,命運之神為什麽會對他進行這樣的嘲弄,我隻知道,此刻他雖然終於死了,但是他對家庭的破壞不僅餘波未息,甚至極有可能愈演愈烈。難道,命運之神在向我警示著什麽?
第一次我們人生軌跡的相遇是在南仁市全市智力競賽初中組的比賽上。我所在的學校連續兩年獲得了第一名,這次更是誌在必得——我和我的兩個搭檔已經停課訓練了一個月了。我們有著明確的分工,我負責智力題和數理化題,另一個男生負責文科題,女生則負責外語題,這一個月來我們背了無數道的
謎語,做了數不清的題目,枯燥的題目把我們憋得嗷嗷叫,一個個像是嗜血的將軍,極度渴望著戰場上的廝殺。預賽中我們一路過關斬將,沒遇到什麽風險。但是我的指導老師早就提醒我注意他了,那個南仁市一中的孩子。我看了他不止一場的比賽,他吸引我的不是他得分最多,而是每次答完題後那種不屑的神情,似乎在說,這種題目,還要我出手嗎?我們終有一戰。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這麽想。果不其然,我們在決賽中相遇了。我們兩組的積分將其他幾組遠遠拋開,決賽似乎隻為我們展開。最後三道題了。我們積分相等。“方言,打一漢字。”我馬上按響了搶答器:“訪問的訪。”我在心裏說。“我還沒有說搶答開始,此題作廢。”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向背後的拉拉隊聳了聳肩膀。幾個鐵桿粉絲在焦急地為我加油。“糙案,打一酒名。”這一次我好不容易按捺住自己,等“搶答開始”的“始”一從老師的嘴裏出來,我就按響了搶答器。“茅台。”我說。“加十分!”我知道,隻要搶到了題目我就會得分的,我驕傲地想。我眼角的餘光看見他比賽中第一次出現了緊張。他眼睛一眨不眨,但是並沒有看著老師,而是緊盯著我按在搶答器上麵的手。最後一道題,我看見他額頭在冒汗了,現在他低我十分。老師拿出了答題板,上麵寫著“虛與委蛇”幾個字。“請讀出答題板上的這個成語。”“搶答開始!”我們的手幾乎同時按在了搶答器上,但是屏幕上顯示的是他們隊的名字。 “xuyuweiyi。”他幾乎一字一頓地念道,聲音裏帶著得意。“加十分!”他輕而易舉地逃過了最後一個字的陷阱。我很是懊惱,我知道,按照比賽規則,兩組得分相等,但我犯規了一次,他們得到了第一名。在他們的歡唿聲中我站起了身,轉身往台下走去。幾個指導老師馬上包圍了我,指責我為什麽剛才不用犯規戰術。我知道如果最後一題我犯規讓題目作廢的話,總分我們多十分,冠軍將是我們的。但是我從指導老師的包圍圈中擠了出去,扔下一句硬邦邦的“我才不屑這麽幹呢!”就往外麵走。他攔住了我,在更衣室的門口。“交個朋友吧!”他說完這句轉身就走,在我的手裏留下了一張小紙條。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李文軍。
我得承認他個性中的狂放不羈其實很是吸引我,我們很快就開始了交往。我們兩家住得不遠,實際上相距不到一公裏,而雙方的家長又似乎很願意看到兩個優秀的孩子在一起,於是往往是他到我家來做作業,因為我家裏有著現成的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而我也很喜歡到他家裏去玩,因為他開煤礦的父親總是會出人意料地給我們帶來好吃的好玩的,有一次我們甚至偷偷打開了他家的一瓶人頭馬xo,他父親居然哈哈一笑,連責備也沒有一句,要知道那時候這玩意的價格幾乎是一個普通職工一年的工資。高中時代我們就幾乎形影不離了:我們考取了同一所省重點中學,並且被分配到同一個班級。我得承認其實我很妒忌他。雖然他很羨慕我的身高,高中三年我以每年十厘米的速度瘋長,很快就達到了令父母擔憂的一米八六。但跟他相比,我根本就是一根豆芽菜——他雖然隻有一米七八,但是卻有著國人極罕見的健美身軀,他那米開朗基羅刻刀下大衛一般寬闊的肩膀、健碩的肌肉每每讓我妒忌得發狂,甚至他的皮膚也比我好,一次軍訓就足以讓我變成一條黑泥鰍,而他脫掉背心你都看不出膚色有任何差別。有一次他居然當著我的麵很得意地說他量過了,他的長和寬以及肚臍上下的身高完美得符合黃金分割,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狠狠地踢他一腳。但是這似乎完全不影響我們的如影隨形,夏日裏往往是我一身黑他一身白地出現在世人麵前(甚至直到現在我還保持了尚黑的習慣),我們知道這樣兩個高個優秀的男生走在一起會吸引多少艷羨的目光,而我們似乎十分享受這種目光,一邊討論著同學們誰也不懂的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一邊旁若無人慡朗地大笑,而這種笑聲似乎能感染整個校園。在分享著身體發育的小秘密的同時,我們也分享著知識。我每每會很嚴肅地告訴他,數學書的某一個題根本就是出錯了,然後我們一起很嚴肅地去找數學老師反映情況;或者是我又發現物理課本上的某一個章節裏那麽多公式其實都是廢話,記住一個就足以推導出全部。而他也往往告訴我,《詩經》樸素的風格讓他覺得不僅是前無古人,也一定是後無來者;或者是很嚴肅地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其實抄襲自印度史詩《摩詰耶那》。這樣的交流逐漸讓老師覺得很為難了,因為每一次學校的各類競賽,往往隻能從格式或者小數點才能把我們區分出一個高下。時光就在我們的友誼之中飛逝著,三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高考後他去了北京的某個著名高校,而我也如願以償考取了醫學院校。記得學生時代最後一次相逢是在他的學校,一個元旦。我們手上拿著焰火,在三樓他宿舍門口的走廊上默默地看著焰火燃燒,四目含笑,卻一言不發。當時我在想,感謝上天恩賜我這樣的一位好友!
</br>
我不知道怎麽解釋這樣的現象,每次當我站在現場,我的眼前就可能幻化出案件發生時候。突然,老師直挺挺地倒下了,頭砸在實驗室的桌子上,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有些膽小的女生嚇得尖叫起來,大部分學生不明就裏,四散奔逃;一時間教室亂成了一鍋粥……我又迴到了現場——現在這個教室已經安靜下來,老師倒斃在教室後麵,頭上留下了和實驗桌撞擊造成的頭皮損傷;實驗桌還沒有整理好,桌上還有打碎的試管和燒杯;實驗室的一個窗戶被撞壞了,看來不少學生竟然是從窗戶逃出去的。死亡原因不難確定。實驗室管理藥品的實驗員反映今天做的是一個需要氰化鉀催化的實驗,這種毒物是如此的聞名遐邇,我們對它的研究已經夠充分的了,而且它的表現是如此的典型——由於這種毒物會迅速抑製氧氣在組織的利用,氧氣雖然可以不斷地進入人體,但是卻無法消耗,因此死者的身上會顯現出一種艷麗的紅色(和血液缺氧造成的烏紫正好相反)。我幾乎立即就確定死者死於氰化鉀中毒。但是,對學生一再叮囑要小心中毒的老師(每學期做這個實驗學校都如臨大敵),怎麽會自己反而中毒了呢?毒物是如何進入他的體內,自殺?他殺?意外?我的大腦在飛快地轉著。仍然,我需要從死者身上找到證據。
我找到了一個通風很好的地方,讓大家都離開,戴上了防毒麵具,開始解剖。氰化鉀實在太毒了,以至於我曾看見過報導,解剖人員會由於吸入聚積在顱腔和胸腔的毒氣而死亡。我不禁佩服起“拚死吃河豚”的人,因為,河豚比氰化鉀還毒,而且高溫無法破壞蛋白質成分的河豚毒。
這是一個中學的化學老師(出了這件事情後學校取消了這個實驗內容)。他的手上戴著橡膠手套,看來經過皮膚吸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也沒有發現消化道有氰化物的痕跡:食道和胃沒有出現腐蝕,胃內的食物殘渣也沒有化驗出氰化物,相反,唿吸道倒是有一些受刺激的表現:肺淤血水腫很明顯。難道是唿吸道進入的?氰化鉀可是固體啊?我在網上搜索了一陣,氰氫酸!我的眼前一亮。我馬上跑迴學校實驗室,果然,在老師倒斃位置正對麵有一個廢液缸,裏麵也不知是些什麽。ph試紙一檢測,ph值小於2,強酸!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是老師把做完實驗的氰化鉀倒入廢液池,結果和廢液池的強酸反應,產生了易揮發的劇毒的氰氫酸!我不禁後怕起來,幸虧教室有通風設備,幸虧學生不明就裏都跑了出去,否則……我不敢想下去了。
古話說得好,“善泳者死於溺”,在你以為掌握了大自然規律的時候,大自然也許會突然反問你一句:“你真的掌握了嗎?”
至毒(1)
不鏽鋼的解剖台泛著金屬的寒光。看著他蜷曲變形的屍身躺在上麵,瘦弱得已經失去了人的形狀,身上也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一股涼意從我的心頭滲出,慢慢地慢慢地向我的腳底漫去。我絕不是因為害怕他的軀殼。比這恐怖的屍身我見過太多。至毒我恐懼的是,我不知道,不知道命運為什麽總是把他和我連在一起,就好像浮士德和靡菲斯托。我無數次慶幸自己已經離開了他,驀然迴首,卻發現他依然就在我的身邊,如影隨形。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年輕人。我不知道,命運之神為什麽會對他進行這樣的嘲弄,我隻知道,此刻他雖然終於死了,但是他對家庭的破壞不僅餘波未息,甚至極有可能愈演愈烈。難道,命運之神在向我警示著什麽?
第一次我們人生軌跡的相遇是在南仁市全市智力競賽初中組的比賽上。我所在的學校連續兩年獲得了第一名,這次更是誌在必得——我和我的兩個搭檔已經停課訓練了一個月了。我們有著明確的分工,我負責智力題和數理化題,另一個男生負責文科題,女生則負責外語題,這一個月來我們背了無數道的
謎語,做了數不清的題目,枯燥的題目把我們憋得嗷嗷叫,一個個像是嗜血的將軍,極度渴望著戰場上的廝殺。預賽中我們一路過關斬將,沒遇到什麽風險。但是我的指導老師早就提醒我注意他了,那個南仁市一中的孩子。我看了他不止一場的比賽,他吸引我的不是他得分最多,而是每次答完題後那種不屑的神情,似乎在說,這種題目,還要我出手嗎?我們終有一戰。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這麽想。果不其然,我們在決賽中相遇了。我們兩組的積分將其他幾組遠遠拋開,決賽似乎隻為我們展開。最後三道題了。我們積分相等。“方言,打一漢字。”我馬上按響了搶答器:“訪問的訪。”我在心裏說。“我還沒有說搶答開始,此題作廢。”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向背後的拉拉隊聳了聳肩膀。幾個鐵桿粉絲在焦急地為我加油。“糙案,打一酒名。”這一次我好不容易按捺住自己,等“搶答開始”的“始”一從老師的嘴裏出來,我就按響了搶答器。“茅台。”我說。“加十分!”我知道,隻要搶到了題目我就會得分的,我驕傲地想。我眼角的餘光看見他比賽中第一次出現了緊張。他眼睛一眨不眨,但是並沒有看著老師,而是緊盯著我按在搶答器上麵的手。最後一道題,我看見他額頭在冒汗了,現在他低我十分。老師拿出了答題板,上麵寫著“虛與委蛇”幾個字。“請讀出答題板上的這個成語。”“搶答開始!”我們的手幾乎同時按在了搶答器上,但是屏幕上顯示的是他們隊的名字。 “xuyuweiyi。”他幾乎一字一頓地念道,聲音裏帶著得意。“加十分!”他輕而易舉地逃過了最後一個字的陷阱。我很是懊惱,我知道,按照比賽規則,兩組得分相等,但我犯規了一次,他們得到了第一名。在他們的歡唿聲中我站起了身,轉身往台下走去。幾個指導老師馬上包圍了我,指責我為什麽剛才不用犯規戰術。我知道如果最後一題我犯規讓題目作廢的話,總分我們多十分,冠軍將是我們的。但是我從指導老師的包圍圈中擠了出去,扔下一句硬邦邦的“我才不屑這麽幹呢!”就往外麵走。他攔住了我,在更衣室的門口。“交個朋友吧!”他說完這句轉身就走,在我的手裏留下了一張小紙條。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李文軍。
我得承認他個性中的狂放不羈其實很是吸引我,我們很快就開始了交往。我們兩家住得不遠,實際上相距不到一公裏,而雙方的家長又似乎很願意看到兩個優秀的孩子在一起,於是往往是他到我家來做作業,因為我家裏有著現成的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而我也很喜歡到他家裏去玩,因為他開煤礦的父親總是會出人意料地給我們帶來好吃的好玩的,有一次我們甚至偷偷打開了他家的一瓶人頭馬xo,他父親居然哈哈一笑,連責備也沒有一句,要知道那時候這玩意的價格幾乎是一個普通職工一年的工資。高中時代我們就幾乎形影不離了:我們考取了同一所省重點中學,並且被分配到同一個班級。我得承認其實我很妒忌他。雖然他很羨慕我的身高,高中三年我以每年十厘米的速度瘋長,很快就達到了令父母擔憂的一米八六。但跟他相比,我根本就是一根豆芽菜——他雖然隻有一米七八,但是卻有著國人極罕見的健美身軀,他那米開朗基羅刻刀下大衛一般寬闊的肩膀、健碩的肌肉每每讓我妒忌得發狂,甚至他的皮膚也比我好,一次軍訓就足以讓我變成一條黑泥鰍,而他脫掉背心你都看不出膚色有任何差別。有一次他居然當著我的麵很得意地說他量過了,他的長和寬以及肚臍上下的身高完美得符合黃金分割,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狠狠地踢他一腳。但是這似乎完全不影響我們的如影隨形,夏日裏往往是我一身黑他一身白地出現在世人麵前(甚至直到現在我還保持了尚黑的習慣),我們知道這樣兩個高個優秀的男生走在一起會吸引多少艷羨的目光,而我們似乎十分享受這種目光,一邊討論著同學們誰也不懂的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一邊旁若無人慡朗地大笑,而這種笑聲似乎能感染整個校園。在分享著身體發育的小秘密的同時,我們也分享著知識。我每每會很嚴肅地告訴他,數學書的某一個題根本就是出錯了,然後我們一起很嚴肅地去找數學老師反映情況;或者是我又發現物理課本上的某一個章節裏那麽多公式其實都是廢話,記住一個就足以推導出全部。而他也往往告訴我,《詩經》樸素的風格讓他覺得不僅是前無古人,也一定是後無來者;或者是很嚴肅地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其實抄襲自印度史詩《摩詰耶那》。這樣的交流逐漸讓老師覺得很為難了,因為每一次學校的各類競賽,往往隻能從格式或者小數點才能把我們區分出一個高下。時光就在我們的友誼之中飛逝著,三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高考後他去了北京的某個著名高校,而我也如願以償考取了醫學院校。記得學生時代最後一次相逢是在他的學校,一個元旦。我們手上拿著焰火,在三樓他宿舍門口的走廊上默默地看著焰火燃燒,四目含笑,卻一言不發。當時我在想,感謝上天恩賜我這樣的一位好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