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澈沒提過任何爭霸的事情。


    那怕救災對將來爭霸是巨大作用的,劉澈也隻字不提。


    老可汗又問了一句:“大司馬,我這個老頭子再問你一句,如果有一天,天下皆在你手,天下萬民都能有眼下遼東百姓這樣的日子嗎?”


    劉澈搖了搖頭:“遼東百姓的日子過的依然很苦,好日子是,想吃肉就可以隨時有銀子買肉吃。”


    “再說天下皆在我手這話,我為什麽來,我不想提。但我治下的百姓,隻會更好。”


    老可汗沒再問,而是靠近孫傳庭小聲的問了一句:“孫大人,問你一句。救災之事,能讓安徽人心所向嗎?”


    “雖然私議不合適,但下官以為……這是必須的。大司馬的糧食與銀子,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吧。”孫傳庭壓低聲音迴了一句。


    “好,我老頭子支持救災。但細節部分,要開會再議,反正那種出力不落好的事情,不能幹。”


    這就同意了?


    方從哲很意外。


    但有一點他是支持的,出力不落好這種事情,換成誰也不願意幹。


    會議還有些細節要討論,劉澈把孫傳庭叫到了外麵。


    “孫大人,隻說一句話。別引起朝廷的反感,就這麽一句。”說完,劉澈就離開了。


    別引起朝廷的反感!


    孫傳庭感覺到了一種冰冷的感覺從腳底往上湧。


    劉澈提醒的沒錯,拉聲望,攢名聲,這一切都可以作,但朝廷怎麽看,當今天子怎麽看。


    遼東是準備造反嗎?


    朝廷沒能力救災,你遼東來救,這是說朝廷無能,還是你遼東能耐大呢?


    孫傳庭站在那裏深思片刻,趕緊小跑著去追上劉澈:“大司馬,那麽還救災?”


    “救災是本心,你忍心看著十數萬百姓凍死嗎?至少我狠不下這個心,明知會有天災,卻無視,那麽我們的罪在心。”


    “話是這話,可大司馬您既然不願意和朝廷敵對,這救災不是自找麻煩!”


    孫傳庭又不太明白劉澈的意思了。


    “好吧,這樣說。名聲讓徽商去掙,這是徽商以民間來救災,至少明麵上也好讓朝廷過得去。我想孫承宗大人肯定已經想到這一節了,有時候,人為的增加那麽一層窗戶紙,還是必要的。”


    孫傳庭又問:“大司馬,您交一個底給下官,遼東將來何去何從?”


    “大明是大明,朝廷是朝廷,皇室是皇室。別讓天下生靈塗炭。”劉澈隻說了這些,孫傳庭卻是懂了。


    劉澈準備離開了,那些細節他沒興趣去參與討論,除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孫傳庭這時又問了一句:“大司馬,役工餐可否用?”


    劉澈停下了腳步,沒有立即迴答。


    “大司馬,饑荒之時,有口飯就不錯了。更何況,這一口飯可比他們之前吃的,更好。”


    “恩,按你的意思辦吧。”劉澈答應了。


    看著劉澈離開,孫傳庭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其實曹操還是不錯的。


    救災?


    屋內其實已經吵開了,對於草原和女真兩部來說,救災關他們什麽事。別說是他們,就是遼東許多長久生活在這裏的將領,也不認為幾千裏之外的天災和他們有關係。


    “無知,短視,愚蠢!”孫傳庭進屋後就吼了起來。


    聽孫傳庭一吼,屋內又安靜下來了,首座的除孫傳庭之外的八個人,原本就沒有參與,此時卻都笑了。


    “尤家兄弟,你們挑選之前安徽將領,秘密去一次。能收幾個衛所,收幾個衛所。大司馬那份關於鏢局的卷宗你們帶上。”


    孫傳庭說的尤家兄弟,指的是尤世威、世功、世恩三兄弟。在真正的曆史上,尤世功是參與了沈陽血戰,戰死在沈陽城下的。


    尤家三兄弟領命離開,孫傳庭這才對老可汗說道:“借兩萬人。”


    “五萬都可以,順便把那些粗羊毛也都拉走。”


    “還是老可汗您高明。”孫傳庭笑著一拱手。


    內喀爾喀老可汗巴圖魯汗也笑了:“錯,是大司馬高明。”


    “我家大司馬,沒打算爭霸天下。”孫傳庭這話說的理直氣壯。


    老可汗也接了一句:“等大司馬打算爭的時候,天下已經不用爭了。”


    話說到這份上,就不能再講下去了。


    孫傳庭隻是一拱手,然後又對方從哲說道:“方大人,需要您出一把力氣了。”


    “自當盡力!”方從哲應了一聲。


    這個時候,坐在下麵的楊嗣昌心裏真正是一百個不舒服。


    不說原本孫傳庭這位置是他的,至少也是平起平座的,可眼下,自己轉了這麽一圈好,在京城沒落好,成為嘲笑的目標。迴到這裏之後,也一直沒有擔任過要職。


    首座上,以方從哲為首開始討論一些細節的時候,孫傳庭來到了楊嗣昌麵前。


    “楊大人,那五百舉人,除盧象升之外,其餘人等就交由您接管了,按咱們的規矩來。”


    “孫大人放心,此事必當辦好。”


    楊嗣昌也是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一個像樣的職司了。


    次日,四百九十九名舉人,其中有九十九名都是小考相當於進士實力的人,聚集在一起,準備入職。


    楊嗣昌一進屋,還沒有展示自己作為上官的威嚴就讓這些人給他了一個下馬威。


    有位上前一步:“楊大人,晚輩給您見禮了。”


    “免禮!”


    “晚生鬥膽,代這所有人請教大人。”


    楊嗣昌感覺到了語氣的不對,可還是微微的點點頭:“且問!”


    “大人,昨日洗塵宴,晚生遇到了之前縣學的同窗,聽聞這裏知縣遠遠不足,就是知府都有七個缺額?”


    “沒錯!”楊嗣昌點點頭,這位的意思他完全明白了,心中有的隻是冷笑。


    楊嗣昌很有興趣繼續聽下去,這些人還花說點什麽有趣的東西。


    曾經楊嗣昌自問,以自己的才學,如果不經在遼東作官這一年,自己都答不到這裏一個縣丞的要求,還說縣令呢。


    果真,這位開口了:“我等在京城,由禮部組織,參加了非正式的會試,卻是真正會試的考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霸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之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之狐並收藏迴到明末當霸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