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明有些商人把節操已經忘記的話,倭人的商人們,連節操是什麽都不知道。
劉澈衝著荷伸了下手。
荷卻低聲迴應:“老爺,信貞小姐有身孕。”
“我知道。”劉澈迴了一句後,荷從箱中拿出了一盒煙,劉澈卻說道:“要另一種。”
荷明白劉澈的意思了,畢竟是一直在劉澈身邊的人。
當下,幾盒煙,幾盒火柴就放在織田信貞的麵前。
“一個小叛,十五斤普通煙草,而這種貴族專用的,會有巨大的利潤。不要用你的名義出現,你們織田家還是有一些可以用的人吧。”
“九鬼家可以。”織田信貞僅看到這包裝精美的煙盒就明白了劉澈的想法。
劉澈又問道:“你認為,眼下的石高對於整個倭島而言,是什麽?”
“殿下,遠遠不夠用,每年餓死的人無數,如果沒有戰國時代,死去的人也會一樣多。”
說到這裏,織田信貞又提到了薩摩藩:“殿下,以眼下九州的情況,土地就算全部種上糧食,您一點也不要。也不夠眼下分發糧食的三成,這還不算給我們四家的石高。”
石高,是指倭島的石高製。
“那些沒有足夠糧食的吃的人,會不會主動販賣自己呢。”
“會!”織田信貞很直接的給了劉澈一個答複。
這個時代,倭島有二千四百萬人口,以這麽小的一個地方土地是絕對不夠生產可供二千四百萬人口吃的糧食的。
“去作吧!”劉澈隻說了這麽三個字。
“是,殿下!”織田信貞施禮之後退下了。
作什麽,劉澈沒有明說,但織田信貞卻是明白,用煙草的利潤去換奴隸,或者是自願賣了自己的自由人。
至於數量,織田信貞沒想太多,隻能去想,有多少要多少。
一直到劉澈說夠了為止。
織田信貞出去之後,劉澈懶洋洋的靠在軟墊上對荷說道:“去給那些閑的發荒的家夥們說,上次在琉球那個刀劈火槍的遊戲,叫他們去玩吧,而且很正式的玩。”
荷點點頭,到門外給一位女騎軍低語幾句。
碼頭上有駐軍,人數不多,一共也就一千人左右,其他的防務是交給倭人的士兵。
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就在營區內是真的閑呀。
而且是閑的讓自己發瘋。
不能訓練,因為遼東軍的訓練強度太大,怕刺激到了倭人,更不能訓練火槍,這是有過嚴令的。
“起來,訓練了。”有隊長用皮鞭在營房的牆上打著。
“訓練,還有訓練呀。”有士兵懶懶的迴了一句。
“大司馬下的令,很有意思的訓練。”這位隊長一說,士兵們都從床上跳了下來,他們已經閑了太久了。
每人一套特殊的棉甲,並不是全身的,隻是護著上半身要害。
一塊塊厚木板已經立起來。
營區隻有一道圍欄,沒有圍牆,所以營內作什麽事情外麵是可以看到的。
見到有火槍手在十幾步的距離上對準了靠著木板的人,倭人的士兵們,還有組頭,家將都被吸引了過來。
第一反應是,這是處決。
可被處決的人卻依然拿著武器,倒是有些奇怪了。
火藥量是精心測算的,威力與倭島現在那些舊式火槍還弱那麽一點。
“以八天一個周期,得分最多的一隊,每人一百軍票。”有位副將低聲給隊長們吩咐著。
有隊長就問了:“頭,這個分數怎麽算。”
“先看。”副將沒解釋,隻是指了指那木板牆。
頭一批十人對十人,全是劉澈的親衛。
輪流開槍,並不是十槍齊發。
十人,無一例外的用刀碰到彈丸,隻要碰到肯定就不會打在身上,有武藝高的憑感覺可以所彈丸劈開,但這樣的機率並不算大。
正如在琉球那時一樣,可以從槍口的角落感覺到彈丸飛來的方向,但劈出去還是憑武者的感覺。
第一隊,全碰到了。
第二隊上陣,有一位出刀之後立即閃身讓開。
作為精英武者他在出刀的瞬間就感覺到自己可能劈不到,所以趕緊就劈開要害。
這一槍,擦著肩膀打破衣服落在木板上,彈丸一下就陷在木板內。
是真火槍!
倭人們眼睛都直了。
有位武士撿到手伸到圍欄內,撿到一枚劈成兩半彈丸中的一半。
鉛彈!這彈丸也是真家夥。
碼頭守軍的副將問身邊的幾位隊長:“敢玩嗎?可以把火藥量再降一點,這東西就看夠不夠膽量了。”
“能躲嗎?”
隊長這話也不是白問的,因為他的士兵可不是劉澈身邊的親衛。
大司馬親衛隊,那可是一等一武者,比起普通士兵強了不止多少倍,所以刀劈彈丸這種事情,這是這隊長信心都不足,但躲,他卻敢。看著槍口的方向,敢躲。
副將哈哈一笑:“就知道你們怕,所以先從彈弓開始,這東西別說在戰場上沒用。”
有用呀。
這是克服麵對火槍的心裏壓力,總是一件好事。
第三隊,換成了彈弓,裝的是和鉛彈大小差不多的木製彈丸。
一天、兩天、三天。到第六天頭上,終於有士兵敢麵對火槍一試了,至少敢一試。
裝藥量再減半,然後披上棉甲。
十槍,隻有一人刀輕微的碰到了彈丸,彈丸擦著身體而過,在手臂上留下一道傷痕。有八位都是被打在棉甲上,隻有一位運氣差,打在板甲腋下最薄的位置。
當下,血淋淋的,立即就有醫官過去救治。
這些天,倭人們看的清楚,這是真家夥。
而那傷者,也僅僅是不算重的皮外傷,彈丸是傷到人了,但傷的卻不重,用針就把彈丸挑了出來,然後上藥就沒事了。
那八位呢,有棉甲在,身上沒有受傷,有兩位有發青的那不算是傷。
到第十天,十個士兵至少有兩個完全被打不到,就算刀劈不上彈丸,也可以憑感覺側身躲開。
第十天下午,真田家幾位武者在距離這裏大約五裏外的一處山裏。
“家主!”
一群武者給真田家主躬身施禮。
真田家主接過一把刀,向著拿火槍的人點點頭。
劉澈衝著荷伸了下手。
荷卻低聲迴應:“老爺,信貞小姐有身孕。”
“我知道。”劉澈迴了一句後,荷從箱中拿出了一盒煙,劉澈卻說道:“要另一種。”
荷明白劉澈的意思了,畢竟是一直在劉澈身邊的人。
當下,幾盒煙,幾盒火柴就放在織田信貞的麵前。
“一個小叛,十五斤普通煙草,而這種貴族專用的,會有巨大的利潤。不要用你的名義出現,你們織田家還是有一些可以用的人吧。”
“九鬼家可以。”織田信貞僅看到這包裝精美的煙盒就明白了劉澈的想法。
劉澈又問道:“你認為,眼下的石高對於整個倭島而言,是什麽?”
“殿下,遠遠不夠用,每年餓死的人無數,如果沒有戰國時代,死去的人也會一樣多。”
說到這裏,織田信貞又提到了薩摩藩:“殿下,以眼下九州的情況,土地就算全部種上糧食,您一點也不要。也不夠眼下分發糧食的三成,這還不算給我們四家的石高。”
石高,是指倭島的石高製。
“那些沒有足夠糧食的吃的人,會不會主動販賣自己呢。”
“會!”織田信貞很直接的給了劉澈一個答複。
這個時代,倭島有二千四百萬人口,以這麽小的一個地方土地是絕對不夠生產可供二千四百萬人口吃的糧食的。
“去作吧!”劉澈隻說了這麽三個字。
“是,殿下!”織田信貞施禮之後退下了。
作什麽,劉澈沒有明說,但織田信貞卻是明白,用煙草的利潤去換奴隸,或者是自願賣了自己的自由人。
至於數量,織田信貞沒想太多,隻能去想,有多少要多少。
一直到劉澈說夠了為止。
織田信貞出去之後,劉澈懶洋洋的靠在軟墊上對荷說道:“去給那些閑的發荒的家夥們說,上次在琉球那個刀劈火槍的遊戲,叫他們去玩吧,而且很正式的玩。”
荷點點頭,到門外給一位女騎軍低語幾句。
碼頭上有駐軍,人數不多,一共也就一千人左右,其他的防務是交給倭人的士兵。
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就在營區內是真的閑呀。
而且是閑的讓自己發瘋。
不能訓練,因為遼東軍的訓練強度太大,怕刺激到了倭人,更不能訓練火槍,這是有過嚴令的。
“起來,訓練了。”有隊長用皮鞭在營房的牆上打著。
“訓練,還有訓練呀。”有士兵懶懶的迴了一句。
“大司馬下的令,很有意思的訓練。”這位隊長一說,士兵們都從床上跳了下來,他們已經閑了太久了。
每人一套特殊的棉甲,並不是全身的,隻是護著上半身要害。
一塊塊厚木板已經立起來。
營區隻有一道圍欄,沒有圍牆,所以營內作什麽事情外麵是可以看到的。
見到有火槍手在十幾步的距離上對準了靠著木板的人,倭人的士兵們,還有組頭,家將都被吸引了過來。
第一反應是,這是處決。
可被處決的人卻依然拿著武器,倒是有些奇怪了。
火藥量是精心測算的,威力與倭島現在那些舊式火槍還弱那麽一點。
“以八天一個周期,得分最多的一隊,每人一百軍票。”有位副將低聲給隊長們吩咐著。
有隊長就問了:“頭,這個分數怎麽算。”
“先看。”副將沒解釋,隻是指了指那木板牆。
頭一批十人對十人,全是劉澈的親衛。
輪流開槍,並不是十槍齊發。
十人,無一例外的用刀碰到彈丸,隻要碰到肯定就不會打在身上,有武藝高的憑感覺可以所彈丸劈開,但這樣的機率並不算大。
正如在琉球那時一樣,可以從槍口的角落感覺到彈丸飛來的方向,但劈出去還是憑武者的感覺。
第一隊,全碰到了。
第二隊上陣,有一位出刀之後立即閃身讓開。
作為精英武者他在出刀的瞬間就感覺到自己可能劈不到,所以趕緊就劈開要害。
這一槍,擦著肩膀打破衣服落在木板上,彈丸一下就陷在木板內。
是真火槍!
倭人們眼睛都直了。
有位武士撿到手伸到圍欄內,撿到一枚劈成兩半彈丸中的一半。
鉛彈!這彈丸也是真家夥。
碼頭守軍的副將問身邊的幾位隊長:“敢玩嗎?可以把火藥量再降一點,這東西就看夠不夠膽量了。”
“能躲嗎?”
隊長這話也不是白問的,因為他的士兵可不是劉澈身邊的親衛。
大司馬親衛隊,那可是一等一武者,比起普通士兵強了不止多少倍,所以刀劈彈丸這種事情,這是這隊長信心都不足,但躲,他卻敢。看著槍口的方向,敢躲。
副將哈哈一笑:“就知道你們怕,所以先從彈弓開始,這東西別說在戰場上沒用。”
有用呀。
這是克服麵對火槍的心裏壓力,總是一件好事。
第三隊,換成了彈弓,裝的是和鉛彈大小差不多的木製彈丸。
一天、兩天、三天。到第六天頭上,終於有士兵敢麵對火槍一試了,至少敢一試。
裝藥量再減半,然後披上棉甲。
十槍,隻有一人刀輕微的碰到了彈丸,彈丸擦著身體而過,在手臂上留下一道傷痕。有八位都是被打在棉甲上,隻有一位運氣差,打在板甲腋下最薄的位置。
當下,血淋淋的,立即就有醫官過去救治。
這些天,倭人們看的清楚,這是真家夥。
而那傷者,也僅僅是不算重的皮外傷,彈丸是傷到人了,但傷的卻不重,用針就把彈丸挑了出來,然後上藥就沒事了。
那八位呢,有棉甲在,身上沒有受傷,有兩位有發青的那不算是傷。
到第十天,十個士兵至少有兩個完全被打不到,就算刀劈不上彈丸,也可以憑感覺側身躲開。
第十天下午,真田家幾位武者在距離這裏大約五裏外的一處山裏。
“家主!”
一群武者給真田家主躬身施禮。
真田家主接過一把刀,向著拿火槍的人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