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到了六月,一大清早,知了就高聲叫個不停,仿佛在告訴人們,今天將是一個火熱的日子。
空中沒有一絲雲,晴空萬裏,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所有的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李克清此刻坐在軍營的校場上,頭上頂著個涼棚用來遮擋火辣的陽光,雖然身處陰涼,可還是感到異常悶熱,一口接一口的喝著涼茶,手裏的蒲扇更是不停的上下搖動,盡量多製造一些涼風。
而站在一旁的火器工坊的負責人宋典雖然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水,可他仿佛對此絲毫不以為意,眼神緊緊盯著楊鐵手下的火銃兵,心怦怦跳個不停,並時不時吞口唾沫緩解當下的緊張心情。
宋典按照李克清的想法製作而成的顆粒火藥已經出爐,對於自己製作的顆粒火藥是否能達到李克清所要的效果,宋典其實心裏也沒底,而此刻正是驗證顆粒火藥威力的時候,當然容不得半點差池。
一隊人數約為三十人的火銃手正在楊鐵的指揮下一字排開,火銃兵們手持火銃整齊的站在烈日下,一動不動。
“裝藥!”
接到命令的火銃兵們紛紛開始動手裝藥,先要將火藥倒一些進槍膛,然後將鉛彈填入,再用一根長的通條把鉛彈頂進槍管,最後,再放些火藥到引火的藥池中,當整個裝填動作完畢後,此時距離開始裝彈已經過去了一分多鍾。
“預備”
“射擊”
“砰砰砰!”一團白煙升起,鉛丸射向六十步外的一排標靶。
射擊剛剛停止,宋典就耐不住率先跑向標靶,不一會兒,包括宋典的兒子宋燦在內的幾個工匠,就興衝衝的將標靶抬到了李克清的麵前,並歡唿道:“董事,打穿了!打穿了!”
李克清定睛一看,隻見外鑲鐵甲的標靶上麵密密麻麻的有分布著不少豌豆大小的小洞,相比上次使用傳統火藥在六十步擊發的效果,這次的威力可算驚人,在接近一百米的距離竟然將外罩鐵甲的標靶打了個對穿,並且命中率也大大強於之前。
顆粒火藥的威力果然大大增強了火銃的殺傷力和射程,看著麵前頗為自得的宋典和楊鐵,李克清道:“雖然威力和射程上去了,可是就這樣的發射速度,還沒等你裝填好彈藥,對方就過來了,到時候拿什麽跟對方拚命?必須想法子加快射速才行。”
宋典有些鬱悶的搖頭道:“董事,這你可為難咱們了,除了荊州府滿城的八旗兵手裏的自來火銃能射的快些外,咱們這些火銃還真沒辦法再快了。”
“那自來火銃你能不能造?”
自來火銃就是所謂的燧發槍,李克清當然知道燧發槍的好處,不僅點火方便,射速和穩定性都比火繩槍要強不少,如果配上自家的顆粒火藥威力更是了得。
宋典聞言搖搖頭道:“這鑄造自來火銃的本事除了京城的八旗火器局能造之外,咱們這些外地的漢人工匠根本就不會。”
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宋典補充道:“不過,如果能有一把實物自來火銃做參照的話,老夫倒是有八成把握能仿製成功。”
“此話當真?”
聽說宋典能仿製燧發槍,李克清不由大喜過望。
“不瞞東家,老夫也是年輕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得到過他人的指點,才對這自來火銃的鑄造方法略懂一二,但是要想仿製成功,還是需要有實物參照才行,不然老夫也無能為力,不過現在這現成的自來火銃可不好弄,整個湖廣也隻有荊州府滿城的八旗火器營裏才有。”
宋典也不隱瞞,實話說出了仿製燧發槍的難處所在,其實就是滿清對這種先進武器的控製,除了八旗精銳外,其餘漢軍包括綠營兵都沒有資格持有。
“嗯!這事兒我會讓底下的人多留意,就算花再多的銀子,也要想辦法弄來一支。”
對此情況,李克清也很清楚,隻能讓黃興漢在外麵多留意下燧發槍的情況。
接下來,話題又迴到了如何提高射速的事情上來了,燧發槍短時間內不要想,還有別的辦法嗎?
忽然,李克清想到後世軍事論壇裏的水友似乎提到過紙包彈可以加快火槍的射擊速度,紙包彈就是將定量的火藥和鉛丸裝在小的紙殼中,使用的時候直接撕開按步驟裝填即可,這樣不僅可以加快射擊速度,而且還能防止火槍炸膛或者是因藥量過少而威力不夠。
想到這裏,李克清就將紙包彈的概念告訴了在場的宋典和楊鐵,二人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宋典更是驚叫道:“東家這法子真是絕了。”
說幹就幹,李克清當下就吩咐士兵弄來一張紙,然後放點火藥在上麵,裹成一個小紙卷,再塞進去一顆鉛丸,接著,讓士兵將小紙卷一頭咬開,將火藥和鉛丸按裝填的步驟裝填好,然後射擊,果然射擊的速度快了不少。
在場內眾人驚唿的同時,宋典的兒子宋燦更是浮想聯翩,真不知道東家腦袋是怎麽生的,如此年輕的年紀就能稱霸一方,奇異的法子更是一個接一個,而且都很實用,難道劉灣村裏的人們紛紛傳言李克清是天師下凡的事兒是真的?
※※※
就在李克清在劉灣村如火如荼的為自己的造反大計而奮鬥的時候,在遙遠的北京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一個年歲約莫六十許的老者正在禦案前勤奮的批閱奏章,雖然老者腦後的那根小辮子皆已斑白,可老者的精力看起來頗為旺盛,絲毫不像個六十歲的老人,對於堆在禦案上已成小山狀的各省各部的奏章,老者仍然閱讀的很仔細,不放過一字一句,對於臣子的一些用詞或是言語上是否得當,老者越發仔細斟酌,並時不時在批紅上附上對臣子訓斥。突然,一封來自安徽巡撫胡文伯的奏折吸引了乾隆的目光,隨著閱讀的深入,乾隆的臉色頓時變得青紅交加,那張腰子臉也更是憋成了豬肝色,臉上的皺紋越發顯得深刻。
在一旁小心伺候的太監王進保此刻也是神色陡然一緊,在邊上大氣兒也不敢出,以其多年服侍皇帝的經驗來看,能讓皇帝顯露出如此神情的奏章上定然沒什麽好事,自己待會一定要小心點伺候,不然出了皇上的黴頭,可吃不了兜著走。
安徽巡撫胡文伯奏章的大意是這樣的:安徽宣城縣一位不滿武人時狀的武秀才李超海寫了幾篇策論,鼓吹文武並重,這個李超海因屢次鄉試不中,牢騷滿腹,如雲:“天下武生可用與不獲見用者,莫此為甚”;“重為君重,輕為君輕,若何文重武輕”;“一言而失天下幹城之心”及“大明進士”等。
大概意思是為天下武人抱不平,說皇上重文輕武,其實重是為皇上所重,輕是為皇上所輕,都是為國家出力,何必厚此薄彼,大失並世武人之心,並拿前朝的事來做比當下。
乾隆三十四年三月,李超海把策論編作《武生立品集》,趁著當地舉行府考,而當時李超海已是秀才,無須參加府考,他特地趕到考場就是為了向前來主考的安徽學政德風獻上《武生立品集》,乞求品題,並要求將自己“拔取科舉”,也就是想要棄武從文,想以武秀才的身份參加文科舉人的考試,德風從書中檢出“狂悖”言詞,並已將李超海收監。
看完奏章後許久,怒氣未消的乾隆提筆在奏章上寫下了朱批:“無知狂生,目無君長,妄布邪言,書寫張貼,以前明事影射本朝,扇惑人心,斬立決!”
空中沒有一絲雲,晴空萬裏,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所有的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李克清此刻坐在軍營的校場上,頭上頂著個涼棚用來遮擋火辣的陽光,雖然身處陰涼,可還是感到異常悶熱,一口接一口的喝著涼茶,手裏的蒲扇更是不停的上下搖動,盡量多製造一些涼風。
而站在一旁的火器工坊的負責人宋典雖然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水,可他仿佛對此絲毫不以為意,眼神緊緊盯著楊鐵手下的火銃兵,心怦怦跳個不停,並時不時吞口唾沫緩解當下的緊張心情。
宋典按照李克清的想法製作而成的顆粒火藥已經出爐,對於自己製作的顆粒火藥是否能達到李克清所要的效果,宋典其實心裏也沒底,而此刻正是驗證顆粒火藥威力的時候,當然容不得半點差池。
一隊人數約為三十人的火銃手正在楊鐵的指揮下一字排開,火銃兵們手持火銃整齊的站在烈日下,一動不動。
“裝藥!”
接到命令的火銃兵們紛紛開始動手裝藥,先要將火藥倒一些進槍膛,然後將鉛彈填入,再用一根長的通條把鉛彈頂進槍管,最後,再放些火藥到引火的藥池中,當整個裝填動作完畢後,此時距離開始裝彈已經過去了一分多鍾。
“預備”
“射擊”
“砰砰砰!”一團白煙升起,鉛丸射向六十步外的一排標靶。
射擊剛剛停止,宋典就耐不住率先跑向標靶,不一會兒,包括宋典的兒子宋燦在內的幾個工匠,就興衝衝的將標靶抬到了李克清的麵前,並歡唿道:“董事,打穿了!打穿了!”
李克清定睛一看,隻見外鑲鐵甲的標靶上麵密密麻麻的有分布著不少豌豆大小的小洞,相比上次使用傳統火藥在六十步擊發的效果,這次的威力可算驚人,在接近一百米的距離竟然將外罩鐵甲的標靶打了個對穿,並且命中率也大大強於之前。
顆粒火藥的威力果然大大增強了火銃的殺傷力和射程,看著麵前頗為自得的宋典和楊鐵,李克清道:“雖然威力和射程上去了,可是就這樣的發射速度,還沒等你裝填好彈藥,對方就過來了,到時候拿什麽跟對方拚命?必須想法子加快射速才行。”
宋典有些鬱悶的搖頭道:“董事,這你可為難咱們了,除了荊州府滿城的八旗兵手裏的自來火銃能射的快些外,咱們這些火銃還真沒辦法再快了。”
“那自來火銃你能不能造?”
自來火銃就是所謂的燧發槍,李克清當然知道燧發槍的好處,不僅點火方便,射速和穩定性都比火繩槍要強不少,如果配上自家的顆粒火藥威力更是了得。
宋典聞言搖搖頭道:“這鑄造自來火銃的本事除了京城的八旗火器局能造之外,咱們這些外地的漢人工匠根本就不會。”
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宋典補充道:“不過,如果能有一把實物自來火銃做參照的話,老夫倒是有八成把握能仿製成功。”
“此話當真?”
聽說宋典能仿製燧發槍,李克清不由大喜過望。
“不瞞東家,老夫也是年輕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得到過他人的指點,才對這自來火銃的鑄造方法略懂一二,但是要想仿製成功,還是需要有實物參照才行,不然老夫也無能為力,不過現在這現成的自來火銃可不好弄,整個湖廣也隻有荊州府滿城的八旗火器營裏才有。”
宋典也不隱瞞,實話說出了仿製燧發槍的難處所在,其實就是滿清對這種先進武器的控製,除了八旗精銳外,其餘漢軍包括綠營兵都沒有資格持有。
“嗯!這事兒我會讓底下的人多留意,就算花再多的銀子,也要想辦法弄來一支。”
對此情況,李克清也很清楚,隻能讓黃興漢在外麵多留意下燧發槍的情況。
接下來,話題又迴到了如何提高射速的事情上來了,燧發槍短時間內不要想,還有別的辦法嗎?
忽然,李克清想到後世軍事論壇裏的水友似乎提到過紙包彈可以加快火槍的射擊速度,紙包彈就是將定量的火藥和鉛丸裝在小的紙殼中,使用的時候直接撕開按步驟裝填即可,這樣不僅可以加快射擊速度,而且還能防止火槍炸膛或者是因藥量過少而威力不夠。
想到這裏,李克清就將紙包彈的概念告訴了在場的宋典和楊鐵,二人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宋典更是驚叫道:“東家這法子真是絕了。”
說幹就幹,李克清當下就吩咐士兵弄來一張紙,然後放點火藥在上麵,裹成一個小紙卷,再塞進去一顆鉛丸,接著,讓士兵將小紙卷一頭咬開,將火藥和鉛丸按裝填的步驟裝填好,然後射擊,果然射擊的速度快了不少。
在場內眾人驚唿的同時,宋典的兒子宋燦更是浮想聯翩,真不知道東家腦袋是怎麽生的,如此年輕的年紀就能稱霸一方,奇異的法子更是一個接一個,而且都很實用,難道劉灣村裏的人們紛紛傳言李克清是天師下凡的事兒是真的?
※※※
就在李克清在劉灣村如火如荼的為自己的造反大計而奮鬥的時候,在遙遠的北京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一個年歲約莫六十許的老者正在禦案前勤奮的批閱奏章,雖然老者腦後的那根小辮子皆已斑白,可老者的精力看起來頗為旺盛,絲毫不像個六十歲的老人,對於堆在禦案上已成小山狀的各省各部的奏章,老者仍然閱讀的很仔細,不放過一字一句,對於臣子的一些用詞或是言語上是否得當,老者越發仔細斟酌,並時不時在批紅上附上對臣子訓斥。突然,一封來自安徽巡撫胡文伯的奏折吸引了乾隆的目光,隨著閱讀的深入,乾隆的臉色頓時變得青紅交加,那張腰子臉也更是憋成了豬肝色,臉上的皺紋越發顯得深刻。
在一旁小心伺候的太監王進保此刻也是神色陡然一緊,在邊上大氣兒也不敢出,以其多年服侍皇帝的經驗來看,能讓皇帝顯露出如此神情的奏章上定然沒什麽好事,自己待會一定要小心點伺候,不然出了皇上的黴頭,可吃不了兜著走。
安徽巡撫胡文伯奏章的大意是這樣的:安徽宣城縣一位不滿武人時狀的武秀才李超海寫了幾篇策論,鼓吹文武並重,這個李超海因屢次鄉試不中,牢騷滿腹,如雲:“天下武生可用與不獲見用者,莫此為甚”;“重為君重,輕為君輕,若何文重武輕”;“一言而失天下幹城之心”及“大明進士”等。
大概意思是為天下武人抱不平,說皇上重文輕武,其實重是為皇上所重,輕是為皇上所輕,都是為國家出力,何必厚此薄彼,大失並世武人之心,並拿前朝的事來做比當下。
乾隆三十四年三月,李超海把策論編作《武生立品集》,趁著當地舉行府考,而當時李超海已是秀才,無須參加府考,他特地趕到考場就是為了向前來主考的安徽學政德風獻上《武生立品集》,乞求品題,並要求將自己“拔取科舉”,也就是想要棄武從文,想以武秀才的身份參加文科舉人的考試,德風從書中檢出“狂悖”言詞,並已將李超海收監。
看完奏章後許久,怒氣未消的乾隆提筆在奏章上寫下了朱批:“無知狂生,目無君長,妄布邪言,書寫張貼,以前明事影射本朝,扇惑人心,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