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那衙役擺了擺頭,嬉笑道:“那倒沒有,不過像你這樣前來自封投櫃的人,可是罕見的緊呐!”
中年衙役一麵說著一麵對著年輕衙役使著眼色。
“對,對,罕見的緊。”
年輕衙役會意,臉色驀地一變,故意咋唿道:“這年頭除非是傻子才到縣衙來‘自投封櫃’,看你小子的模樣倒也不像是傻子,說不定你小子不是來繳稅的,怕是來衙門另有所圖吧!”
看著身前麵色有些不善的兩個看門衙役,李克清會意,當下賠笑道:“差爺說笑了,草民真是來繳稅來著。”
言罷,李克清從懷裏掏出幾把銅錢塞到那兩個衙役手中,那兩個衙役喜滋滋的接過銅錢,攤在手裏掂了掂,撇了撇嘴,銅錢不多,兩人一分隻有百多文錢,不過這蚊子也是肉啊!有的總比沒有好,多少能去茶鋪換點茶水喝喝。
年長的衙役默默把銅錢揣進懷裏,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看你的模樣也不像歹人,念在你大老遠的來一趟縣城也不容易,就讓你進去繳稅吧!進門往左第四間就是戶房。”
“多謝二位差爺。”
李克清隨即對衙役拱了拱手,便徑直來到了戶房。
明清時期,州縣縣令以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與中央六部唿應,其首領由縣令指派小官吏擔任,直接對縣令負責。這戶房分管土地、戶口、賦稅等,其職能相當於後世的國土、稅務、財政等局,職權可不小。
李克清站在戶房門口,卻見房門緊閉,心想:“壞了,若不是太久沒人來‘自投封櫃’,這業務停辦了?”
正一籌莫展,卻發現門栓上並沒有上鎖,李克清當下大喜,原來裏麵有人,若是無人,這門外可是要上鎖的。
“砰砰砰”
李克清拿起門環便敲,可等了好一會兒也無人應答,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房中忽然傳來一陣懶洋洋的聲音:“誰啊!師爺不在,有什麽事兒等師爺來了再說。”
聽到有人應答,李克清心下大喜,有人就好辦,師爺在不在無所謂,隻要能查到串票的真假就行。
李克清忙迴複道:“老爺,小的是穀城縣劉灣村人士,前來‘自投封櫃’,還請老爺開門讓小的進去繳納賦稅。”
“什麽?這年頭還有人自投封櫃?”
房中一名扮作儒生裝扮的中年書吏大吃一驚,書吏名叫範富學,乃是穀城本縣的秀才,不過考取秀才的時候,年紀也快四十歲了,人到中年,眼見舉人、進士無望,便在家辦起了私塾,靠著給縣裏的童子做啟蒙老師,補貼家用,日子久了在縣城還算小有名氣,前幾年恰逢縣衙缺個書辦,便毛遂自薦的到衙門裏做了個書吏,師爺下麵的書吏一共有兩人,包括三個個庫子,共五人,今日剛好範富學當值。
“真不知是哪裏來的刁民,擾人清休。”
範富學嘴裏有些不滿的嘟囔著,無奈隻好搖搖晃晃的從太師椅上爬起來,打了打哈欠,便打開了房門,隻見渾身衣衫簍縷的李克清正畢恭畢敬的站在門口,範富學上下打量了幾眼,神情甚是不忿,眼中流露出來的鄙夷、失落等情緒被李克清盡收眼底,李克清心裏明白這書吏瞧見自己的這身行頭,定是覺得沒有什麽油水可撈,有些失望。
清代串票又叫截票,一式二聯,一聯作為納戶的完納憑證,一聯作為政府收納的會計憑證。辦理時,書吏會接過銀錢,按照“正項”地丁的數額,稱量準確,用紙包好,寫上“正項”字樣,當著花戶的麵投入銀櫃,然後再按雜項數額,稱量準確,用紙包好,寫上“雜項”字樣投入銀櫃。花戶還要按照當地的慣例交給收銀書吏相當於現代手續費性質的“陋規”銀子,習慣上都稱“小包”,這種稱為“小包”的“陋規”銀對俸祿不高的衙門書吏吸引力很大,也是封建王朝調動書吏賣力工作的重要激勵手段。
眼見來人一身衣衫簍縷,沒什麽油水可撈,範富學有些不耐煩道:“縣裏早就曾發文,丁銀雜稅一律由保甲、鄉紳催收,你怎麽還跑到縣裏來自投啊!老爺我這裏公務繁忙,爾等自迴鄉裏繳稅於保正便是。”
話音剛落,還不等李克清迴話,便要關門送客。
還沒說明來意就又要被驅走,李克清不免有些氣憤,拉住門環,坦然道:“請問這位官爺,你說縣裏曾發文,人丁一律向保正、鄉紳繳稅,敢問當今朝廷有無明文規定,不許百姓‘自投封櫃’,若有,草民自當迴去向保正繳稅,若無,則草民一定要‘自投封櫃’!”
李克清的話說的斬釘截鐵,無半分破綻,朝廷也確實不禁百姓“自投封櫃”,讓鄉紳,保正去催科隻是地方慣例,範富學也無話可說,見李克清拉住門環不放,便嗬斥道:“你這刁民,真不知好歹,朝廷的事也是你這等無知百姓能胡亂評議的,本縣自有本縣的法度,爾等依令行事便是。”
見李克清還硬杵在門口不走,範富學不由有些惱怒,正待發作,手裏突然多了幾吊銅錢,正是李克清不得已將剩餘的銅錢全部塞到其手中,雖然心裏萬分疼惜大哥大嫂的血汗錢,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弄清串票的事情,李克清也隻好揮淚灑銅錢啦!
掂量了一下手中銅錢的分量,又看了看李克清,雖然“小包”不多,可有總比沒有強,範富學麵色漸漸緩和起來:“好吧!看在你還挺懂禮數的份上,你的稅就在我這裏繳吧!不過僅此一次,往後還是得按縣裏的規矩來!”
“多謝大人,草民‘自投封櫃’也就這一迴而已,以後定然不會再來攪擾大人。”
範富學鬆了口,李克清自然是滿心歡喜,跟著範富學進到戶房裏麵後,李克清便將自己帶來的串票交給了範富學,範富學接過串票,然後就在房中的書架上找起了相應的存條,找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堆落滿灰塵的書架上找到了對應的那份。
範富學拿起手裏的兩份串票兌了兌,正欲辦理征納手續,可陡然間,臉色卻變了變,疑問道:“你真的叫李克清,劉灣村青龍山人士?這串票是你本人所持有?”
範富學的表情一分不差的落到李克清眼中,李克清心間一凝,難道這串票的事兒真的有戲?李克清麵色平靜的迴稟道:“草民的確是劉灣村青龍山人士,這串票也是草民所有,是本村保正昨日才下發給草民的。”
李克清的確是如實迴答,可聽到李克清的迴答後,範富學的臉色就難看了,把串票再次左右來迴對照了好一會兒後,忽然一拍桌案,猛的站起身來,朝李克清咆哮道:“好你個刁民,好大的膽子,膽敢偽造官府串票,印信,這可是死罪!”
偽造官府串票?印信?李克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賈安果然是偽造串票借機斂財,在劉灣村行官府事,這偽造的串票可不止發了自家這一戶,自乾隆三十二年開始,全村百姓家家戶戶都有這假的串票。
雖然心中歡喜,可李克清麵色並未表露出來,反而故作驚懼的跪倒在地上,嘴裏哭喊道:“官爺,冤枉啊!小的冤枉啊!這串票卻是保正昨日剛發給草民的,不僅草民家有,而且全村幾百戶人家全都拿著和草民手中一樣的串票啊!就是借給小的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偽造啊!請大人明鑒!”
低頭看了一眼由於驚懼而伏倒在地的李克清,再配上那一身破爛,範富學倒也釋然,“量這泥腿子也不敢偽造官府的串票印信,再說哪有人會自己拿著偽造的物件上門自投羅網的,除非那人是傻子,這其中必有隱情...說不定是那保正....”
想到事態嚴重性,範富學對李克清一抬手:“起來吧!量你也不敢偽造官府串票、印信。”
“謝老爺還我清白。”
李克清破涕為笑,連忙起身拜謝。
“先別謝我,此事關係重大,待我向知縣老爺稟報後,由知縣老爺定奪,若你是真冤枉,必定還你清白。”範富學一揮手,悠悠道:“那造假之人,知縣老爺定會派人查個水落石出,不過在此之前,你還是跟我一道去向知縣老爺稟明吧!”
說罷,範富學便急忙拉著李克清來到衙門後堂,在向後堂看門的差役說明來意後,範富學讓李克清在外麵候著,自己一路小跑著進了後堂。
縣衙後堂,一個麵容儒雅,頷下三縷長須,看起來頗有些雍容氣息的中年人躺在書案後的藤椅上,腦袋上的紅頂子被隨意的擱置在書案上,身上僅穿著官服,從官服上補子的圖案來看,這人應該是個七品文官。
“唐先生,本縣在這穀城任知縣業已有三年,這三年一次的‘大計’【1】就快到了,上官到時就會下到本縣考課【2】,到時候本官是繼續擔任穀城知縣還是另謀升遷就看這一迴囉!”
穀城知縣葉文泰此時正與師爺唐延敬在後堂品茗,二人此刻正在談論即將到來的三年‘大計’,顯然這‘大計’的事兒讓葉文泰有些憂心。
“東翁,這迴上官到本縣考課,您大可放心,老爺您都在這知縣的位置上來迴折騰了三任,足足九年時間了,這迴再怎麽著,也該往上挪挪了吧!”
一個精廋的老頭正坐在知縣葉文泰身邊,手裏把著一柄紙扇,此人正是穀城縣六房總師爺兼知縣葉文泰的首席幕僚唐延敬。
中年衙役一麵說著一麵對著年輕衙役使著眼色。
“對,對,罕見的緊。”
年輕衙役會意,臉色驀地一變,故意咋唿道:“這年頭除非是傻子才到縣衙來‘自投封櫃’,看你小子的模樣倒也不像是傻子,說不定你小子不是來繳稅的,怕是來衙門另有所圖吧!”
看著身前麵色有些不善的兩個看門衙役,李克清會意,當下賠笑道:“差爺說笑了,草民真是來繳稅來著。”
言罷,李克清從懷裏掏出幾把銅錢塞到那兩個衙役手中,那兩個衙役喜滋滋的接過銅錢,攤在手裏掂了掂,撇了撇嘴,銅錢不多,兩人一分隻有百多文錢,不過這蚊子也是肉啊!有的總比沒有好,多少能去茶鋪換點茶水喝喝。
年長的衙役默默把銅錢揣進懷裏,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看你的模樣也不像歹人,念在你大老遠的來一趟縣城也不容易,就讓你進去繳稅吧!進門往左第四間就是戶房。”
“多謝二位差爺。”
李克清隨即對衙役拱了拱手,便徑直來到了戶房。
明清時期,州縣縣令以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與中央六部唿應,其首領由縣令指派小官吏擔任,直接對縣令負責。這戶房分管土地、戶口、賦稅等,其職能相當於後世的國土、稅務、財政等局,職權可不小。
李克清站在戶房門口,卻見房門緊閉,心想:“壞了,若不是太久沒人來‘自投封櫃’,這業務停辦了?”
正一籌莫展,卻發現門栓上並沒有上鎖,李克清當下大喜,原來裏麵有人,若是無人,這門外可是要上鎖的。
“砰砰砰”
李克清拿起門環便敲,可等了好一會兒也無人應答,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房中忽然傳來一陣懶洋洋的聲音:“誰啊!師爺不在,有什麽事兒等師爺來了再說。”
聽到有人應答,李克清心下大喜,有人就好辦,師爺在不在無所謂,隻要能查到串票的真假就行。
李克清忙迴複道:“老爺,小的是穀城縣劉灣村人士,前來‘自投封櫃’,還請老爺開門讓小的進去繳納賦稅。”
“什麽?這年頭還有人自投封櫃?”
房中一名扮作儒生裝扮的中年書吏大吃一驚,書吏名叫範富學,乃是穀城本縣的秀才,不過考取秀才的時候,年紀也快四十歲了,人到中年,眼見舉人、進士無望,便在家辦起了私塾,靠著給縣裏的童子做啟蒙老師,補貼家用,日子久了在縣城還算小有名氣,前幾年恰逢縣衙缺個書辦,便毛遂自薦的到衙門裏做了個書吏,師爺下麵的書吏一共有兩人,包括三個個庫子,共五人,今日剛好範富學當值。
“真不知是哪裏來的刁民,擾人清休。”
範富學嘴裏有些不滿的嘟囔著,無奈隻好搖搖晃晃的從太師椅上爬起來,打了打哈欠,便打開了房門,隻見渾身衣衫簍縷的李克清正畢恭畢敬的站在門口,範富學上下打量了幾眼,神情甚是不忿,眼中流露出來的鄙夷、失落等情緒被李克清盡收眼底,李克清心裏明白這書吏瞧見自己的這身行頭,定是覺得沒有什麽油水可撈,有些失望。
清代串票又叫截票,一式二聯,一聯作為納戶的完納憑證,一聯作為政府收納的會計憑證。辦理時,書吏會接過銀錢,按照“正項”地丁的數額,稱量準確,用紙包好,寫上“正項”字樣,當著花戶的麵投入銀櫃,然後再按雜項數額,稱量準確,用紙包好,寫上“雜項”字樣投入銀櫃。花戶還要按照當地的慣例交給收銀書吏相當於現代手續費性質的“陋規”銀子,習慣上都稱“小包”,這種稱為“小包”的“陋規”銀對俸祿不高的衙門書吏吸引力很大,也是封建王朝調動書吏賣力工作的重要激勵手段。
眼見來人一身衣衫簍縷,沒什麽油水可撈,範富學有些不耐煩道:“縣裏早就曾發文,丁銀雜稅一律由保甲、鄉紳催收,你怎麽還跑到縣裏來自投啊!老爺我這裏公務繁忙,爾等自迴鄉裏繳稅於保正便是。”
話音剛落,還不等李克清迴話,便要關門送客。
還沒說明來意就又要被驅走,李克清不免有些氣憤,拉住門環,坦然道:“請問這位官爺,你說縣裏曾發文,人丁一律向保正、鄉紳繳稅,敢問當今朝廷有無明文規定,不許百姓‘自投封櫃’,若有,草民自當迴去向保正繳稅,若無,則草民一定要‘自投封櫃’!”
李克清的話說的斬釘截鐵,無半分破綻,朝廷也確實不禁百姓“自投封櫃”,讓鄉紳,保正去催科隻是地方慣例,範富學也無話可說,見李克清拉住門環不放,便嗬斥道:“你這刁民,真不知好歹,朝廷的事也是你這等無知百姓能胡亂評議的,本縣自有本縣的法度,爾等依令行事便是。”
見李克清還硬杵在門口不走,範富學不由有些惱怒,正待發作,手裏突然多了幾吊銅錢,正是李克清不得已將剩餘的銅錢全部塞到其手中,雖然心裏萬分疼惜大哥大嫂的血汗錢,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弄清串票的事情,李克清也隻好揮淚灑銅錢啦!
掂量了一下手中銅錢的分量,又看了看李克清,雖然“小包”不多,可有總比沒有強,範富學麵色漸漸緩和起來:“好吧!看在你還挺懂禮數的份上,你的稅就在我這裏繳吧!不過僅此一次,往後還是得按縣裏的規矩來!”
“多謝大人,草民‘自投封櫃’也就這一迴而已,以後定然不會再來攪擾大人。”
範富學鬆了口,李克清自然是滿心歡喜,跟著範富學進到戶房裏麵後,李克清便將自己帶來的串票交給了範富學,範富學接過串票,然後就在房中的書架上找起了相應的存條,找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堆落滿灰塵的書架上找到了對應的那份。
範富學拿起手裏的兩份串票兌了兌,正欲辦理征納手續,可陡然間,臉色卻變了變,疑問道:“你真的叫李克清,劉灣村青龍山人士?這串票是你本人所持有?”
範富學的表情一分不差的落到李克清眼中,李克清心間一凝,難道這串票的事兒真的有戲?李克清麵色平靜的迴稟道:“草民的確是劉灣村青龍山人士,這串票也是草民所有,是本村保正昨日才下發給草民的。”
李克清的確是如實迴答,可聽到李克清的迴答後,範富學的臉色就難看了,把串票再次左右來迴對照了好一會兒後,忽然一拍桌案,猛的站起身來,朝李克清咆哮道:“好你個刁民,好大的膽子,膽敢偽造官府串票,印信,這可是死罪!”
偽造官府串票?印信?李克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賈安果然是偽造串票借機斂財,在劉灣村行官府事,這偽造的串票可不止發了自家這一戶,自乾隆三十二年開始,全村百姓家家戶戶都有這假的串票。
雖然心中歡喜,可李克清麵色並未表露出來,反而故作驚懼的跪倒在地上,嘴裏哭喊道:“官爺,冤枉啊!小的冤枉啊!這串票卻是保正昨日剛發給草民的,不僅草民家有,而且全村幾百戶人家全都拿著和草民手中一樣的串票啊!就是借給小的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偽造啊!請大人明鑒!”
低頭看了一眼由於驚懼而伏倒在地的李克清,再配上那一身破爛,範富學倒也釋然,“量這泥腿子也不敢偽造官府的串票印信,再說哪有人會自己拿著偽造的物件上門自投羅網的,除非那人是傻子,這其中必有隱情...說不定是那保正....”
想到事態嚴重性,範富學對李克清一抬手:“起來吧!量你也不敢偽造官府串票、印信。”
“謝老爺還我清白。”
李克清破涕為笑,連忙起身拜謝。
“先別謝我,此事關係重大,待我向知縣老爺稟報後,由知縣老爺定奪,若你是真冤枉,必定還你清白。”範富學一揮手,悠悠道:“那造假之人,知縣老爺定會派人查個水落石出,不過在此之前,你還是跟我一道去向知縣老爺稟明吧!”
說罷,範富學便急忙拉著李克清來到衙門後堂,在向後堂看門的差役說明來意後,範富學讓李克清在外麵候著,自己一路小跑著進了後堂。
縣衙後堂,一個麵容儒雅,頷下三縷長須,看起來頗有些雍容氣息的中年人躺在書案後的藤椅上,腦袋上的紅頂子被隨意的擱置在書案上,身上僅穿著官服,從官服上補子的圖案來看,這人應該是個七品文官。
“唐先生,本縣在這穀城任知縣業已有三年,這三年一次的‘大計’【1】就快到了,上官到時就會下到本縣考課【2】,到時候本官是繼續擔任穀城知縣還是另謀升遷就看這一迴囉!”
穀城知縣葉文泰此時正與師爺唐延敬在後堂品茗,二人此刻正在談論即將到來的三年‘大計’,顯然這‘大計’的事兒讓葉文泰有些憂心。
“東翁,這迴上官到本縣考課,您大可放心,老爺您都在這知縣的位置上來迴折騰了三任,足足九年時間了,這迴再怎麽著,也該往上挪挪了吧!”
一個精廋的老頭正坐在知縣葉文泰身邊,手裏把著一柄紙扇,此人正是穀城縣六房總師爺兼知縣葉文泰的首席幕僚唐延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