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眼睛在黑暗的最深處注視著他們。一直到劍士吻別了公主,那雙灰藍色的眼睛裏都沒有任何波動。帶著白色手套的手裏捏著一把銀色的小刀,正在緩緩削去花莖上密布的尖刺。
指尖輕旋,一朵血紅色的玫瑰綻放在黑夜最深處,美麗絕倫。
“盡管去吧,”一個低得聽不見的聲音在說,“棋子是脫離不了棋枰的。”
“至於翡冷翠的玫瑰,就由我來保護了。”
不知道公主到底去了哪裏,頤景園的宮人們忙亂驚惶了一夜卻一無所獲。
然而第二日天未亮的時候,阿黛爾公主卻重新出現在寢宮外的花園裏。她獨自沿著花徑走來,神情恍惚,腳步飄忽得宛如一個幽靈,美麗的臉在朝陽中顯得分外蒼白,露水凝結滿了發梢,藍寶石似的眼睛深邃而疲倦。
“曼姨……”當所有侍女都為公主的重新出現而驚喜歡唿時,阿黛爾隻是茫然地走向那個女官,向她伸出了手,眼神絕望而孤獨,似索求溫暖,“好冷,好冷啊……”
蕭女史知道這樣的舉止不符合宮廷禮節,在眾人的注視下不由略微遲疑——然而就在那個刹那,阿黛爾似是再也無法支持,身子忽然向前一傾,筋疲力盡地倒下。
“公主!”所有宮人齊聲驚唿,看著公主昏倒在女官的懷裏,宛如一朵玫瑰忽然凋謝。
“曼姨,我很害怕……”仿佛力氣用盡,阿黛爾喃喃,隻說了一句話便失去了知覺。蕭女史再也顧不得什麽,緊緊將少女冰冷的身體抱在懷裏——那一瞬,有一種多年未曾有過的感情,如同水一樣的從她枯竭的心底湧出,將她冷硬冰冷的心一分分地濕潤。
——那是多年前她看到自己孩子死在繈褓裏的感覺,是一種想要拚命保護什麽卻終究無能為力的感覺,錐心刺骨,永世難忘。
誰都不知道翡冷翠來的公主在那一夜去了哪裏,隻知道那一夜之後她便病倒了,連日連夜的高燒,神智昏亂。總管太監李公公連忙請了太醫院的太醫為公主看診,然而禦醫們卻各執一詞:有說是風寒入侵引起高熱的,有說水土不服導致內外失調的,甚至還有說是撞見邪祟的——開出的藥方堆成一疊,卻不見公主有絲毫起色。
眼看五月的大婚迫在眉睫,公主病成那樣斷然無法成禮,萬不得已,隻能再度稟告皇帝。李總管已經做好了人頭落地的準備,然而皇帝卻沒有料想中的雷霆震怒,隻是下旨例行訓斥了一番,罰了三月俸銀稍做薄罰,便下令讓司禮監推遲大婚日期,重新選擇吉日。
婚期第二次改動,定在了六月二十五。
然而兩次的延期卻讓宮中流言四起——所有人都在暗地裏議論,說這位來自西域的公主出身雖高貴,卻是個不祥的女子,所以一踏上東陸便頻頻出現各種事端,想必是上天也認為其不適合母儀天下,借故阻撓了婚典。
頤景園的隨侍宮女們都是久曆後宮之人,乖覺敏銳,從兩次延期裏已經嗅出了皇帝的微妙態度,立刻便預見到了這個公主將來在後宮的地位,便漸漸不如初來時那麽盡心。蘇婭嬤嬤死後,從翡冷翠帶來的陪嫁侍從流離散盡,病中的公主顯得更加孤獨無助,有時候需要喝口水,連叫一個人到跟前都找不到。隻在春末的蕭瑟黃昏裏,蕭女史獨坐榻前,看著病榻上消瘦蒼白的少女——後宮從來都是這樣殘酷的地方,一人失寵,萬人踩踏,多少殺戮悄然發生,總是不見血也不見光。
隻有一條又一條鮮活美麗的生命悄然凋零。
“曼姨……”某日,在女官把藥端到案前時,阿黛爾神智似稍微清醒,忽然從被褥裏伸出手,顫顫地握緊了女官的手腕,眼睛看著窗邊某處,“玫瑰……”
“公主,快躺下休息,”蕭女史連忙把她的手塞入被中。
“玫瑰。”病中的少女眼睛穿過她,定定她身後,喃喃。
蕭女史有些驚訝地轉過頭,視線忽然一定——窗邊那隻汝窯美女聳肩瓶中,居然不知何時插上了一支含苞待放的紅玫瑰,上麵還沾著一些水珠,在夕照中折射出美麗的光華。
她看懂了公主的眼神,把瓶子端到了榻前。
阿黛爾久久闔起眼睛,聞著玫瑰的芳香,神色漸漸地變得凝定悠遠,似乎想起了千裏之外的親人,蕭女史卻是心下詫異——春末已經是玫瑰凋零的季節,連翡冷翠的皇家花園裏可能都找不到這樣的花了,這個頤景園裏,又如何忽然出現這樣的玫瑰?
仿佛是聞到了故鄉的氣息,阿黛爾忽然微弱地喃喃:“哥哥。”
蕭女史無言歎息,端過了案上的藥盞。
“曼姨……”阿黛爾忽然握緊了她的手:少女的手熾熱如火,手心有密密的虛汗,因為乏力而不停地顫抖。她低聲:“曼姨……我總是做夢。夢見各種各樣的情景——蛇,血池,空房子,死人的臉,還有火刑架上的母親。”
她虛弱地歎息:“我覺得我快要死了。”
“我不會讓公主有什麽不測的。”女官忽然開口,“喝藥吧。”
“我相信你,曼姨,”阿黛爾低聲喃喃,不停地咳嗽,“可是,不知道為什麽,每一次我喝了藥都會覺得更加地難受!——心口一直有一根針在紮,頭痛得好像裂開一樣!”
蕭女史倒抽一口冷氣,一時間無法迴答。
阿黛爾撐起身子,忽地用希伯萊語低聲:“曼姨,求你一件事。”
蕭女史不由一驚:“但憑公主吩咐。”
阿黛爾貼過來,用極輕的聲音在她耳邊低語:“幫我去找公子來。”
“什麽?”蕭女史大吃一驚,把手放到了她的額頭上,“公主您……”
“我沒發燒。我想見公子……現在,隻有他能救我了。隻有他能救我了!”她輕聲喃喃,手指因為虛弱不停顫抖,一句話未完,便又咳嗽起來,“我、我不想死在這裏。”
她抬起了頭,看著蒼老的女官:“救救我,曼姨。”
然而,不等蕭女史找到機會將訊息傳遞出去,第二日二更時分,等公主喝藥完畢剛睡下,卻見到園子裏總管太監李公公匆匆過來請安,不動聲色地找借口支開了所有人。
“蕭女史,外頭有位禦醫想為公主看診。”李公公低聲道,一邊警惕地看著左右是否有人偷聽,神色甚為異常,“快去準備一下。”
蕭女史蹙眉,本能地警惕:“為何那麽晚才來?”
“唉……來不及多說了,我可是擔了殺頭的風險的——”李公公一跺腳,擦了擦鼻尖冒出的汗,“快趁著沒人,帶華禦醫入內罷!”
“華禦醫?”女官大大地吃了一驚。
黑暗裏一聲微響,不知道是從哪道門開了。一個老者悄然現身,身後跟了一個背著藥箱的青衣童子。兩人腳步輕靈、竟幽靈一般瞬地閃入了內室。
“蕭女史好。”那個老者須發蒼白,目光卻是湛湛有神,對著她微一點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來,“多年不見。”
那一瞬,蕭女史身子一震,下意識地退了一步,臉色蒼白。
作為一個老於宮中的女官,她自然知道禦醫華遠安本是大胤首屈一指的國手,在宮中供職四十年,官居太醫院首席——醫術自是精湛無比,為人卻也頗有深量,居於深宮險境,先後侍奉了三代皇帝,居然能夠一路平安,直到五十歲告老還鄉。
當時神照帝正當壯年,見華禦醫多次上書請求辭官,念其年老,厚賜金銀放了他迴家頤養天年,同時賜與他朱果金符,令其日後隨時奉召返迴禁宮。然而,在他走後不到半年,神照帝便因為心力衰竭在一次射獵後的酒宴裏猝死,隨行禦醫五人因看護不力,均被棄市斬首。有人說,華禦醫是早早看出了神照帝未發的隱疾,苦思無策,才尋了一個借口告老還鄉,避免了有心無力人頭落地的下場。
想不到,在這個老人消失十年後,居然又忽然出現在這裏!
蕭女史站在廊下,定定看著這個人,一時間竟呆若木雞。
“怎麽站著不動?”李總管緊張得臉色蒼白,“外頭人多眼雜,還不快請華禦醫進去!”
“哦,好的。”蕭女史這才迴過神來,轉身入內。
不一刻,女官便放下了床榻上的珠簾遮住了公主的臉,然後將公主的手腕放在榻邊,在上麵蓋了一塊冰綃手帕。等準備妥當,李總管留在門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老人微一點頭,也顧不得多說客套,便進了內屋。
看到室內冷清寥落的樣子,華禦醫先暗自皺了皺眉頭,沿著榻邊坐了,便抬手去手帕下搭脈,隻搭得一搭,便笑道:“幸好。”
站在門口的李總管喜動顏色:“那麽,公主的病有的治了?”
“幸虧我今日來——再晚兩日,調理起來便要大費周章。”華禦醫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墨,揮手寫下了一個方子,交給了李總管,“麻煩去取這幾味藥材來,千萬要保密。”
“是。”李總管喜不自勝。
看著總管離開,華禦醫臉上的笑容漸斂。轉過頭,忽地對女官道:“小曼,多年不見了,原來你還在宮中?”
蕭女史臉色一白,然後又微微紅了一下,似乎被這一聲長久未曾聽到的稱唿震了一下。
“李總管已經走了,如今我們從頭再來好好看診。”華禦醫聲音裏帶著沉穩的冷意,細細地再搭了搭脈,凝視了一番,便命女官重新垂下簾子來:“原先看診的是誰?”
“是太醫院的胡大夫、陸大夫、安大夫和上官大夫。”蕭女史低聲迴答,“怎麽?”
“拿他們開的方子來。”
蕭女史站起身,拉開一個小抽屜,取了一疊紙過來交給他:“都在這裏了。”頓了頓,女官低聲:“我先行看過了,藥方並無不妥之處。”
“是麽?”華禦醫微微一笑,看了女官一眼,“你做事還是如此縝密,小曼。”
女官沒有迴答,臉上微微一紅。
“不過,你畢竟不是大夫,又怎生看得出這些普通藥方之間的隱秘幹係?”華禦醫拈須搖頭,歎息,“你看,四人所開之方均無問題,不過不失,無非一些大補養氣的方子——可是四個人四種療法,用藥之間卻相互衝撞。這樣一輪看診下來,各種補藥胡亂吃下去,便是個健壯大漢也受不起。”
蕭女史一驚,喃喃:“難怪……”
華禦醫搖頭歎息:“太醫院這四人均非庸醫,不約而同對這樣虛弱的病人亂用狼虎之藥,顯然是有意為之——”
他叫青衣藥僮打開隨身的藥囊,找出了幾瓶藥物:“這三瓶藥,分別在每日的子時、寅時、醜時,分三次讓公主服下——然後在驪山溫泉之中浸泡三個時辰,發出一身汗來。”
“是。”蕭女史仔細地聽著。
華禦醫蹙眉沉吟了一下,又從懷裏拿出一物來:“把這個放在公主的床下。”
蕭女史一看,卻見是一個桫欏木雕刻的牌子,上麵密密麻麻刻滿了符咒和經文,不由微微一驚:“這是做什麽?”
“自然是辟邪用的。你千萬藏好了,不要被任何人發現。”華禦醫看了一眼帳子裏的公主,壓低了聲音,對她耳語,“我看公主的病其實不是風寒,也不是水土不服——而是邪魅入侵,中了詛咒之術。”
“詛咒之術!”蕭女史臉色一白,脫口:“難道是……”
“不錯。”華禦醫微微點頭,肯定了她的猜測,“宮裏那位。”
他重新打開藥囊,拿出一包雄黃粉來:“今晚開始,緊閉門窗。每夜公主入睡前都在香爐裏加上一錢,千萬注意不可讓香滅了。”
“好。”蕭女史怔怔地點頭,卻不便再多問。
“小曼,我開給李總管的藥方,隻是給外人看的障眼之法,絕不可服。”華禦醫低聲,眼神沉鬱,“以後公主所用之藥,必須由你親手經辦,萬不可假手他人。”
蕭女史有些吃驚地看著眼前的醫者,頷首答應。
“怎麽了,小曼?”華禦醫笑了起來,“覺得我這把老骨頭居然還會趟了這一趟混水,實在是令人意外?”
“是。”蕭女史歎息,“十年前你就跳出這個火坑了,何苦又迴來?”
華禦醫也是歎了口氣:“沒辦法。欠了別人一個偌大的人情,非還不可。”
“欠誰?”蕭女史敏銳地抬頭,“公子楚?”
華禦醫低聲苦笑:“小曼,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別的我不清楚。隻是公子要我來看診,我便來了。”華禦醫拈須頷首,“幸虧身上有先帝禦賜的朱果金符,可以自由出入內宮——加上小李子私下幫忙,總算及時趕到。”
“幸虧有你,否則我也不知道怎麽辦。”蕭女史苦笑,看著帳子裏的少女,“真是可憐,宮裏那人、是生生地想要逼死這個孩子嗬……”
“後宮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地方,也不怪貴妃心狠。”華禦醫卻是淡淡,看了看女官,忽地一笑:“也好,自從那孩子早夭了後,我以為你都不會再在意任何人了。你為什麽不肯出宮,非要呆在這見不得天日的地方,耗盡了一生?——別人不知道緣故,我卻是知道的。”
蕭女史觸電般倒退了一步,看著眼前白發蒼蒼的大夫,忽然落下淚來。
“不要哭,唉,不要哭啊。”華禦醫有點手足無措,想要找出一張紙來給她,卻聽得門口的青衣童子忽然輕輕地咳嗽了一聲。華禦醫臉色一肅,立刻收迴了手,蕭女史也迅速拭去了淚痕,將藥瓶和藥方收起。
李總管拿著藥材返迴,氣喘籲籲:“是我親自去拿的,沒有驚動一個小廝。”
華禦醫接過來看了看,簡單交代了幾句,便收拾了藥囊轉身。李總管幾度欲言又止,斜覷著對方的臉色,白胖的臉上微微出汗,隻是親自將禦醫送了出去,準備從側門離開。
青衣藥僮背起藥囊,轉身跟隨而去,自始至終未曾發一言。
到了花園僻靜處,華禦醫停下來告辭,忽地看定了總管太監,微笑頷首:“小李子,多年不見,氣色不錯啊。”
“……”李總管總算等到了這一句,不由氣息一窒,看看左右無人,趕緊上前一步,低首做了一個萬安,哽咽:“奴才托先生的福,才活到了如今。”
華禦醫笑了笑:“看來混的也不如何……怎生被貶到行宮裏來了?”
李總管臉色一黯,垂頭道:“先生說笑了——要知道如今後宮裏是端康公公的天下,我等人能保命就不錯了。早早地躲到荒僻之地來,也免了諸多是非。”
“躲?”華禦醫冷笑了一聲,“哪裏能躲得過?翡冷翠公主一入頤景園,你便是被放在火上烤了——若公主在這裏有個三長兩短,總要有人給西域一個交代。”
李總管顫了一顫,連忙跪下:“還請先生再救我一次!”
“我已是宮外閑人,哪能救得了你?如今能保住你的就隻有公主一人。”華禦醫歎息,“但凡公主無事,你便也無事。”
李總管霍然明白過來,磕頭:“奴才記住了!”
“我今日到訪之事,務必保密。”華禦醫凝視著他,“否則,性命不保。”
“是,奴才萬萬不敢。”李總管低聲,白胖的臉上微微沁出汗珠。
“那便好,”華禦醫拈須點頭,飄然轉身,“我走了。”
青衣童子從樹蔭深處走出,背起藥囊,緊隨其後,自始至終也沒有抬頭看任何人。然而卻有一種森然的氣度,從他單薄的青衣下散發出來,凜冽如冰。
這一番看診來的倉卒,前後不過一刻鍾時間,李總管甚至來不及問他下次是否還來,老禦醫便匆匆向著宮門外走去——白胖的總管踮起腳尖,努力極目看去,隻見宮門口一停青布小轎已然停在那裏等候,華禦醫一坐入,兩個青衣白襪的轎夫便抬起了轎子,即刻離開。腳步迅捷輕巧,竟不似普通的下人。
總管擦著額頭的汗,迴憶著方才片刻的對話,不由微微失神。
如今正是春夏交替的季節,這頤景園的風向,似乎又有微妙地轉動。
指尖輕旋,一朵血紅色的玫瑰綻放在黑夜最深處,美麗絕倫。
“盡管去吧,”一個低得聽不見的聲音在說,“棋子是脫離不了棋枰的。”
“至於翡冷翠的玫瑰,就由我來保護了。”
不知道公主到底去了哪裏,頤景園的宮人們忙亂驚惶了一夜卻一無所獲。
然而第二日天未亮的時候,阿黛爾公主卻重新出現在寢宮外的花園裏。她獨自沿著花徑走來,神情恍惚,腳步飄忽得宛如一個幽靈,美麗的臉在朝陽中顯得分外蒼白,露水凝結滿了發梢,藍寶石似的眼睛深邃而疲倦。
“曼姨……”當所有侍女都為公主的重新出現而驚喜歡唿時,阿黛爾隻是茫然地走向那個女官,向她伸出了手,眼神絕望而孤獨,似索求溫暖,“好冷,好冷啊……”
蕭女史知道這樣的舉止不符合宮廷禮節,在眾人的注視下不由略微遲疑——然而就在那個刹那,阿黛爾似是再也無法支持,身子忽然向前一傾,筋疲力盡地倒下。
“公主!”所有宮人齊聲驚唿,看著公主昏倒在女官的懷裏,宛如一朵玫瑰忽然凋謝。
“曼姨,我很害怕……”仿佛力氣用盡,阿黛爾喃喃,隻說了一句話便失去了知覺。蕭女史再也顧不得什麽,緊緊將少女冰冷的身體抱在懷裏——那一瞬,有一種多年未曾有過的感情,如同水一樣的從她枯竭的心底湧出,將她冷硬冰冷的心一分分地濕潤。
——那是多年前她看到自己孩子死在繈褓裏的感覺,是一種想要拚命保護什麽卻終究無能為力的感覺,錐心刺骨,永世難忘。
誰都不知道翡冷翠來的公主在那一夜去了哪裏,隻知道那一夜之後她便病倒了,連日連夜的高燒,神智昏亂。總管太監李公公連忙請了太醫院的太醫為公主看診,然而禦醫們卻各執一詞:有說是風寒入侵引起高熱的,有說水土不服導致內外失調的,甚至還有說是撞見邪祟的——開出的藥方堆成一疊,卻不見公主有絲毫起色。
眼看五月的大婚迫在眉睫,公主病成那樣斷然無法成禮,萬不得已,隻能再度稟告皇帝。李總管已經做好了人頭落地的準備,然而皇帝卻沒有料想中的雷霆震怒,隻是下旨例行訓斥了一番,罰了三月俸銀稍做薄罰,便下令讓司禮監推遲大婚日期,重新選擇吉日。
婚期第二次改動,定在了六月二十五。
然而兩次的延期卻讓宮中流言四起——所有人都在暗地裏議論,說這位來自西域的公主出身雖高貴,卻是個不祥的女子,所以一踏上東陸便頻頻出現各種事端,想必是上天也認為其不適合母儀天下,借故阻撓了婚典。
頤景園的隨侍宮女們都是久曆後宮之人,乖覺敏銳,從兩次延期裏已經嗅出了皇帝的微妙態度,立刻便預見到了這個公主將來在後宮的地位,便漸漸不如初來時那麽盡心。蘇婭嬤嬤死後,從翡冷翠帶來的陪嫁侍從流離散盡,病中的公主顯得更加孤獨無助,有時候需要喝口水,連叫一個人到跟前都找不到。隻在春末的蕭瑟黃昏裏,蕭女史獨坐榻前,看著病榻上消瘦蒼白的少女——後宮從來都是這樣殘酷的地方,一人失寵,萬人踩踏,多少殺戮悄然發生,總是不見血也不見光。
隻有一條又一條鮮活美麗的生命悄然凋零。
“曼姨……”某日,在女官把藥端到案前時,阿黛爾神智似稍微清醒,忽然從被褥裏伸出手,顫顫地握緊了女官的手腕,眼睛看著窗邊某處,“玫瑰……”
“公主,快躺下休息,”蕭女史連忙把她的手塞入被中。
“玫瑰。”病中的少女眼睛穿過她,定定她身後,喃喃。
蕭女史有些驚訝地轉過頭,視線忽然一定——窗邊那隻汝窯美女聳肩瓶中,居然不知何時插上了一支含苞待放的紅玫瑰,上麵還沾著一些水珠,在夕照中折射出美麗的光華。
她看懂了公主的眼神,把瓶子端到了榻前。
阿黛爾久久闔起眼睛,聞著玫瑰的芳香,神色漸漸地變得凝定悠遠,似乎想起了千裏之外的親人,蕭女史卻是心下詫異——春末已經是玫瑰凋零的季節,連翡冷翠的皇家花園裏可能都找不到這樣的花了,這個頤景園裏,又如何忽然出現這樣的玫瑰?
仿佛是聞到了故鄉的氣息,阿黛爾忽然微弱地喃喃:“哥哥。”
蕭女史無言歎息,端過了案上的藥盞。
“曼姨……”阿黛爾忽然握緊了她的手:少女的手熾熱如火,手心有密密的虛汗,因為乏力而不停地顫抖。她低聲:“曼姨……我總是做夢。夢見各種各樣的情景——蛇,血池,空房子,死人的臉,還有火刑架上的母親。”
她虛弱地歎息:“我覺得我快要死了。”
“我不會讓公主有什麽不測的。”女官忽然開口,“喝藥吧。”
“我相信你,曼姨,”阿黛爾低聲喃喃,不停地咳嗽,“可是,不知道為什麽,每一次我喝了藥都會覺得更加地難受!——心口一直有一根針在紮,頭痛得好像裂開一樣!”
蕭女史倒抽一口冷氣,一時間無法迴答。
阿黛爾撐起身子,忽地用希伯萊語低聲:“曼姨,求你一件事。”
蕭女史不由一驚:“但憑公主吩咐。”
阿黛爾貼過來,用極輕的聲音在她耳邊低語:“幫我去找公子來。”
“什麽?”蕭女史大吃一驚,把手放到了她的額頭上,“公主您……”
“我沒發燒。我想見公子……現在,隻有他能救我了。隻有他能救我了!”她輕聲喃喃,手指因為虛弱不停顫抖,一句話未完,便又咳嗽起來,“我、我不想死在這裏。”
她抬起了頭,看著蒼老的女官:“救救我,曼姨。”
然而,不等蕭女史找到機會將訊息傳遞出去,第二日二更時分,等公主喝藥完畢剛睡下,卻見到園子裏總管太監李公公匆匆過來請安,不動聲色地找借口支開了所有人。
“蕭女史,外頭有位禦醫想為公主看診。”李公公低聲道,一邊警惕地看著左右是否有人偷聽,神色甚為異常,“快去準備一下。”
蕭女史蹙眉,本能地警惕:“為何那麽晚才來?”
“唉……來不及多說了,我可是擔了殺頭的風險的——”李公公一跺腳,擦了擦鼻尖冒出的汗,“快趁著沒人,帶華禦醫入內罷!”
“華禦醫?”女官大大地吃了一驚。
黑暗裏一聲微響,不知道是從哪道門開了。一個老者悄然現身,身後跟了一個背著藥箱的青衣童子。兩人腳步輕靈、竟幽靈一般瞬地閃入了內室。
“蕭女史好。”那個老者須發蒼白,目光卻是湛湛有神,對著她微一點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來,“多年不見。”
那一瞬,蕭女史身子一震,下意識地退了一步,臉色蒼白。
作為一個老於宮中的女官,她自然知道禦醫華遠安本是大胤首屈一指的國手,在宮中供職四十年,官居太醫院首席——醫術自是精湛無比,為人卻也頗有深量,居於深宮險境,先後侍奉了三代皇帝,居然能夠一路平安,直到五十歲告老還鄉。
當時神照帝正當壯年,見華禦醫多次上書請求辭官,念其年老,厚賜金銀放了他迴家頤養天年,同時賜與他朱果金符,令其日後隨時奉召返迴禁宮。然而,在他走後不到半年,神照帝便因為心力衰竭在一次射獵後的酒宴裏猝死,隨行禦醫五人因看護不力,均被棄市斬首。有人說,華禦醫是早早看出了神照帝未發的隱疾,苦思無策,才尋了一個借口告老還鄉,避免了有心無力人頭落地的下場。
想不到,在這個老人消失十年後,居然又忽然出現在這裏!
蕭女史站在廊下,定定看著這個人,一時間竟呆若木雞。
“怎麽站著不動?”李總管緊張得臉色蒼白,“外頭人多眼雜,還不快請華禦醫進去!”
“哦,好的。”蕭女史這才迴過神來,轉身入內。
不一刻,女官便放下了床榻上的珠簾遮住了公主的臉,然後將公主的手腕放在榻邊,在上麵蓋了一塊冰綃手帕。等準備妥當,李總管留在門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老人微一點頭,也顧不得多說客套,便進了內屋。
看到室內冷清寥落的樣子,華禦醫先暗自皺了皺眉頭,沿著榻邊坐了,便抬手去手帕下搭脈,隻搭得一搭,便笑道:“幸好。”
站在門口的李總管喜動顏色:“那麽,公主的病有的治了?”
“幸虧我今日來——再晚兩日,調理起來便要大費周章。”華禦醫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墨,揮手寫下了一個方子,交給了李總管,“麻煩去取這幾味藥材來,千萬要保密。”
“是。”李總管喜不自勝。
看著總管離開,華禦醫臉上的笑容漸斂。轉過頭,忽地對女官道:“小曼,多年不見了,原來你還在宮中?”
蕭女史臉色一白,然後又微微紅了一下,似乎被這一聲長久未曾聽到的稱唿震了一下。
“李總管已經走了,如今我們從頭再來好好看診。”華禦醫聲音裏帶著沉穩的冷意,細細地再搭了搭脈,凝視了一番,便命女官重新垂下簾子來:“原先看診的是誰?”
“是太醫院的胡大夫、陸大夫、安大夫和上官大夫。”蕭女史低聲迴答,“怎麽?”
“拿他們開的方子來。”
蕭女史站起身,拉開一個小抽屜,取了一疊紙過來交給他:“都在這裏了。”頓了頓,女官低聲:“我先行看過了,藥方並無不妥之處。”
“是麽?”華禦醫微微一笑,看了女官一眼,“你做事還是如此縝密,小曼。”
女官沒有迴答,臉上微微一紅。
“不過,你畢竟不是大夫,又怎生看得出這些普通藥方之間的隱秘幹係?”華禦醫拈須搖頭,歎息,“你看,四人所開之方均無問題,不過不失,無非一些大補養氣的方子——可是四個人四種療法,用藥之間卻相互衝撞。這樣一輪看診下來,各種補藥胡亂吃下去,便是個健壯大漢也受不起。”
蕭女史一驚,喃喃:“難怪……”
華禦醫搖頭歎息:“太醫院這四人均非庸醫,不約而同對這樣虛弱的病人亂用狼虎之藥,顯然是有意為之——”
他叫青衣藥僮打開隨身的藥囊,找出了幾瓶藥物:“這三瓶藥,分別在每日的子時、寅時、醜時,分三次讓公主服下——然後在驪山溫泉之中浸泡三個時辰,發出一身汗來。”
“是。”蕭女史仔細地聽著。
華禦醫蹙眉沉吟了一下,又從懷裏拿出一物來:“把這個放在公主的床下。”
蕭女史一看,卻見是一個桫欏木雕刻的牌子,上麵密密麻麻刻滿了符咒和經文,不由微微一驚:“這是做什麽?”
“自然是辟邪用的。你千萬藏好了,不要被任何人發現。”華禦醫看了一眼帳子裏的公主,壓低了聲音,對她耳語,“我看公主的病其實不是風寒,也不是水土不服——而是邪魅入侵,中了詛咒之術。”
“詛咒之術!”蕭女史臉色一白,脫口:“難道是……”
“不錯。”華禦醫微微點頭,肯定了她的猜測,“宮裏那位。”
他重新打開藥囊,拿出一包雄黃粉來:“今晚開始,緊閉門窗。每夜公主入睡前都在香爐裏加上一錢,千萬注意不可讓香滅了。”
“好。”蕭女史怔怔地點頭,卻不便再多問。
“小曼,我開給李總管的藥方,隻是給外人看的障眼之法,絕不可服。”華禦醫低聲,眼神沉鬱,“以後公主所用之藥,必須由你親手經辦,萬不可假手他人。”
蕭女史有些吃驚地看著眼前的醫者,頷首答應。
“怎麽了,小曼?”華禦醫笑了起來,“覺得我這把老骨頭居然還會趟了這一趟混水,實在是令人意外?”
“是。”蕭女史歎息,“十年前你就跳出這個火坑了,何苦又迴來?”
華禦醫也是歎了口氣:“沒辦法。欠了別人一個偌大的人情,非還不可。”
“欠誰?”蕭女史敏銳地抬頭,“公子楚?”
華禦醫低聲苦笑:“小曼,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別的我不清楚。隻是公子要我來看診,我便來了。”華禦醫拈須頷首,“幸虧身上有先帝禦賜的朱果金符,可以自由出入內宮——加上小李子私下幫忙,總算及時趕到。”
“幸虧有你,否則我也不知道怎麽辦。”蕭女史苦笑,看著帳子裏的少女,“真是可憐,宮裏那人、是生生地想要逼死這個孩子嗬……”
“後宮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地方,也不怪貴妃心狠。”華禦醫卻是淡淡,看了看女官,忽地一笑:“也好,自從那孩子早夭了後,我以為你都不會再在意任何人了。你為什麽不肯出宮,非要呆在這見不得天日的地方,耗盡了一生?——別人不知道緣故,我卻是知道的。”
蕭女史觸電般倒退了一步,看著眼前白發蒼蒼的大夫,忽然落下淚來。
“不要哭,唉,不要哭啊。”華禦醫有點手足無措,想要找出一張紙來給她,卻聽得門口的青衣童子忽然輕輕地咳嗽了一聲。華禦醫臉色一肅,立刻收迴了手,蕭女史也迅速拭去了淚痕,將藥瓶和藥方收起。
李總管拿著藥材返迴,氣喘籲籲:“是我親自去拿的,沒有驚動一個小廝。”
華禦醫接過來看了看,簡單交代了幾句,便收拾了藥囊轉身。李總管幾度欲言又止,斜覷著對方的臉色,白胖的臉上微微出汗,隻是親自將禦醫送了出去,準備從側門離開。
青衣藥僮背起藥囊,轉身跟隨而去,自始至終未曾發一言。
到了花園僻靜處,華禦醫停下來告辭,忽地看定了總管太監,微笑頷首:“小李子,多年不見,氣色不錯啊。”
“……”李總管總算等到了這一句,不由氣息一窒,看看左右無人,趕緊上前一步,低首做了一個萬安,哽咽:“奴才托先生的福,才活到了如今。”
華禦醫笑了笑:“看來混的也不如何……怎生被貶到行宮裏來了?”
李總管臉色一黯,垂頭道:“先生說笑了——要知道如今後宮裏是端康公公的天下,我等人能保命就不錯了。早早地躲到荒僻之地來,也免了諸多是非。”
“躲?”華禦醫冷笑了一聲,“哪裏能躲得過?翡冷翠公主一入頤景園,你便是被放在火上烤了——若公主在這裏有個三長兩短,總要有人給西域一個交代。”
李總管顫了一顫,連忙跪下:“還請先生再救我一次!”
“我已是宮外閑人,哪能救得了你?如今能保住你的就隻有公主一人。”華禦醫歎息,“但凡公主無事,你便也無事。”
李總管霍然明白過來,磕頭:“奴才記住了!”
“我今日到訪之事,務必保密。”華禦醫凝視著他,“否則,性命不保。”
“是,奴才萬萬不敢。”李總管低聲,白胖的臉上微微沁出汗珠。
“那便好,”華禦醫拈須點頭,飄然轉身,“我走了。”
青衣童子從樹蔭深處走出,背起藥囊,緊隨其後,自始至終也沒有抬頭看任何人。然而卻有一種森然的氣度,從他單薄的青衣下散發出來,凜冽如冰。
這一番看診來的倉卒,前後不過一刻鍾時間,李總管甚至來不及問他下次是否還來,老禦醫便匆匆向著宮門外走去——白胖的總管踮起腳尖,努力極目看去,隻見宮門口一停青布小轎已然停在那裏等候,華禦醫一坐入,兩個青衣白襪的轎夫便抬起了轎子,即刻離開。腳步迅捷輕巧,竟不似普通的下人。
總管擦著額頭的汗,迴憶著方才片刻的對話,不由微微失神。
如今正是春夏交替的季節,這頤景園的風向,似乎又有微妙地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