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老翁侃侃而談之際,寧采臣的目光也轉到了一旁的書冊上。這些書冊,顯然都是老翁所著,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那本《人間道》。寧采臣拿起書冊翻了翻,隨後又撿起地上的一塊鐵牌,隻見鐵牌上刻著“臥龍”兩個篆字。
此時,老翁的身份已然唿之欲出,他不是別人,正是“通天博學士”諸葛臥龍。
隻不過,寧采臣見識淺薄,根本不知道這麽一號人物。
在他拿起鐵牌之時,鐵牌下忽然竄出一隻蟑螂,立時把他嚇得驚叫起來:“啊!蟑螂!蟑螂……”
“在哪?別浪費!”
諸葛臥龍眼疾手快,倏然身形一撲,再又探手一抓,便將那隻蟑螂抓在手中。接著,隻見他順手將蟑螂丟入口中,細細咀嚼起來。直到吞下去之後,他才一臉意猶未盡地道:“嘿嘿,其實蟑螂比雞腿香,住久了,你就明白了。”
這一出,直看得寧采臣目瞪口呆,還有些隱隱的反胃。
驚愣了片刻,寧采臣又問道:“老先生,你在這裏住多久了?”
諸葛臥龍捋了捋胡子,說道:“我剛來的時候跟你一樣,現在變成了這樣,你說我住多久了?”
“這麽久!”
寧采臣麵色一震,隨即又想到自己也身在牢中,照眼前這個老翁的情形看來,恐怕自己也會被關到天荒地老。想到這裏,他連忙爬起身來,趴在牢門上,衝著牢外大喊冤枉,可惜無論他怎麽喊,都沒人搭理他。
按下這邊不提。
在海寧縣以西的山陰縣,有一個大戶人家,家主姓董,膝下有一子,名叫長生。
董長生從小就是個紈絝子弟,不喜讀書,喜好舞刀弄劍。他從小就喜愛劍術,常以劍仙自居,他也特別羨慕仙家和異人,走到哪兒都劍不離身。張口劍客劍仙,閉口仙家異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與仙人交朋友。
這天,董長生又一次外出尋找機緣,行至鳳凰山一帶時,遇到一個長須飄逸的老者。
他見這老者相貌奇偉,大袖飄飄,風采照人,於是便刻意與之結交。一番攀談下來,他發現這老者見識廣博,談吐不凡,料想必是隱世高人,於是問道:“老先生想必是個走南闖北之人,不知仙鄉何處,怎麽稱唿?”
老者道:“老夫乃是遼陽人,名叫塗山客。”
董長生道:“原來是塗先生。先生見多識廣,可曾見過仙家和異人?”
塗山客略作沉默,反問道:“仙家?異人?怎麽個仙法?又怎麽個異法?”
董長生道:“長生久視是為仙,飛天遁地是為異。”語氣稍稍一頓,又歎道:“我這人平生最好劍術,一心想與仙家異人交朋友,可是總也碰不上,真是太遺憾了。想來,仙家異人隻是傳說,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奇人異士。”
塗山客道:“仙家異人是有的,不過我聽人說,他們交朋友的條件很苛刻,一般人不看在他們眼裏。”
聞聽此言,董長生頓時神色一動,又問:“怎麽個苛刻法?”
塗山客道:“傳說,仙家異人隻與忠臣孝子結交。”
再聞此言,董長生連忙道:“我雖然不是當官的,但對家母家父也算孝順,可算個孝子吧?”說到這裏,語氣略微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先生如有門道,可否為我介紹一下,也好讓我開開眼界,不至於天南海北去亂尋。”
塗山客道:“仙家異人皆身懷驚世神通,他們雖願與忠臣孝子結交,但卻不喜庸碌之人,你有何本領?”
董長生想了想,隨即說道:“我最好劍術,苦練多年,頗有造詣。”說著,隻見他“刷”地拔劍出鞘,跟著便是一通亂舞,隻見他劍光到處,寒光閃閃,劍花朵朵,十分不凡。舞完一趟劍法,他接著問道:“先生看我這劍如何?”
塗山客搖頭道:“你這劍,隻是凡劍,跟仙劍相比,差得太遠了。”
董長生好奇問道:“何謂凡劍?何謂仙劍?”
塗山客道:“昔日莊子說劍,凡劍有三,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董長生從小不學無術,哪知道什麽莊子說劍,又問道:“天子劍何如?”
塗山客道:“按莊子所言,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絕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定諸侯,天下臣服。正如天子,君臨天下,澤被蒼生,四海鹹服。”
董長生接著問道:“諸侯劍何如?”
塗山客道:“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董長生繼續問道:“那庶人劍呢?”
塗山客道:“庶人之劍,蓬頭突鬢,素發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也。此劍若用,無異於鬥雞,隻知逞勇鬥狠,與國無益,與民無益,一旦劍者身死,則萬事皆休。”
董長生聽得大為酣暢,連連叫好,接著又問:“此三劍為凡劍,那仙劍又是什麽?”
塗山客道:“仙劍者,氣化神,神化虛,虛化元嬰,以元嬰煉製心劍。心劍既成,元嬰與劍同氣連枝,交相唿應。是以,心劍又為第二元嬰。若再進一步,元嬰合虛,劍斬虛空,則可飛升成仙。故而,心禦劍,劍行力,力證道,此謂仙劍。”
便在此時,旁邊忽然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好一個凡劍仙劍論。”
聽到這個聲音,董長生頓時心中一震,塗山客則是淡淡一笑。
循聲側目望去,隻見一個遊俠裝扮的劍者迤邐而來。
這個遊俠劍者不是別人,正是燕星河。
蘭若寺之事落幕後,他便向燕赤霞告了辭,而後帶著聶小倩一路遊山玩水,偶然遊到此地,忽聽有人高談闊論,於是駐足聆聽。初時,他還有些不以為然。聽到後麵,卻是別有機杼,那長須老者所言,與他心中所知竟是頗為契合。
※
就在老翁侃侃而談之際,寧采臣的目光也轉到了一旁的書冊上。這些書冊,顯然都是老翁所著,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那本《人間道》。寧采臣拿起書冊翻了翻,隨後又撿起地上的一塊鐵牌,隻見鐵牌上刻著“臥龍”兩個篆字。
此時,老翁的身份已然唿之欲出,他不是別人,正是“通天博學士”諸葛臥龍。
隻不過,寧采臣見識淺薄,根本不知道這麽一號人物。
在他拿起鐵牌之時,鐵牌下忽然竄出一隻蟑螂,立時把他嚇得驚叫起來:“啊!蟑螂!蟑螂……”
“在哪?別浪費!”
諸葛臥龍眼疾手快,倏然身形一撲,再又探手一抓,便將那隻蟑螂抓在手中。接著,隻見他順手將蟑螂丟入口中,細細咀嚼起來。直到吞下去之後,他才一臉意猶未盡地道:“嘿嘿,其實蟑螂比雞腿香,住久了,你就明白了。”
這一出,直看得寧采臣目瞪口呆,還有些隱隱的反胃。
驚愣了片刻,寧采臣又問道:“老先生,你在這裏住多久了?”
諸葛臥龍捋了捋胡子,說道:“我剛來的時候跟你一樣,現在變成了這樣,你說我住多久了?”
“這麽久!”
寧采臣麵色一震,隨即又想到自己也身在牢中,照眼前這個老翁的情形看來,恐怕自己也會被關到天荒地老。想到這裏,他連忙爬起身來,趴在牢門上,衝著牢外大喊冤枉,可惜無論他怎麽喊,都沒人搭理他。
按下這邊不提。
在海寧縣以西的山陰縣,有一個大戶人家,家主姓董,膝下有一子,名叫長生。
董長生從小就是個紈絝子弟,不喜讀書,喜好舞刀弄劍。他從小就喜愛劍術,常以劍仙自居,他也特別羨慕仙家和異人,走到哪兒都劍不離身。張口劍客劍仙,閉口仙家異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與仙人交朋友。
這天,董長生又一次外出尋找機緣,行至鳳凰山一帶時,遇到一個長須飄逸的老者。
他見這老者相貌奇偉,大袖飄飄,風采照人,於是便刻意與之結交。一番攀談下來,他發現這老者見識廣博,談吐不凡,料想必是隱世高人,於是問道:“老先生想必是個走南闖北之人,不知仙鄉何處,怎麽稱唿?”
老者道:“老夫乃是遼陽人,名叫塗山客。”
董長生道:“原來是塗先生。先生見多識廣,可曾見過仙家和異人?”
塗山客略作沉默,反問道:“仙家?異人?怎麽個仙法?又怎麽個異法?”
董長生道:“長生久視是為仙,飛天遁地是為異。”語氣稍稍一頓,又歎道:“我這人平生最好劍術,一心想與仙家異人交朋友,可是總也碰不上,真是太遺憾了。想來,仙家異人隻是傳說,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奇人異士。”
塗山客道:“仙家異人是有的,不過我聽人說,他們交朋友的條件很苛刻,一般人不看在他們眼裏。”
聞聽此言,董長生頓時神色一動,又問:“怎麽個苛刻法?”
塗山客道:“傳說,仙家異人隻與忠臣孝子結交。”
再聞此言,董長生連忙道:“我雖然不是當官的,但對家母家父也算孝順,可算個孝子吧?”說到這裏,語氣略微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先生如有門道,可否為我介紹一下,也好讓我開開眼界,不至於天南海北去亂尋。”
塗山客道:“仙家異人皆身懷驚世神通,他們雖願與忠臣孝子結交,但卻不喜庸碌之人,你有何本領?”
董長生想了想,隨即說道:“我最好劍術,苦練多年,頗有造詣。”說著,隻見他“刷”地拔劍出鞘,跟著便是一通亂舞,隻見他劍光到處,寒光閃閃,劍花朵朵,十分不凡。舞完一趟劍法,他接著問道:“先生看我這劍如何?”
塗山客搖頭道:“你這劍,隻是凡劍,跟仙劍相比,差得太遠了。”
董長生好奇問道:“何謂凡劍?何謂仙劍?”
塗山客道:“昔日莊子說劍,凡劍有三,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董長生從小不學無術,哪知道什麽莊子說劍,又問道:“天子劍何如?”
塗山客道:“按莊子所言,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絕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定諸侯,天下臣服。正如天子,君臨天下,澤被蒼生,四海鹹服。”
董長生接著問道:“諸侯劍何如?”
塗山客道:“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董長生繼續問道:“那庶人劍呢?”
塗山客道:“庶人之劍,蓬頭突鬢,素發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也。此劍若用,無異於鬥雞,隻知逞勇鬥狠,與國無益,與民無益,一旦劍者身死,則萬事皆休。”
董長生聽得大為酣暢,連連叫好,接著又問:“此三劍為凡劍,那仙劍又是什麽?”
塗山客道:“仙劍者,氣化神,神化虛,虛化元嬰,以元嬰煉製心劍。心劍既成,元嬰與劍同氣連枝,交相唿應。是以,心劍又為第二元嬰。若再進一步,元嬰合虛,劍斬虛空,則可飛升成仙。故而,心禦劍,劍行力,力證道,此謂仙劍。”
便在此時,旁邊忽然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好一個凡劍仙劍論。”
聽到這個聲音,董長生頓時心中一震,塗山客則是淡淡一笑。
循聲側目望去,隻見一個遊俠裝扮的劍者迤邐而來。
這個遊俠劍者不是別人,正是燕星河。
蘭若寺之事落幕後,他便向燕赤霞告了辭,而後帶著聶小倩一路遊山玩水,偶然遊到此地,忽聽有人高談闊論,於是駐足聆聽。初時,他還有些不以為然。聽到後麵,卻是別有機杼,那長須老者所言,與他心中所知竟是頗為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