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將軍順梯子下了擂台,迴到了看台。他坐在那兒挺胸拔肚,洋洋自得地品著茶,頗有將軍威風。眾人一看,無不豎大拇指,這元朝有此人,真是幸運啊。
這個時候,就見有一個人起身來到將軍的耳邊說了些什麽後,將軍點點頭,這人順梯子下了西看台,來到了擂台上,往那兒一戳,抖丹田高聲喊喝:“呔!各位師父,聽著哪!在下蒙元朝皇帝所約,前來參加這個武術盛會。方才將軍說了,頭三出沒好戲,我就沒好戲,我打算請一位上來跟我搭搭手、過過招。我說對麵造反的各位,誰賞臉賜教,與某家比試高低?”
李蕭定睛一看,心道:嗬!這主也太猖狂了,這人長得也太兇了,平頂身高六尺掛零,一張長長的大馬臉,寬腦門子,翹下巴頦兒,兩眼往外鼓鼓著,塌鼻子,大翻鼻子頭兒,一張站魚嘴,滿嘴的大板牙,稍微有些焦黃的胡須,短衣襟小打扮,腰紮犀牛皮的板帶,下邊三彩的裙子,蹲襠滾褲,蹬一雙鹿皮底的快靴,伸手像個菩薩,骨節挺大,滿臉騷皮疙瘩,年齡約有三十五六,一說話悶聲悶氣,兩眼賊光四射。
要說,這人是誰呀?是將軍的好朋友。離這地方不遠,有個太湖村,村裏上有三個人,人稱俠義三雄,他們三人煞血同盟,拜個把子,那是比親兄弟還親啊!
大哥叫金虎王李三霸,二各叫三目神人花海華,三哥叫催命連環高英強。擂台上站的這位,就是三寨主催命連環高英強。按理說,高英強是村民百姓一個,應該幹種地的事情,跟帶兵打仗是不相幹的;官府幹的,是給百姓安居樂業,給保家衛國的。而高英強他們就應該安穩的過日子啊。但是,這玩藝兒也得看交情,這將軍就跟高英強有交情。也不知道怎麽的就粘上關係了,高英強也會來點事,年節送點禮,拉攏拉攏,這樣二人一來二去的就熟了。
這不將軍一看設下擂台也不是長久之計啊,萬一那夥人厲害,我們打不過怎麽辦?哎,我認識高英強,這人武藝挺高的,我就找他吧,少一人不如多一人呢。這不就把高英強請來了。給了他黃金萬兩,把高英強樂壞了,前幾年送的禮,都迴來了。說這高英強也不是莽撞之人,他也有意賣弄,這好讓將軍知道他自己是多麽多麽厲害,拿你的錢財不是白拿的。
書接前文,奪命連環高英強在擂台之上口出狂言,大喊大叫,引起了李蕭等俠客官兵的不滿。這裏頭有倆兄弟,江湖人稱落雷閃電,老大叫張文玉,老二叫張武器,他們哥兒倆都認識他,原因就是他們都是百姓出身的。張文玉心說道:姓高的啊,姓高的,你可不應該呀!金磚不厚,玉瓦非薄,咱們處得都不錯,過年過節的咱們沒少在一起,也請過客,也送過禮。我們都是老實的莊稼漢,大字不識一個,可最簡單的道理都懂的。這元朝現在的皇帝是什麽玩意,你們還保他。你們要真是懂得是非,差不離的也應該誰也不幫啊;現在你們非但不這樣,還往火上潑油!張文玉有涵養,識文斷字,隻是有些憤怒。
可張武器一看高英強也來了,不由得氣攻兩肋,噌一聲他就站起來了,道:“哥哥,我去對付他!”說著話,他就要走,張文玉用手一按他,道:“慢著,二弟要沉穩!”為什麽張文玉要欄二弟呢?他怕二弟上台一旦把對方打壞,這可就麻煩了,今後沒法調解了,壞了兩家的關係。但是,他雖然伸手攔二弟,可心裏還沒拿定主意,叫誰去呢?
張文玉正在犯愁,白身一現張二水過來道:“師伯、師父,頭三出沒好戲,何必您老出頭!您老是俠客,怎能輕易露麵呢?這種貨隻有我們這樣的去對付才合適!”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張文玉的徒弟。張文玉點頭答應:“徒弟啊,多加謹慎!”“是,知道了!”真是英雄出少年。今年二十歲的張二水,血氣方剛,也想在人前顯一下武藝,再看他把長大的衣服閃掉,運了運氣,緊帶子,提靴子,就下了台。張二水推了推眾人,道:“借光!大家閃閃!”老百姓往左右一閃,張二水從人群中穿過,來到擂台下,往上看看,這擂台有一丈二尺高,他沒走梯子,故意玩兒了個飄,身子輕輕往下一撤,腳尖點地,腦瓜一晃,“嗨!”噌一個旱地拔蔥,上擂台雙腳落地,聲息皆無。眾人鼓掌喝彩。
張二水晃著肩膀走到高英強的麵前,道:“高叔父,認得我嗎?”張二水經常跟張文玉去他家做客,他當然認識了。“喲,這不是少俠客張二水嗎?”張二水點頭道:“對,是我!”張二水答罷一陣冷笑,“哈哈!高叔父,您今兒可真高興啊!怎麽,還想跟我們比試比試嗎?”高英強語氣發冷道:“那當然了!不比試上這兒來幹什麽!張二水,這麽說,你登台是打算和我接接手嘍?”高英強用藐視的口氣反問道。張二水點頭道:“對!你叫號,我就得應戰。高叔父,聽說你的功夫不含糊,今兒我打算借此機會請教請教!”高英強哈哈大笑道:“哈哈!少俠客,我看您最好找個涼快的地方歇歇!我也不是小瞧你,趁現在年輕,你趕緊再跟你師父好好學幾招,然後再登台,就你現在這兩下子,還拿不出手!你看台下千萬隻眼睛怎麽瞅你呢?你真栽個跟頭,不但自己臉上無光,連你師父也跟著你少色。叔父不願和你伸手,快迴去另請高人!”高英強這一套不軟不硬的話,可把張二水刺痛了。“呸!高英強,你賣什麽狂啊?!咱甭用屁熏人,你就接招吧!”話音未落,張二水左手一晃高英強的麵門,右手使了個推窗望月,朝高英強的花蓋穴就是一掌。
高英強一看張二水真的動手了,閃身讓步,就抓張二水的手腕子,張二水。曾一聲把手往迴一撤,一搶另一隻手,使了鳳凰單展翅,奔高英強的耳根就是一掌。這叫切掌,一旦砍上,人就廢了。高英強一看來勢甚猛,不敢怠慢,趕緊使了個縮頸藏頭,往下一哈腰,張二水一掌走空。倆人插招過式就戰在一處。
張二水和高英強插招過式就戰在一處。實質上張二水也並不軟,他受張氏兄弟的真傳。就見張二水兩臂齊搖,身形轉動,一招緊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跟高英強打了個難解難分。
台下聲息皆無,人們都看直了眼。但時間一長了,張二水就有點抵不住了,這與經驗有關係。高英強年長,年輕時候經常在外跟人打鬥,因此他的實戰經驗十分豐富,他心裏有底,閉住氣,沉下心,玩兒開了持久戰。
張二水年輕,好勝心強,有多大的勁就使多大的勁,一口氣把勁全使出來了,打到三十個迴合,張二水累得籲籲待喘,鼻子、鬢角都見了汗,拳腳也顯得遲鈍了。
高英強一看,心中冷笑道:怎麽樣,小毛孩子,我勸你你不聽,幹脆我給你來一下子吧!想到這兒,他雙掌一晃,就向張二水發起了進攻,把張二水逼得是滴溜溜身形亂轉,一下就沒了主意。嗖——啪兩聲,讓高英強一腳蹬下了擂台。
雖然他雙腳落地沒摔著,但叫人家給打下來了,臉唰就紅了,趕緊分人群迴歸東看台。
張二水來到張文玉的麵前,道:“師父,我大敗而歸!”張文玉沒說什麽,張武器卻氣得把禿腦瓜一晃,道:“我早看著了!平日讓你好好練功,你總覺著自己行了,怎麽樣?人前丟醜!迴去!”張二水打了敗仗,當然也沒說的,一頭紮入人群,到後邊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眯起來了。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張二水一栽跟頭,他兄弟張大水掛不住了,起身來到張文玉跟前,道:“師父,我過去吧?”張文玉一點頭道:“嗯,上去吧。”這是有意訓練他們一下實戰經驗。張大水分人群來到擂台前,和他弟弟一樣,也使了個旱地拔蔥上了擂台。
張大水雙腳站穩之後,用手一指高英強,道:“姓高的,來,我跟你接接招!”高英強認識張大水,“喲,打了弟弟,哥哥上來了!張大水,你弟弟武藝比你強,他都不行,你不更白給嗎?找個別人吧!”張大水一怒,冷道:“廢話,你接拳吧!”張大水使了個通天炮,朝高英強就打去。高英強一閃身,此拳走空,倆人就戰在一處。
實際上,張二水和張大水的功夫相差無幾,隻是張大水比張二水的勁大了些,發招也快了點,一上台,一拳緊似一拳,恨不能把高英強打倒在地,給弟弟爭臉報仇。比武要真正的功夫,光憑熱氣不行。張大水畢竟不是高英強的對手,剛打了二十幾個迴合,他就覺著手腕、腳遲鈍了。高英強也不客氣,乘虛而入,朝張大水的後背就一掌。就見張大水噔噔噔——嗖就栽下了擂台,幸虧他會輕功,沒有摔著,往前跑了幾步才停身站穩,他臉一紅,邁大步趕迴東看台。
張武器把鼻子都氣歪了,看著徒侄們一個一個都讓人家給踢迴來了,剛開擂就輸了兩陣,多晦氣!他有點坐不住了。正這個時候,小俗僧李達過來,道:“阿彌陀佛!師父,弟子我去!”
要說張文玉的幾個徒弟,比不過這張武器的徒弟李達,要說本事大的還數這小俗僧李達。那位說怎麽叫小俗僧呢?原來,這李達是江西人,自幼父母雙亡,無家無業,流落街頭,後來被龍王廟的和尚收養起來,當了小和尚。在廟裏,李達是個勞動僧,敢情那廟表麵上是佛門禁地,大慈大悲;實際那裏邊黑暗得要命,和尚也分出等級,勞動僧是最下層的。李達整天跑東跑西,忙裏忙外,受了不少罪,還經常挨大和尚們的打。
有一次,張文玉,張武器兄弟倆經過此地,正好住在了龍王廟裏頭,他看這小孩兒不錯,常常哭天抹淚,身上到處是傷,就動了惻隱之心。後來張武器花十兩紋銀,把李達贖了出來,帶迴了自己的村子,並收他為弟子,開始傳授他本領。雖然從那時起李達已不是和尚了,但他總不願改換裝束,張武器也不反對。李達這人聰明過人,因此張武器特別喜歡他,師父一偏愛,傳授的功夫也就多了點,所以李達比他們哥兒幾個的武藝都高了點。
書接前文,看兩位師兄都吃了虧,李達也有點掛不住了,再一瞅師父的胡子都掀起來了,所以他趕緊起身請戰。
張武器看看李達,道:“我就看你的啦!”李達應聲點頭,分人群下了東看台,順梯子又上了擂台。
李達停身站在高英強的對麵,兩手並齊,雙腳靠攏,規規矩矩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高施主請了,小僧這廂有禮!”高英強一看麵前這個骨瘦如柴、大腦門、尖下巴頦兒、身穿灰布僧衣、肥襪雲鞋的小和尚,道:“如果我沒看錯的話,你是小俗僧李達吧?”李達答道:“不錯,正是小僧。”
高英強冷笑挖苦道:“我說李達,你早還俗了,還穿這僧衣幹什麽?假裝和尚?你也登台比武?我不是說大話,你的兩個師兄都不行,你不更自給嗎?別耽誤時間,快迴去請高人登台!”高英強根本就瞧不起李達。
李達眼珠子一轉,壞水就上來了,他笑道:“阿彌陀佛,高叔父言之有理!但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您說我的兩個師兄都栽了跟頭,我這個當師弟的能不露麵嗎?我明知吃虧也得上來伸伸手,明知挨打,也得上來陪陪招,不然在師父麵前我無法交待呀!高叔父,您可得手下留情啊!”李達裝出一副可憐相。
這個時候,就見有一個人起身來到將軍的耳邊說了些什麽後,將軍點點頭,這人順梯子下了西看台,來到了擂台上,往那兒一戳,抖丹田高聲喊喝:“呔!各位師父,聽著哪!在下蒙元朝皇帝所約,前來參加這個武術盛會。方才將軍說了,頭三出沒好戲,我就沒好戲,我打算請一位上來跟我搭搭手、過過招。我說對麵造反的各位,誰賞臉賜教,與某家比試高低?”
李蕭定睛一看,心道:嗬!這主也太猖狂了,這人長得也太兇了,平頂身高六尺掛零,一張長長的大馬臉,寬腦門子,翹下巴頦兒,兩眼往外鼓鼓著,塌鼻子,大翻鼻子頭兒,一張站魚嘴,滿嘴的大板牙,稍微有些焦黃的胡須,短衣襟小打扮,腰紮犀牛皮的板帶,下邊三彩的裙子,蹲襠滾褲,蹬一雙鹿皮底的快靴,伸手像個菩薩,骨節挺大,滿臉騷皮疙瘩,年齡約有三十五六,一說話悶聲悶氣,兩眼賊光四射。
要說,這人是誰呀?是將軍的好朋友。離這地方不遠,有個太湖村,村裏上有三個人,人稱俠義三雄,他們三人煞血同盟,拜個把子,那是比親兄弟還親啊!
大哥叫金虎王李三霸,二各叫三目神人花海華,三哥叫催命連環高英強。擂台上站的這位,就是三寨主催命連環高英強。按理說,高英強是村民百姓一個,應該幹種地的事情,跟帶兵打仗是不相幹的;官府幹的,是給百姓安居樂業,給保家衛國的。而高英強他們就應該安穩的過日子啊。但是,這玩藝兒也得看交情,這將軍就跟高英強有交情。也不知道怎麽的就粘上關係了,高英強也會來點事,年節送點禮,拉攏拉攏,這樣二人一來二去的就熟了。
這不將軍一看設下擂台也不是長久之計啊,萬一那夥人厲害,我們打不過怎麽辦?哎,我認識高英強,這人武藝挺高的,我就找他吧,少一人不如多一人呢。這不就把高英強請來了。給了他黃金萬兩,把高英強樂壞了,前幾年送的禮,都迴來了。說這高英強也不是莽撞之人,他也有意賣弄,這好讓將軍知道他自己是多麽多麽厲害,拿你的錢財不是白拿的。
書接前文,奪命連環高英強在擂台之上口出狂言,大喊大叫,引起了李蕭等俠客官兵的不滿。這裏頭有倆兄弟,江湖人稱落雷閃電,老大叫張文玉,老二叫張武器,他們哥兒倆都認識他,原因就是他們都是百姓出身的。張文玉心說道:姓高的啊,姓高的,你可不應該呀!金磚不厚,玉瓦非薄,咱們處得都不錯,過年過節的咱們沒少在一起,也請過客,也送過禮。我們都是老實的莊稼漢,大字不識一個,可最簡單的道理都懂的。這元朝現在的皇帝是什麽玩意,你們還保他。你們要真是懂得是非,差不離的也應該誰也不幫啊;現在你們非但不這樣,還往火上潑油!張文玉有涵養,識文斷字,隻是有些憤怒。
可張武器一看高英強也來了,不由得氣攻兩肋,噌一聲他就站起來了,道:“哥哥,我去對付他!”說著話,他就要走,張文玉用手一按他,道:“慢著,二弟要沉穩!”為什麽張文玉要欄二弟呢?他怕二弟上台一旦把對方打壞,這可就麻煩了,今後沒法調解了,壞了兩家的關係。但是,他雖然伸手攔二弟,可心裏還沒拿定主意,叫誰去呢?
張文玉正在犯愁,白身一現張二水過來道:“師伯、師父,頭三出沒好戲,何必您老出頭!您老是俠客,怎能輕易露麵呢?這種貨隻有我們這樣的去對付才合適!”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張文玉的徒弟。張文玉點頭答應:“徒弟啊,多加謹慎!”“是,知道了!”真是英雄出少年。今年二十歲的張二水,血氣方剛,也想在人前顯一下武藝,再看他把長大的衣服閃掉,運了運氣,緊帶子,提靴子,就下了台。張二水推了推眾人,道:“借光!大家閃閃!”老百姓往左右一閃,張二水從人群中穿過,來到擂台下,往上看看,這擂台有一丈二尺高,他沒走梯子,故意玩兒了個飄,身子輕輕往下一撤,腳尖點地,腦瓜一晃,“嗨!”噌一個旱地拔蔥,上擂台雙腳落地,聲息皆無。眾人鼓掌喝彩。
張二水晃著肩膀走到高英強的麵前,道:“高叔父,認得我嗎?”張二水經常跟張文玉去他家做客,他當然認識了。“喲,這不是少俠客張二水嗎?”張二水點頭道:“對,是我!”張二水答罷一陣冷笑,“哈哈!高叔父,您今兒可真高興啊!怎麽,還想跟我們比試比試嗎?”高英強語氣發冷道:“那當然了!不比試上這兒來幹什麽!張二水,這麽說,你登台是打算和我接接手嘍?”高英強用藐視的口氣反問道。張二水點頭道:“對!你叫號,我就得應戰。高叔父,聽說你的功夫不含糊,今兒我打算借此機會請教請教!”高英強哈哈大笑道:“哈哈!少俠客,我看您最好找個涼快的地方歇歇!我也不是小瞧你,趁現在年輕,你趕緊再跟你師父好好學幾招,然後再登台,就你現在這兩下子,還拿不出手!你看台下千萬隻眼睛怎麽瞅你呢?你真栽個跟頭,不但自己臉上無光,連你師父也跟著你少色。叔父不願和你伸手,快迴去另請高人!”高英強這一套不軟不硬的話,可把張二水刺痛了。“呸!高英強,你賣什麽狂啊?!咱甭用屁熏人,你就接招吧!”話音未落,張二水左手一晃高英強的麵門,右手使了個推窗望月,朝高英強的花蓋穴就是一掌。
高英強一看張二水真的動手了,閃身讓步,就抓張二水的手腕子,張二水。曾一聲把手往迴一撤,一搶另一隻手,使了鳳凰單展翅,奔高英強的耳根就是一掌。這叫切掌,一旦砍上,人就廢了。高英強一看來勢甚猛,不敢怠慢,趕緊使了個縮頸藏頭,往下一哈腰,張二水一掌走空。倆人插招過式就戰在一處。
張二水和高英強插招過式就戰在一處。實質上張二水也並不軟,他受張氏兄弟的真傳。就見張二水兩臂齊搖,身形轉動,一招緊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跟高英強打了個難解難分。
台下聲息皆無,人們都看直了眼。但時間一長了,張二水就有點抵不住了,這與經驗有關係。高英強年長,年輕時候經常在外跟人打鬥,因此他的實戰經驗十分豐富,他心裏有底,閉住氣,沉下心,玩兒開了持久戰。
張二水年輕,好勝心強,有多大的勁就使多大的勁,一口氣把勁全使出來了,打到三十個迴合,張二水累得籲籲待喘,鼻子、鬢角都見了汗,拳腳也顯得遲鈍了。
高英強一看,心中冷笑道:怎麽樣,小毛孩子,我勸你你不聽,幹脆我給你來一下子吧!想到這兒,他雙掌一晃,就向張二水發起了進攻,把張二水逼得是滴溜溜身形亂轉,一下就沒了主意。嗖——啪兩聲,讓高英強一腳蹬下了擂台。
雖然他雙腳落地沒摔著,但叫人家給打下來了,臉唰就紅了,趕緊分人群迴歸東看台。
張二水來到張文玉的麵前,道:“師父,我大敗而歸!”張文玉沒說什麽,張武器卻氣得把禿腦瓜一晃,道:“我早看著了!平日讓你好好練功,你總覺著自己行了,怎麽樣?人前丟醜!迴去!”張二水打了敗仗,當然也沒說的,一頭紮入人群,到後邊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眯起來了。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張二水一栽跟頭,他兄弟張大水掛不住了,起身來到張文玉跟前,道:“師父,我過去吧?”張文玉一點頭道:“嗯,上去吧。”這是有意訓練他們一下實戰經驗。張大水分人群來到擂台前,和他弟弟一樣,也使了個旱地拔蔥上了擂台。
張大水雙腳站穩之後,用手一指高英強,道:“姓高的,來,我跟你接接招!”高英強認識張大水,“喲,打了弟弟,哥哥上來了!張大水,你弟弟武藝比你強,他都不行,你不更白給嗎?找個別人吧!”張大水一怒,冷道:“廢話,你接拳吧!”張大水使了個通天炮,朝高英強就打去。高英強一閃身,此拳走空,倆人就戰在一處。
實際上,張二水和張大水的功夫相差無幾,隻是張大水比張二水的勁大了些,發招也快了點,一上台,一拳緊似一拳,恨不能把高英強打倒在地,給弟弟爭臉報仇。比武要真正的功夫,光憑熱氣不行。張大水畢竟不是高英強的對手,剛打了二十幾個迴合,他就覺著手腕、腳遲鈍了。高英強也不客氣,乘虛而入,朝張大水的後背就一掌。就見張大水噔噔噔——嗖就栽下了擂台,幸虧他會輕功,沒有摔著,往前跑了幾步才停身站穩,他臉一紅,邁大步趕迴東看台。
張武器把鼻子都氣歪了,看著徒侄們一個一個都讓人家給踢迴來了,剛開擂就輸了兩陣,多晦氣!他有點坐不住了。正這個時候,小俗僧李達過來,道:“阿彌陀佛!師父,弟子我去!”
要說張文玉的幾個徒弟,比不過這張武器的徒弟李達,要說本事大的還數這小俗僧李達。那位說怎麽叫小俗僧呢?原來,這李達是江西人,自幼父母雙亡,無家無業,流落街頭,後來被龍王廟的和尚收養起來,當了小和尚。在廟裏,李達是個勞動僧,敢情那廟表麵上是佛門禁地,大慈大悲;實際那裏邊黑暗得要命,和尚也分出等級,勞動僧是最下層的。李達整天跑東跑西,忙裏忙外,受了不少罪,還經常挨大和尚們的打。
有一次,張文玉,張武器兄弟倆經過此地,正好住在了龍王廟裏頭,他看這小孩兒不錯,常常哭天抹淚,身上到處是傷,就動了惻隱之心。後來張武器花十兩紋銀,把李達贖了出來,帶迴了自己的村子,並收他為弟子,開始傳授他本領。雖然從那時起李達已不是和尚了,但他總不願改換裝束,張武器也不反對。李達這人聰明過人,因此張武器特別喜歡他,師父一偏愛,傳授的功夫也就多了點,所以李達比他們哥兒幾個的武藝都高了點。
書接前文,看兩位師兄都吃了虧,李達也有點掛不住了,再一瞅師父的胡子都掀起來了,所以他趕緊起身請戰。
張武器看看李達,道:“我就看你的啦!”李達應聲點頭,分人群下了東看台,順梯子又上了擂台。
李達停身站在高英強的對麵,兩手並齊,雙腳靠攏,規規矩矩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高施主請了,小僧這廂有禮!”高英強一看麵前這個骨瘦如柴、大腦門、尖下巴頦兒、身穿灰布僧衣、肥襪雲鞋的小和尚,道:“如果我沒看錯的話,你是小俗僧李達吧?”李達答道:“不錯,正是小僧。”
高英強冷笑挖苦道:“我說李達,你早還俗了,還穿這僧衣幹什麽?假裝和尚?你也登台比武?我不是說大話,你的兩個師兄都不行,你不更自給嗎?別耽誤時間,快迴去請高人登台!”高英強根本就瞧不起李達。
李達眼珠子一轉,壞水就上來了,他笑道:“阿彌陀佛,高叔父言之有理!但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您說我的兩個師兄都栽了跟頭,我這個當師弟的能不露麵嗎?我明知吃虧也得上來伸伸手,明知挨打,也得上來陪陪招,不然在師父麵前我無法交待呀!高叔父,您可得手下留情啊!”李達裝出一副可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