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之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清江縣城內一片歡騰。
雖然折損了十幾名好手讓人很是惋惜,但是這絲毫掩蓋不住滅殺一百多名倭寇的勝利。倭寇為禍東南沿海十幾載,這是第一次景朝人取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大人,已經通知了那十幾名弟兄的家人,也為他們備好了上好的棺木。”顧泰神色沉重的走了過來。
“好好安葬他們,另外安家銀子也絕不能少了。”
“是。”
安頓好犧牲的士兵,顧謙才輕輕地鬆了口氣,他沒有參加城內的慶祝活動,而是神色疲憊的走進了簽押房,準備將戰況總結一下,以待送上請功的折子。
“大人,酒水已經備好了,您怎麽還躲在這裏?”段文瑞帶著笑意走了進來。
“你帶著兄弟們吃好喝好就行了,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
“您氣色不好,是不是病了?”段文瑞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上前一步,關切地看著顧謙說道。
“沒事兒,隻是一夜沒睡,有些精神欠佳罷了。”顧謙捏了捏眉心,微笑道。
“那我扶您去休息?”
“不用了,我想先把這折子寫完。”顧謙放下手中的筆,笑道,“你去喝酒吧,我這裏有小九呢。”
“他們都已經喝上了,沒我在他們喝的更自在。”段文瑞並沒有聽顧謙的話,而是徑自走了過來,悄悄地看了一眼顧謙的折子,笑道,“大人在寫請功的折子啊,這次您的功勞這麽大,恐怕等上麵的批示下來,就要高升了吧?”
“難說。”顧謙搖了搖頭,哂笑道。
“為什麽?”見顧謙臉上毫無喜色,段文瑞的眉頭也皺了起來,“練兵之法是您教的,鴛鴦陣也是您獨創的,咱們兩次殲滅倭寇,足有一百六十七人,整個福建省也沒有哪個將軍有您這樣的戰功啊!”
“官場之事,如果能隻論軍功就好了。”見段文瑞一臉不解,顧謙也懶得跟他解釋他曾經得罪過嚴首輔,更有幾次和蕭知府過不去的“黑曆史”,有這兩尊神擋著路,他不背個處分就是萬幸了。
果然不出顧謙所料,他的請功折子還沒遞上去,隔壁臨水縣令周大通的告狀信就已經送上了蕭知府的案頭。周大通的信上不僅絲毫沒提及清江縣絞殺倭寇的功勞,反而汙蔑顧謙屍位素餐,對倭寇不聞不問從而導致了清江東鄉薛家被倭寇虐殺十幾人的慘案,更因為顧謙不敢正麵迎敵,才把大量倭寇趕入了臨水縣境。如果不是周大通果斷迎敵,燒掉了倭寇的巢穴將倭寇趕入大海,臨水縣現在還不得安寧呢。
什麽叫顛倒黑白,什麽叫惡人先告狀,周縣令可是給顧縣令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大人,卑職去殺了那個狗官!”
聽說周大通在知府麵前告了顧謙的黑狀,段文瑞氣得臉色發白,恨不能馬上就衝到臨水縣,將那個顛倒黑白的周大通給剁成肉醬。
“你給我站住!”顧謙冷喝一聲,逼停了段文瑞的腳步。
“大人,他們實在是欺人太甚,您咽得下這口氣,我可咽不下!”
“你這脾氣可是越來越大了。”顧謙搖頭笑道,“別生氣了,此事我已經有了應對的方法,你且耐心等些時日,事情興許會有轉機。”
“可是蕭玉卿那人也不是好對付的。”
“你別忘了他剛剛被薛家打壓了下去,現在周大通重提薛家之事,恐怕薛家卻並不願意拿這件事博同情。”
段文瑞一愣,登時想起薛二老爺的親家和蕭知府爭鹽轉運使的事來,事情已經過了一個月,蕭知府卻沒有挪地方,可見鹽轉運使的位置已經讓薛二老爺的親家爭到了手裏,薛家正是風光之時,蕭知府卻將薛家死人之事拿出來說道,不論如何,總有些不厚道。
更何況當時薛家可是拉攏了顧謙的,如果任由周大通往顧謙身上潑髒水,恐怕薛家也不能答應。
在蕭知府將顧謙叫上府城訓話之後,又過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京裏的批示終於到了。
顧謙雖然滅倭有功,但是做事不究,庇護鄉民不力,更兼放任倭寇襲擾臨縣等過失也是事實,功過相抵,吏部擬將顧謙改調都察院,任監察禦史,專司巡按宣府、大同。
這份調令一下來,顧謙還沒什麽表示,段文瑞卻傻了眼,“這是怎麽迴事?怎麽沒獎賞您,反而把您派到宣大去了?”
“這已經是上麵斡旋的結果了。”顧謙歎了口氣,沒有跟段文瑞過多的解釋他送信去京城,然後徐派和嚴派為此進行的交鋒。
“可是宣大離福建可是萬裏之遙啊!”段文瑞一想到這個,心中就湧起滿滿的不舍。
“吏部調令已下,哪裏有我挑揀的餘地。”顧謙想到宣大還有他想結識的那個人在,心裏倒並沒有感到很難過,反而有了幾分期待。
“大人,卑職願跟您一起走。”段文瑞真誠道。
“你已經做到了一縣主簿,跟我走可就前途盡毀了。”顧謙搖了搖頭,道:“倭寇為禍東南,雖然他們暫時退去了,但是遲早還會卷土重來,你已經掌握了抗倭之法,清江離不得你。”
“是大人把我領進了官道,這主簿之位也是大人籌謀而來,您走了,我自己留在清江還有何意思?”
“你也知道我此去宣大有萬裏之遙,前路如何,本官也無法論斷,所以你還是暫且留在清江,以待時機。”
“大人!”段文瑞急道。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顧謙擺了擺手,背過身去。
段文瑞心中悲痛,對他深深地施了一禮,這才掩麵去了。
料理好清江諸事,時序已經入冬,為了不打擾清江百姓,顧謙選在了清晨城門剛剛打開的時候出城。
“顧大人,一路走好啊!”他的馬車剛剛出城,就被圍攏過來的百姓們阻住了去路。
“顧大人,我們舍不得你啊!”
顧謙吃了一驚,急忙下車,隻見清江縣城門外,擠滿了送行的百姓,他們有的挎著籃子,有的提著食盒,不論是小吃、蔬果,還是清江的特產等物,一個勁兒地往顧謙的馬車上塞。
“鄉親們,這可使不得!”顧謙連連推辭。
“顧大人,這是我們清江百姓連夜趕製的萬民傘,贈予大人,祈望大人收下。”
“顧大人,您是個好官!”
“顧大人,您別走……”
送行的場麵既熱烈又感人,顧謙看著百姓們的殷殷目光,眼睛一熱,差點忍不住流出淚來。謝過送別的鄉民,又迴頭看看清江城高大的城牆,隻見城牆之上,段文瑞帶著曾參與清江之戰的兵丁們高高地舉起了手中的長刀,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為顧謙送行。
“走吧。”再不舍,也終究是要走的,顧謙衝著城牆上揮了揮手,又給清江的百姓們深深地施了一禮,然後他一頭鑽進了車廂,放下了遮擋的簾子。
車輪滾滾,將百姓們不舍的唿喚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第一卷完——————
雖然折損了十幾名好手讓人很是惋惜,但是這絲毫掩蓋不住滅殺一百多名倭寇的勝利。倭寇為禍東南沿海十幾載,這是第一次景朝人取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大人,已經通知了那十幾名弟兄的家人,也為他們備好了上好的棺木。”顧泰神色沉重的走了過來。
“好好安葬他們,另外安家銀子也絕不能少了。”
“是。”
安頓好犧牲的士兵,顧謙才輕輕地鬆了口氣,他沒有參加城內的慶祝活動,而是神色疲憊的走進了簽押房,準備將戰況總結一下,以待送上請功的折子。
“大人,酒水已經備好了,您怎麽還躲在這裏?”段文瑞帶著笑意走了進來。
“你帶著兄弟們吃好喝好就行了,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
“您氣色不好,是不是病了?”段文瑞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上前一步,關切地看著顧謙說道。
“沒事兒,隻是一夜沒睡,有些精神欠佳罷了。”顧謙捏了捏眉心,微笑道。
“那我扶您去休息?”
“不用了,我想先把這折子寫完。”顧謙放下手中的筆,笑道,“你去喝酒吧,我這裏有小九呢。”
“他們都已經喝上了,沒我在他們喝的更自在。”段文瑞並沒有聽顧謙的話,而是徑自走了過來,悄悄地看了一眼顧謙的折子,笑道,“大人在寫請功的折子啊,這次您的功勞這麽大,恐怕等上麵的批示下來,就要高升了吧?”
“難說。”顧謙搖了搖頭,哂笑道。
“為什麽?”見顧謙臉上毫無喜色,段文瑞的眉頭也皺了起來,“練兵之法是您教的,鴛鴦陣也是您獨創的,咱們兩次殲滅倭寇,足有一百六十七人,整個福建省也沒有哪個將軍有您這樣的戰功啊!”
“官場之事,如果能隻論軍功就好了。”見段文瑞一臉不解,顧謙也懶得跟他解釋他曾經得罪過嚴首輔,更有幾次和蕭知府過不去的“黑曆史”,有這兩尊神擋著路,他不背個處分就是萬幸了。
果然不出顧謙所料,他的請功折子還沒遞上去,隔壁臨水縣令周大通的告狀信就已經送上了蕭知府的案頭。周大通的信上不僅絲毫沒提及清江縣絞殺倭寇的功勞,反而汙蔑顧謙屍位素餐,對倭寇不聞不問從而導致了清江東鄉薛家被倭寇虐殺十幾人的慘案,更因為顧謙不敢正麵迎敵,才把大量倭寇趕入了臨水縣境。如果不是周大通果斷迎敵,燒掉了倭寇的巢穴將倭寇趕入大海,臨水縣現在還不得安寧呢。
什麽叫顛倒黑白,什麽叫惡人先告狀,周縣令可是給顧縣令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大人,卑職去殺了那個狗官!”
聽說周大通在知府麵前告了顧謙的黑狀,段文瑞氣得臉色發白,恨不能馬上就衝到臨水縣,將那個顛倒黑白的周大通給剁成肉醬。
“你給我站住!”顧謙冷喝一聲,逼停了段文瑞的腳步。
“大人,他們實在是欺人太甚,您咽得下這口氣,我可咽不下!”
“你這脾氣可是越來越大了。”顧謙搖頭笑道,“別生氣了,此事我已經有了應對的方法,你且耐心等些時日,事情興許會有轉機。”
“可是蕭玉卿那人也不是好對付的。”
“你別忘了他剛剛被薛家打壓了下去,現在周大通重提薛家之事,恐怕薛家卻並不願意拿這件事博同情。”
段文瑞一愣,登時想起薛二老爺的親家和蕭知府爭鹽轉運使的事來,事情已經過了一個月,蕭知府卻沒有挪地方,可見鹽轉運使的位置已經讓薛二老爺的親家爭到了手裏,薛家正是風光之時,蕭知府卻將薛家死人之事拿出來說道,不論如何,總有些不厚道。
更何況當時薛家可是拉攏了顧謙的,如果任由周大通往顧謙身上潑髒水,恐怕薛家也不能答應。
在蕭知府將顧謙叫上府城訓話之後,又過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京裏的批示終於到了。
顧謙雖然滅倭有功,但是做事不究,庇護鄉民不力,更兼放任倭寇襲擾臨縣等過失也是事實,功過相抵,吏部擬將顧謙改調都察院,任監察禦史,專司巡按宣府、大同。
這份調令一下來,顧謙還沒什麽表示,段文瑞卻傻了眼,“這是怎麽迴事?怎麽沒獎賞您,反而把您派到宣大去了?”
“這已經是上麵斡旋的結果了。”顧謙歎了口氣,沒有跟段文瑞過多的解釋他送信去京城,然後徐派和嚴派為此進行的交鋒。
“可是宣大離福建可是萬裏之遙啊!”段文瑞一想到這個,心中就湧起滿滿的不舍。
“吏部調令已下,哪裏有我挑揀的餘地。”顧謙想到宣大還有他想結識的那個人在,心裏倒並沒有感到很難過,反而有了幾分期待。
“大人,卑職願跟您一起走。”段文瑞真誠道。
“你已經做到了一縣主簿,跟我走可就前途盡毀了。”顧謙搖了搖頭,道:“倭寇為禍東南,雖然他們暫時退去了,但是遲早還會卷土重來,你已經掌握了抗倭之法,清江離不得你。”
“是大人把我領進了官道,這主簿之位也是大人籌謀而來,您走了,我自己留在清江還有何意思?”
“你也知道我此去宣大有萬裏之遙,前路如何,本官也無法論斷,所以你還是暫且留在清江,以待時機。”
“大人!”段文瑞急道。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顧謙擺了擺手,背過身去。
段文瑞心中悲痛,對他深深地施了一禮,這才掩麵去了。
料理好清江諸事,時序已經入冬,為了不打擾清江百姓,顧謙選在了清晨城門剛剛打開的時候出城。
“顧大人,一路走好啊!”他的馬車剛剛出城,就被圍攏過來的百姓們阻住了去路。
“顧大人,我們舍不得你啊!”
顧謙吃了一驚,急忙下車,隻見清江縣城門外,擠滿了送行的百姓,他們有的挎著籃子,有的提著食盒,不論是小吃、蔬果,還是清江的特產等物,一個勁兒地往顧謙的馬車上塞。
“鄉親們,這可使不得!”顧謙連連推辭。
“顧大人,這是我們清江百姓連夜趕製的萬民傘,贈予大人,祈望大人收下。”
“顧大人,您是個好官!”
“顧大人,您別走……”
送行的場麵既熱烈又感人,顧謙看著百姓們的殷殷目光,眼睛一熱,差點忍不住流出淚來。謝過送別的鄉民,又迴頭看看清江城高大的城牆,隻見城牆之上,段文瑞帶著曾參與清江之戰的兵丁們高高地舉起了手中的長刀,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為顧謙送行。
“走吧。”再不舍,也終究是要走的,顧謙衝著城牆上揮了揮手,又給清江的百姓們深深地施了一禮,然後他一頭鑽進了車廂,放下了遮擋的簾子。
車輪滾滾,將百姓們不舍的唿喚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