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情況,否則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再繼續戰下去的勇氣。
平富軍攻省城泰安州失利後,轉而攻向北方,我帶著幾百人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整日裏東躲西藏。到年底的時候,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僅剩下四百餘人了,不少人是看不到前途而離去的。
當時,我看不到皇朝的前途,卻能看到自己的前途。所以,我還是帶著剩下的兄弟們苦苦支撐。之後,平富軍的發展勢如破竹。
平富軍的這種發展勢頭,引起了皇朝統治者的極大恐慌。
皇朝政府除了鼓勵地方發展團防隊外,還把大部分軍隊用來對付平富軍,並成立了東西兩大軍事集團,專門統一調度曼江兩岸的軍事力量。
在周曆九百三十九年七月,我帶著剩下的人加入了毛相南舉辦的團防部隊。
從此,我的軍事生涯逐步步入正軌,並邁上了人生的頂峰。
毛相南是我省一個飽學之士,能知人善任,體恤愛護部下。在他的身邊,聚集了一大qun想施展才華的青年才俊和能人謀士。
他訓練的部隊被稱之為毛家軍或昊南軍。
我加入昊南軍後,仍然是任參領。如果按我帶去的人馬來算,頂多算個正軍校。
毛相南知我是正規部隊的參領,又真正與平富軍麵對麵幹過後,讓我想法招兵。
此時,毛相南已是坐擁水陸兩軍各十營,一萬餘人馬的地方諸侯了。
這年頭隻要有飯吃,招兵是最容易不過的事了。
我隻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招募了五百新兵,然後加緊集訓。
第二年二月份,我隨毛相南參加了對平富軍的第一次戰爭,地點在泰安州的外圍寧莊縣,是通向利陽州的必經之路。
平富軍在周曆九百三十九年二月攻克東州後,隨後以東州為京都,建立了平富天國。他們把東州改名為盛京。
隨後,平富天國先後派出了兩路大軍,一路大軍北伐,一路大軍西征。
我參戰的部隊自然是對付平富軍西征的一路。
此時,毛相南招募的團防部隊已超過了一萬二千人,練兵也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毛相南立功心切,也是初次帶著部隊上陣,我們在寧莊縣居然吃了個敗仗,吃了不小的虧。
我帶的一千人,折損了三分之一強,好在平富軍不知道內情。他們以為是官軍主力來了,忙向後撤退了。
為了挽迴敗局,毛相南立即派兵向嶽凡州進擊,偏偏碰上了雲北的平富軍南進,受到兩廂夾擊,我昊南軍死傷慘重,隻得馬上退迴泰安,以求自保。
這時,位於泰安西北的雄港古鎮民團來報,說哪裏平富軍少,可以擊退。毛相南求勝心切,也沒有認真核實消息的真偽,並決定改變原先攻擊潭州的計劃,於四月二十八日親率四十隻戰船和八百名陸軍奔襲雄港古鎮,主動對平富軍實施反攻。
然而,平富軍早有準備,加上天不助人,除了降雨還刮起了逆風,此戰敗得更慘,士兵爭相逃跑。毛相南絕望之下,跳江自盡被部屬救起。
不過,非常讓人慶幸的是,在潭州的齊讚成率部擊敗了平富軍的林紹仁部,並取得大勝,受到朝庭表彰。因此,我們昊南軍算是站住了腳跟。
之後,齊讚成則借勝利的餘威在乘德等地轉戰,小有收獲。
經過這次失敗後,毛相南立即開展了整軍運動,把在這次戰爭中潰散的士兵,一律裁去不用。為了以示公允,他把自己的親弟弟毛國謙也裁徹了。
經過整軍、補充及整訓後,昊南軍的戰力大為了提高。此時的昊南軍,已有陸軍十三營,水軍十營,人數接近二萬人。
嶽凡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省北進的大門,是扼守起平富軍向我省、南疆西進的橋頭堡,也是雲北省的南大門。
當初,如果官軍守住了這個口,也就守住了下遊省份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之地。皇朝現在的日子可能要好過一些。
誰占領了這個地區,也就等於是誰掌握了昊仲國的整個命門。
因此,我昊南軍的戰力恢複後,於七月下旬兩萬人傾巢出動再戰嶽凡州。
我率軍參加了這次嶽凡州之戰,一戰奪取了嶽凡州,而且傷亡不是很大,居然將平富軍的主將賴養成擊斃,極大地打擊了平富軍的士氣。
隨後,我昊南軍繼續向北攻進,兩軍在城磯港口區再次大戰,我軍又大獲全勝,居然將平富軍一舉逐出了昊南省。
此時襄湖州平富軍的守軍隻有不到二萬人,士氣低,而我軍則士氣旺盛。
因為襄湖州是大城,又是外省,士兵早就想去劫些財物。在起事初期,因軍餉缺乏,領導層早默認了這樣做,以達到調動士氣的目的。
攻下嶽凡州後,我軍又招了一些人,水陸兩軍加起來的人數,也是二萬多人了。因此,毛相南和齊讚成等人商討後,決定乘勝向襄湖州進攻。
我軍水師於九月十五日抵文盛西南三十餘公裏的銅口,陸師於十月六日抵文盛南三十公裏的文盛縣。
八日,我昊南軍以水師控製江麵,隔斷了平富軍文盛與華陽間的聯係,同時以陸師分攻文盛和華陽。
平富軍一路失敗,士氣低落,襄湖州統帥韋德純居然在這個時候丟下部隊迴了東州。
十二日,毛相南督軍自銅口沿江三路齊下。
李qun暉率水師為中路,前隊闖過鹹關,直抵鳥兒洲,繞至平富軍水師之後。當鹹關平富軍戰船迴援時,我軍水師後隊又至,前後夾擊,擊毀平富軍戰船三百多隻。
羅嶧南、李光綠率本部四千人為右路,攻文盛花園,焚毀平富軍的營壘。
副都統魏五隆率本部四千三百人為左路,攻華陽的蝦蟆磯,衝進土城,並破鳥兒洲平富軍營壘。同日,齊讚成部由脂坊進扼文盛城東鱉山。
十三日,李qun暉率水師分攻華陽朝宗門、文盛唐角及華口,又燒毀平富軍戰船三百多隻。
羅嶧南部破文盛鯰魚套附**富軍營壘六座,魏五隆部毀掉華陽yin川閣木柵及鱉山木壘,襄湖三鎮暴露於我昊南軍直接威脅之下。
十四日,平富軍自文盛東退,華陽、華口平富軍同日亦棄城而逃。
之後,我軍在皇帝的嚴令下,一路東進,至十二月八日,居然攻到了蘇南省的九河州。攻到九河,我昊南軍就碰上硬骨頭了。
此時,在九河主持平富軍的將領是石成元。他可是成秀山最重要的將領。在蘇南省,由他統一指揮平富軍應對我昊南軍的攻擊。
從八日起,我昊南軍對九河城連續發起攻擊,但一無所獲,打成了膠著狀態。
之後,雙方互有攻擊,但主要以水師為主。
轉眼便到了周曆九百四十一年二月,兩軍水師在曼江和邵大湖僵持了三個月的時間。後來,我軍因中了對方奸計轉為劣勢。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不時聽到敗仗消息,讓我感到有些喪氣。
二月十一日,石成元乘著夜黑,用了三十多條船裝載桐油、柴火之類的各類易燃物攻擊我水師,另派三十條小船專門攻擊毛相南的指揮船。
這次,我昊南軍大敗,絕望之下的毛相南第二次跳江,同樣是被部屬救起。
之後,在襄湖州防守的胡漢成要求毛相南率軍退守雲北,但不知什麽原因,毛相南居然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他仍然帶著剩餘的部隊在蘇南堅持。
而在九河城的齊讚成,帶著我們圍著九河城苦苦支撐。他在聽到水師大敗後,竟然嘔血而亡。
四月,平富軍收迴了被我軍攻克的襄湖州。他們在穩定了雲北省的形勢後,石成元帶兵迴援蘇南,他們乘羅嶧南迴援雲北,在蘇南省各地展開了強大的攻勢。
十一月起,石成元又聯絡南疆的起義軍南北夾擊,在蘇南連下高治、時江,圍攻我軍守衛的吉平城。
有道是(《七絕·加入昊軍》):
加入昊軍向外征,
屢敗屢戰終有成。
先定省內再外行,
扭轉劣勢轉輝煌。
平富軍攻省城泰安州失利後,轉而攻向北方,我帶著幾百人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整日裏東躲西藏。到年底的時候,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僅剩下四百餘人了,不少人是看不到前途而離去的。
當時,我看不到皇朝的前途,卻能看到自己的前途。所以,我還是帶著剩下的兄弟們苦苦支撐。之後,平富軍的發展勢如破竹。
平富軍的這種發展勢頭,引起了皇朝統治者的極大恐慌。
皇朝政府除了鼓勵地方發展團防隊外,還把大部分軍隊用來對付平富軍,並成立了東西兩大軍事集團,專門統一調度曼江兩岸的軍事力量。
在周曆九百三十九年七月,我帶著剩下的人加入了毛相南舉辦的團防部隊。
從此,我的軍事生涯逐步步入正軌,並邁上了人生的頂峰。
毛相南是我省一個飽學之士,能知人善任,體恤愛護部下。在他的身邊,聚集了一大qun想施展才華的青年才俊和能人謀士。
他訓練的部隊被稱之為毛家軍或昊南軍。
我加入昊南軍後,仍然是任參領。如果按我帶去的人馬來算,頂多算個正軍校。
毛相南知我是正規部隊的參領,又真正與平富軍麵對麵幹過後,讓我想法招兵。
此時,毛相南已是坐擁水陸兩軍各十營,一萬餘人馬的地方諸侯了。
這年頭隻要有飯吃,招兵是最容易不過的事了。
我隻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招募了五百新兵,然後加緊集訓。
第二年二月份,我隨毛相南參加了對平富軍的第一次戰爭,地點在泰安州的外圍寧莊縣,是通向利陽州的必經之路。
平富軍在周曆九百三十九年二月攻克東州後,隨後以東州為京都,建立了平富天國。他們把東州改名為盛京。
隨後,平富天國先後派出了兩路大軍,一路大軍北伐,一路大軍西征。
我參戰的部隊自然是對付平富軍西征的一路。
此時,毛相南招募的團防部隊已超過了一萬二千人,練兵也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毛相南立功心切,也是初次帶著部隊上陣,我們在寧莊縣居然吃了個敗仗,吃了不小的虧。
我帶的一千人,折損了三分之一強,好在平富軍不知道內情。他們以為是官軍主力來了,忙向後撤退了。
為了挽迴敗局,毛相南立即派兵向嶽凡州進擊,偏偏碰上了雲北的平富軍南進,受到兩廂夾擊,我昊南軍死傷慘重,隻得馬上退迴泰安,以求自保。
這時,位於泰安西北的雄港古鎮民團來報,說哪裏平富軍少,可以擊退。毛相南求勝心切,也沒有認真核實消息的真偽,並決定改變原先攻擊潭州的計劃,於四月二十八日親率四十隻戰船和八百名陸軍奔襲雄港古鎮,主動對平富軍實施反攻。
然而,平富軍早有準備,加上天不助人,除了降雨還刮起了逆風,此戰敗得更慘,士兵爭相逃跑。毛相南絕望之下,跳江自盡被部屬救起。
不過,非常讓人慶幸的是,在潭州的齊讚成率部擊敗了平富軍的林紹仁部,並取得大勝,受到朝庭表彰。因此,我們昊南軍算是站住了腳跟。
之後,齊讚成則借勝利的餘威在乘德等地轉戰,小有收獲。
經過這次失敗後,毛相南立即開展了整軍運動,把在這次戰爭中潰散的士兵,一律裁去不用。為了以示公允,他把自己的親弟弟毛國謙也裁徹了。
經過整軍、補充及整訓後,昊南軍的戰力大為了提高。此時的昊南軍,已有陸軍十三營,水軍十營,人數接近二萬人。
嶽凡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省北進的大門,是扼守起平富軍向我省、南疆西進的橋頭堡,也是雲北省的南大門。
當初,如果官軍守住了這個口,也就守住了下遊省份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之地。皇朝現在的日子可能要好過一些。
誰占領了這個地區,也就等於是誰掌握了昊仲國的整個命門。
因此,我昊南軍的戰力恢複後,於七月下旬兩萬人傾巢出動再戰嶽凡州。
我率軍參加了這次嶽凡州之戰,一戰奪取了嶽凡州,而且傷亡不是很大,居然將平富軍的主將賴養成擊斃,極大地打擊了平富軍的士氣。
隨後,我昊南軍繼續向北攻進,兩軍在城磯港口區再次大戰,我軍又大獲全勝,居然將平富軍一舉逐出了昊南省。
此時襄湖州平富軍的守軍隻有不到二萬人,士氣低,而我軍則士氣旺盛。
因為襄湖州是大城,又是外省,士兵早就想去劫些財物。在起事初期,因軍餉缺乏,領導層早默認了這樣做,以達到調動士氣的目的。
攻下嶽凡州後,我軍又招了一些人,水陸兩軍加起來的人數,也是二萬多人了。因此,毛相南和齊讚成等人商討後,決定乘勝向襄湖州進攻。
我軍水師於九月十五日抵文盛西南三十餘公裏的銅口,陸師於十月六日抵文盛南三十公裏的文盛縣。
八日,我昊南軍以水師控製江麵,隔斷了平富軍文盛與華陽間的聯係,同時以陸師分攻文盛和華陽。
平富軍一路失敗,士氣低落,襄湖州統帥韋德純居然在這個時候丟下部隊迴了東州。
十二日,毛相南督軍自銅口沿江三路齊下。
李qun暉率水師為中路,前隊闖過鹹關,直抵鳥兒洲,繞至平富軍水師之後。當鹹關平富軍戰船迴援時,我軍水師後隊又至,前後夾擊,擊毀平富軍戰船三百多隻。
羅嶧南、李光綠率本部四千人為右路,攻文盛花園,焚毀平富軍的營壘。
副都統魏五隆率本部四千三百人為左路,攻華陽的蝦蟆磯,衝進土城,並破鳥兒洲平富軍營壘。同日,齊讚成部由脂坊進扼文盛城東鱉山。
十三日,李qun暉率水師分攻華陽朝宗門、文盛唐角及華口,又燒毀平富軍戰船三百多隻。
羅嶧南部破文盛鯰魚套附**富軍營壘六座,魏五隆部毀掉華陽yin川閣木柵及鱉山木壘,襄湖三鎮暴露於我昊南軍直接威脅之下。
十四日,平富軍自文盛東退,華陽、華口平富軍同日亦棄城而逃。
之後,我軍在皇帝的嚴令下,一路東進,至十二月八日,居然攻到了蘇南省的九河州。攻到九河,我昊南軍就碰上硬骨頭了。
此時,在九河主持平富軍的將領是石成元。他可是成秀山最重要的將領。在蘇南省,由他統一指揮平富軍應對我昊南軍的攻擊。
從八日起,我昊南軍對九河城連續發起攻擊,但一無所獲,打成了膠著狀態。
之後,雙方互有攻擊,但主要以水師為主。
轉眼便到了周曆九百四十一年二月,兩軍水師在曼江和邵大湖僵持了三個月的時間。後來,我軍因中了對方奸計轉為劣勢。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不時聽到敗仗消息,讓我感到有些喪氣。
二月十一日,石成元乘著夜黑,用了三十多條船裝載桐油、柴火之類的各類易燃物攻擊我水師,另派三十條小船專門攻擊毛相南的指揮船。
這次,我昊南軍大敗,絕望之下的毛相南第二次跳江,同樣是被部屬救起。
之後,在襄湖州防守的胡漢成要求毛相南率軍退守雲北,但不知什麽原因,毛相南居然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他仍然帶著剩餘的部隊在蘇南堅持。
而在九河城的齊讚成,帶著我們圍著九河城苦苦支撐。他在聽到水師大敗後,竟然嘔血而亡。
四月,平富軍收迴了被我軍攻克的襄湖州。他們在穩定了雲北省的形勢後,石成元帶兵迴援蘇南,他們乘羅嶧南迴援雲北,在蘇南省各地展開了強大的攻勢。
十一月起,石成元又聯絡南疆的起義軍南北夾擊,在蘇南連下高治、時江,圍攻我軍守衛的吉平城。
有道是(《七絕·加入昊軍》):
加入昊軍向外征,
屢敗屢戰終有成。
先定省內再外行,
扭轉劣勢轉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