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

    尊敬的各位讀者:

    大家好!

    我的小說在昨日正式上線了,感謝各位前來奉場。

    筆者曾寫過幾部長篇,但因水平有限,如針尖落水,連微小的漣漪也濺不起來。

    終歸是不死心,沉寂十年後,特別是在看了不少的玄幻小說之後,手又癢了起來。於是,便有了這部《昊仲崛起》。

    小說講的是李凡陽從神州轉世來麗倡星昊仲國的成長曆程,並把一個弱國變成強國的故事。

    在寫這部小說時,我試圖做到三點:一是更貼近現實生活,雖有所誇張,但會控製在一定的度內,毀天滅地的事就排除在外了。因此,它會盡量貼近現實,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平常思維之外的東西。玄幻嗎?多少都得吹點兒。老實說,在這幾年裏,我看了不少的玄幻小說,但都是屠殺、靈藥爭奪與拍賣、盜寶爭寶、毀天滅天等,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看幾部後就沒新鮮感了。我想走一條現實些的路,但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二是在每章的結尾,用一首古詩、詞作結。有的章節會有一些對子或古詩夾在其間;三是適當加入些搞笑的成份,以增加趣味性。

    之所以在每章後麵以古詩詞作結,是想顯得更有傳統文化味。但要寫一首好的古詩、詞,難度極大,而要根據本章情節概括出一首古詩、詞,更是不易,有不少章節都是勉強成詩,還請大家指正。另外,這樣做會不會弄巧成拙呢?我不得而知。

    在寫的過程中,我狂笑過,也悲傷過。但由於水平有限,所以很難寫出懸念強、情節起伏跌宕當的作品來。如能搏您一笑,或是陪您打發一些無聊的時光,對於一個水平有限的作者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謝謝了!

    因人的精神在生活、工作中起了太多太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書中設立了“精神器魂”一詞,與不少玄幻小說中的精神力類似。也就是通過修煉,促使精神器魂不斷進階,從而獲得更大的能力……

    上線後,如果我身體沒有特殊情況,會保持每日兩更(上、下午各一更)、或保持每日五千字左右的更新量。

    另外,我每次修改時,都能發現不少的錯字、標點用錯或是病句之類的錯誤,即使上傳後還會存在不少這樣的錯誤。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期待您收藏、推介,懇切您多多支持!

    謝謝了!

    作者,即日。

    ——————————————————————————————————————————————————————————————————————————————————

    直到吃晚飯,李之槐才發現不見了兒子,頓時慌了神。雖然他還不到三十歲,已育有三個子女,但二個是女兒,隻有李凡陽這麽一個兒子。

    在這重男輕女的社會裏,他當然是個俗人,更看重兒子。看著挺著大肚子的老婆林依瑤,沒好氣地說:“喂!你這媽是怎麽當的?兒子去哪?”

    林依瑤略感詫異,說:“他們幾個孩子在後山玩,不是弄出了點事,被向青煙叫走了嗎?”

    “那凡陽怎麽還沒有迴來?”

    林依瑤像是自言自語:“是呀!他怎麽還沒迴來,都過去好久了。”

    “唉!”李之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這孩子總是不讓人省心。”

    之後,他忍不住把氣撒到了正在吃飯的大女兒李凡芸身上,指著她道:“還有你,就知道吃。你這姐姐是怎麽當的?不知道管下弟弟嗎?”

    四歲的小女兒李凡雪不解地看了他們一眼,又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李凡芸一愣,有些委屈,道:“我……”,隻講了個我字,就說不下去。

    林依瑤柔聲道:“算了,你別為難孩子了。吃了晚飯,你帶十幾個雞蛋去青煙家,看孩子在不在她家?並問候下她的孩子,畢竟闖禍有你兒子的份。”

    “家裏不寬餘,又要出手十幾個雞蛋。”李之槐苦笑。

    該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李之槐盡管不願,但必須去做。

    飯後,他拿著妻子用紙包好的十幾個雞蛋出了門。同一村子的人,可說都是鄰居,自然不會隔多遠。

    十幾分鍾的時間,他的屁股坐到了張以南家的灶房的木凳上。“以南,小胖的傷怎麽樣了?”

    窮人家,沒有專門的客廳,往往都是廚房兼客廳了。

    張以南淡淡地答道:“還好,好在隻是皮肉傷,沒有傷著骨頭。你這麽有心,多謝了。”

    李之槐苦笑,說:“闖禍有我孩子的份,我總能不來看看呢?喲!是了。你們看見我家凡陽了嗎?”

    這迴輪到張以南詫異了,問:“什麽?凡陽還沒迴家?”

    李之槐的心一顫,臉頓時顯得有些蒼白,疑惑地反問:“你真的沒見到他?”

    向青煙泡了一碗茶遞到他手裏,說:“難道我們要騙你不成?雖然是我家小胖出了點事,那是孩子小在一起貪玩弄的。我們怎麽可能去為難凡陽?不都是孩子?”

    李之槐想想也是,心裏免不了更加著急,那是他的獨子。“那你們想想,有沒看見凡陽去哪裏?”

    向青煙道:“我們接走小胖後,他們就走了。”

    李之槐急得拍著腦袋,道:“那他去了哪裏?真是急死我了。”

    “要不,我們吆喝鄉親們出來幫你找找?”張以南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之槐沒了主意,隻得點了下頭。

    不一會,在漆黑的夜幕中,在相隔不遠處,便有三三二二的燈火在夜幕中閃爍,大喊“凡陽”的聲音,此起彼伏。

    然而,李之槐失望了,沒有得到他想要的任何信息,隻得頹喪地迴了家。

    林依瑤看著一臉喪氣的丈夫,忙安慰說:“你也別急,孩子肯定是那次被你打怕了,所以躲起來了。明天他一定會迴來的。畢竟他還小,能去哪裏?”

    “你說,他有沒去你娘家?”李之槐瞪著她。

    林依瑤心裏咯咚了一下,有點懼他動手打人,柔聲答道:“除了外婆家,他還能去哪?”

    “我現在過去看看。”李之槐說罷要走。

    林依瑤忙攔著道:“不行。現在兵荒馬亂的,你要是出了意外。你讓我們娘幾個怎麽活?”其實,兒子不見了,她哪不急?但她更在乎的是丈夫的安危。

    此時,張以南突兀地走了進來,說:“之槐。我突然想起來,你兒子好像出山去了。”

    “到底怎麽迴事?”李之槐的臉色更不好看了。

    “當時,我急著送小胖去看醫生,似乎覺得有個小孩遠遠地跟在我後頭,所以我沒在意。現在想來,那孩子應該是凡陽了,是不是他怕挨你揍?但我迴來的時候卻不見他。”

    李之槐急得用力抓著頭發,痛苦地說:“天哪!他到底去了哪?”

    清晨,當徐書竹出來進行晨練的時候,經過學校禮堂時,發現昨天下午已打掃幹淨的地,落了不少禾草在地上。

    其實,這所所謂的學校,是由一座叫祝家堂的廢棄祠堂改造來的私立學校,叫徐家私塾,隻有幾十號學生。

    禮堂是原來的祠堂大廳,樓上放送著農家燒的柴草。

    在麗昌星,相對來說,大多數人還處在農耕時代,是個比較封閉的社會。

    昊州大陸和先進的梅東大陸比起來,就顯得更落後了,更何況兵荒馬亂的亂世,加上統治者一貫以來對百姓采取愚民政策,所以,教育並不普及。

    能送孩子讀書的,都是相對富裕的人家。

    雖然私塾出現的曆史在麗昌星很長了,但對落後的山村來說,如同現在的初中、高中一樣,算是新鮮事物。

    徐書竹看了眼地上的草屑,來到天井邊抬頭看著放柴草的樓上,不禁大吃一驚。

    樓上,一個小男孩卷縮著身體躺在草層上正睡得香。

    “咦!這是誰家的孩子?沒著涼吧?”徐書竹自語地問。然後,他找來一把樓梯,上樓搖了搖眼角尚有淚痕的孩子。“孩子,你醒醒,天亮了。”

    孩子當然是李凡陽了。他昨夜偷偷跑到這裏,趁無人的時候爬到樓上的草叢中秧躺下,把頑著那塊小彩石。

    這塊小石頭,即使在夜晚也顯得很明亮,兩麵都有圖案,在兩頭都有一個圓形小孔,顯然是穿繩子用的。

    他越看越覺得熟悉,仔細迴想了好久,怎麽覺得越來越像賈寶玉帶的通靈寶玉?

    在前世,他們兄妹常聽母親樓玉瑩講《紅樓夢》的故事。

    故此,他還有些印象,但又說不出那是什麽圖來,反正越看越喜歡。在眼睛睜不開時,他把石頭放進褲袋裏就睡著了。

    此刻,他聽到喊聲睜開眼,有些迷糊而有點害怕地看著徐書竹。

    “孩子,你叫什麽名字?怎麽睡在這裏?”徐書竹問。然後,他似乎意識到什麽,把孩子牽起來,說:“走,先隨伯伯下樓,別摔傷了。”

    李凡陽點點頭,隨他下了樓。

    徐書竹拍掉他頭上、身上粘的草屑,溫和地問:“你是那個村的?能告訴伯伯,你爸爸叫什麽名字?”

    李凡陽扭妮著,抬頭有點心怯而又期望地看著他。

    徐書竹蹭下來,笑笑說:“你是怕挨爸爸打,所以才躲到這裏來了,對嗎?”

    李凡陽隻是怯怯地點了點頭。

    “你爸為什麽要打你?”徐書竹站起來,然後,拉著他來到門外的一條長石條上坐下,問。

    畢竟是不到八歲的孩子,扭妮著說明了原因。

    聽罷,徐書竹哈哈一笑,說:“傻孩子。你爸爸打你,那是愛你,知道嗎?”

    李凡陽餓了一夜,臉色蒼白,渾身無力,搖晃著搖搖頭。

    “你爸爸經常打你?”

    李凡陽又搖了搖頭,但差點跌倒。

    徐書竹忙扶住他,不好意思道:“你看我這老師當的。你昨天沒吃晚飯,餓壞了吧?”然後,他拉著李凡陽到廚房,煮了一碗麵條。

    李凡陽早餓壞了,狼吞虎咽,一碗大麵隻幾口就下肚了。

    然後,徐書竹又牽著他來到長石條上坐下,問:“這迴,你可以告訴伯伯是那個村的了吧?你爸是誰?”

    李凡陽羞澀地問:“我是張雙村的。爸爸叫李之槐。伯伯,您能讓爸爸不打我?”

    “你爸常打你?”

    “我上次闖禍,爸差點把我打死了。昨天,我們更是闖大禍了。”

    徐書竹一笑,說:“是嗎?那伯伯送你迴家。好嗎?昨天你闖什麽禍了?”

    李凡陽終於笑了,說:“好的。謝謝您了。”然後,他把昨天的事說了一遍。

    徐書竹微微一笑,問:“玩打仗,你們是怎樣布陣的?”

    李凡陽滿臉不解地看著他,疑惑地反問:“布陣?”

    徐書竹笑著解釋道:“就是通過調查了解對手的實力及對方軍隊調動、布防情況。然後及時布置安排好己方的人馬,使之形成有利的態勢,形成能打贏仗的好局麵,就是布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凡陽似有所思,說:“可小人書上並沒有說這些?”

    徐書竹憨厚地一笑,說:“小人書上那會講那麽細?以後,你多讀書好好學習,就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好,走吧,我送你迴家。你願意和伯伯交朋友嗎?”

    “當然。伯伯這麽好的人。您也願意和我們小孩交朋友?”

    “當然。我本來就是孩子王。”

    李凡陽一臉不解地看著他,問:“您這麽大了,還當孩子王?玩打仗時,我常做頭領,可沒人叫我王。”

    徐書竹哈哈大笑,說:“因為,你不是真正的王,誰敢叫你王?我是專門教孩子讀書識字的,是專門帶你這種小孩的。你說,我是不是孩子王?”

    李凡陽恍然大悟:“哎!我知道了。您是這所學校的老師。”

    徐書竹拍了下他的頭,說:“算你聰明。你們常在山裏玩,那你告訴伯伯,山裏有什麽動物和植物?”

    這時的李凡陽像個小大人,嘰哩啦啦地說開了:“植物有鬆樹、栗樹、李樹、獮猴……,動物有:山貓、山雞、野兔、刺蝟……”

    小小年紀,每樣他居然能說出了三十多種。

    徐書竹有些詫異,問:“小小年紀,你怎麽知道那麽多?誰教你的?有人教你是嗎?”

    “問唄。村裏有人專門捉動物賣。我爺爺就幹這行,跑去看熱鬧時,不認識的就問,一些植物就是爺爺奶奶教的。”李凡陽不好意思說前世就認識了不少。

    看著他們慢慢離去,在不遠處,有一雙眼睛默默地注視著他們,直到他們在他的眼裏消失不見。

    然後,他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自語道:“這小孩有點意思。”然後,他慢騰騰地離去了。

    有道是《點降唇·愛》:山間小曲,

    惹來父母傷心落。

    鄰幫互愛,

    溫馨解憔悴。

    我是家人,

    更是大家人。

    行博愛,

    彼此厚待,

    世界需要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昊仲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陽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陽寰並收藏昊仲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