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1651年4月底,石浦堡——石浦河(桑切斯河)與黑河交界處,後世新柏林以東不到二十公裏處——外的工地上,大群河間奴正在黑人工頭(都是在東岸服務三年以上較可靠的黑人勞務工,迴南非後基本都會升職)的監督下,精赤著上身,為這座新立定居點的城牆建設而努力著。


    建築材料是從西麵的歸德港——後世烏拉圭河畔的新柏林市,因第一批定居者大部都是榆園軍賣給東岸的歸德府農民而得名——運來的。在歸德港這個同樣剛剛設立不過兩月的城鎮上,多艘內河小汽船通過粗陋的木質碼頭將一堆堆的建築物資與補給品送了過來,然後通過載重馬車運到別處,有力支援了這些地區的開發。


    石浦堡地處石浦河與黑河交匯形成的河灣處,這裏有東岸大草原上難得的一片樹林——河灣處充足的水源保證了樹木在略顯幹燥的夏季也能夠茁壯成長——東岸人伐掉了一片樹林,用作前期的建築材料。樹林下方是棕色的森林土壤,千萬年來人跡罕至的土地上積累了厚厚的一層適合植物生長的腐殖層,如果好好清理下地麵上殘存的灌木、野草的話,前一兩年不敢說,第三年開始,這片田地的產量將會達到一個令人驚喜的數字。


    東岸人的城池就規劃在砍伐掉的森林上方,麵積不是很大,也幸好這裏多半都是平地,能夠節省不少平整土地的時間。目前城池才剛剛進入初始修建階段,大批河間奴正在努力修建著城牆。他們吃力地扛著磚頭、石灰、水泥以及砂石,稍有偷懶便會遭到黑人工頭劈頭蓋臉的一頓皮鞭,他們也不敢反抗,因為外麵正在維持秩序的一批巡警可不是吃素的。


    河間奴們在奴隸修建著城牆以及城內建築物,而剛剛坐船移民過來的一千五百名歸德府農民則在兵團堡學兵以及部分退伍軍人的帶領下,同步在城外不遠處修建起了水利設施——準確地說應該是水壩和水庫。


    眾所周知,石浦堡地處兩大河流交匯處,附近森林麵積相對廣闊、沼澤濕地也星羅棋布。如果不花大力氣改造整治環境的話,這裏別說不能種田了,恐怕連住人都不太適合——因為環境利於病菌繁衍;當然了,換個角度來說的話。這裏如果花大力氣整治好了,修建起完備的農田水利設施,那麽就是一處極具潛力的農業生產基地,幾乎可以媲美北方的鴨子湖流域了。所以,一切問題的根源。又都歸結到了需要修建的農田水利設施上,而這,也正是東岸人目前正在努力建設的東西。


    黑河到了下遊(流入烏江)這個地段,不但河闊水深,就連水量也很豐沛、水流速度更不是一般地快,而這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好好利用下著實有些可惜了。東岸人目前所規劃的,其實就是利用現成的河道、濕地,將其改造成一個容量較大的人工水庫,然後再在水庫周邊修建四通八達的灌溉水渠。這便有了農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了。


    水庫的堤壩以南麵建築材料公司靖江分公司(目前就一座磚瓦輪窯,且隻有部分竣工投產)生產的大型城牆用條磚做主體,輔以同樣從別處運來的水泥、石灰砂漿來砌造。水壩型製為支墩壩,即該壩包含擋水牆以及大量支撐擋水牆的支墩組成。最初的時候,新成立的水利部的技術員們建議使用特製的鑄鐵支墩支撐擋水牆,但考慮到成本以及安裝的困難度等問題,這個設計方案被否決了,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混凝土的支墩設計。


    這種水庫是一種在這個年代極為先進的設計,也是某個有多年農村生活經驗的穿越眾依據自己所見所聞給出的點子,對於石浦水庫這種中小型水庫來說非常適用。曆史上要直到1800年。才有人在印度建造出了這種型製的水壩,由此可見其先進程度。


    水庫的擋水牆上有許多泄水孔,這些由水閘控製著的泄水孔的最大作用就是安全泄洪,以確保當水庫水位達到警戒線後。可以通過泄水孔將多餘的水排到低於水庫水麵的河床上。不過話又說迴來了,以東岸共和國如今的水泥標號、鋼筋的強度以及其他一些工程建造或材料上的問題,這些水庫的警戒水位以及泄洪孔勢必不能設置得太高,否則極有可能發生悲劇性的潰堤事件,殃及下遊的農莊或工業作坊,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當然了。目前石浦水庫才剛剛起了個頭,大部分都還隻存在設計圖紙上。說句開玩笑的話,石浦堡一千多定居者現在唯一做完的水庫建設工作,大概就是在水庫周邊植樹造林了。這些樹有的是移栽的附近森林裏的樹木(以金合歡樹為主),有的則是引種的外來樹種,比如東岸人幾乎在每個定居點都會栽種的櫟樹(造船用,雖然成長周期很長……),比如素有“植物抽水機”之稱的桉樹,此外還有一些果樹。


    植樹造林的目的一是為了美化環境,二是為了平衡庫區水量、保持水土以及減少汙染,同時也能阻擋大型牲畜進入庫區啃噬青草。水利部的專家曾經建議,庫區最好種植一些針葉類樹木,烏江地區行署認真考慮了這個建議,目前已經聯係西班牙人,打算從智利進口一些針葉林樹苗。


    不過有了這麽豐富的水力資源,如果不再做點什麽以充分利用起來的話,那麽這還是那個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東岸人的風格嗎?顯然不是!於是東岸人在水庫附近因地製宜建造了許多以流水為動力的機械,你可別千萬看不起水力機械,從原理上來說,它們與蒸汽機並無二致,隻不過平時受限於流速不穩以及旱季水位降低的多重不良影響,而顯得有些效率低下罷了。但在有了水庫和固定泄水孔的石浦堡這裏,這一切不利因素都被極大地壓縮了,在這個地方水力是一種可以穩定利用的優質能源。


    利用水力的小型水壓機以及提水的水車就不說了,這不新鮮,無論在此時的東岸還是舊大陸,這些利用水力的機械還是很常見的,我們就說說東岸人在水力石磨等技術上深入研究的水輪機。這種機器的雛形出現得很早,水磨、水車等都可以說利用了此種原理,而東岸人也正是在此技術基礎上,輔以少量的理論基礎(懂的這方麵的知識實在不多)以及後世依稀的印象,開始了對水輪機的研製。


    水輪機說白了,就是利用水的動能然後將其轉化為機械能,以便被人類所利用。總體來說,水流的能量越大(勢能、動能),衝擊水輪機葉片所產生的力量越大,水輪機的轉速也就越快(衝擊式水輪機),這個時候通過一係列的機械傳動裝置,充分利用起這些機械能,那麽便可以做很多事了。在19世紀初的時候,英國人、法國人就是利用這些水輪機磨麵,而到了中期的時候,美國人開始在礦上使用這些水輪機。


    在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水輪機開始工作後,這種機械的性能與效率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在後世1843年發明的軸流式水輪機,其效率已經達到了83%,令人驚詫無比。據水利部的技術員做實驗估算,如果石浦水庫正常蓄水後,泄洪流出的水流衝擊水輪機(埋在泄洪孔出水口下方)時,每台水輪機很可能會產生1000匹以上的馬力。


    1000馬力這個概念對東岸人來說是極為驚人的!這個數字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一時想不到哪裏需要這麽大的馬力輸出,難道要拿1000馬力的強勁機械用來磨麵麽?這也太可笑了,因為這幾乎可以將整個烏江地區的小麥都磨光了還綽綽有餘。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後世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座礦山使用了一台500馬力的水輪機,結果這台水輪機驅動了240台搗礦錘、96台礦石碾磨機和13台礦石破碎機,由此可見1000馬力是一種何等驚人的偉力,又是何等巨大的一筆財富!


    也許可以在石浦水庫附近修建一係列的小型工廠,比如磨坊、武器加工作坊、造幣廠、提水站等等。首都東方縣的大魚河兵工廠盔甲製造車間早就厭煩了大魚河那平緩得令人發指的流速,因此說服他們整體搬遷到石鋪水庫附近來說應當不困難;另外造幣廠、磨坊、榨油等作坊也可以搬到這來,以利用這裏全年豐沛穩定的水力資源(黑河下遊幾乎全年都保持著豐沛的水量,石浦水庫幾乎不會有枯竭的危險,除非遇上連年幹旱的極端氣候)。


    當然,大馬力最適合發揮的戰場還是水力灌溉了。水輪機驅動的大型抽水機完全可以將淡水抽到別處,然後流入到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中(水流在水渠內會損失動能,因此需不斷往裏麵提水),尤其是附近一些高地上規劃中的果園,在夏季幹旱季節更是需要抽水機提水來灌溉。


    總而言之,石浦水庫雖然隻是一個庫容量不過兩百萬立方的小水庫,但實驗意義巨大。如果這個財政部計劃投資35萬元的水庫及附屬水輪機、水壓機(給卷揚機、吊車等提供動力)係統完全建成並運轉良好的話,將來執委會甚至可以投資350萬元、500萬元甚至1000萬元,到上遊不遠處的內河羅水庫以及北邊大興港附近的瀑布區域修建規模更大的水庫和水輪機係統,以給這個發展越來越快的國家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