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略一沉吟說道:“發兵征討高麗,事關重大,各部議出個章程,呈交給朕。”
“臣等遵旨!”一眾大臣紛紛躬身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歎息一聲說道:“當年隋煬帝失道,三征高麗而敗,致使無數漢家兒郎埋骨他鄉。”
說到此處,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哀傷的神色。
或許對於後世之人來說,楊廣遣兵三征高麗,傷亡人數不過隻是史書中的寥寥數筆而已。
但是如今大唐繼承大隋江山,三征遼東也不過是幾十年之內的事情。
如今大堂之中仍有不少那些埋骨他鄉的隨軍將士的後代親人。
思及此處,李承乾不由歎息一聲。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問道:“承乾,因何歎息?”
“兒臣隻是想到了那些戰死他鄉的漢家兒郎,不由惋惜,可憐他們終是沒能看到如今大唐這繁華錦繡江山。”李承乾說道。
文官隊列最前麵的長孫無忌躬身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如今這大唐錦繡江山比之被隋煬帝敗壞的破敗山河,早已今非昔比,隻是可惜那些漢家兒郎未曾見到。”
李承乾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心中有些訝然。
要知道之前長孫無忌可一直都是從來未曾像李承乾示過好,而如今這番話顯然是在示好。
不過轉念一想,李承乾便已經猜出了其中大概。
李世民表現出來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對於自己十分滿意。
如無意外,未來榮登大寶的必是自己。
長孫無忌雖然一直抱著李世民的大腿,隻效忠於李世民。
然而之前因為李世民要禦賜尚方寶劍,長孫無忌出言阻止,恐怕這老頭現在必然擔心自己秋後算賬。
所以才會在此時站出來向自己示好。
而一旁的李泰見到這一幕,胖胖的臉上一陣抽搐,看向長孫無忌的目光都快要冒出火來了。
長孫無忌對於李世民的影響極大,於這大唐也算得上是功勞赫赫。
所以他的話對於李世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然而此時長孫無忌明顯是更加傾向於李承乾。
這讓李泰心中如何不怒?
李世民點了點頭,心中卻不由想起了自己當年也曾在戰場之上,率領將士殺敵。
而殿中文武群臣之中,如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秦瓊等人,亦是當年隨自己於軍中殺之心腹。
李世民目光在殿中一眾文武群臣臉上掃過,最後停在秦瓊身上,似乎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秦愛卿,若朕沒有記錯,兩個月後的初八應該便是秦愛卿的壽辰了吧?”
“多謝陛下掛懷,確實如此。”秦瓊出列躬身道。
李世民笑著說道:“秦愛卿府上舉辦壽誕之時,切莫忘了邀請朕。”
秦瓊急忙躬身道:“屆時陛下若能駕臨府上,必使秦府蓬蓽生輝,皇恩浩蕩,秦瓊莫不敢忘。”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著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奏?”
一眾文武群臣並無人出列奏事。
李世民見狀,笑著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啟奏,那麽今日早朝便到這裏吧,退朝!”
“退朝!”
李世民身旁的宦官尖聲道。
“臣等恭送陛下!”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躬身道。
李世民走出大殿後,一眾文武百官紛紛退出朝殿。
出了皇宮之後,長孫無忌便朝著李承乾走來,看著李承乾淡淡笑道:“太子殿下,如今文名已滿京師,他日必定傳揚天下。”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李承乾聞言,便也笑著說道:“舅父說笑了,不過區區兩首詩詞而已,焉能算得上是什麽大才。”
“太子殿下過謙了。”
長孫無忌語氣頓了頓,然後繼續道:“太子殿下若是有閑暇之時,不妨來老臣府上,與老臣對弈幾局。”
“舅父相邀,承乾閑暇之時必至府上。”李承乾代笑著說道。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微微躬身道:“既然如此,那老臣便不打擾太子殿下了。”
說完之後,便朝著自己的車駕走去。
李承乾注視著長孫無忌的背影,目光不由閃了閃,隨即便轉身準備登上自己的車駕,身後忽有一人喊道:“太子皇兄。”
李承乾轉頭迴望,便隻見李恪笑盈盈的走上上來。
李世民的眾多皇子之中,李恪毫無疑問是最像李世民的。
甚至李世民也曾評價過李恪為英果類我。
僅從這句評價之中便可看出,李恪確實是有真材實料的。
隻是奈何血統問題,卻也是李世民的眾多皇子之中最難繼承皇位之人。
“三弟喚我何事?”李承乾笑著看向李克問道。
李恪淡淡一笑,說道:“太子皇兄,臣弟府中管家幾日前從西域商販手中,購買到了一壇西域葡萄佳釀,特來此想請皇兄至府上共飲。”
如今身為吳王的李恪早已在皇宮外開府。
李承乾心念一轉,便笑著點頭說道:“好啊,既然三弟相邀,那就要去你的吳王府上喝上幾杯,你隨我共乘一駕吧!”
李恪聽到李承乾的話,當即笑著答應下來:“好!”
隨後李恪便隨李承乾一起登上了太子車駕。
不遠處的李泰見到這一幕,雙目之中厲光一閃,心中不由冷哼一聲,登上車駕吩咐道:“迴王府!”
“臣等遵旨!”一眾大臣紛紛躬身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歎息一聲說道:“當年隋煬帝失道,三征高麗而敗,致使無數漢家兒郎埋骨他鄉。”
說到此處,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哀傷的神色。
或許對於後世之人來說,楊廣遣兵三征高麗,傷亡人數不過隻是史書中的寥寥數筆而已。
但是如今大唐繼承大隋江山,三征遼東也不過是幾十年之內的事情。
如今大堂之中仍有不少那些埋骨他鄉的隨軍將士的後代親人。
思及此處,李承乾不由歎息一聲。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問道:“承乾,因何歎息?”
“兒臣隻是想到了那些戰死他鄉的漢家兒郎,不由惋惜,可憐他們終是沒能看到如今大唐這繁華錦繡江山。”李承乾說道。
文官隊列最前麵的長孫無忌躬身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如今這大唐錦繡江山比之被隋煬帝敗壞的破敗山河,早已今非昔比,隻是可惜那些漢家兒郎未曾見到。”
李承乾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心中有些訝然。
要知道之前長孫無忌可一直都是從來未曾像李承乾示過好,而如今這番話顯然是在示好。
不過轉念一想,李承乾便已經猜出了其中大概。
李世民表現出來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對於自己十分滿意。
如無意外,未來榮登大寶的必是自己。
長孫無忌雖然一直抱著李世民的大腿,隻效忠於李世民。
然而之前因為李世民要禦賜尚方寶劍,長孫無忌出言阻止,恐怕這老頭現在必然擔心自己秋後算賬。
所以才會在此時站出來向自己示好。
而一旁的李泰見到這一幕,胖胖的臉上一陣抽搐,看向長孫無忌的目光都快要冒出火來了。
長孫無忌對於李世民的影響極大,於這大唐也算得上是功勞赫赫。
所以他的話對於李世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然而此時長孫無忌明顯是更加傾向於李承乾。
這讓李泰心中如何不怒?
李世民點了點頭,心中卻不由想起了自己當年也曾在戰場之上,率領將士殺敵。
而殿中文武群臣之中,如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秦瓊等人,亦是當年隨自己於軍中殺之心腹。
李世民目光在殿中一眾文武群臣臉上掃過,最後停在秦瓊身上,似乎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秦愛卿,若朕沒有記錯,兩個月後的初八應該便是秦愛卿的壽辰了吧?”
“多謝陛下掛懷,確實如此。”秦瓊出列躬身道。
李世民笑著說道:“秦愛卿府上舉辦壽誕之時,切莫忘了邀請朕。”
秦瓊急忙躬身道:“屆時陛下若能駕臨府上,必使秦府蓬蓽生輝,皇恩浩蕩,秦瓊莫不敢忘。”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著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奏?”
一眾文武群臣並無人出列奏事。
李世民見狀,笑著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啟奏,那麽今日早朝便到這裏吧,退朝!”
“退朝!”
李世民身旁的宦官尖聲道。
“臣等恭送陛下!”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躬身道。
李世民走出大殿後,一眾文武百官紛紛退出朝殿。
出了皇宮之後,長孫無忌便朝著李承乾走來,看著李承乾淡淡笑道:“太子殿下,如今文名已滿京師,他日必定傳揚天下。”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李承乾聞言,便也笑著說道:“舅父說笑了,不過區區兩首詩詞而已,焉能算得上是什麽大才。”
“太子殿下過謙了。”
長孫無忌語氣頓了頓,然後繼續道:“太子殿下若是有閑暇之時,不妨來老臣府上,與老臣對弈幾局。”
“舅父相邀,承乾閑暇之時必至府上。”李承乾代笑著說道。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微微躬身道:“既然如此,那老臣便不打擾太子殿下了。”
說完之後,便朝著自己的車駕走去。
李承乾注視著長孫無忌的背影,目光不由閃了閃,隨即便轉身準備登上自己的車駕,身後忽有一人喊道:“太子皇兄。”
李承乾轉頭迴望,便隻見李恪笑盈盈的走上上來。
李世民的眾多皇子之中,李恪毫無疑問是最像李世民的。
甚至李世民也曾評價過李恪為英果類我。
僅從這句評價之中便可看出,李恪確實是有真材實料的。
隻是奈何血統問題,卻也是李世民的眾多皇子之中最難繼承皇位之人。
“三弟喚我何事?”李承乾笑著看向李克問道。
李恪淡淡一笑,說道:“太子皇兄,臣弟府中管家幾日前從西域商販手中,購買到了一壇西域葡萄佳釀,特來此想請皇兄至府上共飲。”
如今身為吳王的李恪早已在皇宮外開府。
李承乾心念一轉,便笑著點頭說道:“好啊,既然三弟相邀,那就要去你的吳王府上喝上幾杯,你隨我共乘一駕吧!”
李恪聽到李承乾的話,當即笑著答應下來:“好!”
隨後李恪便隨李承乾一起登上了太子車駕。
不遠處的李泰見到這一幕,雙目之中厲光一閃,心中不由冷哼一聲,登上車駕吩咐道:“迴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