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笑著說道:“袁道長,李家乃是老子聖人血脈後代,道教自然便永遠是大唐國教。”
說到這裏,李承乾心中突然一動。
在大唐建立之初,雖然佛道爭鬥,但是道教卻一直都占據上風。
然而在武則天登基之後,便開始打壓道門,尊崇佛教。
這背後若說沒有佛門算計,李承乾打死也不信。
不過如今武媚娘已成了他的女人,自然不會有後來的武則天了。
但是想來佛門應該不會輕易放棄,說不定以後還會搞出其他事情來。
而袁天罡聽到李承乾的話,臉上不由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有太子殿下這番話,貧道便放心了。”
袁天罡已經從李承乾的話中聽出了他的意思。
麵前這位太子始終是站在道門這一邊的。
李承乾看著袁天罡問道:“袁道長可還有其他事?”
“貧道並無其他之事,便不打擾太子殿下了,待水陸法會結束之後,舉行羅天大醮的事宜,貧道會去東宮求見太子商議。”
袁天罡說著,行了個道家稽首,便轉身離去。
而李承乾也返迴了東宮之中。
此時夕陽西斜,漸入黃昏。
武媚娘迎了上來,朝著李承乾服了一禮,“恭迎太子殿下。”
夕陽餘暉照在武媚娘身上,仿佛暈染了一層光暈,為她更添了幾分朦朧美感。
李承乾淡淡一笑,看著武媚娘說道:“此處又無外人,媚娘與孤不必如此多禮。”
武媚娘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喚過一旁宮女,從宮女手中的托盤裏雙手端過一隻玉碗。
“殿下,這是臣妾親手為殿下熬的銀耳蓮子羹,還請殿下品嚐。”
李承乾伸手接過玉碗,隻見碗粥蓮子羹晶瑩剔透,清香宜人,不由笑道:“沒想到媚娘竟還有如此廚藝。”
說著,用玉勺舀了一勺之後放入口中。
隻覺一陣甜香入口,卻甜而不膩,味道正好。
李承乾不由又是誇讚一番,直誇到武媚娘麵露欣喜,開心不已。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前來稟報:“啟稟太子殿下,趙國公長孫無忌在東宮外求見。”
李承乾聞言,不由挑了挑眉。
長孫無忌雖然是李承乾的舅舅,但是與李承乾卻並不親近。
後來李治能夠當上皇帝,長孫無忌可是沒少出力。
畢竟對於長孫無忌來說,當上皇帝的隻要是自己的外甥就行。
至於是哪個,他並不在意。
隻需要能給他們長孫世家以及關隴貴族帶來利益便可。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治當上皇帝,利用他鏟除了對自己有威脅的幾個兄弟之後,便將屠刀對準了他。
隻是雖然原主與長孫無忌並不親近,但畢竟是李承乾的舅舅,自然不能不見。
“帶趙國公去書房見孤。”李承乾淡淡吩咐道。
“是!”
宦官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
而李承乾也返身走向東宮書房。
片刻之後,那名宦官便帶著長孫無忌步入東宮書房。
“臣長孫無忌參見太子殿下!”長孫無忌朝著李承乾躬身說道。
雖然長孫無忌名義上是李承乾的舅舅,但是李承乾乃是當朝太子,長孫無忌身為臣子,自然要施禮拜見。
“舅父快快平身!”李承乾雙手扶起長孫無忌道。
“謝太子殿下!”長孫無忌順勢起身。
兩人四目相對,長孫無忌心中不由一凜。
因為他竟在李承乾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收攝心神,長孫無忌看著李承乾說道:“臣聽聞太子殿下於夢中得仙人賜藥,果然福緣深厚。”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舅父說笑了,孤不過是得父皇庇佑,方才有此福緣。”
長孫無忌眸光一閃,心中詫異。
若是以前,自己這位外甥聽到自己的這番誇讚,必然誌得意滿,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長孫無忌看著麵前的李承乾,隻覺李承乾氣質沉穩,麵帶威儀,完全不似從前。
轉而又想到自己今日在早朝之上,出言反對陛下的那道旨意,急忙躬身道:“太子殿下,今日早朝之時,微臣之所以在大殿之上反對陛下的旨意,實乃是為太子殿下著想。”
“當今聖上乃是千古明君,比之三皇五帝,聖明之處亦是不承多讓。”
“然而陛下當年,處處受到前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排擠,不得已之下,發動玄武門之變。”
“而太子殿下若是劍履上殿,時日一久,難免會讓陛下生疑,還望太子莫怪。”
李承乾聞言,心中不由冷笑。
長孫無忌不愧是個老狐狸,這一番話竟然讓他說得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
不過李承乾自然不會就這樣相信長孫無忌的話。
畢竟長孫無忌與原主向來便不親近。
雖然心中這樣想,但是李承乾自然不會在麵上表露出來,笑著說道:“舅父言重了,孤也知道舅父乃是出自好意,豈會怪罪?”
之後長孫無忌又在東宮之中坐了片刻,便提出了告辭。
李承乾親自將長孫無忌送出東宮,這才迴返太子寢宮。
說到這裏,李承乾心中突然一動。
在大唐建立之初,雖然佛道爭鬥,但是道教卻一直都占據上風。
然而在武則天登基之後,便開始打壓道門,尊崇佛教。
這背後若說沒有佛門算計,李承乾打死也不信。
不過如今武媚娘已成了他的女人,自然不會有後來的武則天了。
但是想來佛門應該不會輕易放棄,說不定以後還會搞出其他事情來。
而袁天罡聽到李承乾的話,臉上不由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有太子殿下這番話,貧道便放心了。”
袁天罡已經從李承乾的話中聽出了他的意思。
麵前這位太子始終是站在道門這一邊的。
李承乾看著袁天罡問道:“袁道長可還有其他事?”
“貧道並無其他之事,便不打擾太子殿下了,待水陸法會結束之後,舉行羅天大醮的事宜,貧道會去東宮求見太子商議。”
袁天罡說著,行了個道家稽首,便轉身離去。
而李承乾也返迴了東宮之中。
此時夕陽西斜,漸入黃昏。
武媚娘迎了上來,朝著李承乾服了一禮,“恭迎太子殿下。”
夕陽餘暉照在武媚娘身上,仿佛暈染了一層光暈,為她更添了幾分朦朧美感。
李承乾淡淡一笑,看著武媚娘說道:“此處又無外人,媚娘與孤不必如此多禮。”
武媚娘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喚過一旁宮女,從宮女手中的托盤裏雙手端過一隻玉碗。
“殿下,這是臣妾親手為殿下熬的銀耳蓮子羹,還請殿下品嚐。”
李承乾伸手接過玉碗,隻見碗粥蓮子羹晶瑩剔透,清香宜人,不由笑道:“沒想到媚娘竟還有如此廚藝。”
說著,用玉勺舀了一勺之後放入口中。
隻覺一陣甜香入口,卻甜而不膩,味道正好。
李承乾不由又是誇讚一番,直誇到武媚娘麵露欣喜,開心不已。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前來稟報:“啟稟太子殿下,趙國公長孫無忌在東宮外求見。”
李承乾聞言,不由挑了挑眉。
長孫無忌雖然是李承乾的舅舅,但是與李承乾卻並不親近。
後來李治能夠當上皇帝,長孫無忌可是沒少出力。
畢竟對於長孫無忌來說,當上皇帝的隻要是自己的外甥就行。
至於是哪個,他並不在意。
隻需要能給他們長孫世家以及關隴貴族帶來利益便可。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治當上皇帝,利用他鏟除了對自己有威脅的幾個兄弟之後,便將屠刀對準了他。
隻是雖然原主與長孫無忌並不親近,但畢竟是李承乾的舅舅,自然不能不見。
“帶趙國公去書房見孤。”李承乾淡淡吩咐道。
“是!”
宦官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
而李承乾也返身走向東宮書房。
片刻之後,那名宦官便帶著長孫無忌步入東宮書房。
“臣長孫無忌參見太子殿下!”長孫無忌朝著李承乾躬身說道。
雖然長孫無忌名義上是李承乾的舅舅,但是李承乾乃是當朝太子,長孫無忌身為臣子,自然要施禮拜見。
“舅父快快平身!”李承乾雙手扶起長孫無忌道。
“謝太子殿下!”長孫無忌順勢起身。
兩人四目相對,長孫無忌心中不由一凜。
因為他竟在李承乾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收攝心神,長孫無忌看著李承乾說道:“臣聽聞太子殿下於夢中得仙人賜藥,果然福緣深厚。”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舅父說笑了,孤不過是得父皇庇佑,方才有此福緣。”
長孫無忌眸光一閃,心中詫異。
若是以前,自己這位外甥聽到自己的這番誇讚,必然誌得意滿,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長孫無忌看著麵前的李承乾,隻覺李承乾氣質沉穩,麵帶威儀,完全不似從前。
轉而又想到自己今日在早朝之上,出言反對陛下的那道旨意,急忙躬身道:“太子殿下,今日早朝之時,微臣之所以在大殿之上反對陛下的旨意,實乃是為太子殿下著想。”
“當今聖上乃是千古明君,比之三皇五帝,聖明之處亦是不承多讓。”
“然而陛下當年,處處受到前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排擠,不得已之下,發動玄武門之變。”
“而太子殿下若是劍履上殿,時日一久,難免會讓陛下生疑,還望太子莫怪。”
李承乾聞言,心中不由冷笑。
長孫無忌不愧是個老狐狸,這一番話竟然讓他說得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
不過李承乾自然不會就這樣相信長孫無忌的話。
畢竟長孫無忌與原主向來便不親近。
雖然心中這樣想,但是李承乾自然不會在麵上表露出來,笑著說道:“舅父言重了,孤也知道舅父乃是出自好意,豈會怪罪?”
之後長孫無忌又在東宮之中坐了片刻,便提出了告辭。
李承乾親自將長孫無忌送出東宮,這才迴返太子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