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不露聲色的掃了一眼李承乾,目光之中滿是忌憚神色。
同時他的心中也滿滿的疑惑,不是三皇五帝之後,人間皇帝便不可再修煉了嗎?
怎麽這位大唐太子,竟然有如此高的修為?
雖然心中疑惑,但是袁天罡並未顯露出來。
這時隻聽李承乾看向李世民問道:“父皇,不知今日召兒臣來此,所為何事?”
李世民聞言,笑著說道:“承乾,朕之前曾下令讓佛門舉辦水陸法會,然而道教畢竟是大唐國教,所以正打算在水陸法會之後,於長安城外青陽貫舉辦羅天大醮。”
李承乾聞言,不由看了袁天罡一眼,心中暗道:“看來如今佛道兩派的鬥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了。”
不過道教畢竟大唐的國教,況且,大唐李氏皇族更是老子聖人後代血脈。
因此這個羅天大醮確實有舉辦的必要。
思及此處,李承乾拱手說道:“父皇所言甚是,畢竟我們李唐皇族乃是老子聖人後代血脈,當以道教為尊。”
李世民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著李承乾說道:“此事便交予承乾與袁道長了。”
“兒臣遵旨!”李承乾躬身道。
袁天罡也躬身道:“貧道領旨!”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袁天罡說道:“袁道長,你便先退下吧。”
袁天罡聞言,躬身道:“遵旨,貧道告退。”
說完之後,袁天罡便退出了大殿。
袁天罡離開之後,李世民便將目光看向了李承乾,麵露沉吟之色。
片刻之後,李世民方才問道:“承乾,你福緣深厚,習得仙法,可證長生,卻不知這是否也能修習此仙術?”
李承乾心中知道李世民遲早會有此問,心中早已做好準備,聞言不由歎息一聲,躬身道:“啟稟父皇,關於此事,兒臣也曾問過,不過那位聖人卻說自三皇五帝之後,人皇果位功德圓滿,人間帝王再難修行。”
李世民聞言,心中雖早已有所意料,卻仍不由歎息一聲。
他身為大唐皇帝,見過的能人異士自然也不少,像是袁天罡和他的弟子太史丞李淳風等人,皆是頗有道行之人。
李世民也從他們口中間接的得知了人間帝皇不能修煉。
不過李世民畢竟是千古一帝,很快便控製好了自己的情緒,看著李承乾,笑著問道:“不知承乾對這天下門法有何看法?”
李承乾聞言,心中頓時了然,知道這位李二陛下已然對把持天下大事千年的世家門閥們心生忌憚。
李承乾說道:“迴稟父皇,那些世家門閥對江山穩固有著巨大的威脅,朝中不少官員皆是出自世家門閥,依兒臣之見,應當逐漸取締其地位。”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看著李承乾說道:“不錯,如今世家門閥雖然已不如魏晉之時強盛,但卻依舊即為勢大,故此朕當初才會下旨開科取士,讓天下各地寒門士子皆有入朝為官之可能。”
說到這裏,李世民頓了頓,才又說道:“再過兩個月,便是今年開科之日,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承乾聞言,略一沉吟道:“父皇既然想要打壓門閥世家的勢力,便需要多從寒門弟子之中選拔有才之士,入朝為官。”
“因此此次科舉,當多選寒門之士入朝為官,待到十餘年後,那些寒門弟子便也可入主朝堂之上。”
在前世的曆史中,門閥世家便是在唐朝之時逐漸衰落,最後被科舉取代。
李世民笑了笑,然後看著李承乾說道:“承乾之所思,正合朕之所想。”
隨後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看著李承乾說道:“承乾,朕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父王還請保重龍體,兒臣告退!”李承乾退出大殿之後,便準備返迴東宮。
然而剛出宮門,便聽到一人輕聲喊道:“太子殿下留步!”
李承乾轉頭看去,隻見喊他這人正是袁天罡。
袁天罡走了上來,看著李承乾,心中雖然依舊有些驚疑,但卻躬身稽首道:“袁天罡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淡淡一笑,看著袁天罡問道:“不知袁道長在宮門外等候孤所為何事?”
袁天罡聞言,拂塵一擺,看著李承乾說道:“太子殿下,佛門此次舉辦的水陸法會,恐怕另有他意。”
當初坑害涇河龍王的便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誠。
而很顯然,袁守誠自然知道西方佛門欲行佛法東傳之事。
袁天罡作為袁守城的侄子,想來應該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李承乾臉上故作疑惑,看著袁天罡問道:“袁道長此言何意?”
袁天罡苦笑一聲,也不再拐彎抹角,直言說道:“太子殿下莫要再戲弄貧道了,想來太子殿下對於佛門一直想要將大乘佛法傳入大唐之事也有所了解了吧?”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對此事確實有一些了解。”
袁天罡目光直視李承乾,開口問道:“那不知太子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同時他的心中也滿滿的疑惑,不是三皇五帝之後,人間皇帝便不可再修煉了嗎?
怎麽這位大唐太子,竟然有如此高的修為?
雖然心中疑惑,但是袁天罡並未顯露出來。
這時隻聽李承乾看向李世民問道:“父皇,不知今日召兒臣來此,所為何事?”
李世民聞言,笑著說道:“承乾,朕之前曾下令讓佛門舉辦水陸法會,然而道教畢竟是大唐國教,所以正打算在水陸法會之後,於長安城外青陽貫舉辦羅天大醮。”
李承乾聞言,不由看了袁天罡一眼,心中暗道:“看來如今佛道兩派的鬥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了。”
不過道教畢竟大唐的國教,況且,大唐李氏皇族更是老子聖人後代血脈。
因此這個羅天大醮確實有舉辦的必要。
思及此處,李承乾拱手說道:“父皇所言甚是,畢竟我們李唐皇族乃是老子聖人後代血脈,當以道教為尊。”
李世民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著李承乾說道:“此事便交予承乾與袁道長了。”
“兒臣遵旨!”李承乾躬身道。
袁天罡也躬身道:“貧道領旨!”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袁天罡說道:“袁道長,你便先退下吧。”
袁天罡聞言,躬身道:“遵旨,貧道告退。”
說完之後,袁天罡便退出了大殿。
袁天罡離開之後,李世民便將目光看向了李承乾,麵露沉吟之色。
片刻之後,李世民方才問道:“承乾,你福緣深厚,習得仙法,可證長生,卻不知這是否也能修習此仙術?”
李承乾心中知道李世民遲早會有此問,心中早已做好準備,聞言不由歎息一聲,躬身道:“啟稟父皇,關於此事,兒臣也曾問過,不過那位聖人卻說自三皇五帝之後,人皇果位功德圓滿,人間帝王再難修行。”
李世民聞言,心中雖早已有所意料,卻仍不由歎息一聲。
他身為大唐皇帝,見過的能人異士自然也不少,像是袁天罡和他的弟子太史丞李淳風等人,皆是頗有道行之人。
李世民也從他們口中間接的得知了人間帝皇不能修煉。
不過李世民畢竟是千古一帝,很快便控製好了自己的情緒,看著李承乾,笑著問道:“不知承乾對這天下門法有何看法?”
李承乾聞言,心中頓時了然,知道這位李二陛下已然對把持天下大事千年的世家門閥們心生忌憚。
李承乾說道:“迴稟父皇,那些世家門閥對江山穩固有著巨大的威脅,朝中不少官員皆是出自世家門閥,依兒臣之見,應當逐漸取締其地位。”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看著李承乾說道:“不錯,如今世家門閥雖然已不如魏晉之時強盛,但卻依舊即為勢大,故此朕當初才會下旨開科取士,讓天下各地寒門士子皆有入朝為官之可能。”
說到這裏,李世民頓了頓,才又說道:“再過兩個月,便是今年開科之日,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承乾聞言,略一沉吟道:“父皇既然想要打壓門閥世家的勢力,便需要多從寒門弟子之中選拔有才之士,入朝為官。”
“因此此次科舉,當多選寒門之士入朝為官,待到十餘年後,那些寒門弟子便也可入主朝堂之上。”
在前世的曆史中,門閥世家便是在唐朝之時逐漸衰落,最後被科舉取代。
李世民笑了笑,然後看著李承乾說道:“承乾之所思,正合朕之所想。”
隨後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看著李承乾說道:“承乾,朕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父王還請保重龍體,兒臣告退!”李承乾退出大殿之後,便準備返迴東宮。
然而剛出宮門,便聽到一人輕聲喊道:“太子殿下留步!”
李承乾轉頭看去,隻見喊他這人正是袁天罡。
袁天罡走了上來,看著李承乾,心中雖然依舊有些驚疑,但卻躬身稽首道:“袁天罡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淡淡一笑,看著袁天罡問道:“不知袁道長在宮門外等候孤所為何事?”
袁天罡聞言,拂塵一擺,看著李承乾說道:“太子殿下,佛門此次舉辦的水陸法會,恐怕另有他意。”
當初坑害涇河龍王的便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誠。
而很顯然,袁守誠自然知道西方佛門欲行佛法東傳之事。
袁天罡作為袁守城的侄子,想來應該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李承乾臉上故作疑惑,看著袁天罡問道:“袁道長此言何意?”
袁天罡苦笑一聲,也不再拐彎抹角,直言說道:“太子殿下莫要再戲弄貧道了,想來太子殿下對於佛門一直想要將大乘佛法傳入大唐之事也有所了解了吧?”
李承乾淡淡一笑,說道:“對此事確實有一些了解。”
袁天罡目光直視李承乾,開口問道:“那不知太子對於此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