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哼著小曲,邁著輕快的步伐,邁進了自己的公廨。
大司農公廨原本是丞相府的一部分,現在丞相府搬到長安去了,而益州的民政就交由身為大司農的馬謖負責,馬謖老實不客氣的將整個丞相府變成了他的大司農公廨。
他辦公的地方就是原來諸葛亮辦公的地方,他住的地方也是諸葛亮原來住的地方。隻是諸葛亮為人儉樸,住的地方也非常簡陋,馬謖接手之後,就命人重新裝修了一下。如今的公廨雖然談不上富麗堂皇,卻也算得上寬敞明亮。
馬謖的心情也跟著愉快了很多。
讓馬謖心情好的當然不僅僅是公廨的修整,還有朝堂上的事情。諸葛亮離開了成都,又在最後一擊失敗之後淒涼離世,長安的朝堂陷於混亂,李嚴、吳懿正在掀起對丞相係勢力的清算,蔣琬等人雖然還沒有被治罪,有的甚至還保留著官職,正常處理政務,但是他們對天子的影響力已經蕩然無存。
除了薑維之外,丞相遺留下來的政治力量已經被連根拔起,而薑維麽,在馬謖看來,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作為諸葛亮最初的心腹,馬謖對薑維一直沒什麽好感。原因很簡單,薑維不自量力,剛剛入帳,就想利用涼州人的便利身份,取代他在丞相府的地位,現在又想以自己掌握的那點兵力和魏霸對抗,以諸葛亮的繼承人自居。
他也不想想。他有什麽資格這麽想。
說來也怪,馬謖曾經是擋在薑維麵前的一道山,結果木門一戰敗北,馬謖險些被諸葛亮處死,從此和諸葛亮貌合神離,最後徹底和諸葛亮翻臉,主動給薑維騰出了空間。後來吳國投降,諸葛恪以諸葛亮侄子的身份再次威脅到薑維的地位,可是現在諸葛亮最後一擊,不僅送了魏霸一個機會。還把諸葛恪給葬送了。陰差陽錯的又把機會給了薑維。
馬謖相信,這件事裏可能不是巧合這麽簡單。和諸葛亮一樣,馬謖相信天意,但是他更相信天意難測。不如人謀來得可靠。而按照誰得利。誰就是幕後主使的推理原則。得利最大的薑維顯然最有可能是幕後主使。
隻是一想到這一點,馬謖就有些不寒而栗。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樣,那薑維不僅把諸葛恪給坑了。而且葬送了諸葛亮本來就很渺茫的機會。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最後一擊雖然有些魯莽,可是一旦成功,卻極有可能徹底扭轉整個局麵。魏霸一死,他麾下的部將必然分裂,以諸葛亮的手段,再加上諸葛恪、諸葛誕、薑維等親信控製的實力,重新將大權集中到丞相府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隻不過,那樣一來,薑維就遠不如諸葛恪有競爭力了。這個結果自然不是薑維想要的結果,相比較起來,眼下這個結果,可能對薑維本人更有利。
前提是他還有機會殺死魏霸,重新掌握長安朝廷。
事實上,魏霸沒有立刻掀起狂風驟雨的清洗,就說明這個形勢對薑維有利。否則,以魏霸對薑維一貫的態度,他早就把薑維給收拾了,哪裏還會繞這麽多圈子。
當然了,這也隻是暫時的。隻要魏霸解決了洛陽的戰局,騰出手來,遲早還是要將薑維整治得鼻青眼腫,後悔莫迭。
馬謖相信會有這麽一天,所以他心情非常好。
步兵校尉習忠走了進來,哈哈一笑:“幼常兄,什麽事,這麽開心。”
“你不知道?”馬謖微微一笑:“如果不知道,就不要坐下來說話了,趕緊迴家閉門思過吧。”
習忠笑得更加開心。他怎麽能不知道馬謖為什麽開心,他和馬謖一樣開心呢。他在馬謖對麵坐了下來,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呷了一口:“怎麽,你就準備在益州等著?”
馬謖眉毛一挑,沒有說話。
“李嚴是手段,可是他的手段大部分在用兵和揣摩上意。如今天子意不分明,恐怕他沒什麽好借力的地方。要整治那些人,還得你這樣的高人出馬。”
習忠不緊不慢的說道。他是習夫人的兄長,習家和魏家現在是同氣連枝,馬謖和魏霸的關係,他也清楚,所以說話並不遮掩。
馬謖微微一笑,避而不答,突然說道:“最近成都又有人在說什麽代漢者,當途高,你可曾聽說?”
習忠眼珠一轉,點了點頭。成都最近的輿論風向與幾個月前大不相同,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人又提起“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讖語。
代漢者,當途高,可謂是漢末最流行的一句讖語,不過解釋卻大不相同。當年袁術認為,途者,路也,代漢者當然應該是他袁術袁公路。隻可惜,他後來的遭遇證明,這不過是一句自以為是的瘋話。後來,曹魏代漢前,又有人解釋為魏意指高,魏者,高高在上也,象征皇權的三重闕,就是樹在大路上的建築物。
這樣的論點,當然不能為蜀漢所接受。特別是隨著北伐成功,蜀漢逆勢雄起,吞吳攻魏,就更沒人提這些說法了。可是近來,隨著天子禦駕親征,又著手遷都關中,益州的控製漸鬆,“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話又沉滓泛起,而且有了新的解釋。
魏,還是魏,卻不是曹魏的國號魏,而有可能是姓魏的魏。
這句話的意指已經很明顯,直指晉王魏霸。
魏霸的魏,來自三家分晉的魏,本姓姬,是正嚐的周朝後人。而晉國本來也是周朝最強大的封國之一,正和魏霸現在實力最強勁一樣。當年三家分晉,現在三國歸一,天下一統,複歸於晉,似乎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而晉這個字除了指代國名、地名之後,又有上升之意,《易傳?序卦》曰:晉者,進也。魏霸晉爵晉王,本身就和“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話互相唿應。
“幼常兄熟讀經典,也通曉內學,不知道對此有何觀感。”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馬謖轉著茶杯,漫不經心的說道:“民心即天意啊。”
習忠嘿嘿一笑。他就知道馬謖不會反對,甚至可能這些議論的背後就有馬謖的影子。馬謖和向朗關係親近,據說當初魏霸曾經夜立於向朗之庭,兩人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向家支持魏霸,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馬謖作為向朗的親近,當然不甘落後。
至於習家,習家當然更願意支持魏霸再走一步。
“蔣琬、楊儀等人,都不過是書生,成不得大事。以李嚴的手段,整治薑維也不在話下。可是,這最後一步就不是李嚴能擺得平的了。”馬謖抬起眼皮,看了習忠一眼:“吏終究是吏,再能幹的吏也是吏。”
習忠眼神一閃,明白了馬謖的意思。
李嚴不以經學名世,他是以吏治出身,辦事能力的確有,可是要談到這些大事,李嚴的學識遠遠不夠。也隻有劉備那種同樣缺少經學背景的人才會相信他那一套,才會采納他呈現上來的祥瑞。事實上,他搞的那些東西在儒者的眼裏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支持劉備登基的諸多祥瑞中,武陽赤水有黃龍現,九日乃去,就是李嚴的手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祥瑞。黃者,土也。龍者,皇帝也。這聽起並不錯,可是有一個問題。劉備是繼承漢德,應該是火,而不是克火的土,所以說,黃龍現不僅對劉備以繼漢為號召不利,反而不利。
隻是當時劉備急於登基,顧不上再甄別是否名正言順,這才讓李嚴撿了一個便宜。劉備登基已成事實,李嚴又與諸葛亮一起並受顧命,誰還敢來指出他這個錯誤呢。說他錯了,豈不等於直接說劉備得位不正?
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漢的火德終於走到了最後,拿出李嚴這個不倫不類的祥瑞,不僅可以證明以晉代漢具有合理性,還可以順便打壓李嚴。李嚴作為曾經給劉備獻祥瑞的人,現在還好意思再給魏霸獻祥瑞麽?而且,他這一次為魏霸做刀,整治丞相府的人,難免會得罪不人,留下壞名聲,魏霸從自身的考慮出發,也不會再重用他。
所以,別看李嚴現在折騰得兇,他不過是個前鋒,是開路搭橋的。等代漢的大戰真正拉開序幕,指點江山的人決不會是他。
那會是誰呢?眼前的馬謖就有機會。
“這是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大事,不可等閑視之。”馬謖不緊不慢的說道:“既不能禁言,又不能放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不是智者所當為。放縱,又難免會有人惡意生事,生出事端。你現在身為留守的步兵校尉,是不是也該盡起職責來,維護一下秩序,保證成都乃至益州的安定?”
習忠心領神會。“那大司農是不是多提供一點錢糧,我手頭那點兵,可不夠啊。”
“隻要你能征到兵,錢糧不是問題。”馬謖嘴角輕撇,得意的笑道:“你如果有把握守住劍門,保證益州的安全,我可讓薑維今年從益州拿不到一粒糧食。他想把益州當糧倉,嘿嘿,想也別想。”
習忠挑起了大拇指:“幼常兄,還是你高明啊。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未完待續……)
大司農公廨原本是丞相府的一部分,現在丞相府搬到長安去了,而益州的民政就交由身為大司農的馬謖負責,馬謖老實不客氣的將整個丞相府變成了他的大司農公廨。
他辦公的地方就是原來諸葛亮辦公的地方,他住的地方也是諸葛亮原來住的地方。隻是諸葛亮為人儉樸,住的地方也非常簡陋,馬謖接手之後,就命人重新裝修了一下。如今的公廨雖然談不上富麗堂皇,卻也算得上寬敞明亮。
馬謖的心情也跟著愉快了很多。
讓馬謖心情好的當然不僅僅是公廨的修整,還有朝堂上的事情。諸葛亮離開了成都,又在最後一擊失敗之後淒涼離世,長安的朝堂陷於混亂,李嚴、吳懿正在掀起對丞相係勢力的清算,蔣琬等人雖然還沒有被治罪,有的甚至還保留著官職,正常處理政務,但是他們對天子的影響力已經蕩然無存。
除了薑維之外,丞相遺留下來的政治力量已經被連根拔起,而薑維麽,在馬謖看來,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作為諸葛亮最初的心腹,馬謖對薑維一直沒什麽好感。原因很簡單,薑維不自量力,剛剛入帳,就想利用涼州人的便利身份,取代他在丞相府的地位,現在又想以自己掌握的那點兵力和魏霸對抗,以諸葛亮的繼承人自居。
他也不想想。他有什麽資格這麽想。
說來也怪,馬謖曾經是擋在薑維麵前的一道山,結果木門一戰敗北,馬謖險些被諸葛亮處死,從此和諸葛亮貌合神離,最後徹底和諸葛亮翻臉,主動給薑維騰出了空間。後來吳國投降,諸葛恪以諸葛亮侄子的身份再次威脅到薑維的地位,可是現在諸葛亮最後一擊,不僅送了魏霸一個機會。還把諸葛恪給葬送了。陰差陽錯的又把機會給了薑維。
馬謖相信,這件事裏可能不是巧合這麽簡單。和諸葛亮一樣,馬謖相信天意,但是他更相信天意難測。不如人謀來得可靠。而按照誰得利。誰就是幕後主使的推理原則。得利最大的薑維顯然最有可能是幕後主使。
隻是一想到這一點,馬謖就有些不寒而栗。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樣,那薑維不僅把諸葛恪給坑了。而且葬送了諸葛亮本來就很渺茫的機會。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最後一擊雖然有些魯莽,可是一旦成功,卻極有可能徹底扭轉整個局麵。魏霸一死,他麾下的部將必然分裂,以諸葛亮的手段,再加上諸葛恪、諸葛誕、薑維等親信控製的實力,重新將大權集中到丞相府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隻不過,那樣一來,薑維就遠不如諸葛恪有競爭力了。這個結果自然不是薑維想要的結果,相比較起來,眼下這個結果,可能對薑維本人更有利。
前提是他還有機會殺死魏霸,重新掌握長安朝廷。
事實上,魏霸沒有立刻掀起狂風驟雨的清洗,就說明這個形勢對薑維有利。否則,以魏霸對薑維一貫的態度,他早就把薑維給收拾了,哪裏還會繞這麽多圈子。
當然了,這也隻是暫時的。隻要魏霸解決了洛陽的戰局,騰出手來,遲早還是要將薑維整治得鼻青眼腫,後悔莫迭。
馬謖相信會有這麽一天,所以他心情非常好。
步兵校尉習忠走了進來,哈哈一笑:“幼常兄,什麽事,這麽開心。”
“你不知道?”馬謖微微一笑:“如果不知道,就不要坐下來說話了,趕緊迴家閉門思過吧。”
習忠笑得更加開心。他怎麽能不知道馬謖為什麽開心,他和馬謖一樣開心呢。他在馬謖對麵坐了下來,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呷了一口:“怎麽,你就準備在益州等著?”
馬謖眉毛一挑,沒有說話。
“李嚴是手段,可是他的手段大部分在用兵和揣摩上意。如今天子意不分明,恐怕他沒什麽好借力的地方。要整治那些人,還得你這樣的高人出馬。”
習忠不緊不慢的說道。他是習夫人的兄長,習家和魏家現在是同氣連枝,馬謖和魏霸的關係,他也清楚,所以說話並不遮掩。
馬謖微微一笑,避而不答,突然說道:“最近成都又有人在說什麽代漢者,當途高,你可曾聽說?”
習忠眼珠一轉,點了點頭。成都最近的輿論風向與幾個月前大不相同,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人又提起“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讖語。
代漢者,當途高,可謂是漢末最流行的一句讖語,不過解釋卻大不相同。當年袁術認為,途者,路也,代漢者當然應該是他袁術袁公路。隻可惜,他後來的遭遇證明,這不過是一句自以為是的瘋話。後來,曹魏代漢前,又有人解釋為魏意指高,魏者,高高在上也,象征皇權的三重闕,就是樹在大路上的建築物。
這樣的論點,當然不能為蜀漢所接受。特別是隨著北伐成功,蜀漢逆勢雄起,吞吳攻魏,就更沒人提這些說法了。可是近來,隨著天子禦駕親征,又著手遷都關中,益州的控製漸鬆,“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話又沉滓泛起,而且有了新的解釋。
魏,還是魏,卻不是曹魏的國號魏,而有可能是姓魏的魏。
這句話的意指已經很明顯,直指晉王魏霸。
魏霸的魏,來自三家分晉的魏,本姓姬,是正嚐的周朝後人。而晉國本來也是周朝最強大的封國之一,正和魏霸現在實力最強勁一樣。當年三家分晉,現在三國歸一,天下一統,複歸於晉,似乎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而晉這個字除了指代國名、地名之後,又有上升之意,《易傳?序卦》曰:晉者,進也。魏霸晉爵晉王,本身就和“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話互相唿應。
“幼常兄熟讀經典,也通曉內學,不知道對此有何觀感。”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馬謖轉著茶杯,漫不經心的說道:“民心即天意啊。”
習忠嘿嘿一笑。他就知道馬謖不會反對,甚至可能這些議論的背後就有馬謖的影子。馬謖和向朗關係親近,據說當初魏霸曾經夜立於向朗之庭,兩人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向家支持魏霸,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馬謖作為向朗的親近,當然不甘落後。
至於習家,習家當然更願意支持魏霸再走一步。
“蔣琬、楊儀等人,都不過是書生,成不得大事。以李嚴的手段,整治薑維也不在話下。可是,這最後一步就不是李嚴能擺得平的了。”馬謖抬起眼皮,看了習忠一眼:“吏終究是吏,再能幹的吏也是吏。”
習忠眼神一閃,明白了馬謖的意思。
李嚴不以經學名世,他是以吏治出身,辦事能力的確有,可是要談到這些大事,李嚴的學識遠遠不夠。也隻有劉備那種同樣缺少經學背景的人才會相信他那一套,才會采納他呈現上來的祥瑞。事實上,他搞的那些東西在儒者的眼裏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支持劉備登基的諸多祥瑞中,武陽赤水有黃龍現,九日乃去,就是李嚴的手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祥瑞。黃者,土也。龍者,皇帝也。這聽起並不錯,可是有一個問題。劉備是繼承漢德,應該是火,而不是克火的土,所以說,黃龍現不僅對劉備以繼漢為號召不利,反而不利。
隻是當時劉備急於登基,顧不上再甄別是否名正言順,這才讓李嚴撿了一個便宜。劉備登基已成事實,李嚴又與諸葛亮一起並受顧命,誰還敢來指出他這個錯誤呢。說他錯了,豈不等於直接說劉備得位不正?
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漢的火德終於走到了最後,拿出李嚴這個不倫不類的祥瑞,不僅可以證明以晉代漢具有合理性,還可以順便打壓李嚴。李嚴作為曾經給劉備獻祥瑞的人,現在還好意思再給魏霸獻祥瑞麽?而且,他這一次為魏霸做刀,整治丞相府的人,難免會得罪不人,留下壞名聲,魏霸從自身的考慮出發,也不會再重用他。
所以,別看李嚴現在折騰得兇,他不過是個前鋒,是開路搭橋的。等代漢的大戰真正拉開序幕,指點江山的人決不會是他。
那會是誰呢?眼前的馬謖就有機會。
“這是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大事,不可等閑視之。”馬謖不緊不慢的說道:“既不能禁言,又不能放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不是智者所當為。放縱,又難免會有人惡意生事,生出事端。你現在身為留守的步兵校尉,是不是也該盡起職責來,維護一下秩序,保證成都乃至益州的安定?”
習忠心領神會。“那大司農是不是多提供一點錢糧,我手頭那點兵,可不夠啊。”
“隻要你能征到兵,錢糧不是問題。”馬謖嘴角輕撇,得意的笑道:“你如果有把握守住劍門,保證益州的安全,我可讓薑維今年從益州拿不到一粒糧食。他想把益州當糧倉,嘿嘿,想也別想。”
習忠挑起了大拇指:“幼常兄,還是你高明啊。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