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願諸位都能夠魂歸蠻國,以我的名義
我奪舍了我的玄幻小說世界 作者:可愛的小僵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蜀國不靠海,需要建立水師嗎?
很需要。
就算西蜀國不靠海,不需要海防,但西西蜀國卻需要漕運。
國境內,多有水寇出沒,不管是剿匪還是剿寇,都需要水師。
西蜀國跟南蠻地區的水上通道就是沅水。
沅水也叫沅水江,跟野人海相通。
南蠻各大部落想要逃避劉衡的鎮壓,似乎不太可能。
剿滅了野人部落,劉衡會出兵討伐他們,不剿滅野人部落,劉衡更加會出兵討伐他們。
更不要說,現在太淵王府幕僚趙右銘跟天心劍閣長老胡威都被幹掉的情況之下,劉衡作為太淵王安插在西蜀國內境內一顆最為重要的棋子,沒有道理不出兵。
熊川五大部落的族長忌憚劉衡,又不願意跟野人部落拚個魚死網破,隻好求援於他們的神使大人——陳光宗。
陳光宗一合計,幹掉劉衡以及他的親衛騎兵山字營,大有可為。
當然不會拒絕熊川他們的要求,他也沒有第一時間答應熊川,而是望向吉木。
剛才的攻城之戰,野人部落談不上損失慘重,也折損了幾百個戰士,其中還包含具有修為在身的狂戰士。
這些犧牲的部落戰士,大部分都是死在五大部落的聯軍射出第一波箭雨之下。
相比較,不管是銀霜騎兵小隊還是趙右銘跟胡威都不在意野人部落的普通戰士,他們的目標始終都是陳光宗。
對於他們來說,幹掉太子光耀,任務就完成了。
前一刻,雙方還打生打死,此刻,就讓他們握手言和,怎麽看都覺得有些荒唐。
所以他望向吉木,“吉木族長,怎麽看?”
陳光宗沒有想到的是,吉木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深明大義,“一切都聽候神使的安排!”
陳光宗望向吉木,見到對方的目光不作偽,感慨不已。
換成他,再怎麽深明大義,有機會都必須讓熊川等人付出代價。
然而,陳光宗還是小看神使對於南蠻各大部落的影響力。
神使,神使,蠻神的使者。
在整個信奉蠻神的南蠻地區,誰敢忤逆他的意誌?
整個南蠻地區的部落部眾,都是蠻神的子民。
神使的意誌,就是代表著蠻神的意誌。
就算是吉木想要忤逆,野人部落的大部分人都會追隨陳光宗而去。
更不要說對於南蠻各大部落的部眾來說,戰士光榮戰死,就是迴歸蠻神的懷抱,這是他們的最好的歸宿。
當然,在這之前,還需要他這個神使,為戰死的部落戰士做一場火葬祭祀。
火葬祭祀,是南蠻部落習俗之一。
行火葬時要宰羊設祭。
祭羊忌用母羊或閹羊,要選一頭角長而盤圈的公綿羊勒死,取膽卜吉兇。
膽大而飽滿且蠟黃者為吉,枯小收縮變色者為兇。
有蠻神使者的主持,也不需要各大部落的祭司主持了。
相比較土司或者大祭司,神使的主持,對於各大部落死去的戰士來說,這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情。
不過戰爭時間,一切從簡。
殺豬宰羊什麽的就免了。
不管是野人部落還是其他五大部落死去的戰士,陳光宗都一視同仁。
都給他們主持火葬祭祀。
然而,這個一視同仁,還是要打雙引號的。
五大聯軍的火葬祭祀地點放在野人部落城牆之外的部落駐紮之地。
相比較野人部落,他們的死亡人數不多,不到兩百。
大部分都是死在雙方箭雨的對射之中,還有一些倒黴的家夥,死在陳光宗對轟的劍氣之中。
火葬祭祀,不管是祭奠死者,還為了消除瘟疫,都非常有必要。
主持完五大聯軍的火葬祭祀。
接著就是野人部落,相比較五大部落,野人部落可謂損失慘重。
這種損失,除了之前被聯軍箭雨偷襲死亡的數百之外,還有白天銀霜騎兵攻城的時候,犧牲的兩千多人。
火葬祭祀就放在野人海湖畔。
儀式隆重卻盛大。
五大部落窺視野人部落,歸根到底還是窺視野人海。
以現在野人部落的實力,想要守護住野人海,已經不現實。
還不如對外開放,共同治理。
反正有陳光宗的存在,野人部落不會被虧待就是。
對於太子光耀來說,整個大夏王朝都是他的天下,不要說是整個南蠻部落。
當然,對於陳光宗來說整個小說世界,都是他的天下。
隻是現在還暫時沒有完成征服而已。
現在黑熊、白鴿、東夷、龍口、九寨五大部落都歸屬於他。
然而,對於他來說,野人部落才是嫡係,五大部落充其量就是叛軍歸降。
肯定是區別對待。
這種區別對待,熊川他們也無法說什麽。
除了野人部落存活的一萬多部眾之外,連五大部落的聯軍也都紛紛出席火葬儀式現場。
戰爭是要死人的,不管是部落的爭鬥,還是諸侯國之間的征戰亦或是王朝之間的征伐。
都會死人。
相比較之下,一死就是數萬人的古戰場,部落的爭鬥,就顯得不入流。
然而,那終究是紙麵數字。
不管是曆史上的戰役,還是小說世界的經典戰役,死掉幾萬人,對於陳光宗來說,都覺得很正常的事情。
他是作者,編撰多少人死掉就會多少人死掉。
有時候,為了烘托悲壯的氣氛,就需要更多的人去死。
反正就是一個字麵數字。
幾個人跟幾千幾萬人,又有什麽區別呢?
然而,位於火葬祭祀現場,這種衝擊卻太強烈了。
數千具屍體就堆放在自己的眼前,然後等待著自己去超度他們的亡靈。
這種感覺,帶來的心靈震撼,無法用語言去形容。
這一刻,野人海湖畔燈火通明。
所有人都在等待陳光宗宣讀祭文。
祭文陳光宗肯定不會。
真要說念的話,屈原的《九歌·國殤》最合適。
然而,楚辭太長。
不合適此刻的氣氛。
就是很合適,陳光宗也記不住。
所以等待所有的火葬祭祀準備都已經完成之後,陳光宗隻說一句,“願諸位逝去的將士,最終都能夠迴歸蠻國,點火!”
噗!
頓時,野人海變成了一片燃燒的火海。
陳光宗突然感受到夜空之中,有一道玄之又玄的力量融入他的識海之中。
嗯,是信仰之力。
很玄妙。
也很震撼。
念力一漲再漲。
他終於感受到最為神使的好處了。
隻能感慨,神棍真好。
望著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之中,化為灰燼的戰士,陳光宗又一次在心中默念,“願諸位都能夠魂歸蠻國,以我的名義!”
……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
很需要。
就算西蜀國不靠海,不需要海防,但西西蜀國卻需要漕運。
國境內,多有水寇出沒,不管是剿匪還是剿寇,都需要水師。
西蜀國跟南蠻地區的水上通道就是沅水。
沅水也叫沅水江,跟野人海相通。
南蠻各大部落想要逃避劉衡的鎮壓,似乎不太可能。
剿滅了野人部落,劉衡會出兵討伐他們,不剿滅野人部落,劉衡更加會出兵討伐他們。
更不要說,現在太淵王府幕僚趙右銘跟天心劍閣長老胡威都被幹掉的情況之下,劉衡作為太淵王安插在西蜀國內境內一顆最為重要的棋子,沒有道理不出兵。
熊川五大部落的族長忌憚劉衡,又不願意跟野人部落拚個魚死網破,隻好求援於他們的神使大人——陳光宗。
陳光宗一合計,幹掉劉衡以及他的親衛騎兵山字營,大有可為。
當然不會拒絕熊川他們的要求,他也沒有第一時間答應熊川,而是望向吉木。
剛才的攻城之戰,野人部落談不上損失慘重,也折損了幾百個戰士,其中還包含具有修為在身的狂戰士。
這些犧牲的部落戰士,大部分都是死在五大部落的聯軍射出第一波箭雨之下。
相比較,不管是銀霜騎兵小隊還是趙右銘跟胡威都不在意野人部落的普通戰士,他們的目標始終都是陳光宗。
對於他們來說,幹掉太子光耀,任務就完成了。
前一刻,雙方還打生打死,此刻,就讓他們握手言和,怎麽看都覺得有些荒唐。
所以他望向吉木,“吉木族長,怎麽看?”
陳光宗沒有想到的是,吉木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深明大義,“一切都聽候神使的安排!”
陳光宗望向吉木,見到對方的目光不作偽,感慨不已。
換成他,再怎麽深明大義,有機會都必須讓熊川等人付出代價。
然而,陳光宗還是小看神使對於南蠻各大部落的影響力。
神使,神使,蠻神的使者。
在整個信奉蠻神的南蠻地區,誰敢忤逆他的意誌?
整個南蠻地區的部落部眾,都是蠻神的子民。
神使的意誌,就是代表著蠻神的意誌。
就算是吉木想要忤逆,野人部落的大部分人都會追隨陳光宗而去。
更不要說對於南蠻各大部落的部眾來說,戰士光榮戰死,就是迴歸蠻神的懷抱,這是他們的最好的歸宿。
當然,在這之前,還需要他這個神使,為戰死的部落戰士做一場火葬祭祀。
火葬祭祀,是南蠻部落習俗之一。
行火葬時要宰羊設祭。
祭羊忌用母羊或閹羊,要選一頭角長而盤圈的公綿羊勒死,取膽卜吉兇。
膽大而飽滿且蠟黃者為吉,枯小收縮變色者為兇。
有蠻神使者的主持,也不需要各大部落的祭司主持了。
相比較土司或者大祭司,神使的主持,對於各大部落死去的戰士來說,這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情。
不過戰爭時間,一切從簡。
殺豬宰羊什麽的就免了。
不管是野人部落還是其他五大部落死去的戰士,陳光宗都一視同仁。
都給他們主持火葬祭祀。
然而,這個一視同仁,還是要打雙引號的。
五大聯軍的火葬祭祀地點放在野人部落城牆之外的部落駐紮之地。
相比較野人部落,他們的死亡人數不多,不到兩百。
大部分都是死在雙方箭雨的對射之中,還有一些倒黴的家夥,死在陳光宗對轟的劍氣之中。
火葬祭祀,不管是祭奠死者,還為了消除瘟疫,都非常有必要。
主持完五大聯軍的火葬祭祀。
接著就是野人部落,相比較五大部落,野人部落可謂損失慘重。
這種損失,除了之前被聯軍箭雨偷襲死亡的數百之外,還有白天銀霜騎兵攻城的時候,犧牲的兩千多人。
火葬祭祀就放在野人海湖畔。
儀式隆重卻盛大。
五大部落窺視野人部落,歸根到底還是窺視野人海。
以現在野人部落的實力,想要守護住野人海,已經不現實。
還不如對外開放,共同治理。
反正有陳光宗的存在,野人部落不會被虧待就是。
對於太子光耀來說,整個大夏王朝都是他的天下,不要說是整個南蠻部落。
當然,對於陳光宗來說整個小說世界,都是他的天下。
隻是現在還暫時沒有完成征服而已。
現在黑熊、白鴿、東夷、龍口、九寨五大部落都歸屬於他。
然而,對於他來說,野人部落才是嫡係,五大部落充其量就是叛軍歸降。
肯定是區別對待。
這種區別對待,熊川他們也無法說什麽。
除了野人部落存活的一萬多部眾之外,連五大部落的聯軍也都紛紛出席火葬儀式現場。
戰爭是要死人的,不管是部落的爭鬥,還是諸侯國之間的征戰亦或是王朝之間的征伐。
都會死人。
相比較之下,一死就是數萬人的古戰場,部落的爭鬥,就顯得不入流。
然而,那終究是紙麵數字。
不管是曆史上的戰役,還是小說世界的經典戰役,死掉幾萬人,對於陳光宗來說,都覺得很正常的事情。
他是作者,編撰多少人死掉就會多少人死掉。
有時候,為了烘托悲壯的氣氛,就需要更多的人去死。
反正就是一個字麵數字。
幾個人跟幾千幾萬人,又有什麽區別呢?
然而,位於火葬祭祀現場,這種衝擊卻太強烈了。
數千具屍體就堆放在自己的眼前,然後等待著自己去超度他們的亡靈。
這種感覺,帶來的心靈震撼,無法用語言去形容。
這一刻,野人海湖畔燈火通明。
所有人都在等待陳光宗宣讀祭文。
祭文陳光宗肯定不會。
真要說念的話,屈原的《九歌·國殤》最合適。
然而,楚辭太長。
不合適此刻的氣氛。
就是很合適,陳光宗也記不住。
所以等待所有的火葬祭祀準備都已經完成之後,陳光宗隻說一句,“願諸位逝去的將士,最終都能夠迴歸蠻國,點火!”
噗!
頓時,野人海變成了一片燃燒的火海。
陳光宗突然感受到夜空之中,有一道玄之又玄的力量融入他的識海之中。
嗯,是信仰之力。
很玄妙。
也很震撼。
念力一漲再漲。
他終於感受到最為神使的好處了。
隻能感慨,神棍真好。
望著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之中,化為灰燼的戰士,陳光宗又一次在心中默念,“願諸位都能夠魂歸蠻國,以我的名義!”
……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