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我又是什麽樣的?”墨紫幽問他。
“美麗,聰慧,一身傲骨。”姬淵凝視著她迴答。
墨紫幽笑了,可前世的她並非如此,他們二人今生再相遇都已不是前世模樣。
“可以告訴我答案了麽?”墨紫幽問他。
“你應該知道,前世待太後和葉閣老都故去之後,葉家遭受了何種滅頂之災。”姬淵淡淡道。
墨紫幽點頭,前世葉閣老故去之後第五日,韓忠便羅織罪名,授意一眾言官上書彈劾葉閣老和葉家的數十條罪狀。皇上本就因葉閣老生前幾次犯諫直言而心懷芥蒂,盛怒之下便下令將葉家抄家,葉氏子孫或被逼死,或被流放。當時的慘狀不下於當年蘇家之禍。
“依你先前所言,你由太後撫養長大,太後於你有恩,而葉家是太後母族。前世葉家慘禍是韓忠一手造成的。”墨紫幽搖頭,“可你明知這一點,此生為還讓成王與韓忠為比,反而讓葉家陷入如今這般飽受非議之境地。我就更看不懂了。”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製。”姬淵輕笑一聲,道,“自皇上寵信韓忠以來,韓忠便在朝廷上下遍植親信黨羽,而內閣之中,七位輔臣,有六位都與韓忠有所勾結,其中與韓忠來往最密切的,便是你的伯父,內閣次輔墨越青——”
墨紫幽聽到這裏,頓時微微皺眉,墨越青無論前世今生在她眼中都是那等一心鑽營的小人。前世,她就曾聽聞後來成為首輔的墨越青與韓忠關係密切,而前世葉家之禍,也有他的手筆。當時,韓忠與墨越青相互勾結,把持朝政,整個魏國朝廷幾乎成了他們二人的一言之堂。這種聯盟一直維持到楚烈登基之後,韓忠突然被人殺害,屍體被人掛在葉宅的中門前時,才被打破。
“如今整個內閣裏,中正剛直之人隻餘葉閣老一人。”姬淵又笑,“這朝堂之上,早已一片濁流,葉閣老根本獨木難支。我實覺得他十分辛苦,何不順應時勢,就讓這朝堂上的濁水橫流便罷。”
“你想逼葉閣老引退。”墨紫幽忽然就懂了姬淵所為之真意。
“太後於我有恩,此生,我自不能坐視葉家重蹈覆轍。”姬淵語氣淡淡,“可惜,前世我慢了一步才察覺韓忠迫害葉家的計劃,沒能挽救葉家。此事一直是我心中所憾。”
“前世,是你殺了韓忠。”墨紫幽道。
姬淵點頭。前世,楚烈登基之後,便嫌韓忠礙手礙腳,他便借機殺了韓忠,替葉氏滿門報仇。
“可你何必要用這種方式逼葉閣老引退,完全可以私下勸說於他。”墨紫幽又皺起眉頭問。
“前世,我何嚐沒有讓人勸過他。”姬淵苦笑,“我早知皇上心中已對葉閣老不滿,所以曾幾次授意人勸他引退。但他堅持不肯。”
葉閣老不肯,不因他貪戀內閣首輔的權柄,隻因他忠心侍君,心懷天下,不願明哲保身如徐太傅那般引退賦閑。
是以,姬淵今生才用了這般激烈的手段想逼葉閣老引退。一旦葉家名譽掃地,葉閣老的聲望必會受到波及,到時候葉閣老的政敵必會蠢蠢欲動上書彈劾,逼葉閣老退位讓賢。
而目前,皇上對葉閣老還未到前世那般積怨極深的地步,葉閣老隻要現在退了,皇上感念他以往功績,必會像對待徐太傅一般善待葉家,葉家此生就不會有前世那傾覆之禍。
“可蘇閣老已死,徐太傅已退,若葉閣老再退,朝中清流群龍無首,內閣再無人能製衡內廷總管韓忠,這朝堂上若真是濁水橫流,你又要如何還大魏百姓一片河清海宴?”墨紫幽看著姬淵,沉聲問。
葉閣老何嚐不知自己的剛直之性早惹得皇上對他心生怨氣,可他心知自己不能退。他若退,葉家可保,但朝局必失,他若不退,可再保大魏朝堂幾年清明,但葉家必覆。當真是進退兩難。
這也是墨紫幽一直想不出葉家之禍該如何解的原因。
“謀時而動,順勢而為。既已是濁水橫流,那就把這片濁流再攪混一些。”姬淵唇角的微笑帶著一種從容不迫的自信,“就因葉閣老身在朝中,是以那些小人才會沆瀣一氣,聯起手來對付他。倘若葉閣老不在,他們失去了共同的敵人,還能如從前那般同氣連枝麽?不,一旦利益相左,他們之間必將出現裂痕。”
墨紫幽靜靜聽著姬淵說話,“自古因權勢而起的*從來就是無底洞,大權在握,必然滿而生驕,又豈能容他人酣睡於臥榻之側。前世,你伯父墨越青和韓忠表麵上看起來一團和氣,私下裏針對彼此的小動作可是一直沒停過。而我隻要為他們製造更大的裂痕,那這濁流裏的巨浪與旋渦就會相當精彩。”
“原來,你想讓他們狗咬狗。”墨紫幽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姬淵笑。
一旦無葉閣老的阻擋,韓忠與接任首輔的墨越青手中權柄必將達到鼎盛,待到再無人可與他們抗衡之時,他們反而會成為彼此的敵人。自古小人無朋,隻因利而聚,一旦分利不均,必將反目成仇。
墨紫幽不由得在心中為姬淵的計策拍案叫絕,她之前從未想到過這一點,她於朝堂之事從來隻是一知半解,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不如姬淵之萬一。
“可你這一招也極險。”墨紫幽又搖頭道,“一旦你無法成功離間他們,那這股濁流怕是要泛濫得不可收拾了。”
“不,我已為他們製造了裂痕。”姬淵的那雙鳳眼裏滿是笑意。
墨紫幽一怔,眉心微蹙,隱隱猜到,“成王?”
“四小姐果然聰明。”姬淵歎息地笑,“就是成王。”
那日墨紫幽在皇宮裏,親眼見韓忠為楚玄向皇上獻酒進言,那時她便猜到楚玄已成功拉攏韓忠。在爭儲一事上,韓忠怕是將會支持楚玄。
六年前,還是刑部侍郎的墨越青是蘇家一案的主審官員之一。那時,墨越青是否在那一案中動過手腳,墨紫幽不得而知。可看楚玄送她迴金陵那日,對墨府過門不入,墨老夫人也未開中門以迎客之禮以待之。後來,除了正月初八那日曾應帖到墨府赴宴之外,楚玄就與墨家再無往來。顯然楚玄是對墨家心有芥蒂,而這一點,墨越青心裏隻怕也很清楚。
“你覺得我伯父不會願意讓成王登基,故而會因此而與支持成王的韓忠產生分歧?”墨紫幽問。
“不止是你伯父,與你伯父關係密切的寧國公府,也絕對不會願意看著成王登上大位。”姬淵搖頭笑道。
墨紫幽想到了蕭貴妃,其實有一個猜測一直都在她心裏。她問姬淵,“你和成王懷疑六年前蘇家之禍,始作俑者是寧國公府?”
六年前,蕭貴妃在六濟山被皇上臨幸和蘇家出事的時間太巧,正是蕭貴妃那件事導致了皇上與楚玄,與蘇皇後,與蘇閣老之間出現了第一道裂痕。若無那第一道裂痕,若是皇上對蘇氏一族寵幸依舊,後來出事的時候,蘇家未必沒有翻身的機會。
是以,哪怕六年前蘇家出事之時,寧國公府雖未伸出援手,但也未落井下石,可墨紫幽依舊覺得蘇家一事與寧國公府有關。
“不錯。”姬淵點頭,“當年蕭貴妃那件事的時機未免太湊巧。讓人不得不疑。”
“可為什麽?”墨紫幽不解,“寧國公掌西南兵事,蘇閣老又從不幹涉西南之事,兩家一向並無過節,相反私交甚篤。況且,那時成王已是太子,若是成王順利繼位,蕭家就會出一位皇後,繼而成為大魏第一外戚。蕭家又何必自毀長城?”
“我和成王也很想知道。”姬淵搖頭道,“前世,我一心向皇上報仇,蘇家一事於我無利用價值,我便沒有仔細查探過。是以,前世直到最後,我也不知道寧國公府要向蘇家下手的原因。隻是,你伯父墨越青六年前為蘇家一案的主審官時,曾對蘇家落井下石。墨家和寧國公府是姻親,雖是兩家,實則卻是一體,一個不幹淨,另一個隻怕也是幹淨不了。”
“原來,你讓成王拉攏韓忠,就是為了製造韓忠與我伯父之間的裂痕。”今日的姬淵真是顛覆了墨紫幽以往對他的種種認知。她又問,“可是韓忠從來都不是容易拉攏的,前世楚烈直到最後也隻是險險穩住他。今生,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前世我沒來得及抓住韓忠的軟肋。”姬淵迴答,“可今生,我卻提前拿住了他的軟肋。”
墨紫幽的雙眼一瞬不瞬地看著他,等著他的答案。
“許多人都知韓忠本是秀才,當年因窮困潦倒而自宮入宮。”姬淵道,“但卻少有人知曉,他入宮前本有一個兒子。因為太過貧窮,他就賣了自己的兒子。等到他位高權重之後,便對自己這唯一的血脈極為愧疚,所以多年來一直派人尋找他的兒子。”
“你替他找到了他的兒子?”墨紫幽問。
前世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韓忠居然有個兒子,她還真不知道。
“沒有,但我找到了他的孫女。”姬淵道,“他的兒子兩年前在西南被人打死,隻留下一個十四歲的獨女,名叫韓豔。”
“因為你們替他尋迴了孫女,所以他才願意支持成王?”墨紫幽問。
“不止如此,”姬淵又道,“韓豔傾慕成王,如今已入成王府為妾。”
“難怪。”墨紫幽先是一怔,繼而失笑。
韓忠的孫女如今是楚玄的妾室,若是韓忠將來成功扶助楚玄登基,他除了從龍有功之外,孫女還可封妃。指不定他野心勃勃一心還想著讓他的孫女當上皇後,那他便是當朝第一外戚。這麽大的誘惑在眼前,他自然是要支持楚玄。
隻是韓豔是如何傾慕上楚玄的,可就耐人尋味了。
“美麗,聰慧,一身傲骨。”姬淵凝視著她迴答。
墨紫幽笑了,可前世的她並非如此,他們二人今生再相遇都已不是前世模樣。
“可以告訴我答案了麽?”墨紫幽問他。
“你應該知道,前世待太後和葉閣老都故去之後,葉家遭受了何種滅頂之災。”姬淵淡淡道。
墨紫幽點頭,前世葉閣老故去之後第五日,韓忠便羅織罪名,授意一眾言官上書彈劾葉閣老和葉家的數十條罪狀。皇上本就因葉閣老生前幾次犯諫直言而心懷芥蒂,盛怒之下便下令將葉家抄家,葉氏子孫或被逼死,或被流放。當時的慘狀不下於當年蘇家之禍。
“依你先前所言,你由太後撫養長大,太後於你有恩,而葉家是太後母族。前世葉家慘禍是韓忠一手造成的。”墨紫幽搖頭,“可你明知這一點,此生為還讓成王與韓忠為比,反而讓葉家陷入如今這般飽受非議之境地。我就更看不懂了。”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製。”姬淵輕笑一聲,道,“自皇上寵信韓忠以來,韓忠便在朝廷上下遍植親信黨羽,而內閣之中,七位輔臣,有六位都與韓忠有所勾結,其中與韓忠來往最密切的,便是你的伯父,內閣次輔墨越青——”
墨紫幽聽到這裏,頓時微微皺眉,墨越青無論前世今生在她眼中都是那等一心鑽營的小人。前世,她就曾聽聞後來成為首輔的墨越青與韓忠關係密切,而前世葉家之禍,也有他的手筆。當時,韓忠與墨越青相互勾結,把持朝政,整個魏國朝廷幾乎成了他們二人的一言之堂。這種聯盟一直維持到楚烈登基之後,韓忠突然被人殺害,屍體被人掛在葉宅的中門前時,才被打破。
“如今整個內閣裏,中正剛直之人隻餘葉閣老一人。”姬淵又笑,“這朝堂之上,早已一片濁流,葉閣老根本獨木難支。我實覺得他十分辛苦,何不順應時勢,就讓這朝堂上的濁水橫流便罷。”
“你想逼葉閣老引退。”墨紫幽忽然就懂了姬淵所為之真意。
“太後於我有恩,此生,我自不能坐視葉家重蹈覆轍。”姬淵語氣淡淡,“可惜,前世我慢了一步才察覺韓忠迫害葉家的計劃,沒能挽救葉家。此事一直是我心中所憾。”
“前世,是你殺了韓忠。”墨紫幽道。
姬淵點頭。前世,楚烈登基之後,便嫌韓忠礙手礙腳,他便借機殺了韓忠,替葉氏滿門報仇。
“可你何必要用這種方式逼葉閣老引退,完全可以私下勸說於他。”墨紫幽又皺起眉頭問。
“前世,我何嚐沒有讓人勸過他。”姬淵苦笑,“我早知皇上心中已對葉閣老不滿,所以曾幾次授意人勸他引退。但他堅持不肯。”
葉閣老不肯,不因他貪戀內閣首輔的權柄,隻因他忠心侍君,心懷天下,不願明哲保身如徐太傅那般引退賦閑。
是以,姬淵今生才用了這般激烈的手段想逼葉閣老引退。一旦葉家名譽掃地,葉閣老的聲望必會受到波及,到時候葉閣老的政敵必會蠢蠢欲動上書彈劾,逼葉閣老退位讓賢。
而目前,皇上對葉閣老還未到前世那般積怨極深的地步,葉閣老隻要現在退了,皇上感念他以往功績,必會像對待徐太傅一般善待葉家,葉家此生就不會有前世那傾覆之禍。
“可蘇閣老已死,徐太傅已退,若葉閣老再退,朝中清流群龍無首,內閣再無人能製衡內廷總管韓忠,這朝堂上若真是濁水橫流,你又要如何還大魏百姓一片河清海宴?”墨紫幽看著姬淵,沉聲問。
葉閣老何嚐不知自己的剛直之性早惹得皇上對他心生怨氣,可他心知自己不能退。他若退,葉家可保,但朝局必失,他若不退,可再保大魏朝堂幾年清明,但葉家必覆。當真是進退兩難。
這也是墨紫幽一直想不出葉家之禍該如何解的原因。
“謀時而動,順勢而為。既已是濁水橫流,那就把這片濁流再攪混一些。”姬淵唇角的微笑帶著一種從容不迫的自信,“就因葉閣老身在朝中,是以那些小人才會沆瀣一氣,聯起手來對付他。倘若葉閣老不在,他們失去了共同的敵人,還能如從前那般同氣連枝麽?不,一旦利益相左,他們之間必將出現裂痕。”
墨紫幽靜靜聽著姬淵說話,“自古因權勢而起的*從來就是無底洞,大權在握,必然滿而生驕,又豈能容他人酣睡於臥榻之側。前世,你伯父墨越青和韓忠表麵上看起來一團和氣,私下裏針對彼此的小動作可是一直沒停過。而我隻要為他們製造更大的裂痕,那這濁流裏的巨浪與旋渦就會相當精彩。”
“原來,你想讓他們狗咬狗。”墨紫幽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姬淵笑。
一旦無葉閣老的阻擋,韓忠與接任首輔的墨越青手中權柄必將達到鼎盛,待到再無人可與他們抗衡之時,他們反而會成為彼此的敵人。自古小人無朋,隻因利而聚,一旦分利不均,必將反目成仇。
墨紫幽不由得在心中為姬淵的計策拍案叫絕,她之前從未想到過這一點,她於朝堂之事從來隻是一知半解,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不如姬淵之萬一。
“可你這一招也極險。”墨紫幽又搖頭道,“一旦你無法成功離間他們,那這股濁流怕是要泛濫得不可收拾了。”
“不,我已為他們製造了裂痕。”姬淵的那雙鳳眼裏滿是笑意。
墨紫幽一怔,眉心微蹙,隱隱猜到,“成王?”
“四小姐果然聰明。”姬淵歎息地笑,“就是成王。”
那日墨紫幽在皇宮裏,親眼見韓忠為楚玄向皇上獻酒進言,那時她便猜到楚玄已成功拉攏韓忠。在爭儲一事上,韓忠怕是將會支持楚玄。
六年前,還是刑部侍郎的墨越青是蘇家一案的主審官員之一。那時,墨越青是否在那一案中動過手腳,墨紫幽不得而知。可看楚玄送她迴金陵那日,對墨府過門不入,墨老夫人也未開中門以迎客之禮以待之。後來,除了正月初八那日曾應帖到墨府赴宴之外,楚玄就與墨家再無往來。顯然楚玄是對墨家心有芥蒂,而這一點,墨越青心裏隻怕也很清楚。
“你覺得我伯父不會願意讓成王登基,故而會因此而與支持成王的韓忠產生分歧?”墨紫幽問。
“不止是你伯父,與你伯父關係密切的寧國公府,也絕對不會願意看著成王登上大位。”姬淵搖頭笑道。
墨紫幽想到了蕭貴妃,其實有一個猜測一直都在她心裏。她問姬淵,“你和成王懷疑六年前蘇家之禍,始作俑者是寧國公府?”
六年前,蕭貴妃在六濟山被皇上臨幸和蘇家出事的時間太巧,正是蕭貴妃那件事導致了皇上與楚玄,與蘇皇後,與蘇閣老之間出現了第一道裂痕。若無那第一道裂痕,若是皇上對蘇氏一族寵幸依舊,後來出事的時候,蘇家未必沒有翻身的機會。
是以,哪怕六年前蘇家出事之時,寧國公府雖未伸出援手,但也未落井下石,可墨紫幽依舊覺得蘇家一事與寧國公府有關。
“不錯。”姬淵點頭,“當年蕭貴妃那件事的時機未免太湊巧。讓人不得不疑。”
“可為什麽?”墨紫幽不解,“寧國公掌西南兵事,蘇閣老又從不幹涉西南之事,兩家一向並無過節,相反私交甚篤。況且,那時成王已是太子,若是成王順利繼位,蕭家就會出一位皇後,繼而成為大魏第一外戚。蕭家又何必自毀長城?”
“我和成王也很想知道。”姬淵搖頭道,“前世,我一心向皇上報仇,蘇家一事於我無利用價值,我便沒有仔細查探過。是以,前世直到最後,我也不知道寧國公府要向蘇家下手的原因。隻是,你伯父墨越青六年前為蘇家一案的主審官時,曾對蘇家落井下石。墨家和寧國公府是姻親,雖是兩家,實則卻是一體,一個不幹淨,另一個隻怕也是幹淨不了。”
“原來,你讓成王拉攏韓忠,就是為了製造韓忠與我伯父之間的裂痕。”今日的姬淵真是顛覆了墨紫幽以往對他的種種認知。她又問,“可是韓忠從來都不是容易拉攏的,前世楚烈直到最後也隻是險險穩住他。今生,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前世我沒來得及抓住韓忠的軟肋。”姬淵迴答,“可今生,我卻提前拿住了他的軟肋。”
墨紫幽的雙眼一瞬不瞬地看著他,等著他的答案。
“許多人都知韓忠本是秀才,當年因窮困潦倒而自宮入宮。”姬淵道,“但卻少有人知曉,他入宮前本有一個兒子。因為太過貧窮,他就賣了自己的兒子。等到他位高權重之後,便對自己這唯一的血脈極為愧疚,所以多年來一直派人尋找他的兒子。”
“你替他找到了他的兒子?”墨紫幽問。
前世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韓忠居然有個兒子,她還真不知道。
“沒有,但我找到了他的孫女。”姬淵道,“他的兒子兩年前在西南被人打死,隻留下一個十四歲的獨女,名叫韓豔。”
“因為你們替他尋迴了孫女,所以他才願意支持成王?”墨紫幽問。
“不止如此,”姬淵又道,“韓豔傾慕成王,如今已入成王府為妾。”
“難怪。”墨紫幽先是一怔,繼而失笑。
韓忠的孫女如今是楚玄的妾室,若是韓忠將來成功扶助楚玄登基,他除了從龍有功之外,孫女還可封妃。指不定他野心勃勃一心還想著讓他的孫女當上皇後,那他便是當朝第一外戚。這麽大的誘惑在眼前,他自然是要支持楚玄。
隻是韓豔是如何傾慕上楚玄的,可就耐人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