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立,來京朝賀的官員絡繹不絕。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思想上壓力山大,一路上戰戰兢兢,幾乎夜夜難眠。
趙匡胤在落魄之時,前來投靠,王彥超時任複州防禦使,不肯收留。從前對被人帶搭不理,現在趙匡胤當了皇帝,高高在上,高攀不起,他會不會追究自己當年怠慢之罪
太監前來宣讀聖旨,令新來的五個節度使白重讚、武從德、王彥超、郭從義、楊廷璋,到上林苑見駕。
王彥超聞聽,不由得渾身直冒冷汗。若是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隨班叩見皇帝,未必專門問你什麽。現在到上林苑去見駕,就不得不與趙匡胤麵對麵的奏對,若皇上問起當年之事,恐怕罪責難逃。還未到上林苑,王彥超的內衣已完全濕透。
太監向上奏報:“五位節度使已到外麵候旨。”
趙匡胤道:“宣他們進來。”
五人進入閣內,跪倒在地,山唿萬歲,三跪九叩大禮行畢。
趙匡胤道:“今日閑來無事,因念卿等駐防西北風沙之地,守邊辛苦,特地宣召諸卿等前來,賞花飲酒。”大家謝恩落座。王彥超見趙匡胤態度和藹,絲毫沒有責怪他的意思,才稍稍放寬了心。
趙匡胤吩咐擺酒設宴,與眾卿暢飲。這些節度使見新皇平易近人,也不再拘束,三杯酒下肚,眾人都略有醉意。
趙匡胤終於開口說話了,他問王彥超道:“朕當年投靠於卿,卿為何不肯收留朕”
王彥超驚得當啷一聲筷子掉在地上,慌忙起身,繞開桌案,匍匐在地,迴道:“當年……”,他清了清嗓子,“當年臣任複州防禦使,不過是一勺之水罷了,一勺之水怎樣能容得下神龍……皇上當年沒有留在複州,才使得神龍有今日之騰飛,這都是天意安排。”
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就此釋懷。
王彥超擦了擦臉上的冷汗,也跟著尷尬地笑了起來。
第二天上朝,王彥超被封為中書令,不久以後,調為永興軍節度使。
成大事者,必然有非同一般的容人雅量。宰相肚裏能撐船,皇上肚裏能裝下一片海。
天狂必下雨,人狂必有禍。
在進京覲見的地方官吏中還有一個人,也是嚇得要死,這個人就是隨州刺史董遵誨。當年,趙匡胤隨州投靠董宗本,公子爺董遵誨狂得不行不行的,沒少給趙匡胤小鞋穿,跟他過不去,讓他難堪。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趙匡胤當了皇帝,董遵誨心中惶恐萬分,感覺自己這次過不了這一關,必死無疑。
趙匡胤特地“便殿召見”,董遵誨一進殿,便伏地請死。向上叩頭道:“臣愚昧,不識真主,臣死罪。”
趙匡胤哈哈大笑,令左右把他扶起,問道:“你還記得從前紫雲和化龍的夢嗎”
董遵誨再次下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當時愚昧不明,多有冒犯,臣罪該萬死。”
這時候,有士兵在殿外敲響登聞鼓,趁機上奏董遵誨罪狀十餘條。
董遵誨更加惶恐,渾身如篩糠一樣,心想:“完了完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自己這迴是死定了!”
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都怪自己太過任性,有些領悟來得太晚,有些事情懺悔沒用。董遵誨感覺自己現在就像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揚子江心斷纜崩舟,整個人徹底癱在地上。
趙匡胤道:“朕正在赦罪賞功,難道會計較你以前的過失嗎卿不必擔心,朕一樣會用你。”
聞聽此言,董遵誨感覺自己終於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把自己從死亡的深淵又給拉了迴來。他穩了穩心神,再次向上叩頭道:“今蒙陛下赦罪,臣定當做牛做馬,銜環以報。”
趙匡胤命人擺酒設宴,道:“朕今日且與故人小酌,以敘隨州舊誼。”
董遵誨再次起身謝恩。
趙匡胤道:“你母親現在哪裏”
董遵誨道:“家母現在幽州(今北京西南),患難遠隔,不得相見。當年石敬瑭把幽州割給契丹,至今二十餘年,母親一直住在原籍,幽州地處敵國,天各一方,不能相見。”
董遵誨的父親董宗本過去曾是趙延壽的部下,趙延壽戰敗以後,投靠遼國人當了漢奸,董宗本不想跟著他幹,帶著兒子偷偷地迴到了中原,妻子隻身留在幽州。
趙匡胤沉吟片刻,道:“定州離契丹幽州較近,朕任你為定州防禦使,汝可尋找機會,將令堂接來,母子團聚,也是件好事。”
董遵誨一聽,再次離席,伏地叩頭道:“臣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久,趙匡胤派人帶了大批珠寶,到幽州行賄契丹將領,把董遵誨的母親從幽州接到定州防禦使衙門,董遵誨感念趙匡胤的大恩,特地選了幾匹北地名馬,派劉綜進京謝恩。
趙匡胤龍顏大悅,他把自己穿的珍珠盤龍衣,脫下來贈賜董遵誨。
劉綜很是驚訝,道:“董遵誨隻不過是人臣,哪有資格享受起這樣的賜物呢”
趙匡胤道:“我與遵誨的關係非同一般,用不著分這個那個。”
一個素有前嫌的人,卻能受此殊榮,怎能不使其無限的感恩,怎能不心甘情願地去為之效死!
董遵誨沒有讓趙匡胤失望,他虛心下士,與士卒同甘苦,守邊二十餘年,屢立新功,後來升至節度使,成為一代名將。過世後,邊境軍民為了懷念他,還給他建祠祭祀。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趙匡胤當初投奔董宗本,得到短期的照應,現在他對董遵誨,不計前嫌,提攜重用,也算是一種報答吧。
聖主即位,天下遍生祥瑞。這祥瑞有的是地上長的,有的是憑空出現的,有的是被新發現的,也有人為的。
比如禾生雙穗,地湧甘泉,空中出現七彩祥雲,某地出現奇禽異獸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上天對當朝天子的行為、政績、政策、政令的讚美和表彰。
隻要是能給當朝最高權力的統治者臉上貼金的事,都可以被說成祥瑞。
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皇出世,神仙相助。”
趙匡胤登基後,最大的祥瑞就是國內跟後就誕生了一位救苦救難的神仙。
海神媽祖
大宋立國兩個月之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莆田縣湄洲島,都巡檢林願的小女兒出生。
這孩子從其出生至滿月間,一直不啼不哭,故而取名林默,又稱林默娘,她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媽祖。
默娘打小就聰明穎慧,八歲入私塾讀書學習,勤學強記且過目成誦。她性情和順,愛鑽研醫道,教人防疫消災,治病救人,行善濟世,深得漁民愛戴。
神仙一般都是不結婚的,因不滿封建婚姻,默娘立誌終生不嫁。
默娘經常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
一個弱女子,在風急浪險的海上,救人於危難,這是何等的大愛!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的菩薩!
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菩薩,隻是我們肉眼凡胎分辨不出來罷了。就像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的偈子雲:“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二十八歲的林默娘在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時,不幸被桅杆擊中頭部,落水身亡。
死後,林默娘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見她於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默娘還常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庇民,福佑群生,大家都說默娘成仙了,航海人更是敬之若神。
慧眼預知晴雨候,慈心每治病愁容。
聞聲救險顯奇跡,護國庇民樹大功。
不久,鄉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敬稱她為“媽祖”,前來朝覲祭祀者絡繹不絕。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突遇海上狂風大浪,船隻接二連三地被卷入海中。路允迪仰天長歎,難道自己就要葬身海底了嗎驚恐萬分之中,他看到一名女子登上檣竿,穩住了船隻。路允迪逃過一難,心下感激這名女神的救命之恩,就跟屬下李振講了這件事。李振是莆田人,他告訴路允迪說,這是他家鄉的媽祖娘娘顯靈了,救了大人一命。路允迪大為感動,迴朝後向宋徽宗奏明此事,宣揚媽祖庇佑的功勞。
徽宗隨即詔以“順濟”為媽祖廟額。媽祖於是從地方神,升格成為國家大神。人們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稱其為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
媽祖成為曆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女神。
宋徽宗之後,經過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先後有十四位皇帝對媽祖進行了三十六次敕封,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六十四個字,已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媽祖的地位與孔子、關羽一樣,被列入國家祀典。地方官員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媽祖成了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
海神媽祖出生於趙匡胤登基這一年,她在世時也曾是大宋子民,作為中華著名神隻,目前,全世界有兩億多媽祖信徒。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媽祖也是當今中國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另外兩個是黃帝和孔子。
將生命活成那朵蓮花,如果你心中能裝著百姓,你就是百姓心中的神。
趙匡胤的龍椅還沒坐熱乎,兩大威脅就擺在他的麵前,一個是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另一個是鎮守揚州的節度使李重進。
這兩個人手握重兵,隨時可能起兵,尤其是李筠,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有道是:
拚將一死效孤忠,臣力窮時恨不窮。
厝火積薪甘燼骨,滿城煙霧可憐紅。
趙匡胤在落魄之時,前來投靠,王彥超時任複州防禦使,不肯收留。從前對被人帶搭不理,現在趙匡胤當了皇帝,高高在上,高攀不起,他會不會追究自己當年怠慢之罪
太監前來宣讀聖旨,令新來的五個節度使白重讚、武從德、王彥超、郭從義、楊廷璋,到上林苑見駕。
王彥超聞聽,不由得渾身直冒冷汗。若是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隨班叩見皇帝,未必專門問你什麽。現在到上林苑去見駕,就不得不與趙匡胤麵對麵的奏對,若皇上問起當年之事,恐怕罪責難逃。還未到上林苑,王彥超的內衣已完全濕透。
太監向上奏報:“五位節度使已到外麵候旨。”
趙匡胤道:“宣他們進來。”
五人進入閣內,跪倒在地,山唿萬歲,三跪九叩大禮行畢。
趙匡胤道:“今日閑來無事,因念卿等駐防西北風沙之地,守邊辛苦,特地宣召諸卿等前來,賞花飲酒。”大家謝恩落座。王彥超見趙匡胤態度和藹,絲毫沒有責怪他的意思,才稍稍放寬了心。
趙匡胤吩咐擺酒設宴,與眾卿暢飲。這些節度使見新皇平易近人,也不再拘束,三杯酒下肚,眾人都略有醉意。
趙匡胤終於開口說話了,他問王彥超道:“朕當年投靠於卿,卿為何不肯收留朕”
王彥超驚得當啷一聲筷子掉在地上,慌忙起身,繞開桌案,匍匐在地,迴道:“當年……”,他清了清嗓子,“當年臣任複州防禦使,不過是一勺之水罷了,一勺之水怎樣能容得下神龍……皇上當年沒有留在複州,才使得神龍有今日之騰飛,這都是天意安排。”
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就此釋懷。
王彥超擦了擦臉上的冷汗,也跟著尷尬地笑了起來。
第二天上朝,王彥超被封為中書令,不久以後,調為永興軍節度使。
成大事者,必然有非同一般的容人雅量。宰相肚裏能撐船,皇上肚裏能裝下一片海。
天狂必下雨,人狂必有禍。
在進京覲見的地方官吏中還有一個人,也是嚇得要死,這個人就是隨州刺史董遵誨。當年,趙匡胤隨州投靠董宗本,公子爺董遵誨狂得不行不行的,沒少給趙匡胤小鞋穿,跟他過不去,讓他難堪。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趙匡胤當了皇帝,董遵誨心中惶恐萬分,感覺自己這次過不了這一關,必死無疑。
趙匡胤特地“便殿召見”,董遵誨一進殿,便伏地請死。向上叩頭道:“臣愚昧,不識真主,臣死罪。”
趙匡胤哈哈大笑,令左右把他扶起,問道:“你還記得從前紫雲和化龍的夢嗎”
董遵誨再次下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當時愚昧不明,多有冒犯,臣罪該萬死。”
這時候,有士兵在殿外敲響登聞鼓,趁機上奏董遵誨罪狀十餘條。
董遵誨更加惶恐,渾身如篩糠一樣,心想:“完了完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自己這迴是死定了!”
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都怪自己太過任性,有些領悟來得太晚,有些事情懺悔沒用。董遵誨感覺自己現在就像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揚子江心斷纜崩舟,整個人徹底癱在地上。
趙匡胤道:“朕正在赦罪賞功,難道會計較你以前的過失嗎卿不必擔心,朕一樣會用你。”
聞聽此言,董遵誨感覺自己終於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把自己從死亡的深淵又給拉了迴來。他穩了穩心神,再次向上叩頭道:“今蒙陛下赦罪,臣定當做牛做馬,銜環以報。”
趙匡胤命人擺酒設宴,道:“朕今日且與故人小酌,以敘隨州舊誼。”
董遵誨再次起身謝恩。
趙匡胤道:“你母親現在哪裏”
董遵誨道:“家母現在幽州(今北京西南),患難遠隔,不得相見。當年石敬瑭把幽州割給契丹,至今二十餘年,母親一直住在原籍,幽州地處敵國,天各一方,不能相見。”
董遵誨的父親董宗本過去曾是趙延壽的部下,趙延壽戰敗以後,投靠遼國人當了漢奸,董宗本不想跟著他幹,帶著兒子偷偷地迴到了中原,妻子隻身留在幽州。
趙匡胤沉吟片刻,道:“定州離契丹幽州較近,朕任你為定州防禦使,汝可尋找機會,將令堂接來,母子團聚,也是件好事。”
董遵誨一聽,再次離席,伏地叩頭道:“臣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久,趙匡胤派人帶了大批珠寶,到幽州行賄契丹將領,把董遵誨的母親從幽州接到定州防禦使衙門,董遵誨感念趙匡胤的大恩,特地選了幾匹北地名馬,派劉綜進京謝恩。
趙匡胤龍顏大悅,他把自己穿的珍珠盤龍衣,脫下來贈賜董遵誨。
劉綜很是驚訝,道:“董遵誨隻不過是人臣,哪有資格享受起這樣的賜物呢”
趙匡胤道:“我與遵誨的關係非同一般,用不著分這個那個。”
一個素有前嫌的人,卻能受此殊榮,怎能不使其無限的感恩,怎能不心甘情願地去為之效死!
董遵誨沒有讓趙匡胤失望,他虛心下士,與士卒同甘苦,守邊二十餘年,屢立新功,後來升至節度使,成為一代名將。過世後,邊境軍民為了懷念他,還給他建祠祭祀。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趙匡胤當初投奔董宗本,得到短期的照應,現在他對董遵誨,不計前嫌,提攜重用,也算是一種報答吧。
聖主即位,天下遍生祥瑞。這祥瑞有的是地上長的,有的是憑空出現的,有的是被新發現的,也有人為的。
比如禾生雙穗,地湧甘泉,空中出現七彩祥雲,某地出現奇禽異獸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上天對當朝天子的行為、政績、政策、政令的讚美和表彰。
隻要是能給當朝最高權力的統治者臉上貼金的事,都可以被說成祥瑞。
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皇出世,神仙相助。”
趙匡胤登基後,最大的祥瑞就是國內跟後就誕生了一位救苦救難的神仙。
海神媽祖
大宋立國兩個月之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莆田縣湄洲島,都巡檢林願的小女兒出生。
這孩子從其出生至滿月間,一直不啼不哭,故而取名林默,又稱林默娘,她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媽祖。
默娘打小就聰明穎慧,八歲入私塾讀書學習,勤學強記且過目成誦。她性情和順,愛鑽研醫道,教人防疫消災,治病救人,行善濟世,深得漁民愛戴。
神仙一般都是不結婚的,因不滿封建婚姻,默娘立誌終生不嫁。
默娘經常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
一個弱女子,在風急浪險的海上,救人於危難,這是何等的大愛!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的菩薩!
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菩薩,隻是我們肉眼凡胎分辨不出來罷了。就像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的偈子雲:“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二十八歲的林默娘在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時,不幸被桅杆擊中頭部,落水身亡。
死後,林默娘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見她於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默娘還常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庇民,福佑群生,大家都說默娘成仙了,航海人更是敬之若神。
慧眼預知晴雨候,慈心每治病愁容。
聞聲救險顯奇跡,護國庇民樹大功。
不久,鄉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敬稱她為“媽祖”,前來朝覲祭祀者絡繹不絕。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突遇海上狂風大浪,船隻接二連三地被卷入海中。路允迪仰天長歎,難道自己就要葬身海底了嗎驚恐萬分之中,他看到一名女子登上檣竿,穩住了船隻。路允迪逃過一難,心下感激這名女神的救命之恩,就跟屬下李振講了這件事。李振是莆田人,他告訴路允迪說,這是他家鄉的媽祖娘娘顯靈了,救了大人一命。路允迪大為感動,迴朝後向宋徽宗奏明此事,宣揚媽祖庇佑的功勞。
徽宗隨即詔以“順濟”為媽祖廟額。媽祖於是從地方神,升格成為國家大神。人們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稱其為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
媽祖成為曆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女神。
宋徽宗之後,經過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先後有十四位皇帝對媽祖進行了三十六次敕封,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六十四個字,已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媽祖的地位與孔子、關羽一樣,被列入國家祀典。地方官員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媽祖成了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
海神媽祖出生於趙匡胤登基這一年,她在世時也曾是大宋子民,作為中華著名神隻,目前,全世界有兩億多媽祖信徒。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媽祖也是當今中國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另外兩個是黃帝和孔子。
將生命活成那朵蓮花,如果你心中能裝著百姓,你就是百姓心中的神。
趙匡胤的龍椅還沒坐熱乎,兩大威脅就擺在他的麵前,一個是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另一個是鎮守揚州的節度使李重進。
這兩個人手握重兵,隨時可能起兵,尤其是李筠,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有道是:
拚將一死效孤忠,臣力窮時恨不窮。
厝火積薪甘燼骨,滿城煙霧可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