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臨安城內喜慶洋洋。這份喜慶,獨屬於新宋朝廷。


    汴梁城內一片肅然。這份肅然,專屬於大宋百姓。


    臨安皇宮的禦街前,百官穿著嶄新的衣服。他們在等著新宋皇帝的到來。


    汴梁皇宮的禦街前,百姓身著白衣,他們在送別家人的英靈。


    吉時已到。


    臨安皇宮,錦衣內侍嗓音嘹亮。他高聲喊叫:“新宋皇帝到”


    汴梁禦街,七旬老漢語音顫抖。他高聲喊道:“小安大人來了”


    趙構在一群宮娥,一群內侍,一群侍衛,大群命官的簇擁下,走上台階。


    跨過這九九八十一階梯,他就是新宋的皇帝。


    潘小安一手攙著老婦人,一手拉著孩童,慢慢走上高台。


    趙構轉身,台階下跪倒一片。


    潘小安直麵,高台下百姓與他對望。


    “眾愛卿平身”趙構找準了音調。這就是他想要的節奏。


    “汴梁城的父老們”潘小安語帶哭腔。這場慘劇,讓他難以平靜。


    趙構慷慨激昂:“眾位愛卿,從今日起,新宋建立。你們都是新宋的文武。你們都是新宋的有功之臣。


    我為皇帝,願與爾等共同治理新宋。使它興旺發達。”


    眾臣山唿。“我等皆忠於陛下,為新宋盡忠。”


    潘小安語音低沉:“汴梁父老,與我共祭忠魂。每一個宋人的血都不能白流,惡人必將受到懲處。”


    “小安大人,我等皆願與你共同作戰。”


    鞭炮聲響,鼓樂齊鳴。


    趙構轉身進入皇宮。他的左邊,是以汪博彥為首的文臣。他的右邊,是以韓忠為首的武將。


    他們浩浩蕩蕩進入皇宮。


    這場麵,看的完顏孔西直搖頭。


    宋人禮儀,真是非同凡響啊。這大禮儀,再給金國一百年,他們也學不會啊。


    汴梁高台。


    潘小安手持寶劍唿喚:“汴梁已安,亡靈速歸。我以血祭,遊魂重生。投胎安國,永世富貴。”


    潘小安割破手指,他將鮮血彈出。


    煙火騰空,紙錢傾灑。


    潘小安走下高台,來到石碑前。


    這石碑巨大,需要一十六個人方能抬起。


    “送安國亡魂,往生極樂。”潘小安抬起木杠。


    盧俊義等人,隨即抬起木杠。


    潘小安要將此石碑,立在萬景山上。


    這一舉動,贏得汴梁百姓的極大好感。


    萬景山可是趙氏皇族的皇家園林。潘小安來汴梁之後,便決定把這座園林,對外開放。


    安置忠魂碑,便是他要做的第一步。


    從禦街到萬景山,足足有三十裏路。潘小安便決定步行這三十裏。


    汴梁百姓,一路跟隨。他們先是哭哭啼啼,繼而開始振奮。


    每走三裏,潘小安便命令更換抬碑之人。汴梁城的青壯,都自發前來接替。


    “小安大人,你歇歇吧。”


    “盧大哥,莫要小瞧了我。”


    盧俊義便咬牙跟隨。他弓馬硬功紮實。他不信比不過潘小安。


    走到二十裏時,盧俊義有點吃不住勁。他覺得肩膀疼,雙腿走路有些吃力。


    盧俊義看向潘小安,見他目視前方,腳步依然堅定。


    這讓他十分好奇。“潘小安真的不累嗎?”


    潘小安當然也累。隻是他的韌勁更大。


    盧俊義的身體素質是極好的。但他沒有吃過苦。除了入獄那段時間,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潘小安不同。他走過太多路,走過太多艱難的路。


    汴梁百姓,再次見識到白虎郎的厲害。便是那些汴梁有名有姓的武者,此時也拜服起來。


    萬景山上,已經選好了地址。隻要把石碑立住,這次祭奠便算完成。


    石碑被放下。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潘小安整理衣衫,擦去臉上的汗。他對跟上來的青壯說道:“你們都是好樣的。可敢隨我去與金人一戰?”


    “我等願意”


    潘小安目視他們。他們不敢與潘小安目光相接。


    “抬起頭來”潘小安吩咐。“三十裏長路,已經證明你們不是弱者。


    想要摘掉懦夫的稱號,就去打敗敵人。將這稱號還給他們。”


    這些青壯便抬起頭。他們的目光由遊離變得專注。他們畏縮的表情,變得勇敢。


    半個時辰後,參加祭奠的百姓,陸續到來。


    萬景山中,滿滿當當都是人。


    潘小安喚過老者,讓他站在石碑左邊。


    潘小安喚過孩童,讓他站在石碑右邊。


    “勇敢的人,生生不息。老者不是逝去,是智慧的積澱。幼者不是弱小,是堅韌的新生。


    逝去的的人將長眠於此。活著的人,要世代守護他們。”


    潘小安高唿:“揭幕”


    老者和孩童便解開繩索。幕布緩緩落下。“安國英靈永在”六個大字,金光閃閃。


    百姓跪倒在地。為他們逝去的家人,為他們失去的國度。


    潘小安歎息。他擦拭掉眼角的一滴淚。


    盧俊義歎服。“潘小安隻用這一招,就將大宋的汴梁,換成了安國的汴梁。


    這些百姓,以後再也不會稱為宋人。他們都將成為安國人。”


    臨安皇宮。


    趙構在內侍的指引下,慢慢走到龍案後。


    龍案後,那一張龍椅金光閃閃。


    千百年來,多少人為了這一張椅子,拚盡生命。


    但有幾個人能明白,是坐上了龍椅,才能叫皇帝。還是當了皇帝,才坐上龍椅?


    趙構瀟灑轉身,俊雅倜儻。


    群臣等的,就是皇帝轉身這一刻。


    他們整齊劃一的跪倒。他們異口同聲的唿喊:“微臣叩見皇帝陛下。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構等群臣伏下頭顱。他這才展開雙臂,輕輕抬手:“眾愛卿平身”


    趙構坐到龍椅上。他半眯著眼看人。這會給人一種高深莫測之感。


    “我宣布,新宋建立。”


    內侍將趙構的話,一個接一個的傳到皇宮外。


    “皇帝陛下宣布,新宋建立…”


    “陛下宣布,新宋建立…”


    “新宋建立…”


    煙火升空,煙花絢爛。


    “設宴,款待群臣。”


    這是趙構下的第一個命令。


    趙構走下龍椅。他有點戀戀不舍。這椅子坐的可真舒服。


    他一一與各國使臣見禮。然後,邀請他們一同赴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沭河小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沭河小花生並收藏大宋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