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默契便是這樣,無需她開口安排,他就已經做了她想要他做的事情,手下的人都聽從她的意思忙碌起來,反倒是她不知道該做什麽了。
要去搬桶打水,千牛衛立馬就會上來搶木桶,麵色惶恐地道,“這些事情還是臣等來做罷,殿下方才費心勞神了,先歇歇,如敘大夫熬了薑湯在那裏,讓您去飲呢。”
他身份多變,如今又成了人人稱讚的大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她隨行賑災還帶著郎君的猜想不攻自破,底下的人都誇讚她有先見之明,能未雨綢繆,是位心懷蒼生的殿下。
她身子本就薄弱,這一路來風霜雨雪,連東陽都因病倒而被令儀中途送迴長安,臨去前東陽泣不成聲,“都怨奴沒用,才上路就病成這樣,還讓您替奴擔憂這麽些時日。河東道那般遠,沒有奴在您身邊伺候您,您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山石道人給您的藥丸每日記得要服用,您腿上的舊傷疼起來,那可真是要命的……”
藥她好好地揣在身上,因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在服用這種藥,所以每次都是避著人吃的,偏偏東陽病得忘乎所以,糊裏糊塗地就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被息何聽見,當時她不知為什麽有些心虛,但仔細打量了他的臉色,卻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她踽踽獨行地朝火堆走去,沒想到息何正站在那裏,他潔白的手指端著白瓷碗,正討要薑湯,抬起頭就瞧見她滿臉的冷峭,他也不計較,十分自然地把才舀好的薑湯端給她,“殿下來得正好,將臣手中的薑湯用了,好祛寒氣。”
令儀踟躕一陣後才接過來,送上來的好意,沒道理冷臉拂了去。白瓷碗口有些破缺,她小心的避開了,滾燙的薑湯這會兒功夫已經涼了些,入口正合適,微辣的口感讓整個身軀都變得暖和起來。血液湧動,她偏頭看過去,息何已經轉身去詢問剩餘人的病情了。
情況似乎很不容樂觀,城隍廟中的三百餘人也有大半患病,都被分隔開來,裴英問她,“就這麽在應縣耽擱不是辦法,阿薔不如帶著物資先往太原去,我在這裏照看著就好。”
令儀搖頭,從四四方方的天井中朝上看去,天依舊是泱泱的黑沉,她縱使上路也會被風雪阻攔,要等這場風雪停下才能行。再說如果她走了,這三百人的性命她也實在放心不下。
要拿出具體有效的藥方,還是得依仗息何。裴英對此十分不悅,之前也不曾聽說過他醫術會這樣高明,就連宮中的醫官也望塵莫及,為人謙遜事事親力親為,在眾人麵前博得了極高的好感度,可裴英對此又束手無策,他隻能做些力氣活,比如劈柴打水,以供應縣人取暖。
越想越憤慨,裴英怒朝息何瞪去一眼,未曾想到他就走了過來,裴英連忙握緊了刀把,輸人不輸陣地繼續瞪著他,心想若要真打起來,息何必定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息何卻在三步之外停了下來,恭敬地作揖,“殿下,臣擬出藥方了。”
“當真?”令儀大喜,先前的不悅一哄而散,她提步走過去,瞧不出分毫嫌隙,“藥方在何處,讓孤看看。”
她就這麽跟著那人走了,裴英站在原地,心口不知為什麽發冷,他一向覺得自己很好,這並非是自戀,自幼及長自己身邊的人都這麽說,長安貴公子他若屈居第二,那無人敢稱第一。上好的家世,外貌又極為出挑,不知多少貴女的心思都撲在他身上,他連她們看都懶得看一眼,那些庸脂俗粉,能有阿薔半分好?
他想要的從始至終就隻有她一個而已,從前她是被豢養在皇城中的金絲雀,天真無邪,笑容裏都不帶塵垢。哪怕是與她僅有三分相似的令姝,到後來都成了並非等閑的角色,更莫說是她。自她離開長安後他便輾轉否側朝思暮想,蜀地,多麽偏僻遙遠的地方,她會在那裏待多久,還會不會迴到長安,迴到長安時候她是什麽模樣,他都想過許多次。
尤其是當他做下那件事之後,他就越發地渴望她,這種渴望猶如跗骨之蟲,教他日夜難耐。他牙槽咬得發酸,不知道自己這十來年的牽腸掛肚為何會輸給一個小白臉,縱然現在看來這個小白臉會些醫術,能夠幫到她,但他始終堅信自己才是真正適合她的。
“好極了,”令儀並不知裴英的所思所想,她拿著藥方,眉梢飛揚,“有了藥方,便能使那些病者痊愈,座上當真是功德無量。”
她不慎說出了那個稱謂,好在沒別人聽到,息何見她高興,神色自然也柔和許多,微微笑道:“殿下過譽了。”
聽說治療病情的藥方寫了出來,醫者都爭先恐後地傳閱著那張藥方,方子上用的藥都是常見的,根本想不到搭配在一起會有這等奇效。息何的形象更加德高望重,令儀讓人去熬藥,轉過身來發現息何在按眉,似乎很是疲憊的模樣。
她走上去關懷,“座上累了?”
“不礙事,稍作休息即可,”她突如其來的關懷令他受寵若驚,雖沒有表現出來,但息何的聲音透露出了愉悅的情緒,“殿下才是,再這樣折騰下去,膝傷又要複發了。”
他也是那日聽見東陽的話才曉得她一直在服藥,特別是在冬天,蜀地濕冷,對她的膝傷本來就不利,他還一直在想她是如何捱過蜀地冬日的,沒想到都是憑借藥。那些抑製痛感的藥不能長期服用,會有依賴感,想來山石道人並不知曉這一點,又或許知曉,也曾告誡過她,但她不願聽從。細想之下便覺得後一種更為可能,她從來都不曉得愛惜自己,底子耗損得太過,縱使他把她救下來,也不能長命百歲。
令儀覺得無所謂,“孤的膝傷才是不礙事,這麽多年早就適應了,座上渴麽,孤替座上倒杯水來。”
說著就要轉身,被息何牽住了衣角,迴過頭來看到他在笑,“臣不渴,現在事情告一段落,熬藥自有旁人來做,殿下陪臣坐一坐可好?”
她想也沒想就應了,在他身邊坐了下來,心情十分不錯的模樣。自從長安出來,息何就不曾見她眉頭舒展過,現在看她眉眼飛揚,自己做的事情也算有了迴報。她與他並肩坐在簷下,城隍廟裏因為那張治病的藥方而生機勃勃,本來陷入絕望中的人群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一掃之前的死氣沉沉,連眼中的光亮都被點燃了。
息何問她,“風雪小了之後就繼續上路?”
她點頭,“到了太原便好,也算圓滿完成了聖命。”
她對救下了應縣的百姓感到滿足,是她心懷蒼生的體現,她會是一個好的君主,隻要有這個機會,而他恰恰可以替她將這條路鋪好,這隻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但他知道她的性情,貧者尚不受嗟來之食,更何況是骨子裏帶著驕傲的她。
她寧願踏著刀山火海,也不會想要他開口說出那句話,況且那句話一旦從他口中說出,便等同於否定了她母親之前所做的一切犧牲。
紀飛歌當時是怎麽想的他不知道,令儀也不會知曉,但皇帝是紀飛歌推上皇位的,那就代表了紀飛歌的認同與感情,好歹是她的父親,即使在她年少時給她留下了十分不美好的迴憶,他也是給了她骨血的人。
如果可以,她真想削骨還父,但是她不能,她需要他的認同,才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太平盛世創建不易,她也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如果她敵不過令姝或者旁人,她也甘願退讓。
風雪小了,她也該上路了,既然息何知道她是靠吃藥來抑製膝痛,她在他麵前也沒有必要隱瞞,“座上替孤倒杯水來好嗎?”
似乎關係要比之前更親近了,他替她端了水來,看她從藥瓶裏倒出一小粒黑色藥丸服下。能做出這種藥,可見山石道人不是什麽好角色,息何目光裏帶著譏誚,但她不吃藥便會膝痛難耐,隻有憑靠藥來強撐下去,撐過這一段時日就好了。
膝傷的事情她對誰都沒有提起過,知道的也就隻有東陽。所以說她都不愛重自己,就更別說是旁人,如果皇帝事先知道了她在八年前的那場大雪中跪壞了膝蓋的話,說不定會重新考量來河東的人選,她也不必來這寒冷之地受苦痛折磨,服下那些對她百害而無一利的藥了。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息何看她服下藥,因疼痛而微皺的眉頭即刻舒展開,她重新睜開眼,裏麵有深不可測的海,神情比之前更為堅毅,“要上路了。”
要去搬桶打水,千牛衛立馬就會上來搶木桶,麵色惶恐地道,“這些事情還是臣等來做罷,殿下方才費心勞神了,先歇歇,如敘大夫熬了薑湯在那裏,讓您去飲呢。”
他身份多變,如今又成了人人稱讚的大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她隨行賑災還帶著郎君的猜想不攻自破,底下的人都誇讚她有先見之明,能未雨綢繆,是位心懷蒼生的殿下。
她身子本就薄弱,這一路來風霜雨雪,連東陽都因病倒而被令儀中途送迴長安,臨去前東陽泣不成聲,“都怨奴沒用,才上路就病成這樣,還讓您替奴擔憂這麽些時日。河東道那般遠,沒有奴在您身邊伺候您,您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山石道人給您的藥丸每日記得要服用,您腿上的舊傷疼起來,那可真是要命的……”
藥她好好地揣在身上,因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在服用這種藥,所以每次都是避著人吃的,偏偏東陽病得忘乎所以,糊裏糊塗地就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被息何聽見,當時她不知為什麽有些心虛,但仔細打量了他的臉色,卻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她踽踽獨行地朝火堆走去,沒想到息何正站在那裏,他潔白的手指端著白瓷碗,正討要薑湯,抬起頭就瞧見她滿臉的冷峭,他也不計較,十分自然地把才舀好的薑湯端給她,“殿下來得正好,將臣手中的薑湯用了,好祛寒氣。”
令儀踟躕一陣後才接過來,送上來的好意,沒道理冷臉拂了去。白瓷碗口有些破缺,她小心的避開了,滾燙的薑湯這會兒功夫已經涼了些,入口正合適,微辣的口感讓整個身軀都變得暖和起來。血液湧動,她偏頭看過去,息何已經轉身去詢問剩餘人的病情了。
情況似乎很不容樂觀,城隍廟中的三百餘人也有大半患病,都被分隔開來,裴英問她,“就這麽在應縣耽擱不是辦法,阿薔不如帶著物資先往太原去,我在這裏照看著就好。”
令儀搖頭,從四四方方的天井中朝上看去,天依舊是泱泱的黑沉,她縱使上路也會被風雪阻攔,要等這場風雪停下才能行。再說如果她走了,這三百人的性命她也實在放心不下。
要拿出具體有效的藥方,還是得依仗息何。裴英對此十分不悅,之前也不曾聽說過他醫術會這樣高明,就連宮中的醫官也望塵莫及,為人謙遜事事親力親為,在眾人麵前博得了極高的好感度,可裴英對此又束手無策,他隻能做些力氣活,比如劈柴打水,以供應縣人取暖。
越想越憤慨,裴英怒朝息何瞪去一眼,未曾想到他就走了過來,裴英連忙握緊了刀把,輸人不輸陣地繼續瞪著他,心想若要真打起來,息何必定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息何卻在三步之外停了下來,恭敬地作揖,“殿下,臣擬出藥方了。”
“當真?”令儀大喜,先前的不悅一哄而散,她提步走過去,瞧不出分毫嫌隙,“藥方在何處,讓孤看看。”
她就這麽跟著那人走了,裴英站在原地,心口不知為什麽發冷,他一向覺得自己很好,這並非是自戀,自幼及長自己身邊的人都這麽說,長安貴公子他若屈居第二,那無人敢稱第一。上好的家世,外貌又極為出挑,不知多少貴女的心思都撲在他身上,他連她們看都懶得看一眼,那些庸脂俗粉,能有阿薔半分好?
他想要的從始至終就隻有她一個而已,從前她是被豢養在皇城中的金絲雀,天真無邪,笑容裏都不帶塵垢。哪怕是與她僅有三分相似的令姝,到後來都成了並非等閑的角色,更莫說是她。自她離開長安後他便輾轉否側朝思暮想,蜀地,多麽偏僻遙遠的地方,她會在那裏待多久,還會不會迴到長安,迴到長安時候她是什麽模樣,他都想過許多次。
尤其是當他做下那件事之後,他就越發地渴望她,這種渴望猶如跗骨之蟲,教他日夜難耐。他牙槽咬得發酸,不知道自己這十來年的牽腸掛肚為何會輸給一個小白臉,縱然現在看來這個小白臉會些醫術,能夠幫到她,但他始終堅信自己才是真正適合她的。
“好極了,”令儀並不知裴英的所思所想,她拿著藥方,眉梢飛揚,“有了藥方,便能使那些病者痊愈,座上當真是功德無量。”
她不慎說出了那個稱謂,好在沒別人聽到,息何見她高興,神色自然也柔和許多,微微笑道:“殿下過譽了。”
聽說治療病情的藥方寫了出來,醫者都爭先恐後地傳閱著那張藥方,方子上用的藥都是常見的,根本想不到搭配在一起會有這等奇效。息何的形象更加德高望重,令儀讓人去熬藥,轉過身來發現息何在按眉,似乎很是疲憊的模樣。
她走上去關懷,“座上累了?”
“不礙事,稍作休息即可,”她突如其來的關懷令他受寵若驚,雖沒有表現出來,但息何的聲音透露出了愉悅的情緒,“殿下才是,再這樣折騰下去,膝傷又要複發了。”
他也是那日聽見東陽的話才曉得她一直在服藥,特別是在冬天,蜀地濕冷,對她的膝傷本來就不利,他還一直在想她是如何捱過蜀地冬日的,沒想到都是憑借藥。那些抑製痛感的藥不能長期服用,會有依賴感,想來山石道人並不知曉這一點,又或許知曉,也曾告誡過她,但她不願聽從。細想之下便覺得後一種更為可能,她從來都不曉得愛惜自己,底子耗損得太過,縱使他把她救下來,也不能長命百歲。
令儀覺得無所謂,“孤的膝傷才是不礙事,這麽多年早就適應了,座上渴麽,孤替座上倒杯水來。”
說著就要轉身,被息何牽住了衣角,迴過頭來看到他在笑,“臣不渴,現在事情告一段落,熬藥自有旁人來做,殿下陪臣坐一坐可好?”
她想也沒想就應了,在他身邊坐了下來,心情十分不錯的模樣。自從長安出來,息何就不曾見她眉頭舒展過,現在看她眉眼飛揚,自己做的事情也算有了迴報。她與他並肩坐在簷下,城隍廟裏因為那張治病的藥方而生機勃勃,本來陷入絕望中的人群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一掃之前的死氣沉沉,連眼中的光亮都被點燃了。
息何問她,“風雪小了之後就繼續上路?”
她點頭,“到了太原便好,也算圓滿完成了聖命。”
她對救下了應縣的百姓感到滿足,是她心懷蒼生的體現,她會是一個好的君主,隻要有這個機會,而他恰恰可以替她將這條路鋪好,這隻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但他知道她的性情,貧者尚不受嗟來之食,更何況是骨子裏帶著驕傲的她。
她寧願踏著刀山火海,也不會想要他開口說出那句話,況且那句話一旦從他口中說出,便等同於否定了她母親之前所做的一切犧牲。
紀飛歌當時是怎麽想的他不知道,令儀也不會知曉,但皇帝是紀飛歌推上皇位的,那就代表了紀飛歌的認同與感情,好歹是她的父親,即使在她年少時給她留下了十分不美好的迴憶,他也是給了她骨血的人。
如果可以,她真想削骨還父,但是她不能,她需要他的認同,才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太平盛世創建不易,她也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如果她敵不過令姝或者旁人,她也甘願退讓。
風雪小了,她也該上路了,既然息何知道她是靠吃藥來抑製膝痛,她在他麵前也沒有必要隱瞞,“座上替孤倒杯水來好嗎?”
似乎關係要比之前更親近了,他替她端了水來,看她從藥瓶裏倒出一小粒黑色藥丸服下。能做出這種藥,可見山石道人不是什麽好角色,息何目光裏帶著譏誚,但她不吃藥便會膝痛難耐,隻有憑靠藥來強撐下去,撐過這一段時日就好了。
膝傷的事情她對誰都沒有提起過,知道的也就隻有東陽。所以說她都不愛重自己,就更別說是旁人,如果皇帝事先知道了她在八年前的那場大雪中跪壞了膝蓋的話,說不定會重新考量來河東的人選,她也不必來這寒冷之地受苦痛折磨,服下那些對她百害而無一利的藥了。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息何看她服下藥,因疼痛而微皺的眉頭即刻舒展開,她重新睜開眼,裏麵有深不可測的海,神情比之前更為堅毅,“要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