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目光像是要把她剝皮削骨一般,待到她坐在令姝身旁時候,令姝哧了一聲:“姊姊還真是有辦法,這又是從哪個侯門公子哥兒那誆騙來的?”眼光掃了掃她胸前的花,刻薄地道:“果然家學淵源,有什麽樣的母親便有什麽樣的女兒,心思都用在這上麵了,靠這個本事,姊姊便可以高枕無憂了呀!”
令儀照舊無視了她的話,令姝咬咬牙,似是咽不下這口氣,被一旁的侍女給勸住了,那侍女說話聲音也不小,轉個彎兒就飄進了令儀的耳中,“殿下何必同這種人生氣呢,平白氣壞了自個兒的身子,您的身子金貴著呢,哪裏是從蜀地迴來的人能比的,來,奴給您捏肩鬆鬆筋骨,待會兒射禮開始了,您一定會拔得頭籌。”
像是故意說給她聽的,令儀也隻是無聲地笑了笑,她隻身進的射宮,因怕有人欲生事端,她讓東陽與陳璋一同在閣樓上觀看射禮,眼風不自覺往閣樓看去,果然瞧見了扒拉在欄杆上使勁往這邊瞧的東陽,以及站在一旁滿臉寫著生無可戀的陳璋。
殿門前約莫九十步張設有箭靶,西邊與北邊各十步處設了擋箭用的圍壘,聽聞在未堆設圍壘前總有技藝不太精湛的大臣手滑將箭射偏,誤傷了旁人。殿前的白玉階下有五套裝箭支的木楅,龍首蛇身,齜開的利齒格外猙獰。
射禮的前四支箭都是要皇帝來射的,令儀瞧著服紫綬金的裴丞相走上前來,向階上端坐的皇帝奏請道:“有司謹具,請射。”
沉悶的鼓點便響了起來,像是要震破皇城上方蒙蔽烈日的陰雲般,近侍上前為皇帝遞上弓箭,令儀不自覺地眯起了眼,樂聲沉重低緩,皇帝慢慢抬起了雙臂,於正中將花哨的羽箭搭在弓弦之上。一,二,三,四,五,六,她數著樂曲的節拍,恰在第六節時第一支箭脫弦而出,如流星般正中靶心,圍觀的群臣驚歎地叫好,唯有令儀隻是不動聲色地鼓了鼓掌。
接下來又是三支箭,毫無例外地都射在了箭靶上,樂聲戛然而止,令姝先行起身來,舉起了盛滿茱萸酒的杯盞,對皇帝道:“父皇神勇一如當年,兒臣欽慕之至,借此佳節以酒一盞,賀父皇福壽延綿,更賀我大業千秋萬代,盛世來朝!”
她向來就討皇帝的歡心,這番話自然說得皇帝舒心極了,但偏頭瞧見令儀坐在那裏垂著頭默不作聲,皇帝的興致就又淡了幾分,他點點頭對令姝道:“朕向來疼你,如今看來果然沒白疼,朕書房裏有尊山河清秋屏風,你若喜歡,就叫人搬去你宮裏。”
這還未開始比賽呢,就先行得了這樣的賞賜,明眼人都能瞧出來誰是皇帝的心頭肉了。令姝喜不自勝地謝了恩,坐下來時輕飄飄地往身旁看了一眼,令儀那副可恨的神情又躍入她眼簾了。
到底怎麽才能撕碎她這幅麵孔呢,令姝咬了咬牙,從前便是這樣,無論她從令儀那裏搶走了什麽,令儀都是一副不在意的神情,仿佛任何事物在令儀眼中都不過爾爾,被她搶走了就是搶走了,也不會心疼。這些都是她自導自演的戲碼,在令儀眼中,大抵覺得她是個笑話罷。
總會有的,總會有什麽東西是她所珍視的,她所深愛的,能有牽動她情緒的,讓她不再用那種冷漠至極的視線看著自己的,隻要毀了那些東西,就能看到她不為人所知的那一麵,或是瘋狂,又或是陰暗。
令姝眼底的神色越來越沉,像是跌入魔障中一般,直到侍女碰了碰她,她才恍然驚醒,厭惡地給了那侍女一個耳光:“誰給你的膽子碰孤?”
侍女捂著半邊臉頰,忍淚道:“殿下,射禮開始了。”
令姝往場中看去,令儀與其餘的人業已在殿前站好了,她這才匆匆地入了場,就站在令儀身旁,她挽起了袖口來,露出一截白生生地小臂,對著令儀笑道:“姊姊,你覺得今日是你贏還是我贏?”
她這話講得太驕傲自滿,沒將旁人放在眼中,隻不過她平日裏驕縱慣了,旁人也不敢有怨言,令儀隻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很謙遜地道:“未必如此。”
令姝咬了咬牙,隻想著要勝過令儀,聽著令官聲起,一箭射得比一箭更有力,她本就苦練過騎射,隻因為幼年時候令儀精於騎射,而自己隻能在閣樓上眼睜睜瞧著她在禦苑中騎馬踏花,待令儀遠去蜀地之後,令姝便央著皇帝給她尋了軍中最好的射手來教她射箭。
總有一樣自己該比她強的,令姝想,不能事事都不如她,她趙令儀以為自己是誰,無所不能麽,隻要是人就該有短處,蜀地這些年來她一蹶不振,現在就是自己贏過她最好的時機了。很快十支箭射完,箭靶那邊的千牛衛向這方迴稟道:“詔安世子脫靶三支,俞四郎脫靶兩支,撫遠郡主脫靶五隻,琅華公主全中,蜀華公主全中——”
令姝捏緊了手中的弓箭,揚聲對那千牛衛道:“孤射中靶心幾支?”
“八支。”
“令儀姊姊呢?”
“迴稟殿下,亦是八支。”
是個不分伯仲的結果,射禮本該是點到為止的,令儀也不欲出什麽風頭,若是她想,十支都能正中靶心,正要轉身離場時,一旁的令姝突然開口對皇帝道:“父皇,兒臣有一事想求父皇應允,兒臣想與令儀姊姊,再比試一迴。”
皇帝在階上哦了一聲:“為何?”
令姝眉梢挑了挑,滿是嬌嗔,“往常大射都是點到為止呢,兒臣覺得並沒有什麽意思,勝便是勝,敗便是敗,哪裏有平局這麽一說,總要分出個高下父皇才好封賞,再言,兒臣視姊姊為對手,是對姊姊尊敬的表現,想要多與姊姊較量一番,促進與姊姊之間的情誼,這點小小的心願,父皇都能允了兒臣麽?”
偏偏皇帝最吃這一套,他摸了摸下巴,看向令儀:“蜀華覺得如何?”
令儀垂眼,“但憑父皇旨意。”
卻還是要看他的意思,皇帝心裏有些不悅,令儀生性太過倔強,這點是隨了紀氏的,當年自己起兵勤王,打得是清君側的名號,紀氏一路追隨,合該是伉儷情深,哪曉得最後卻成了那樣的結局。令儀今日不曾帶有帷帽將臉遮住,那張相似的容貌就這麽直白地擺在眼前,皇帝越看越是陷入往事中不可自拔,幹脆拿起手來遮住了眉,開口道:“那你便與琅華再比試一迴罷。”
既然是令姝提出的比試,規矩自然就是由她來定了,她笑盈盈地指了對麵的箭靶,對令儀道:“尋常的射箭都太沉悶了,與姊姊這麽久不見,我想姊姊的很。今兒個我與姊姊較量些刺激的,箭靶便不必了,姊姊站去那邊,頭上頂個果盤來,給令姝當箭靶好不好?”
滿座嘩然,東陽在閣樓上聽到這番話,即刻便大喊出聲:“這怎麽可以?要是傷了殿下怎麽是好?”
令儀站在原地沒有動,令姝卻是對反對之言充耳不聞,撫著箭羽道:“姊姊是信不過琅華麽?琅華的箭術是裴將軍教導的,師父百步穿楊,琅華這個徒弟自然也是不輸於他,更何況琅華待會兒也要給姊姊當箭靶的呢,姊姊在蜀地虛度了那樣多年,琅華都不曾怕姊姊會傷到琅華,那姊姊又何必怕日日勤習騎射的琅華呢?”
東陽依舊還是忿忿,半個身子都探出了欄杆,若不是陳璋將她拉著,她早不管不顧地跳下去了,她嚷道:“這都是什麽歪理?非逼得殿下給她當靶子麽,她以為她是誰,她自個兒先手讓殿下給她當靶子,若是傷了殿下,待會兒殿下便是想讓她當靶子也不能了。”
她斬釘截鐵地對閣樓下的令儀喊道:“殿下!千萬別!”
陳璋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她的嘴,並把她拖了進來,鐵青著臉把她從旁人的側目中壓在了柱子上,低聲喝道:“你瘋了麽?”
東陽掙開了他的手,瞪大眼:“神官這是做什麽?神官是同琅華殿下一夥的麽?”
陳璋不解,“我怎麽就是與琅華殿下一路的了,你好好與我說。”
“不然神官為何要阻攔奴,”她滿麵的嫉惡如仇,“奴一雙眼清明的很,神官向著誰奴自然是看得出來的,今日自打殿下入了射宮,神官便三番五次地阻撓奴為殿下喝彩,現下又不允奴替殿下打抱不平,神官是什麽意思,神官自己曉得。”
令儀照舊無視了她的話,令姝咬咬牙,似是咽不下這口氣,被一旁的侍女給勸住了,那侍女說話聲音也不小,轉個彎兒就飄進了令儀的耳中,“殿下何必同這種人生氣呢,平白氣壞了自個兒的身子,您的身子金貴著呢,哪裏是從蜀地迴來的人能比的,來,奴給您捏肩鬆鬆筋骨,待會兒射禮開始了,您一定會拔得頭籌。”
像是故意說給她聽的,令儀也隻是無聲地笑了笑,她隻身進的射宮,因怕有人欲生事端,她讓東陽與陳璋一同在閣樓上觀看射禮,眼風不自覺往閣樓看去,果然瞧見了扒拉在欄杆上使勁往這邊瞧的東陽,以及站在一旁滿臉寫著生無可戀的陳璋。
殿門前約莫九十步張設有箭靶,西邊與北邊各十步處設了擋箭用的圍壘,聽聞在未堆設圍壘前總有技藝不太精湛的大臣手滑將箭射偏,誤傷了旁人。殿前的白玉階下有五套裝箭支的木楅,龍首蛇身,齜開的利齒格外猙獰。
射禮的前四支箭都是要皇帝來射的,令儀瞧著服紫綬金的裴丞相走上前來,向階上端坐的皇帝奏請道:“有司謹具,請射。”
沉悶的鼓點便響了起來,像是要震破皇城上方蒙蔽烈日的陰雲般,近侍上前為皇帝遞上弓箭,令儀不自覺地眯起了眼,樂聲沉重低緩,皇帝慢慢抬起了雙臂,於正中將花哨的羽箭搭在弓弦之上。一,二,三,四,五,六,她數著樂曲的節拍,恰在第六節時第一支箭脫弦而出,如流星般正中靶心,圍觀的群臣驚歎地叫好,唯有令儀隻是不動聲色地鼓了鼓掌。
接下來又是三支箭,毫無例外地都射在了箭靶上,樂聲戛然而止,令姝先行起身來,舉起了盛滿茱萸酒的杯盞,對皇帝道:“父皇神勇一如當年,兒臣欽慕之至,借此佳節以酒一盞,賀父皇福壽延綿,更賀我大業千秋萬代,盛世來朝!”
她向來就討皇帝的歡心,這番話自然說得皇帝舒心極了,但偏頭瞧見令儀坐在那裏垂著頭默不作聲,皇帝的興致就又淡了幾分,他點點頭對令姝道:“朕向來疼你,如今看來果然沒白疼,朕書房裏有尊山河清秋屏風,你若喜歡,就叫人搬去你宮裏。”
這還未開始比賽呢,就先行得了這樣的賞賜,明眼人都能瞧出來誰是皇帝的心頭肉了。令姝喜不自勝地謝了恩,坐下來時輕飄飄地往身旁看了一眼,令儀那副可恨的神情又躍入她眼簾了。
到底怎麽才能撕碎她這幅麵孔呢,令姝咬了咬牙,從前便是這樣,無論她從令儀那裏搶走了什麽,令儀都是一副不在意的神情,仿佛任何事物在令儀眼中都不過爾爾,被她搶走了就是搶走了,也不會心疼。這些都是她自導自演的戲碼,在令儀眼中,大抵覺得她是個笑話罷。
總會有的,總會有什麽東西是她所珍視的,她所深愛的,能有牽動她情緒的,讓她不再用那種冷漠至極的視線看著自己的,隻要毀了那些東西,就能看到她不為人所知的那一麵,或是瘋狂,又或是陰暗。
令姝眼底的神色越來越沉,像是跌入魔障中一般,直到侍女碰了碰她,她才恍然驚醒,厭惡地給了那侍女一個耳光:“誰給你的膽子碰孤?”
侍女捂著半邊臉頰,忍淚道:“殿下,射禮開始了。”
令姝往場中看去,令儀與其餘的人業已在殿前站好了,她這才匆匆地入了場,就站在令儀身旁,她挽起了袖口來,露出一截白生生地小臂,對著令儀笑道:“姊姊,你覺得今日是你贏還是我贏?”
她這話講得太驕傲自滿,沒將旁人放在眼中,隻不過她平日裏驕縱慣了,旁人也不敢有怨言,令儀隻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很謙遜地道:“未必如此。”
令姝咬了咬牙,隻想著要勝過令儀,聽著令官聲起,一箭射得比一箭更有力,她本就苦練過騎射,隻因為幼年時候令儀精於騎射,而自己隻能在閣樓上眼睜睜瞧著她在禦苑中騎馬踏花,待令儀遠去蜀地之後,令姝便央著皇帝給她尋了軍中最好的射手來教她射箭。
總有一樣自己該比她強的,令姝想,不能事事都不如她,她趙令儀以為自己是誰,無所不能麽,隻要是人就該有短處,蜀地這些年來她一蹶不振,現在就是自己贏過她最好的時機了。很快十支箭射完,箭靶那邊的千牛衛向這方迴稟道:“詔安世子脫靶三支,俞四郎脫靶兩支,撫遠郡主脫靶五隻,琅華公主全中,蜀華公主全中——”
令姝捏緊了手中的弓箭,揚聲對那千牛衛道:“孤射中靶心幾支?”
“八支。”
“令儀姊姊呢?”
“迴稟殿下,亦是八支。”
是個不分伯仲的結果,射禮本該是點到為止的,令儀也不欲出什麽風頭,若是她想,十支都能正中靶心,正要轉身離場時,一旁的令姝突然開口對皇帝道:“父皇,兒臣有一事想求父皇應允,兒臣想與令儀姊姊,再比試一迴。”
皇帝在階上哦了一聲:“為何?”
令姝眉梢挑了挑,滿是嬌嗔,“往常大射都是點到為止呢,兒臣覺得並沒有什麽意思,勝便是勝,敗便是敗,哪裏有平局這麽一說,總要分出個高下父皇才好封賞,再言,兒臣視姊姊為對手,是對姊姊尊敬的表現,想要多與姊姊較量一番,促進與姊姊之間的情誼,這點小小的心願,父皇都能允了兒臣麽?”
偏偏皇帝最吃這一套,他摸了摸下巴,看向令儀:“蜀華覺得如何?”
令儀垂眼,“但憑父皇旨意。”
卻還是要看他的意思,皇帝心裏有些不悅,令儀生性太過倔強,這點是隨了紀氏的,當年自己起兵勤王,打得是清君側的名號,紀氏一路追隨,合該是伉儷情深,哪曉得最後卻成了那樣的結局。令儀今日不曾帶有帷帽將臉遮住,那張相似的容貌就這麽直白地擺在眼前,皇帝越看越是陷入往事中不可自拔,幹脆拿起手來遮住了眉,開口道:“那你便與琅華再比試一迴罷。”
既然是令姝提出的比試,規矩自然就是由她來定了,她笑盈盈地指了對麵的箭靶,對令儀道:“尋常的射箭都太沉悶了,與姊姊這麽久不見,我想姊姊的很。今兒個我與姊姊較量些刺激的,箭靶便不必了,姊姊站去那邊,頭上頂個果盤來,給令姝當箭靶好不好?”
滿座嘩然,東陽在閣樓上聽到這番話,即刻便大喊出聲:“這怎麽可以?要是傷了殿下怎麽是好?”
令儀站在原地沒有動,令姝卻是對反對之言充耳不聞,撫著箭羽道:“姊姊是信不過琅華麽?琅華的箭術是裴將軍教導的,師父百步穿楊,琅華這個徒弟自然也是不輸於他,更何況琅華待會兒也要給姊姊當箭靶的呢,姊姊在蜀地虛度了那樣多年,琅華都不曾怕姊姊會傷到琅華,那姊姊又何必怕日日勤習騎射的琅華呢?”
東陽依舊還是忿忿,半個身子都探出了欄杆,若不是陳璋將她拉著,她早不管不顧地跳下去了,她嚷道:“這都是什麽歪理?非逼得殿下給她當靶子麽,她以為她是誰,她自個兒先手讓殿下給她當靶子,若是傷了殿下,待會兒殿下便是想讓她當靶子也不能了。”
她斬釘截鐵地對閣樓下的令儀喊道:“殿下!千萬別!”
陳璋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她的嘴,並把她拖了進來,鐵青著臉把她從旁人的側目中壓在了柱子上,低聲喝道:“你瘋了麽?”
東陽掙開了他的手,瞪大眼:“神官這是做什麽?神官是同琅華殿下一夥的麽?”
陳璋不解,“我怎麽就是與琅華殿下一路的了,你好好與我說。”
“不然神官為何要阻攔奴,”她滿麵的嫉惡如仇,“奴一雙眼清明的很,神官向著誰奴自然是看得出來的,今日自打殿下入了射宮,神官便三番五次地阻撓奴為殿下喝彩,現下又不允奴替殿下打抱不平,神官是什麽意思,神官自己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