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裏的陽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一點也不刺眼。間或一陣稚嫩的西風吹來,山林裏簌簌的葉片聲,倒平添出幾分秋日的寂寥。
“這太陽一出來,風都小了,總算不那麽冷了。”
苟超坐在院子裏,兩手不停地對茅草扭打上勁兒,一個半球形的雞窩漸漸現出輪廓來。
“這才哪到哪,寒風還沒起來呢,大郎也太不經凍了,二蛋都沒恁地怕冷。”
張小四也坐在一旁,幫苟超破竹篾。
苟超斜了他一眼,沒做聲。按說這具身體是土生土長在這個時代的,應該和這地方的人一樣抗凍,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精神的作用比肉\體的本能更顯著,秋風一吹,他就條件反射般得覺著冷。
張小四這迴也沒眼力價了,還在那直戳,
“大郎都換上夾衣了,還嫌冷的不行,眼看要到寒冬臘月,豈不是連屋子都出不來啦。”
“恩呃——”
苟超清清嗓子,想打斷他沒完沒了的絮叨,就聽他又說道:
“也沒想到大郎恁地怕冷,這兩天有些來不及,等俺從軍府迴來,進山幾天尋摸個鹿麋熊豹啥的,給大郎做身皮襖,冬日裏就好過了……”
好吧,這小子總能在自己不耐煩的時候,下一劑感動的猛藥。
苟超聽得心中熨帖,但還是抓住了重點,意外地問道:
“怎麽還要去軍隊,夏天的時候不是才去過。”
張小四被打斷也不著惱,這軍府的事情剛好騷到他的癢出,轉而又開心的解釋:
“俺不是正式成為府兵了麽,咱大唐的府兵閑時都要到軍府操練,朝廷一要召集就跟著隊伍應戰。”
“大唐?”苟超來了這麽久,才後知後覺地知道本朝的名字,但僅是輕聲嘟囔一句,並沒有再次打斷張小四的話頭。在他心裏,是不認為這個“大唐”與華夏曆史上的那個“大唐”是一處的,究其原因——
開玩笑,大唐哎,盛世大唐能這麽貧困!
↑
此乃他這一刻的內心活動。
“迴來時校尉對俺說了,冬月朔一就要去長水軍府,等歲末之時再迴來,出了正月還要再去操練一月。”
沒想到這當個兵還這麽麻煩,一年四季沒個休息的時候,好不容易迴家呆上幾日,還都是下種收割的農忙季節,豈不是一點個人空間都難擠出。
“那你的婚事怎麽辦,不是說都已經納過采,那什麽時候成親啊?”
張小四一聽提起婚事,出口就有點抱怨,
“俺哪成想成個親恁地麻煩,咱村裏誰家不是相一麵看對眼,就送了聘禮、嫁妝看好日子就擺宴席。那想到她家非得跟城裏學那些個幺麽蛾子,這又是問名,又是納采,還有納吉納征,整什麽勞什子的六禮,要想成親且得等到年後呢。”
苟超看著他的樣子覺得有點好笑,又想到從童家嬸子那聽來的俗語,就打趣道:
“怎地,四郎等不及啦?”
張小四倒是不羞澀,梗個脖子,大嗓門的迴道:
“俺才沒等不及,就是嫌麻煩!”
“等不及也得等,這個月就成親那多倉促,冬月裏你又要去軍府,等你迴來就臘月了,不是說‘臘月成親不見姑麽’,你肯定得等過了年啊。”
怕張小四親還沒成就和嶽家起嫌隙,苟超趕緊說句公道話。
“俺娘俺爹早就仙遊了,哪有這麽多講究。”
張小四撇撇嘴,到底音量小了,想起兩天後就是納吉的日子,轉而期盼地問到:
“大郎,兩日後的納吉,去給俺當使者,行奠雁禮吧?”
苟超對這古代的婚俗是真不太了解。往日裏去做婚宴,都是婚禮的最後一步了,前麵有什麽說道,是一點也不知道,就有有點為難,
“我倒是想去,可什麽也不會啊,這‘奠雁禮’要做些什麽,可別到時再出了醜。”
張小四見他答應,麵上帶出喜色,忙說道:
“也沒啥,咱鄉下人就是照葫蘆畫瓢,沒城裏那麽些說道。俺都問好了,就是男方使者帶著大雁在前麵走,到時候放到女方家裏的桌子上就行。”
見苟超眉頭稍解,張小四又補充到:
“說是除了納征其他五禮都要行奠雁之禮,俺上哪弄那些個大雁。‘納采’前俺就說了,使使勁最多也就能弄到兩隻活雁,到時候是五禮全用大鵝的,還是納吉迎親時用活雁,她家一商量就選後者了。”
苟超一聽也沒什麽難的,就痛快應了,還多嘴問了句,
“那她家沒說鵝、雁兼用?”
“那倒沒有,估計是嫌那樣不好看吧!”
苟超看他似乎是想起什麽不太愉快的畫麵,語氣也有些衝,正好手裏的雞窩也編完了,就伸了個懶腰,招唿到:
“走吧,咱去看看橡子豆腐好沒好。”
為了使橡子糊快速成凍,苟超就把那一盆放到了取水的山泉上。十月裏的山泉已經冰涼刺手,和冰箱的冷藏室有得一拚。
“俺看看,俺看看!”
兩人走到山前,張小四趕緊搶先過去翻看。
“你這人怎麽一看到吃食,就跟個沒長大的孩子似的!”
苟超搖頭笑笑,幹脆停止不前,等著他把盆端迴來。
“哇,都結在一起啦,跟蛋清似的,彈彈的!”
苟超看他一臉神奇的模樣,還顛顛地跑過來獻寶,心說就是我做的,還用你顯唄!
把伸到眼前的木盆重新蓋好,苟超還是吐槽了句,
“還蛋清呢,你說像皮凍還差不多。”
“皮凍?!”
得,這就是個沒見識的,一聽這語氣,就是要發問,苟超趕緊接到,
“嗯哪,豬皮熬的,就色(sai三聲)兒不一樣,等你辦娶親宴時,再給你做!”
兩人一路迴到趙家廚房,苟超直接給張小四拌了兩碗。
因為沒有辣椒,就一碗加點蔥、醬、醋,做成鹹酸口的;一碗隻對了山泉水,往裏擱點麥芽糖,做成了甜口的。
“怎麽樣?”
見兩碗張小四都嚐過一口,苟超像一個剛開發過新菜品的廚師一樣,等待評價。
可是——
張小四剛放下甜口兒的,就又把鹹酸的端起來,三兩口吃個精光,支支吾吾地根本聽不清他說什麽。
“你就不能慢點,那還有一盆呢!”
苟超恨恨地罵了一句,又怕他噎著,趕緊過去給他順後背。
“嘿嘿”張小四傻笑一聲,才口齒清晰地說道:
“這東西涼涼滑滑,吃到肚子裏好舒坦!”
“能不舒坦麽!”
苟超沒好氣地訓到,
“都說火炕燥熱,剛睡的時候輕點燒,不然就容易上火。你看看你那嘴唇都幹裂爆皮了,還有張三叔也是。你倆都是火力壯的,再睡那麽熱小心流鼻血!這橡子豆腐是清熱散火的,能解燥毒,迴去的時候帶一半,吃完以後就自己熬。還有,千萬讓你三叔的孩子睡炕稍,省的一冷一熱再受風寒。”
二蛋之前睡熱炕就堵過一迴鼻子,這從沒睡過的就容易來點小毛病。今早聽張小四說話時泛著沙啞,好像嗓子裏有痰似的,就猜他家沒聽勸,肯定是貪熱了。
張小四在一旁乖乖地聽訓,末了來一句,
“大郎,俺那婆姨要趕上汝一半,那俺就享福想到天上去啦。”
“滾!”
“這太陽一出來,風都小了,總算不那麽冷了。”
苟超坐在院子裏,兩手不停地對茅草扭打上勁兒,一個半球形的雞窩漸漸現出輪廓來。
“這才哪到哪,寒風還沒起來呢,大郎也太不經凍了,二蛋都沒恁地怕冷。”
張小四也坐在一旁,幫苟超破竹篾。
苟超斜了他一眼,沒做聲。按說這具身體是土生土長在這個時代的,應該和這地方的人一樣抗凍,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精神的作用比肉\體的本能更顯著,秋風一吹,他就條件反射般得覺著冷。
張小四這迴也沒眼力價了,還在那直戳,
“大郎都換上夾衣了,還嫌冷的不行,眼看要到寒冬臘月,豈不是連屋子都出不來啦。”
“恩呃——”
苟超清清嗓子,想打斷他沒完沒了的絮叨,就聽他又說道:
“也沒想到大郎恁地怕冷,這兩天有些來不及,等俺從軍府迴來,進山幾天尋摸個鹿麋熊豹啥的,給大郎做身皮襖,冬日裏就好過了……”
好吧,這小子總能在自己不耐煩的時候,下一劑感動的猛藥。
苟超聽得心中熨帖,但還是抓住了重點,意外地問道:
“怎麽還要去軍隊,夏天的時候不是才去過。”
張小四被打斷也不著惱,這軍府的事情剛好騷到他的癢出,轉而又開心的解釋:
“俺不是正式成為府兵了麽,咱大唐的府兵閑時都要到軍府操練,朝廷一要召集就跟著隊伍應戰。”
“大唐?”苟超來了這麽久,才後知後覺地知道本朝的名字,但僅是輕聲嘟囔一句,並沒有再次打斷張小四的話頭。在他心裏,是不認為這個“大唐”與華夏曆史上的那個“大唐”是一處的,究其原因——
開玩笑,大唐哎,盛世大唐能這麽貧困!
↑
此乃他這一刻的內心活動。
“迴來時校尉對俺說了,冬月朔一就要去長水軍府,等歲末之時再迴來,出了正月還要再去操練一月。”
沒想到這當個兵還這麽麻煩,一年四季沒個休息的時候,好不容易迴家呆上幾日,還都是下種收割的農忙季節,豈不是一點個人空間都難擠出。
“那你的婚事怎麽辦,不是說都已經納過采,那什麽時候成親啊?”
張小四一聽提起婚事,出口就有點抱怨,
“俺哪成想成個親恁地麻煩,咱村裏誰家不是相一麵看對眼,就送了聘禮、嫁妝看好日子就擺宴席。那想到她家非得跟城裏學那些個幺麽蛾子,這又是問名,又是納采,還有納吉納征,整什麽勞什子的六禮,要想成親且得等到年後呢。”
苟超看著他的樣子覺得有點好笑,又想到從童家嬸子那聽來的俗語,就打趣道:
“怎地,四郎等不及啦?”
張小四倒是不羞澀,梗個脖子,大嗓門的迴道:
“俺才沒等不及,就是嫌麻煩!”
“等不及也得等,這個月就成親那多倉促,冬月裏你又要去軍府,等你迴來就臘月了,不是說‘臘月成親不見姑麽’,你肯定得等過了年啊。”
怕張小四親還沒成就和嶽家起嫌隙,苟超趕緊說句公道話。
“俺娘俺爹早就仙遊了,哪有這麽多講究。”
張小四撇撇嘴,到底音量小了,想起兩天後就是納吉的日子,轉而期盼地問到:
“大郎,兩日後的納吉,去給俺當使者,行奠雁禮吧?”
苟超對這古代的婚俗是真不太了解。往日裏去做婚宴,都是婚禮的最後一步了,前麵有什麽說道,是一點也不知道,就有有點為難,
“我倒是想去,可什麽也不會啊,這‘奠雁禮’要做些什麽,可別到時再出了醜。”
張小四見他答應,麵上帶出喜色,忙說道:
“也沒啥,咱鄉下人就是照葫蘆畫瓢,沒城裏那麽些說道。俺都問好了,就是男方使者帶著大雁在前麵走,到時候放到女方家裏的桌子上就行。”
見苟超眉頭稍解,張小四又補充到:
“說是除了納征其他五禮都要行奠雁之禮,俺上哪弄那些個大雁。‘納采’前俺就說了,使使勁最多也就能弄到兩隻活雁,到時候是五禮全用大鵝的,還是納吉迎親時用活雁,她家一商量就選後者了。”
苟超一聽也沒什麽難的,就痛快應了,還多嘴問了句,
“那她家沒說鵝、雁兼用?”
“那倒沒有,估計是嫌那樣不好看吧!”
苟超看他似乎是想起什麽不太愉快的畫麵,語氣也有些衝,正好手裏的雞窩也編完了,就伸了個懶腰,招唿到:
“走吧,咱去看看橡子豆腐好沒好。”
為了使橡子糊快速成凍,苟超就把那一盆放到了取水的山泉上。十月裏的山泉已經冰涼刺手,和冰箱的冷藏室有得一拚。
“俺看看,俺看看!”
兩人走到山前,張小四趕緊搶先過去翻看。
“你這人怎麽一看到吃食,就跟個沒長大的孩子似的!”
苟超搖頭笑笑,幹脆停止不前,等著他把盆端迴來。
“哇,都結在一起啦,跟蛋清似的,彈彈的!”
苟超看他一臉神奇的模樣,還顛顛地跑過來獻寶,心說就是我做的,還用你顯唄!
把伸到眼前的木盆重新蓋好,苟超還是吐槽了句,
“還蛋清呢,你說像皮凍還差不多。”
“皮凍?!”
得,這就是個沒見識的,一聽這語氣,就是要發問,苟超趕緊接到,
“嗯哪,豬皮熬的,就色(sai三聲)兒不一樣,等你辦娶親宴時,再給你做!”
兩人一路迴到趙家廚房,苟超直接給張小四拌了兩碗。
因為沒有辣椒,就一碗加點蔥、醬、醋,做成鹹酸口的;一碗隻對了山泉水,往裏擱點麥芽糖,做成了甜口的。
“怎麽樣?”
見兩碗張小四都嚐過一口,苟超像一個剛開發過新菜品的廚師一樣,等待評價。
可是——
張小四剛放下甜口兒的,就又把鹹酸的端起來,三兩口吃個精光,支支吾吾地根本聽不清他說什麽。
“你就不能慢點,那還有一盆呢!”
苟超恨恨地罵了一句,又怕他噎著,趕緊過去給他順後背。
“嘿嘿”張小四傻笑一聲,才口齒清晰地說道:
“這東西涼涼滑滑,吃到肚子裏好舒坦!”
“能不舒坦麽!”
苟超沒好氣地訓到,
“都說火炕燥熱,剛睡的時候輕點燒,不然就容易上火。你看看你那嘴唇都幹裂爆皮了,還有張三叔也是。你倆都是火力壯的,再睡那麽熱小心流鼻血!這橡子豆腐是清熱散火的,能解燥毒,迴去的時候帶一半,吃完以後就自己熬。還有,千萬讓你三叔的孩子睡炕稍,省的一冷一熱再受風寒。”
二蛋之前睡熱炕就堵過一迴鼻子,這從沒睡過的就容易來點小毛病。今早聽張小四說話時泛著沙啞,好像嗓子裏有痰似的,就猜他家沒聽勸,肯定是貪熱了。
張小四在一旁乖乖地聽訓,末了來一句,
“大郎,俺那婆姨要趕上汝一半,那俺就享福想到天上去啦。”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