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唐這個缺乏娛樂資訊的年代,人們閑暇時間的消磨全靠“嚼舌根”。


    長安城附近的百姓還好,畢竟是在天子腳下。王公大臣,胡商外使眾多,哪天沒有點新鮮事。那小道消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百姓活的是津津樂道。


    且整個王朝才剛剛穩定沒多久,邊關之地還在硝煙四起,老百姓的言語遠不如後世封建王朝鼎盛時期控製的那樣嚴謹。


    翻翻史書,打從東漢末年的王侯到唐王天子,那老婆娶的倫理綱常怎一個亂字了得!


    也不知是老李家的胡人血統作祟,還是那些動蕩年代對老百姓言語的放縱,到了貞觀朝,確實顯出了大國的胸襟氣度。哪怕□□百姓在皇城根下議論李天王的玄武之變,也沒有因言罪人……


    言歸正傳。石河子是個閉塞的小村子,往常嚼得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句話帶過都沒什麽新鮮感。


    誰成想昨上午村裏竟然來了貨擔郎,此消息一出都夠村裏人說道個十天半月的。


    可到了下午,石河子才真是放了衛星——


    趙家二郎,狗蛋,進學啦!


    此消息一出,迅速蓋過貨擔郎,瞬間風靡全村!


    不過這種事情往往當事人都是最後察覺的。


    放完豬羊,早飯也就做好了。


    每每這個時候,苟超都要感歎一聲生產力低下的好處。若非到處都是荒地野草,哪能把豬樣拴好就去做飯,兩麵都不耽擱。想他小時候放個豬都得走出村子老遠,一晃半天才能迴家。


    今天給二蛋做的午飯又多備了一份。昨晚聽二蛋打小報告,他的盒飯被李夫子吃了不少(-_-||)。估計是李夫子獨自一人生活,不愛開火,估計手藝也不行,索性就給他也帶了一份。


    將豬羊圈好,雞鴨放將出去,一切準備完畢,再舍不得也該叫醒二蛋吃飯上學啦。


    昨個發現給二蛋梳衝天辮不僅他比較涼快,更重要的是每當他搖頭晃腦背書時,都味(喜)道(感)十足,苟超決定在他的頭發長長之前就梳這個固定發型了。


    “二蛋兒,再背一遍昨天所學。”


    領著二蛋用柳條枝掏完牙,苟超一邊給他盛飯,一邊又忽然想起再次檢查他的功課。


    二蛋乖乖的坐在石頭上(←桌椅一直倒出空做呢),先晃一圈頭起範,接著拉長音背到: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日月——”


    好麽,過了一晚果然記不清了。


    苟超倒沒馬上訓斥二蛋,起身向院裏的灶台後麵望了兩眼,轉過身來剛要說話,就又聽他接著道:


    “日月星宿,什麽列張!”


    “行啊,小夥,編的不錯啊。”


    被苟超一揶揄,二蛋小臉騰的染上兩片紅暈,不好意思地說道:


    “阿兄,俺忘啦。”


    “就十六個字,咱們二蛋這麽聰明怎地就給忘了,這可不行,下次可得記住啊。”


    裝模做樣的批評一番,苟超接著示範到:


    “聽好嘍!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贏ze,晨宿列張。”


    “哇,兄長好厲害,全都記住啦!”


    苟超:我會告訴你,都用文字記在了灶台後麵麽?(←筆者:不都是文字吧……)


    領著二蛋走在上學的路上,兄弟倆漸漸察覺出有些不對了。


    “大郎,送二蛋兒進學啊?”


    “呦,送二蛋兒上學去啊!”


    “二蛋兒,這麽早就去上學啊!”


    ……


    我靠了,平時大家都起這麽早麽?


    一路穿過村子,所過之處幾乎院裏都有人,男女老少好像商量好等著為兄弟二人送行似的……


    苟超笑得臉都僵了,實在招架不住,抱起二蛋胡亂地向路人迴著話,一陣風般“逃出”村子。


    “阿兄,他們好熱情啊。”


    二蛋搓搓小胳膊,與苟超對視一眼,兩人皆如釋重負地長出口氣。


    在李夫子家與二蛋作別,說好今日晚些再來接人,苟超就直接去縣城了。他卻沒看見自己剛拐上縣道朝東走去,那貨擔郎就從西邊下來,早早地來石河子報道了。


    秉著做生不如做熟的思想,苟超沒有新選地方,直接去了上次賣糖的街坊。


    “飴糖,飴糖,清甜的飴糖,好吃不貴嘍!”


    “給俺來一支,不,來兩支!”


    果然來對了。才喊了兩聲,上次那個小胖子就跑來照顧生意,還埋怨苟超怎地好久不來。


    萬事開頭難,順利的開張預示了苟超今天不錯的運氣。


    手裏的飴糖才賣了半罐,一家專賣烤肉的食肆掌勺就尋了過來。


    “小郎讓某看看飴糖成色。”


    那掌勺接過半罐飴糖對著陽光仔細瞧了瞧,又用竹簽卷起一些嚐了嚐。


    “嗯,不錯,色澤雖不如蜜糖金黃,味道倒是清甜,泛著穀物的幽香。”


    掌勺滿意地點點頭,伸手拿過竹簍裏封口用的葉子,將罐子蓋上,又問到:


    “這飴糖價值幾何?”


    說完又指指竹簍裏的一個竹筒,接著問到:


    “那竹筒裏可也是這飴糖?”


    大客戶啊!


    苟超趕緊捧起竹筒給掌勺驗看,介紹到:


    “這罐子和竹筒都是一斤裝,零賣一文一支,整賣一百文一罐。”


    那掌勺的食肆離得不遠,爽快的買下了剩下的飴糖,就帶著苟超去店裏取錢。


    和周圍搭著草棚子的店麵不同,這家食肆是個老舊地木質的小二樓。


    苟超進入時,大唐裏已經有兩桌坐上了客人。看樣子像是外地人,桌麵上擺著烤羊肉和烤雞肉。


    這家店鋪其實是和老字號,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在烤製食物上很有一手。


    隻是連著好些年動蕩不安,永寧縣不副前朝時的光彩,等到這個掌勺接手生意時,所做之物多是尋常菜色。


    好在鄭縣令掌印永寧後,縣城是一天一個樣。等到了今年往來客商明顯增多,來店裏肯花錢以解口腹之欲的夜多了起來。


    掌勺祖傳的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可惜準備不足,好些特色烤法需要的蜂蜜一時供應不足。


    縣城裏的商業才剛剛出現興盛的苗頭,周邊村落供應的農副產品顯然還沒有跟上變革的步伐。所以縣裏買賣的蜂蜜還都是野外所得,並沒有專門的養蜂人,貨源上也就時有時無,並不穩定。


    這掌勺無意間看到鄰家稚子在那香甜地舔著麥芽糖,靈光一閃就尋上了苟超。


    轉過街角,苟超興奮地一蹦三尺高!


    不僅順利的賣了兩百多文銅錢,還攬了一位長期客戶。拍拍手裏光滑的陶罐,以後每半個月就有固定一百文的收入啦!


    小心的將陶罐放好,這可是店家自行提供專門配送麥芽糖的容器,可不敢給摔壞了。苟超渾身輕鬆的踏上了迴程。


    ******


    “阿兄,阿兄,夫子誇我背得好,還教我寫字啦!”


    好不容易等到兄長來接,二蛋一把扔下懷裏的蛋蛋,炮彈一樣衝進苟超的懷裏。


    低調,低調,要顯唄等出了村啊。


    苟超腹誹了一句,拍拍二蛋的後腦勺,尷尬地向被吵醒的李夫子問聲好。


    “贇兒著實挺伶俐的。”


    李夫子捏著山羊胡,點了點頭,又接到:


    “就是晌飯再鹹點就更好了。”


    苟超:這成因果關係麽……


    作別夫子,兩人一羊拐上縣道,二蛋已然壓抑不住內心的激情,扯著苟超蹲下將新學的字寫給他看。


    “阿兄,夫子說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麽,就教我寫姓氏,等我明天還能寫出來,就教我寫名。”


    苟超看二蛋拿著不知準備了多久的小木棍,在地上歪歪扭扭勉強寫出一個“趙”字,很是認真的誇了一番。


    繁體趙字讓苟超寫也得寫好一會兒,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初學文字,竟然能不缺筆少劃實屬不易。至於怎麽看都像“走”“肖”,就忽略這個細節吧。


    “二蛋真厲害!來獎勵你騎脖頸兒。”


    這是二蛋最愛的互動之一。坐上苟超的肩膀,兩手捧著他的下巴,二蛋又搖頭晃腦的背起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


    苟超正看著二蛋頭頂上那一顛一顛的小辮影子,聽得愜意,結果戛然而止。


    “怎地忘了?”


    二蛋拍拍苟超的腦門,指著前方,不確定的問到:


    “阿兄,那是不是有個人啊?”


    苟超順著方向一看,在通往石河子的山口確實好像趴著一個人。


    不會是鄉親出了事吧?苟超趕緊放下二蛋,跑過去探看。


    是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在外的小腿傷痕累累,像是走了好些山路。


    苟超搬過他的腦袋,將亂發理到一邊,伸手去探他的鼻息。


    不是死了吧?本來就緊張,又是做探鼻息這樣的技術活,光顧著學電視劇裏的手勢,壓根沒淨下心來仔細感受。


    正想趴下身來聽心跳,就聽二蛋喊到:


    “他醒了!”


    苟超抬頭就撞上了一雙狹長的眸子。


    隻見他緩緩的張開了幹裂的嘴唇,虛弱地喊了聲:


    “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當獸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當獸醫並收藏穿越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