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這遊覽大明湖,這一番遊下來,沈澤覺得這濟南城這號稱“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倒當真是名不虛傳。


    這一番遊玩,不但欣賞到了這大明湖的優美風光,還和唐伯虎的一番偶遇,讓沈澤得到了一副唐伯虎的大明湖山水畫,順道還結識了一個風韻綽約的青~樓名妓,倒是著實不虛此行。


    當然,除了得了一幅畫,結識了一個美女外,沈澤還發現了一條賺錢的門路。隻不過,今日這種雅會,談些銅臭之物太煞風景,沈澤還沒唐伯虎商議共同創作帶插圖的《金~瓶~梅》賺錢的事情。


    不過,沈澤已經問過唐伯虎了,他還要在濟南府待上一段時間,是以今日並未跟他談這事兒,覺得等改日談也不晚。在沈澤看來,他的這一起賺錢的好主意,唐伯虎一定會答應的。


    和唐伯虎這一番聚會,著實在這蔚藍軒待了不短的時間,眼見夕陽西下,高昱邀請唐伯虎去高家的宅第小住一陣。


    唐伯虎本來和高昱、沈澤一見如故,本來是頗想跟著高昱、沈澤去高家的宅第多盤桓一番的,但卻沒架住雲亦菡的邀請,最後跟著雲亦菡去了翠煙樓。


    臨走時,唐伯虎記下了高家商鋪的地址,答應這幾日一定去拜訪高昱和沈澤,還喊他們有空一起遊濟南城的護城河。


    濟南府城的城牆周十二裏,這護城河比濟南府城稍微長一些,有十三裏。濟南府城這一條由各處泉水匯流而成的護城河,宛若一條玉帶環繞濟南府城,又如一條項鏈串聯景點,號稱“一河連百景”。


    據說沿護城河乘畫舫前行,可一覽黑虎嘯月、趵突騰空、濼苑齊風、龍潭觀魚、月牙飛瀑、鵲華煙雨、匯波晚照、秋柳含煙、超然致遠、曾堤縈水等上百處名勝景觀,比之遊覽大明湖的景致不遑多讓。


    高昱和沈澤對這“一河連百景”的濟南護城河也是很向往的,當下聽了唐伯虎的話,都是笑著應了,不過他們都說這一起遊這濟南城護城河還要等秋闈考完之後,畢竟離著秋闈沒幾天了,不能整天嬉戲了。


    …………


    高家的商鋪在益豐街,位置很不是不錯。


    這益豐街的南邊不遠處,便是曆城縣學宮,算是頗沾文氣。東邊不遠處便是貢院牆根街,山東貢院便為於這條街上,倒是去貢院參加秋闈考試倒是很是方便。


    而這益豐街的西邊不遠處,便是德王府。說起這德王府,便不得不提這珍珠泉。


    濟南城的名泉號稱有七十二泉,而這七十二泉又分屬趵突泉泉群、五龍潭泉群、黑虎泉泉群和珍珠泉泉群四大泉群。


    這這珍珠泉群有珍珠泉、濯纓泉、散水泉、溪亭泉、灰泉、珠砂泉等名泉,而這些名泉還匯聚成有名的濯纓湖,這珍珠泉泉群處的景色也是秀麗至極。


    但是在濟南,從大元朝時,普通人便是隻能見到趵突泉、五龍潭和黑虎泉三大泉群的名泉,這珍珠泉泉群卻無緣得見。


    在大元朝的時候,這珍珠泉美景盡歸當時的濟南公張榮所有。


    而到了大明朝,山東三司從青州府遷到濟南府後,這濟南公府又變成了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到了正統年間,設立山東巡撫後,這裏又變成山東巡撫衙門。


    再往後,到了前朝成化年間,當今弘治帝的二叔、封藩於德州的德王朱見潾,嫌德州城小地貧,從而被成化帝改封於濟南,從此珍珠泉泉群的風景又都成了德王府內的景色。


    這珍珠泉泉群一直不是王公府邸,就是官府衙門,普通人自然無從得見。


    這珍珠泉普通人見不到,有那有幸進王府見過這珍珠泉和濯纓湖的人,見過之後自然要對親朋好友吹噓這珍珠泉的景致之美,是以這珍珠泉的景致便越傳越美,引得很多人為不能見到這珍珠泉的美景和抱憾。


    沈澤也是聽高家在濟南商號的大掌櫃說起此事的,據高大掌櫃的說,這德王府內亭台水榭、金碧輝煌,石橋曲徑、名花匝岸。濯纓湖內,碧波蕩漾、澄澈見底,亭台錯落、倒影入波。有時白雲繚繞,下接水光、上浮天際,宮殿隱隱在煙霧中宛然如畫,就是天上蓬萊也不過如是。


    當然這場麵,高大掌櫃也是聽人說的,他也沒進過德王府。


    高家這處店鋪著實不小,鋪麵占了這益豐街小半條街。這店鋪是前店後院格局的,這店鋪的鋪麵如此之大,其後麵的院子自然也是著實不小。


    沈澤進到這院子中時,很是驚喜的發現這高家的院子中竟然還有一個泉眼。


    此時正值秋季豐水時節,沈澤見那泉眼正汩汩噴湧著泉水,流淌到旁邊是一方碧波蕩漾的大池塘中。荷塘種滿碧荷,此時荷葉田田,荷花盛開,著實為這院子增色不少。


    沈澤心道:這院子當真妙啊!這要是想喝茶了,都不用去淘換水了,自家院子就有現成的泉眼。這泉水可比那井水烹茶來得好多了。


    本來來自後世的房奴沈澤,對自己來到大明後,在青州府城裏有套前後兩進的院子,還不用還房貸,很是覺得自豪呢。這是見了人家高家在濟南城的隨便一套院子,都是帶沿街商鋪的,還有自己的泉眼,不由的覺得貨比貨得扔啊,自己院子實在不夠看的。枉自己以前還覺得自家那院子,有口甜水井就很牛比呢!這和人家這院子裏有天然泉眼相比,實在太low了!


    當下,沈澤忍不住很是豔羨的問正跟在他和高昱身後的高大掌櫃的道:“咱們院子裏竟然還有泉眼,這院子不便宜吧?”


    高大掌櫃是知道眼前的這個沈公子很快就要成為他們高家的姑爺的,是以對他很是恭敬。聽了沈澤的發問,忙微笑著迴答道:“迴沈公子,咱們這院子倒是確實挺值錢,不在這主要是因為咱們這院子位置好,倒不是因為咱們這院子裏有泉眼。在咱們這濟南城裏,這家裏有泉眼,算得什麽稀罕事兒。這濟南城內的大戶人家,基本都一兩眼的泉水!這在濟南置辦院子的,沒一兩眼泉水,實在是算不上大戶人家啊!”


    沈澤聽了忍不住驚訝道:“這大戶人家都有一兩眼泉眼?!那這濟南城得有多少泉眼?!這濟南不就是有四大泉群,七十二泉嗎?!”


    高大掌櫃聽了沈澤話,不禁微笑著迴答道:“沈公子怕是誤會了,這濟南號稱有七十二泉,是指有名的泉眼有七十二孔。其實這濟南府的泉眼遠不止七十二孔,隻是文人雅士為了附庸風雅,這才評出了‘七十二名泉’。


    這濟南城到底有多少孔泉眼,誰也說不準,因為很多泉眼都在這大戶人家院中,沒法統計個準確的數字。不過據說這濟南府轄境內有上千處泉眼,隻是這濟南城內外就有七八百孔泉眼,在號稱‘小泉城’章丘縣也有不少泉眼。章丘的百脈泉泉群,有時也和濟南四大泉群,合稱濟南府五大泉群!”


    沈澤聽了高大掌櫃的話,不由的連連點頭受教,原來這濟南府這麽多泉眼,原來這有泉眼的院子在濟南城算不得什麽啊!


    不過,沈澤還是對這有泉眼的院子很是豔羨,以後等有了錢,自己也來省城濟南弄個帶泉眼的院子。這省城濟南好歹也比青州府城高一個級別,人往高處走嘛,等自己發達了,從府城搬到省城來,也是不錯的,也算提高了一個檔次。


    高昱以前雖然沒來過濟南城,不過他為人好雅,對於濟南城的一些雅事兒也是了解的,當下笑著對沈澤道:“據說因為這濟南城泉眼眾多,所以這濟南城一到夏秋豐水季節,經常出現‘清泉石上流’的景致。到了這夏秋季節,這濟南城內的泉水噴湧,不但這院中的泉眼邊上的假山奇石有‘清泉石上流’的景致!這院中的池塘滿溢之後,流淌到街上,這大街上的石板路上,也是到處可見‘清泉石上流’的景致!今年的雨水不少,咱們在濟南這段日子,若是趕上下雨天,說不定便能見到這‘清泉石上流’的景致。”


    沈澤聽了高昱的話,不由翻翻白眼,很是無語的道:“大哥啊,‘清泉石上流’有啥看的?!就是青州城下雨,那石板路上也會淌水的啊,這不也是‘清泉石上流’?!這濟南城的石板路上流淌的倒是確實可能有泉水,不過這跟青州府流淌的雨水有啥區別嗎?!”


    高昱聽了沈澤的話,側頭一想,可不是嘛,不由的也是大汗。當下他尷尬的笑道:“嗬嗬,文浩說得也是哈,這‘清泉石上流’貌似也沒啥看頭!為兄也是人雲亦雲了,未加思索,在青州時,聽那來濟南參加秋闈的前輩吹噓這濟南城內‘清泉石上流’的景致,還以為確實很有意境呢!”


    高大掌櫃的聽見自己這大公子和準姑爺的對話,不由的也是有些無語!他很想指出他們對這“清泉石上流”的誤解,卻又覺得有些不合適,不說出來吧,又有些憋得難受,最後還是沒憋住,當下很是溫和的笑著道:“大少爺、沈公子,其實這‘清泉石上流’,並不是下雨的時候看的,而是雨停之後看的。這大雨過後,這泉眼裏的水還會噴湧的很急,這石板路上的‘清泉石上流’還會流淌很長時間!若是下上一場大雨的話,這泉眼甚至是很是洶湧的噴湧好幾天,這石板路上的清泉水自然也會流淌好幾天!”


    高昱和沈澤一聽高大掌櫃對這“清泉石上流”的解釋,都有的都有些訕訕,剛才高昱和沈澤都有些自作聰明了。


    沈澤對於應付尷尬倒是很有一套,當下他不再談論剛才那個令他們尷尬的話題,而是打個哈哈,對高昱道:“大哥,咱們這院子景致很是不錯啊!”


    高昱很是麻利兒的襯腔道:“是啊,沒想到咱們這院子竟然景致這麽好,這次咱們一定要多住幾天!”


    沈澤當下問高大掌櫃的,道:“高大掌櫃的,我們住那啊?!趕緊給我安排住處吧!”


    高昱也是道:“是啊,高富你快領我們去住處吧,這一路從青州府來,我們還真有些車馬勞頓了!”


    高大掌櫃的忙道:“好好,大少爺、沈公子,你們快隨老奴來。你們的住處自然實在後院,這前院是老奴和夥計們住的地方,隨大公子你們來的那些咱們高家的那些護衛,老奴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住處了。”


    當下高大掌櫃的領著高昱和沈澤來到後院。沈澤見這後院收拾的比起這前院來更是雅致,而且也有一孔泉眼和一方池塘。


    高大掌櫃對高昱和沈澤道:“這後院雖然老爺、少爺你們一直很少來住,但是老奴一直打理著呢,這正房我已經收拾好了,一應家什和鋪蓋全部是新的,大少爺、沈公子,你們看著那間屋子順眼,便住哪一間吧!”


    沈澤看著這一件件寬敞明亮的正房,不由很是感慨,這有個有勢力的老丈人也不錯啊。這要是沒有這老丈人家的院子,自己說不定現在還得擠客棧呢!這屆秋闈,來濟南參加考試的秀才們人數可是據說有三四千的,要是來濟南晚了,估計連間客房都找不到。


    這濟南城雖是省城,但是這年代的城區遠不如後世的城區大,這客棧也是有限的,一下子湧入三四千人秀才,而且那些秀才還很多都是帶著丫鬟、書童等一起來赴考,怕是濟南城真的高中低檔客棧全住滿,都不一定住得下。沈澤不禁想起後世那公務員考試時,去地市裏考試時一房難求的場景。


    話說,沈澤自從後世考上公務員之後,就基本沒再參加過考試了,沒想到來到大明,卻要參加一次人生的重要考試,沈澤不禁感到有些很微妙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逍遙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掄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掄元並收藏大明逍遙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