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沒吃到雞就夠掃興了!這衡王殿下又非得讓做什麽風月詩詞,然後又被她閨女糾纏著,非得要求給她講自己那還沒出版的《西遊記》最新更新,沈澤實在鬱悶至極!
可惜了……好好一個攜美同遊,和美女增進感情的好機會,硬是被衡王兩父女搞得沒了興致。
最後沈澤好不容易才擺脫衡王兩父女的糾纏,拉著高盈逃也似的離開了陽溪湖畔。
這衡王兩父女實在是磨人啊,又罵不得打不得,實在是難纏,以後還是躲得遠點好。
好在以後,應該是跟他們也沒什麽交集了!
…………
從陽西湖畔郊遊迴來的這一陣時間,沈澤一直在家讀書。
沈澤對這次鄉試的機會,還是非常想把握住的。
一個秀才和一個舉人的身份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青州府也算是山東的大府了,但一科能考上二十個舉人,已算是非常超常的牛了。畢竟三年一科的鄉試,整個山東布政司外加遼東都司也就七十五個舉人名額。
一個舉人的特權遠不是一個秀才可以比擬的。若是沈澤這等普通讀書人能考中舉人,也算徹底改換門庭了,由寒門百姓變成士紳人家。在一府之內,一個舉人的社會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當然,地位高了,各種隨之而來的利益也就增加了。各種來“投獻”土地和產業的人肯定也就多了。到時,隻是這些灰色收入,就夠一個舉人享受不錯的生活了。
沈澤還是想認真的拚一把的,畢竟這是一個改變地位的好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呃……應該說是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比較準確。
其實,沈澤的任務相對來說並不是太難,隻需要把那《春秋》經,以及那三傳和注疏記住就差不多了。他的目標就是能做出那道五經題。至於那些詔、判、表、誥這些格式文書,沈澤被楊峰簡單的一教,便已經基本掌握的差不多了。
這一陣讀書閑暇之餘,沈澤和楊峰也會“創作”《西遊記》,如今這《西遊記》的大結局最後二十迴,已經創作的差不多了。
沈澤打算有空再去召集那幾家大書坊把這書稿拍賣出去。
這大結局也吊得那些讀者胃口差不多了,再不趕快拋出去,怕是要挨罵了。
…………
沈澤最近這一陣一直沒有去知府衙門,今日忽然有兩個府衙的差役來找沈澤,說是知府大人有請。
沈澤聽張知府有請,倒不敢怠慢,畢竟自己還拿著人家的聘銀,若是一味躲閑,有些太不地道了!當下,沈澤忙跟著衙役去了府衙。
府衙二堂,知府張易正在埋頭案牘,抬頭見到沈澤進來,擱下手中的湖筆,笑嗬嗬的看著沈澤道:“文浩來了!”
“學生見過府尹大人!”
如今張易可算春風得意,以前做益都知縣時有徐知府盯著,整日戰戰兢兢,生怕被徐知府拿住他的把柄。如今扳倒了徐知府,他順利上位,一府大權在握,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張易能有今天,還要感謝沈澤出力扳倒了徐知府。當然,張易自身的能力也是有的,要不是他賣力的辦事兒,又加勁兒討好拉攏管僉都禦史,再加上自身有強硬後台的話,怕是就算徐知府倒了,就算他在白蓮教案子中出力不小,也不未必會輪到他來坐這一府知府!畢竟還有青州府的同知、通判等級別比他高的官員,還在他上邊等著候補呢。
張易為官多年,這手段也不是白給得。
據說張易當上這青州知府後,原來的青州府同知便甚為不服氣,對張易吩咐的事情陽奉陰違、冷嘲熱諷的!這位同知認為自己本來品級比張易高,資曆比他老,自己更有資格做這青州知府。可是張易上任後,對府衙大小官員和差役又拉又打,一番揉搓後,如今早已把這位青州府同知架空,可見其手段還是很厲害的。
張知府笑吟吟的對沈澤說道:“今日讓你來,是有件好事兒要跟你說!衡王殿下很欣賞你的才識,希望你去衡王府給王世子殿下的做伴讀!”
什麽?!去給衡王世子殿下做伴讀?!衡王難道不怕自己這個隻會做豔詞的壞書生把他兒子給帶壞了?況且據說衡王世子才十歲多點,自己哪有閑工夫去陪一個小孩子去學那發蒙讀物啊?!
這是哪跟哪啊?沈澤覺得要是衡王府聘請自己去給他做老師,還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至於這伴讀,還是免了吧!
沈澤擺出一副苦瓜臉,說道:“明府在上,那個……學生好歹也是連過縣學的秀才,去給一個十歲出頭的王世子伴讀,還要去學那些發蒙的讀物,這個……怕是要耽誤學生的舉業啊,學生還要準備今年的秋闈呢!”沈澤知道張知府一直很看重督促自己科考,是以拿出秋闈來當擋箭牌。
張知府笑罵道:“往日在益都縣衙時,一跟你說起讀書科考的事情,你就苦著個臉,如今卻拿出科考來做推辭,你當本府看不出你的心思?嗬嗬,無盡這事兒,你怕是推辭不掉了!昨日王爺屈尊降貴親自來府衙跟本府要人,本府也不能賣這個麵子啊!這事兒,本府已經替你答應了王爺了!不過,你不用怕沒時間讀書,這王世子也不是整日讀書的,他不讀書的時候你自然不用伴讀,閑暇時間還是很多的。
況且王世子雖然學得都是些發蒙的讀物,可是授課的都是青州有名的大儒,所謂溫故而知新嘛,或許能讓你受到不少新的啟發呢。前一陣子在縣衙時,本府問你最近讀什麽書,你不是就說還在讀發蒙才讀的《論語》、《孟子》這些發蒙讀物嘛!況且王爺說了,你如能讓王世子有所進步,王爺將親自奏請朝廷給你一個王府伴讀的官身。”
“王府伴讀?還有這麽一個官兒?”沈澤聽到這王府伴讀,還有可能轉正,能成為朝廷命官,不禁眼前一亮!
“宋時諸王府皆置伴讀,教宗室子弟讀書。我大明沿革宋製,諸王府仍置王府伴讀一職。這王府伴讀的品級嘛,是從九品的文官!”
“才從九品啊”,沈澤不由得小聲嘟囔道!這伴讀還不如錦衣衛我楊大哥讓我做得那錦衣衛小旗呢,那還是從七品的官兒呢!
“呃……”張知府一滯,頓了一頓,才笑罵道:“你當我大明的官兒是那麽容易能當上的?”
沈澤雖嘴上嫌小,不過心中倒是知道,若是自己能混一個從九品的文官官身,也算不錯了,好歹已經邁入流內文官行列了。而且大明文官比武官值錢多了,兩榜高中的進士,除了高中一甲的和那些被選為庶吉士的,大都是在京中各部做一段時間的觀政士後便外放!很多兩榜進士也就外放個九品的主簿或是八品的縣丞什麽的,能外放個七品知縣的算是非常好的了。
其實,就算自己日後考上舉人,想要當官兒的話,去吏部排隊派好多年,也未必能混個官身。
這年代可不是大明開國之初了,如今吏部等著大挑的舉人,可是有得是的。沒有關係的舉人,等上個十年八年,能混個典史、驛丞這樣的流外官,已經算是燒了高香的了。想混個從九品以上的流內官,沒有關係或是不大把大把的使銀子,怕是絕對辦不到的。
沈澤想了想,覺得貌似能做個九品伴讀也不錯,反正自己又沒有太大的誌向,能在青州府混得風生水起,對自己來說便很不錯了。若是做了這王府伴讀,怕是就能基本上實現這個誌向了!
……
……
ps:照例求下收藏!
可惜了……好好一個攜美同遊,和美女增進感情的好機會,硬是被衡王兩父女搞得沒了興致。
最後沈澤好不容易才擺脫衡王兩父女的糾纏,拉著高盈逃也似的離開了陽溪湖畔。
這衡王兩父女實在是磨人啊,又罵不得打不得,實在是難纏,以後還是躲得遠點好。
好在以後,應該是跟他們也沒什麽交集了!
…………
從陽西湖畔郊遊迴來的這一陣時間,沈澤一直在家讀書。
沈澤對這次鄉試的機會,還是非常想把握住的。
一個秀才和一個舉人的身份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青州府也算是山東的大府了,但一科能考上二十個舉人,已算是非常超常的牛了。畢竟三年一科的鄉試,整個山東布政司外加遼東都司也就七十五個舉人名額。
一個舉人的特權遠不是一個秀才可以比擬的。若是沈澤這等普通讀書人能考中舉人,也算徹底改換門庭了,由寒門百姓變成士紳人家。在一府之內,一個舉人的社會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當然,地位高了,各種隨之而來的利益也就增加了。各種來“投獻”土地和產業的人肯定也就多了。到時,隻是這些灰色收入,就夠一個舉人享受不錯的生活了。
沈澤還是想認真的拚一把的,畢竟這是一個改變地位的好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呃……應該說是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比較準確。
其實,沈澤的任務相對來說並不是太難,隻需要把那《春秋》經,以及那三傳和注疏記住就差不多了。他的目標就是能做出那道五經題。至於那些詔、判、表、誥這些格式文書,沈澤被楊峰簡單的一教,便已經基本掌握的差不多了。
這一陣讀書閑暇之餘,沈澤和楊峰也會“創作”《西遊記》,如今這《西遊記》的大結局最後二十迴,已經創作的差不多了。
沈澤打算有空再去召集那幾家大書坊把這書稿拍賣出去。
這大結局也吊得那些讀者胃口差不多了,再不趕快拋出去,怕是要挨罵了。
…………
沈澤最近這一陣一直沒有去知府衙門,今日忽然有兩個府衙的差役來找沈澤,說是知府大人有請。
沈澤聽張知府有請,倒不敢怠慢,畢竟自己還拿著人家的聘銀,若是一味躲閑,有些太不地道了!當下,沈澤忙跟著衙役去了府衙。
府衙二堂,知府張易正在埋頭案牘,抬頭見到沈澤進來,擱下手中的湖筆,笑嗬嗬的看著沈澤道:“文浩來了!”
“學生見過府尹大人!”
如今張易可算春風得意,以前做益都知縣時有徐知府盯著,整日戰戰兢兢,生怕被徐知府拿住他的把柄。如今扳倒了徐知府,他順利上位,一府大權在握,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張易能有今天,還要感謝沈澤出力扳倒了徐知府。當然,張易自身的能力也是有的,要不是他賣力的辦事兒,又加勁兒討好拉攏管僉都禦史,再加上自身有強硬後台的話,怕是就算徐知府倒了,就算他在白蓮教案子中出力不小,也不未必會輪到他來坐這一府知府!畢竟還有青州府的同知、通判等級別比他高的官員,還在他上邊等著候補呢。
張易為官多年,這手段也不是白給得。
據說張易當上這青州知府後,原來的青州府同知便甚為不服氣,對張易吩咐的事情陽奉陰違、冷嘲熱諷的!這位同知認為自己本來品級比張易高,資曆比他老,自己更有資格做這青州知府。可是張易上任後,對府衙大小官員和差役又拉又打,一番揉搓後,如今早已把這位青州府同知架空,可見其手段還是很厲害的。
張知府笑吟吟的對沈澤說道:“今日讓你來,是有件好事兒要跟你說!衡王殿下很欣賞你的才識,希望你去衡王府給王世子殿下的做伴讀!”
什麽?!去給衡王世子殿下做伴讀?!衡王難道不怕自己這個隻會做豔詞的壞書生把他兒子給帶壞了?況且據說衡王世子才十歲多點,自己哪有閑工夫去陪一個小孩子去學那發蒙讀物啊?!
這是哪跟哪啊?沈澤覺得要是衡王府聘請自己去給他做老師,還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至於這伴讀,還是免了吧!
沈澤擺出一副苦瓜臉,說道:“明府在上,那個……學生好歹也是連過縣學的秀才,去給一個十歲出頭的王世子伴讀,還要去學那些發蒙的讀物,這個……怕是要耽誤學生的舉業啊,學生還要準備今年的秋闈呢!”沈澤知道張知府一直很看重督促自己科考,是以拿出秋闈來當擋箭牌。
張知府笑罵道:“往日在益都縣衙時,一跟你說起讀書科考的事情,你就苦著個臉,如今卻拿出科考來做推辭,你當本府看不出你的心思?嗬嗬,無盡這事兒,你怕是推辭不掉了!昨日王爺屈尊降貴親自來府衙跟本府要人,本府也不能賣這個麵子啊!這事兒,本府已經替你答應了王爺了!不過,你不用怕沒時間讀書,這王世子也不是整日讀書的,他不讀書的時候你自然不用伴讀,閑暇時間還是很多的。
況且王世子雖然學得都是些發蒙的讀物,可是授課的都是青州有名的大儒,所謂溫故而知新嘛,或許能讓你受到不少新的啟發呢。前一陣子在縣衙時,本府問你最近讀什麽書,你不是就說還在讀發蒙才讀的《論語》、《孟子》這些發蒙讀物嘛!況且王爺說了,你如能讓王世子有所進步,王爺將親自奏請朝廷給你一個王府伴讀的官身。”
“王府伴讀?還有這麽一個官兒?”沈澤聽到這王府伴讀,還有可能轉正,能成為朝廷命官,不禁眼前一亮!
“宋時諸王府皆置伴讀,教宗室子弟讀書。我大明沿革宋製,諸王府仍置王府伴讀一職。這王府伴讀的品級嘛,是從九品的文官!”
“才從九品啊”,沈澤不由得小聲嘟囔道!這伴讀還不如錦衣衛我楊大哥讓我做得那錦衣衛小旗呢,那還是從七品的官兒呢!
“呃……”張知府一滯,頓了一頓,才笑罵道:“你當我大明的官兒是那麽容易能當上的?”
沈澤雖嘴上嫌小,不過心中倒是知道,若是自己能混一個從九品的文官官身,也算不錯了,好歹已經邁入流內文官行列了。而且大明文官比武官值錢多了,兩榜高中的進士,除了高中一甲的和那些被選為庶吉士的,大都是在京中各部做一段時間的觀政士後便外放!很多兩榜進士也就外放個九品的主簿或是八品的縣丞什麽的,能外放個七品知縣的算是非常好的了。
其實,就算自己日後考上舉人,想要當官兒的話,去吏部排隊派好多年,也未必能混個官身。
這年代可不是大明開國之初了,如今吏部等著大挑的舉人,可是有得是的。沒有關係的舉人,等上個十年八年,能混個典史、驛丞這樣的流外官,已經算是燒了高香的了。想混個從九品以上的流內官,沒有關係或是不大把大把的使銀子,怕是絕對辦不到的。
沈澤想了想,覺得貌似能做個九品伴讀也不錯,反正自己又沒有太大的誌向,能在青州府混得風生水起,對自己來說便很不錯了。若是做了這王府伴讀,怕是就能基本上實現這個誌向了!
……
……
ps:照例求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