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今年山東秋闈的主考官竟然是王陽明!
本來對今年秋闈的主考官是誰兵不怎麽關心的沈澤,在聽到楊峰確認今科的主考就是後世著名的心學大家王陽明時,不禁樂不可支。
這……這簡直是要送自己一個舉人功名的節奏啊。老天啊,你對我他太好了吧,難道我是你的幹兒子?
沈澤後世是中文係出身,各種流派的著作都看過不少!他對王陽明的心學也是非常喜歡,對他的一些著作也都仔細拜讀過,對其生平事跡也有比較詳細的了解。
沈澤記得王陽明一輩子就主持過一次鄉試!而王陽明主持的那次鄉試,因為其出得考題因為太有個性,太過驚世駭俗,而被許多人記住了,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記載,因此沈澤也清楚的記住了那道考題。
沈澤以前隻是知道王陽明的這道考題,想不到他那唯一主持過的一次鄉試,竟然就是今年的山東秋闈。
沈澤有種被天上掉餡餅砸暈的感覺,眼前仿佛看到一個舉人功名在向自己不斷的招手。
對一個大明的讀書人來說,還有什麽比去參加考試時,提前知道了考題更幸福的事情?
…………
當然,沈澤記住的王陽明的那道鄉試的考題,隻是一道科考中最重要的四書題。真正到了秋闈時,是要考好多道題目的,除了四書題,還有一道五經題,另外詔、判、表、誥都要來一道,最後還要考一道時務策。
不過,這秋闈的第一場中的四書題是最重要的,隻要四書題寫得好能中式,而後麵的題目隻要中規中矩,不要有大的紕漏,便肯定沒問題。
沈澤覺得自己既然提前知道這四書題的考題,還怕沒有辦法寫出好文章?!實在不行就找槍手提前寫好背過嘛。哈哈,考題在手,天下我有。隻要這四書題做好了,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這舉人基本就是唾手可得了。
昨天晚上還在糾結以後要不要埋頭讀書走科考這條路的沈澤,此時再不用糾結了。
嗯,他決定從今天起,要做一個努力上進的人,每天好好讀書,學習做經義文章,爭取做一對大明有用的人!
起碼,今年秋闈之前,沈澤確實是這樣想得,要好好讀書製藝,自己可是要考舉人的人。
沈澤在那想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的,楊峰不禁一臉奇怪的看著他,自家大哥這是怎麽了?為什麽一聽這次主考官是那“格竹子”的什麽刑部主事,就如此高興?!
不過楊峰雖然想不明白,但知道自己這高深莫測的大哥一定有什麽好事兒!
莫非自己大哥跟這位主考官認識?從沒聽大哥說啊。再說,就算認識,怕是人家未必敢泄題給他,這可是國朝的掄才大典,萬一事發,怕是會死無葬身之地啊。人家一個前程遠大的有為官員,怕是輕易不敢如此做啊。
當然,楊峰不知道,自己這大哥確實認識這主考官,不過這主考官不認識他。至於這考題嘛,根本不用他泄題,沈澤就早就已經知道了。
“大哥,為何如此高興,說來讓小弟也一同樂嗬一下唄!”
“哈哈,守嶽啊,這是上天給我們的好機會啊,讓我們兄弟發達啊。”
楊峰一聽果然有好事兒,眼中不禁一亮,問道:“大哥此話怎講?”
“嘿嘿,要說猜今科秋闈的這位主考官會出啥題,大哥我可是最拿手的。我要敢說自己排第二,怕是沒人敢說第一。那啥,大哥我這關於八股文章怎麽做,都忘得差不多了,從明天起,你就開始教我做八股文章吧!隻要你好好教我,到時考試之前,大哥猜上十道題,保證給你猜對題。大哥保證咱們兩個這次都能混個舉人功名!”好歹也是自己小弟,沈澤覺得該拉一把時,還是要拉一把的。
楊峰聽了自家大哥的話,不禁大汗!你這連八股文章怎麽做,都忘得差不多了,還想著考舉人呢?!
不過,不知怎地,楊峰看著自己這大哥那自信滿滿的樣子,覺得怕是自己大哥還真能猜中考題,自己大哥的本事可是從來沒讓自己失望過啊。
楊峰心中不禁大唿“可惜了”!
楊峰聽了沈澤的話,不但不興奮,反而有些沮喪,歎了口氣道:“小弟這次是肯定沒法跟著大哥混個舉人了。”
“怎麽,你不相信大哥?要說對這位考官的了解,可是沒人能跟大哥比的!大哥說能猜對題,就肯定能猜對!”
“呃……小弟對大哥一直都是相信的。唉,主要是因為小弟科試未能通過,沒有資格參加今年的秋闈啊!”
“啊?科試是啥?那大哥我通過了沒有?!”沈澤對這科舉製度了解有限,還真不知道這科試是啥!
“大哥才氣無雙,自是輕鬆通過了!這科試嘛,就是……”
經過楊峰的一番講解,沈澤才明白了什麽是科試。
一省提學一任期限為三年,在這一任期限必定要主持兩次考試,也就是歲試年的院試和鄉試年的科試。
所謂院試,便是在歲試之年,那些通過了縣試和府試的童生,參加的考取秀才功名的考試。考過了院試,這秀才功名便算是拿到手了,從此以後便是有功名的人,便算是邁入大明特權階層了,雖然還隻是在最底層。
而所謂的科試,便是鄉試之年,舉行的選拔參加鄉試資格的考試,到時那些新老秀才都會一起來參加科試,隻有科試成績前兩等的生員才可以去參加秋闈鄉試。
簡單的說,並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去參加鄉試的,而是需要通過科試,選拔出一批成績優異的秀才,才能參加。
很明顯,楊峰成績不夠優異,所以今年的秋闈他沒有資格參加。
這院試和科試,都是提學去巡視該省轄下的各府獨立主持的,所以說,提學官這種清流官還是很累的。
今年是鄉試年,所以山東提學呂高在今年元宵節之後,便早早開始巡視各府主持科試。不早早開始不行啊,時間緊,任務重啊。
這年頭的山東可是管著遼東的,除了主持山東六府的科試外,他還得坐海船去遼東都司,主持那裏的科試呢!
青州府的科試,呂提學主持科試的第三站,早在二月底便考過了。而沈秀才還是比較有實力的,當時科試成績位列一等。
據楊峰說,沈秀才那次和徐錦帆衝突,便是在科試成績出來後,為了慶祝考了一等,才去醉雲樓喝多了,以至於和徐錦帆起了衝突的。
聽了楊峰的話,沈澤有些替楊峰感到悲哀,本來自己還想送他一個舉人功名的,可是你小子沒這個命啊,誰讓你小子連科試都過了不了呢!唉唉,那你就安心做大哥的小弟吧!再說,萬一咱倆要是都弄到舉人功名,大哥說不定還真鎮不住了,你考不上也罷。
當下沈澤道:“大哥既然過了這科試,那這次秋闈中式定是沒問題的。那啥……從明天起,你就開始教大哥如何做這經義文章吧,嗯,主要是先讓我了解這八股文的格式和寫法就好!反正你也不用備考,就這麽定了!你放心,大哥中了舉人,一定會罩你的!”
楊峰看著自家大哥,當真是滿臉大寫的佩服,這真是迷之自信啊。連八股的寫法都忘了,還大言煌煌的說肯定能中舉的人,除了自家大哥,怕是也沒誰了吧!
不過,楊峰還就是對自家大哥無條件的相信,他覺得自家大哥既然說能中舉,就肯定能中,雖然現在看著很離譜。
楊峰覺得自家大哥一定是有什麽自己不知道法門,可惜自己這次沒有通過科試,不然得話,說不定真能跟著大哥混個舉人功名,可惜啊!
唉,喝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楊峰隻能借酒埋葬自己心中的無限惋惜了。
本來對今年秋闈的主考官是誰兵不怎麽關心的沈澤,在聽到楊峰確認今科的主考就是後世著名的心學大家王陽明時,不禁樂不可支。
這……這簡直是要送自己一個舉人功名的節奏啊。老天啊,你對我他太好了吧,難道我是你的幹兒子?
沈澤後世是中文係出身,各種流派的著作都看過不少!他對王陽明的心學也是非常喜歡,對他的一些著作也都仔細拜讀過,對其生平事跡也有比較詳細的了解。
沈澤記得王陽明一輩子就主持過一次鄉試!而王陽明主持的那次鄉試,因為其出得考題因為太有個性,太過驚世駭俗,而被許多人記住了,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記載,因此沈澤也清楚的記住了那道考題。
沈澤以前隻是知道王陽明的這道考題,想不到他那唯一主持過的一次鄉試,竟然就是今年的山東秋闈。
沈澤有種被天上掉餡餅砸暈的感覺,眼前仿佛看到一個舉人功名在向自己不斷的招手。
對一個大明的讀書人來說,還有什麽比去參加考試時,提前知道了考題更幸福的事情?
…………
當然,沈澤記住的王陽明的那道鄉試的考題,隻是一道科考中最重要的四書題。真正到了秋闈時,是要考好多道題目的,除了四書題,還有一道五經題,另外詔、判、表、誥都要來一道,最後還要考一道時務策。
不過,這秋闈的第一場中的四書題是最重要的,隻要四書題寫得好能中式,而後麵的題目隻要中規中矩,不要有大的紕漏,便肯定沒問題。
沈澤覺得自己既然提前知道這四書題的考題,還怕沒有辦法寫出好文章?!實在不行就找槍手提前寫好背過嘛。哈哈,考題在手,天下我有。隻要這四書題做好了,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這舉人基本就是唾手可得了。
昨天晚上還在糾結以後要不要埋頭讀書走科考這條路的沈澤,此時再不用糾結了。
嗯,他決定從今天起,要做一個努力上進的人,每天好好讀書,學習做經義文章,爭取做一對大明有用的人!
起碼,今年秋闈之前,沈澤確實是這樣想得,要好好讀書製藝,自己可是要考舉人的人。
沈澤在那想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的,楊峰不禁一臉奇怪的看著他,自家大哥這是怎麽了?為什麽一聽這次主考官是那“格竹子”的什麽刑部主事,就如此高興?!
不過楊峰雖然想不明白,但知道自己這高深莫測的大哥一定有什麽好事兒!
莫非自己大哥跟這位主考官認識?從沒聽大哥說啊。再說,就算認識,怕是人家未必敢泄題給他,這可是國朝的掄才大典,萬一事發,怕是會死無葬身之地啊。人家一個前程遠大的有為官員,怕是輕易不敢如此做啊。
當然,楊峰不知道,自己這大哥確實認識這主考官,不過這主考官不認識他。至於這考題嘛,根本不用他泄題,沈澤就早就已經知道了。
“大哥,為何如此高興,說來讓小弟也一同樂嗬一下唄!”
“哈哈,守嶽啊,這是上天給我們的好機會啊,讓我們兄弟發達啊。”
楊峰一聽果然有好事兒,眼中不禁一亮,問道:“大哥此話怎講?”
“嘿嘿,要說猜今科秋闈的這位主考官會出啥題,大哥我可是最拿手的。我要敢說自己排第二,怕是沒人敢說第一。那啥,大哥我這關於八股文章怎麽做,都忘得差不多了,從明天起,你就開始教我做八股文章吧!隻要你好好教我,到時考試之前,大哥猜上十道題,保證給你猜對題。大哥保證咱們兩個這次都能混個舉人功名!”好歹也是自己小弟,沈澤覺得該拉一把時,還是要拉一把的。
楊峰聽了自家大哥的話,不禁大汗!你這連八股文章怎麽做,都忘得差不多了,還想著考舉人呢?!
不過,不知怎地,楊峰看著自己這大哥那自信滿滿的樣子,覺得怕是自己大哥還真能猜中考題,自己大哥的本事可是從來沒讓自己失望過啊。
楊峰心中不禁大唿“可惜了”!
楊峰聽了沈澤的話,不但不興奮,反而有些沮喪,歎了口氣道:“小弟這次是肯定沒法跟著大哥混個舉人了。”
“怎麽,你不相信大哥?要說對這位考官的了解,可是沒人能跟大哥比的!大哥說能猜對題,就肯定能猜對!”
“呃……小弟對大哥一直都是相信的。唉,主要是因為小弟科試未能通過,沒有資格參加今年的秋闈啊!”
“啊?科試是啥?那大哥我通過了沒有?!”沈澤對這科舉製度了解有限,還真不知道這科試是啥!
“大哥才氣無雙,自是輕鬆通過了!這科試嘛,就是……”
經過楊峰的一番講解,沈澤才明白了什麽是科試。
一省提學一任期限為三年,在這一任期限必定要主持兩次考試,也就是歲試年的院試和鄉試年的科試。
所謂院試,便是在歲試之年,那些通過了縣試和府試的童生,參加的考取秀才功名的考試。考過了院試,這秀才功名便算是拿到手了,從此以後便是有功名的人,便算是邁入大明特權階層了,雖然還隻是在最底層。
而所謂的科試,便是鄉試之年,舉行的選拔參加鄉試資格的考試,到時那些新老秀才都會一起來參加科試,隻有科試成績前兩等的生員才可以去參加秋闈鄉試。
簡單的說,並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去參加鄉試的,而是需要通過科試,選拔出一批成績優異的秀才,才能參加。
很明顯,楊峰成績不夠優異,所以今年的秋闈他沒有資格參加。
這院試和科試,都是提學去巡視該省轄下的各府獨立主持的,所以說,提學官這種清流官還是很累的。
今年是鄉試年,所以山東提學呂高在今年元宵節之後,便早早開始巡視各府主持科試。不早早開始不行啊,時間緊,任務重啊。
這年頭的山東可是管著遼東的,除了主持山東六府的科試外,他還得坐海船去遼東都司,主持那裏的科試呢!
青州府的科試,呂提學主持科試的第三站,早在二月底便考過了。而沈秀才還是比較有實力的,當時科試成績位列一等。
據楊峰說,沈秀才那次和徐錦帆衝突,便是在科試成績出來後,為了慶祝考了一等,才去醉雲樓喝多了,以至於和徐錦帆起了衝突的。
聽了楊峰的話,沈澤有些替楊峰感到悲哀,本來自己還想送他一個舉人功名的,可是你小子沒這個命啊,誰讓你小子連科試都過了不了呢!唉唉,那你就安心做大哥的小弟吧!再說,萬一咱倆要是都弄到舉人功名,大哥說不定還真鎮不住了,你考不上也罷。
當下沈澤道:“大哥既然過了這科試,那這次秋闈中式定是沒問題的。那啥……從明天起,你就開始教大哥如何做這經義文章吧,嗯,主要是先讓我了解這八股文的格式和寫法就好!反正你也不用備考,就這麽定了!你放心,大哥中了舉人,一定會罩你的!”
楊峰看著自家大哥,當真是滿臉大寫的佩服,這真是迷之自信啊。連八股的寫法都忘了,還大言煌煌的說肯定能中舉的人,除了自家大哥,怕是也沒誰了吧!
不過,楊峰還就是對自家大哥無條件的相信,他覺得自家大哥既然說能中舉,就肯定能中,雖然現在看著很離譜。
楊峰覺得自家大哥一定是有什麽自己不知道法門,可惜自己這次沒有通過科試,不然得話,說不定真能跟著大哥混個舉人功名,可惜啊!
唉,喝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楊峰隻能借酒埋葬自己心中的無限惋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