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今天有點......不對,那是相當緊張。
今天,是他第一次上朝。
因為土豆的事情被特別召見!
作為曾經一心渴望科舉希望暮登天子堂的男兒,要說心中沒點波蘭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他還是曾經因為科舉舞弊案被剝奪了上升渠道的“罪人”。
若非因為朱厚煒的插手,他現在可能早早就迴江南老家去了,怎麽可能會還有機會登上這金鑾殿?
“唿,深唿吸深唿吸,氣急頭暈都是正常的,誰能不激動的,不丟人不丟人。”徐經深唿吸調整狀態。
若是正常考上進士,他再緊張也不會這般失態,但現在可是因為土豆這般神器重新獲得的機會啊!
失而複得之物,方更知其寶貴。
終於,等待著的徐經得到了宦官傳旨宣他見駕的消息。
“唿。”
徐經沉吸一口氣,大步朝殿內走去。
這是殿下給的機會,是他冒死航海爭取來的又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徐經不能給殿下丟臉,也絕不能再想科舉一般犯渾給自己留下遺憾!
走著走著,徐經似是突然想明白了一般,心中壓抑的緊張情緒悄然散去許多。
而此刻,他已經走到了大殿之內。
此時的大殿內,弘治皇帝高坐龍椅之上,大殿兩側坐著的,則是弘治皇帝的三位大秘還有兵部尚書馬文升。
“草民徐經,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經問安。
他自稱草民,因為他的功名已被剝去,早已沒了功名伴身,自然是不能自稱學生了。
“徐經,朕記得你。”弘治皇帝淡淡的道,心中卻感慨萬千。
當初科舉舞弊案件時,對徐經、唐伯虎他是心中頗有些怨氣的。
雖然舞弊案實屬不實,但影響確實太過於惡劣了些,對大明科舉的公信力是有很大打擊的。
但沒想到的是,當初那個讓人頭頭疼的科舉案核心人物,現在居然幹出來這番大事,讓他在功名被剝削這種打入穀底斷掉前程的局麵另辟出一條路來。
雖然但是,這條路是自己兒子給鋪設的......
但並不妨礙弘治皇帝對徐經另眼相看!
大明海禁多少歲月時光了,可不是僅僅憑借所謂的鋪設道路就能遠洋出海順利找迴良種的。
若遠洋航海真的那麽簡單,弘治皇帝就不會因為航海圖被毀當眾打了那劉大夏,更不會給錦衣衛、東廠下了死命令要從劉家收出海圖來。
任何一項大事都是能隨意完成的,其中消耗的心血那是不可估量的。
眼前的徐經能憑借兩艘走私船做到這般地步,自然是足以讓人高看一眼的。
“這土豆之事,你之功勞還在王臣、張澤二人之上。”
“草民不敢居功,隻是承蒙殿下之教誨,草民也隻是照著殿下的教導去做,換做其他任何人都能勝任草民這個位置的。”徐經搖搖頭。
他那時候也隻是個沒經驗的旱鴨子,充其量就是一個讀過幾本航海書,有那麽點理論基礎能紙上談兵一點的旱鴨子而已。
對航海來說,他真就是一個小白,他說隨便一個人都能代替自己雖然是自謙但徐經真心覺得那時的自己能被選中純屬是自己運氣好殿下懂他而已。
一旁的馬文升則是有些酸酸的,不對......是酸透了!
兵部出了這麽大的錯誤,徐經又有了遠洋航海帶迴良種的經驗、功績,之後朝廷的下西洋肯定是以這小子為主導了啊。
唉,這兵部到了老夫手上之後怎麽諸事不順呢?
馬文升有些委屈,明明他已經那麽努力了,結果卻老是被麻煩找上身。
關鍵這些麻煩破事許多跟他都搭不上關係!
有時候馬文升都在想他是不是應該找家寺廟燒炷香給自己去去晦氣,自己是不是被倒黴鬼附身了,不然他堂堂弘治三君子之一聲名在外,沒道理會一直倒黴啊。
不對,馬文升突然打了個寒顫。
自己怎麽會產生這麽危險的想法。
太子殿下從西北迴來之後可是呈上過一份折子,說要徹查天下寺廟,說西北那邊寺廟怎麽樣怎麽樣的,全都是藏汙納垢之地,寺廟絕對有問題巴拉巴拉......
那太子殿下張牙舞爪的態度,說他要掀起一陣滅佛風暴都不過分,要不是諸部堂勸解加上陛下對太子殿下的血脈壓製,說不定順天府這一帶的寺廟都得被太子殿下打著各種名頭橫掃一遍。
自己這要是昏頭往寺廟湊,不是明擺著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還有弘治三君子......
馬文升有些想要罵娘,昨天劉大夏事件之後,這個名頭就已經臭了。
人們可是喜歡聯想的,跟你齊名並稱的人出了事,你的敏感度那可是蹭蹭蹭往上升,保不齊背後就已經有人用怪異的眼睛看著你了。
看著麵前的徐經,馬文升五味雜陳。
有的人遭受重擊卻能得貴人相助涅磐重生一飛衝天,自己怎麽就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弘治皇帝聽了徐經的迴答倒是一笑,隻是這笑容多少顯得有些意味深長。
“看來,舞弊案之後,你確實成長了不少啊。當初蔚王說你是出海尋良種的主力時朕可是吃了一驚。”
“多虧了太子殿下、蔚王殿下對草民的教導又給草民尋得良師跟隨學習,草民能有今天,不過是得天之辛入了鎮國府而已。”
“而且,出海尋種子的並非草民一人,其中還有胡商劉牛,西山居民田老七、馮狗子......”
徐經不卑不亢,態度坦誠。
見狀,弘治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不卑不亢,抗壓力也不錯。
據蕭敬稟報,剛剛在外麵徐經可是緊張的不得了,現在看來......
弘治皇帝還是相當滿意的。
果然,苦難磨礪人,能從中走出來的人自然會有常人想不到的成長與蛻變。
“徐經,若朕欲讓你擔任未來朝廷下西洋的重任,你可敢擔?”
再度上下打量一番,弘治皇帝輕聲開口。
“來了。”
劉建等人聞言,皆是看向徐經,不露聲色。
他們清楚的知道,徐經接下來的迴答將決定他後半生的命運,或許他會洗去科舉舞弊案的汙點成為大明再下西洋的一個標誌,就像當初的三寶太監一般。
又或許,因為那神秘充滿良種誘惑的新大陸,徐經之名將超過那位航海上的先鋒三寶太監,成為一個真正載入史冊的傳奇。
今天,是他第一次上朝。
因為土豆的事情被特別召見!
作為曾經一心渴望科舉希望暮登天子堂的男兒,要說心中沒點波蘭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他還是曾經因為科舉舞弊案被剝奪了上升渠道的“罪人”。
若非因為朱厚煒的插手,他現在可能早早就迴江南老家去了,怎麽可能會還有機會登上這金鑾殿?
“唿,深唿吸深唿吸,氣急頭暈都是正常的,誰能不激動的,不丟人不丟人。”徐經深唿吸調整狀態。
若是正常考上進士,他再緊張也不會這般失態,但現在可是因為土豆這般神器重新獲得的機會啊!
失而複得之物,方更知其寶貴。
終於,等待著的徐經得到了宦官傳旨宣他見駕的消息。
“唿。”
徐經沉吸一口氣,大步朝殿內走去。
這是殿下給的機會,是他冒死航海爭取來的又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徐經不能給殿下丟臉,也絕不能再想科舉一般犯渾給自己留下遺憾!
走著走著,徐經似是突然想明白了一般,心中壓抑的緊張情緒悄然散去許多。
而此刻,他已經走到了大殿之內。
此時的大殿內,弘治皇帝高坐龍椅之上,大殿兩側坐著的,則是弘治皇帝的三位大秘還有兵部尚書馬文升。
“草民徐經,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經問安。
他自稱草民,因為他的功名已被剝去,早已沒了功名伴身,自然是不能自稱學生了。
“徐經,朕記得你。”弘治皇帝淡淡的道,心中卻感慨萬千。
當初科舉舞弊案件時,對徐經、唐伯虎他是心中頗有些怨氣的。
雖然舞弊案實屬不實,但影響確實太過於惡劣了些,對大明科舉的公信力是有很大打擊的。
但沒想到的是,當初那個讓人頭頭疼的科舉案核心人物,現在居然幹出來這番大事,讓他在功名被剝削這種打入穀底斷掉前程的局麵另辟出一條路來。
雖然但是,這條路是自己兒子給鋪設的......
但並不妨礙弘治皇帝對徐經另眼相看!
大明海禁多少歲月時光了,可不是僅僅憑借所謂的鋪設道路就能遠洋出海順利找迴良種的。
若遠洋航海真的那麽簡單,弘治皇帝就不會因為航海圖被毀當眾打了那劉大夏,更不會給錦衣衛、東廠下了死命令要從劉家收出海圖來。
任何一項大事都是能隨意完成的,其中消耗的心血那是不可估量的。
眼前的徐經能憑借兩艘走私船做到這般地步,自然是足以讓人高看一眼的。
“這土豆之事,你之功勞還在王臣、張澤二人之上。”
“草民不敢居功,隻是承蒙殿下之教誨,草民也隻是照著殿下的教導去做,換做其他任何人都能勝任草民這個位置的。”徐經搖搖頭。
他那時候也隻是個沒經驗的旱鴨子,充其量就是一個讀過幾本航海書,有那麽點理論基礎能紙上談兵一點的旱鴨子而已。
對航海來說,他真就是一個小白,他說隨便一個人都能代替自己雖然是自謙但徐經真心覺得那時的自己能被選中純屬是自己運氣好殿下懂他而已。
一旁的馬文升則是有些酸酸的,不對......是酸透了!
兵部出了這麽大的錯誤,徐經又有了遠洋航海帶迴良種的經驗、功績,之後朝廷的下西洋肯定是以這小子為主導了啊。
唉,這兵部到了老夫手上之後怎麽諸事不順呢?
馬文升有些委屈,明明他已經那麽努力了,結果卻老是被麻煩找上身。
關鍵這些麻煩破事許多跟他都搭不上關係!
有時候馬文升都在想他是不是應該找家寺廟燒炷香給自己去去晦氣,自己是不是被倒黴鬼附身了,不然他堂堂弘治三君子之一聲名在外,沒道理會一直倒黴啊。
不對,馬文升突然打了個寒顫。
自己怎麽會產生這麽危險的想法。
太子殿下從西北迴來之後可是呈上過一份折子,說要徹查天下寺廟,說西北那邊寺廟怎麽樣怎麽樣的,全都是藏汙納垢之地,寺廟絕對有問題巴拉巴拉......
那太子殿下張牙舞爪的態度,說他要掀起一陣滅佛風暴都不過分,要不是諸部堂勸解加上陛下對太子殿下的血脈壓製,說不定順天府這一帶的寺廟都得被太子殿下打著各種名頭橫掃一遍。
自己這要是昏頭往寺廟湊,不是明擺著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還有弘治三君子......
馬文升有些想要罵娘,昨天劉大夏事件之後,這個名頭就已經臭了。
人們可是喜歡聯想的,跟你齊名並稱的人出了事,你的敏感度那可是蹭蹭蹭往上升,保不齊背後就已經有人用怪異的眼睛看著你了。
看著麵前的徐經,馬文升五味雜陳。
有的人遭受重擊卻能得貴人相助涅磐重生一飛衝天,自己怎麽就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弘治皇帝聽了徐經的迴答倒是一笑,隻是這笑容多少顯得有些意味深長。
“看來,舞弊案之後,你確實成長了不少啊。當初蔚王說你是出海尋良種的主力時朕可是吃了一驚。”
“多虧了太子殿下、蔚王殿下對草民的教導又給草民尋得良師跟隨學習,草民能有今天,不過是得天之辛入了鎮國府而已。”
“而且,出海尋種子的並非草民一人,其中還有胡商劉牛,西山居民田老七、馮狗子......”
徐經不卑不亢,態度坦誠。
見狀,弘治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不卑不亢,抗壓力也不錯。
據蕭敬稟報,剛剛在外麵徐經可是緊張的不得了,現在看來......
弘治皇帝還是相當滿意的。
果然,苦難磨礪人,能從中走出來的人自然會有常人想不到的成長與蛻變。
“徐經,若朕欲讓你擔任未來朝廷下西洋的重任,你可敢擔?”
再度上下打量一番,弘治皇帝輕聲開口。
“來了。”
劉建等人聞言,皆是看向徐經,不露聲色。
他們清楚的知道,徐經接下來的迴答將決定他後半生的命運,或許他會洗去科舉舞弊案的汙點成為大明再下西洋的一個標誌,就像當初的三寶太監一般。
又或許,因為那神秘充滿良種誘惑的新大陸,徐經之名將超過那位航海上的先鋒三寶太監,成為一個真正載入史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