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魏征火力全開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彥博認慫後,沒有不開眼的人繼續跳出來。
看足戲的朝臣,原以為朝會該到此結束了,沒想到魏征出來參人了。
“陛下,臣參禦史大夫蕭瑀!”
這下終於不是參大功臣李靖,而是參禦史大夫蕭瑀。
朝臣麵麵相覷,臉上露出吃大瓜的表情。
“魏征,你為何要參蕭瑀?”李世民身子往前坐直了一些。
魏征高舉笏板,正著臉色說道。
“自大唐對東突厥用兵以來,蕭瑀多次為東突厥說話,幹擾阻礙陛下對東突厥的決策。”
“如果不是陛下聖明,王少詹事據理力爭,恐怕東突厥不會解決的這麽徹底。”
“此外,右仆射李靖滅突厥有功,可蕭瑀卻顛倒黑白,誣陷有功之臣。”
“如果陛下真的治罪李靖,那陛下的名聲也盡毀,變成了殘害忠良的昏君。”
魏征的一番話,把蕭瑀說成不僅影響國本,還帶歪李世民,事態一下變得嚴重起來。
“魏征你放屁,難道連正常的諫言都不能說嗎?”蕭瑀臉色嚇得煞白,連忙站出來為自己辯解。
高台上,李世民的表情已經變的不善了,如果這個大帽子被扣上,不死也會惹的一身騷。
魏征瞥了他一眼,冷聲說道。
“捫心自問,正常的諫言會帶著攻擊誣陷的言語嗎?”
“倘若人人都學你,以後朝堂之上,是不是變成了互相攻擊,互相汙蔑的情況?”
“別說開創貞觀盛世,朝廷沒有被你搞的烏煙瘴氣,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不得不說,魏征的戰鬥力太強了。
這一番話,說的蕭瑀臉色發白,大腦空蕩蕩的,一時間不知如何辯解。
魏征以前隻是勸諫李世民,就連李世民這個超級能容忍人的明君,都氣的想要殺掉魏征。
現在魏征把矛頭對準蕭瑀這個直性子,叫他如何能抵擋得住。
“魏侍中真猛!”
“我覺得說的在理,蕭瑀不僅誣陷右仆射李靖,還無端打壓少詹事王剪,做的確實不對。”
“如果陛下聽信他的讒言,治罪有功之臣,那陛下豈不是英明盡毀?”
“蕭瑀這廝,用心歹毒,就是來禍害我大唐基業的!”
“...”
朝中百官,對蕭瑀指指點點,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眼看局勢不妙,蕭瑀連忙用求救般的眼神,看向長孫無忌和溫彥博。
希望他們兩個大佬能站出來,幫他說一句好話。
可惜長孫無忌和溫彥博卻不為所動,這樣冷漠的反應,讓蕭瑀的心涼了半截。
長孫無忌雖然想救他,可魏征的一番話已經說到李世民的心坎裏麵了。
怎麽救?
眼看陛下意動,而且百官都在討伐蕭瑀,於是魏征高聲說道。
“陛下,臣建議罷免禦史大夫蕭瑀,避免他繼續禍害朝廷!”
魏征此言一出,瞬間得到絕大部分大臣的支持。
“臣附議!”
門下省、尚書省以及一眾武將紛紛附議。
王剪剛和蕭瑀撕逼了一場,並沒有站出來附議,不然容易留下攻擊同僚的把柄。
就目前支持罷免蕭瑀官職的大臣,已經超過八成,其餘的要麽中立,要麽是幾個位高權重的宰相。
而且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說話。
李世民的手搭在龍椅兩側扶手上,食指輕輕地上下叩,他的臉色非常平靜,讓人猜測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整個太極殿,也隨著李世民的動作,變得安靜起來。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把目光轉向文臣一列,站在前三位的大臣身上,語氣淡然地問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說說你們的看法。”
朝臣的目光,瞬間集中到兩位大佬身上。
李世民之所以沒叫李靖這個右仆射,是因為蕭瑀剛剛參他了。
如果把他叫出來表態,李靖如果同意罷免蕭瑀,不利於他後續管理尚書省。
不得不說,李世民在小細節上,考慮的還是很周到。
房玄齡率先站了出來,他舉著笏板拱手說道。
“陛下,從朝廷對突厥用兵以來,蕭瑀一直從中阻撓,而且變本加厲汙蔑陷害功臣。”
“如果誣陷朝臣而仍然可以置身事外,那攻擊人的成本實在太低了。”
“為了警醒百官,樹立朝廷正氣,臣支持對蕭瑀罷職處理。”
房玄齡此言一出,蕭瑀便覺得天旋地轉,身子往後一個踉蹌。
完了!
房玄齡的話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遠大於魏征,甚至和長孫無忌都不相上下。
“對了,還有長孫大人!”
想到長孫無忌還沒表態,蕭瑀的心裏燃起了最後的一絲希望。
“陛下,臣之所想,和左仆射一樣。”長孫無忌淡然說完後,便退了迴去。
最後的一絲希望也沒有了,蕭瑀臉如死灰。
這迴徹底玩完!
第一次被罷相,因為言論不當,且犯了對陛下不恭之罪。
第二次被罷相,是唐儉第一次出使突厥,蕭瑀請他藏封家書,給避難突厥的姐姐蕭皇後。
前兩次被罷相,歸根結底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而李世民看中他的才能,所以每次罷官不久,都會重新把他啟用。
和前兩次被罷相不同,這一次他被罷官的理由,已經上升到禍國殃民的高度。
而且他的對手王剪又如日中天,不可能讓他有起死迴生的機會。
到了這一刻,他終於理解李綱、王珪、崔義玄三人被罷官的心理。
“今日起罷免蕭瑀禦史大夫一職。”李世民站起身,走到高階前,沉聲說道。
“陛下聖明!”
百官神色各異,紛紛齊聲說道。
啪~
蕭瑀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幹,身子軟趴趴地癱倒在地上。
“把蕭瑀送迴家,好好休息吧。”李世民擺著手,下令說道。
很快,太極殿外走進兩個玄甲軍,他們架著蕭瑀快步離開。
路過王剪身邊時,蕭瑀呆呆的眼神盯了王剪一眼,裏麵露出無盡的後悔。
文武大臣的視線一直跟著蕭瑀的身子移動,直到他走出太極殿,這才把視線重新放在李世民身上。
“陛下,禦史大夫一職如今空缺,還需盡快選出合適的大臣擔任。”吏部尚書高士廉出班啟奏道。
李世民往文臣一列掃了幾眼,想了一下說道。
“禦史大夫一職暫時空缺著吧,有立大功者,朕封他為禦史大夫!”
聽到陛下所說的話,百官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移到王剪身上。
因為當前王剪負責東突厥的安置問題,有機會立大功的也隻有他了。
根據王剪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以及陛下和房玄齡等一眾大佬的支持,不可能做不好。
雖然大家都知道陛下偏袒王剪,可他們又無法反駁。
因為立大功升為禦史大夫,完全沒有毛病。
看足戲的朝臣,原以為朝會該到此結束了,沒想到魏征出來參人了。
“陛下,臣參禦史大夫蕭瑀!”
這下終於不是參大功臣李靖,而是參禦史大夫蕭瑀。
朝臣麵麵相覷,臉上露出吃大瓜的表情。
“魏征,你為何要參蕭瑀?”李世民身子往前坐直了一些。
魏征高舉笏板,正著臉色說道。
“自大唐對東突厥用兵以來,蕭瑀多次為東突厥說話,幹擾阻礙陛下對東突厥的決策。”
“如果不是陛下聖明,王少詹事據理力爭,恐怕東突厥不會解決的這麽徹底。”
“此外,右仆射李靖滅突厥有功,可蕭瑀卻顛倒黑白,誣陷有功之臣。”
“如果陛下真的治罪李靖,那陛下的名聲也盡毀,變成了殘害忠良的昏君。”
魏征的一番話,把蕭瑀說成不僅影響國本,還帶歪李世民,事態一下變得嚴重起來。
“魏征你放屁,難道連正常的諫言都不能說嗎?”蕭瑀臉色嚇得煞白,連忙站出來為自己辯解。
高台上,李世民的表情已經變的不善了,如果這個大帽子被扣上,不死也會惹的一身騷。
魏征瞥了他一眼,冷聲說道。
“捫心自問,正常的諫言會帶著攻擊誣陷的言語嗎?”
“倘若人人都學你,以後朝堂之上,是不是變成了互相攻擊,互相汙蔑的情況?”
“別說開創貞觀盛世,朝廷沒有被你搞的烏煙瘴氣,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不得不說,魏征的戰鬥力太強了。
這一番話,說的蕭瑀臉色發白,大腦空蕩蕩的,一時間不知如何辯解。
魏征以前隻是勸諫李世民,就連李世民這個超級能容忍人的明君,都氣的想要殺掉魏征。
現在魏征把矛頭對準蕭瑀這個直性子,叫他如何能抵擋得住。
“魏侍中真猛!”
“我覺得說的在理,蕭瑀不僅誣陷右仆射李靖,還無端打壓少詹事王剪,做的確實不對。”
“如果陛下聽信他的讒言,治罪有功之臣,那陛下豈不是英明盡毀?”
“蕭瑀這廝,用心歹毒,就是來禍害我大唐基業的!”
“...”
朝中百官,對蕭瑀指指點點,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眼看局勢不妙,蕭瑀連忙用求救般的眼神,看向長孫無忌和溫彥博。
希望他們兩個大佬能站出來,幫他說一句好話。
可惜長孫無忌和溫彥博卻不為所動,這樣冷漠的反應,讓蕭瑀的心涼了半截。
長孫無忌雖然想救他,可魏征的一番話已經說到李世民的心坎裏麵了。
怎麽救?
眼看陛下意動,而且百官都在討伐蕭瑀,於是魏征高聲說道。
“陛下,臣建議罷免禦史大夫蕭瑀,避免他繼續禍害朝廷!”
魏征此言一出,瞬間得到絕大部分大臣的支持。
“臣附議!”
門下省、尚書省以及一眾武將紛紛附議。
王剪剛和蕭瑀撕逼了一場,並沒有站出來附議,不然容易留下攻擊同僚的把柄。
就目前支持罷免蕭瑀官職的大臣,已經超過八成,其餘的要麽中立,要麽是幾個位高權重的宰相。
而且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說話。
李世民的手搭在龍椅兩側扶手上,食指輕輕地上下叩,他的臉色非常平靜,讓人猜測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整個太極殿,也隨著李世民的動作,變得安靜起來。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把目光轉向文臣一列,站在前三位的大臣身上,語氣淡然地問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說說你們的看法。”
朝臣的目光,瞬間集中到兩位大佬身上。
李世民之所以沒叫李靖這個右仆射,是因為蕭瑀剛剛參他了。
如果把他叫出來表態,李靖如果同意罷免蕭瑀,不利於他後續管理尚書省。
不得不說,李世民在小細節上,考慮的還是很周到。
房玄齡率先站了出來,他舉著笏板拱手說道。
“陛下,從朝廷對突厥用兵以來,蕭瑀一直從中阻撓,而且變本加厲汙蔑陷害功臣。”
“如果誣陷朝臣而仍然可以置身事外,那攻擊人的成本實在太低了。”
“為了警醒百官,樹立朝廷正氣,臣支持對蕭瑀罷職處理。”
房玄齡此言一出,蕭瑀便覺得天旋地轉,身子往後一個踉蹌。
完了!
房玄齡的話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遠大於魏征,甚至和長孫無忌都不相上下。
“對了,還有長孫大人!”
想到長孫無忌還沒表態,蕭瑀的心裏燃起了最後的一絲希望。
“陛下,臣之所想,和左仆射一樣。”長孫無忌淡然說完後,便退了迴去。
最後的一絲希望也沒有了,蕭瑀臉如死灰。
這迴徹底玩完!
第一次被罷相,因為言論不當,且犯了對陛下不恭之罪。
第二次被罷相,是唐儉第一次出使突厥,蕭瑀請他藏封家書,給避難突厥的姐姐蕭皇後。
前兩次被罷相,歸根結底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而李世民看中他的才能,所以每次罷官不久,都會重新把他啟用。
和前兩次被罷相不同,這一次他被罷官的理由,已經上升到禍國殃民的高度。
而且他的對手王剪又如日中天,不可能讓他有起死迴生的機會。
到了這一刻,他終於理解李綱、王珪、崔義玄三人被罷官的心理。
“今日起罷免蕭瑀禦史大夫一職。”李世民站起身,走到高階前,沉聲說道。
“陛下聖明!”
百官神色各異,紛紛齊聲說道。
啪~
蕭瑀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幹,身子軟趴趴地癱倒在地上。
“把蕭瑀送迴家,好好休息吧。”李世民擺著手,下令說道。
很快,太極殿外走進兩個玄甲軍,他們架著蕭瑀快步離開。
路過王剪身邊時,蕭瑀呆呆的眼神盯了王剪一眼,裏麵露出無盡的後悔。
文武大臣的視線一直跟著蕭瑀的身子移動,直到他走出太極殿,這才把視線重新放在李世民身上。
“陛下,禦史大夫一職如今空缺,還需盡快選出合適的大臣擔任。”吏部尚書高士廉出班啟奏道。
李世民往文臣一列掃了幾眼,想了一下說道。
“禦史大夫一職暫時空缺著吧,有立大功者,朕封他為禦史大夫!”
聽到陛下所說的話,百官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移到王剪身上。
因為當前王剪負責東突厥的安置問題,有機會立大功的也隻有他了。
根據王剪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以及陛下和房玄齡等一眾大佬的支持,不可能做不好。
雖然大家都知道陛下偏袒王剪,可他們又無法反駁。
因為立大功升為禦史大夫,完全沒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