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前線好消息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到李世民的授意,王德高聲宣道。
“宣侍禦史馬周、刑部員外郎馮己上朝。”
不多時,精神抖擻的馬周和馮己,邁著大步走進太極殿。
“參見陛下。”兩人齊齊行禮。
“免禮。”李世民擺了擺手,滿意地點頭說道“兩位愛卿在短短的十餘天內,便破此大案,百官已經商定好對你們的封賞。”
“馬周,本次破案你為首功,朕命你為給事中,賞綾羅綢緞20匹。”
“臣領旨!”馬周恭敬地朝著李世民行禮。
昨日,聽完王剪的一番話,馬周的心裏便一直帶著期待,晚上更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今日塵埃落定,可以脫離禦史台那等地方,讓他的心情一下變得輕鬆起來。
李世民朝馬周微笑地點了點頭,隨即視線轉到一旁的刑部員外郎身上。
“馮己,你為次功,功勞先記著,這次暫不給你升遷,同樣賞賜綾羅綢緞20匹吧。”
馮己是刑部的員外郎,本就是從六品下的官職,而當前朝中五品官職,並無空缺。
隻能讓吏部的人把他的功勞記下來,等後續立功了,一並獎賞。
“臣領旨!”
馮己臉色不變,恭敬地朝著李世民行禮。
這次查案,他完全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能沾點功勞,已經很好了。
當了這麽多年官,他看的也比較開,不屬於他的想都不想。
封賞結束後,也沒什麽大事要討論,李世民讓王德宣布退朝。
“退朝~”
王德宣布退朝後,李世民帶頭離開太極殿。
其餘百官這才陸陸續續離開,而且不少人路過馬周身旁時,都朝他恭賀道喜。
而蕭瑀和禦史中丞走到馬周的身旁,朝他冷哼了一聲。
隨即兩人甩著袖袍,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對於這兩人的態度,馬周笑了笑沒說話。
耍性子,那是小孩才做的事,如果跟他們一般見識,那才叫丟人。
走出太極殿,王剪拍了拍馬周的肩膀,擠眉弄眼地恭賀道。
“馬兄恭喜,晉升給事中成為五品大員,以後你也要每日上朝了。”
“晚上和王媼姐來縣侯府,我給你加餐慶祝。”
馬周輕輕地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這裏人多眼雜,不適合亂說話。
“馬兄,你的新同僚來了,晚上再聊。”
王剪看到同為給事中的孔穎達、張行成等人過來,於是朝馬周點了點頭就離開了。
“馬周,我們同行吧,順便帶你了解政務。”孔穎達向馬周發出善意。
現在的門下省,雖然在其他大臣看來,是一幫噴子的匯集地。
可他們內部和和氣氣,非常團結。
“多謝。”馬周連忙拱手。
晚上,王剪在縣侯府擺了幾桌,慶祝馬周升官。
雖然縣侯府的人不少,可沒有二蛋、薛仁貴和程處默等人,還是顯得有些冷清。
...
兩日後,幾匹快馬疾馳入長安。
“邊疆軍報!快讓開!”
騎馬的甲士大吼。
朱雀大街上,行走的百姓紛紛向兩側避讓。
等騎馬的甲士疾馳過後,大街上的百姓快速圍在一起,他們七嘴八舌,紛紛猜疑哪裏又出大事。
甘露殿。
“好!太好了!”
李世民看完李靖所寫的軍報後,整個人激動起來,雙手舉著軍報連聲叫好。
“王德,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王剪叫過來。”
第一封戰報傳迴來,除了跟幾位謀臣分享喜悅,還有事情需要他們出謀劃策。
“是,陛下。”王德應了一聲,快速地下去安排。
過了半刻鍾,王剪幾人先後來到甘露殿。
李世民臉上藏不住喜色,他高舉著軍報,笑著說道。
“諸位,李靖所寫的第一份軍報送迴來了,大勝!”
隨即李世民把軍報遞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看,隨後又傳到魏征和王剪的手裏。
王剪看完軍報,上麵隻記載戰況,並沒有記載軍功。
“看來要戰鬥結束後,才會論功行賞。”王剪在心裏嘀咕起來。
李靖的軍報沒有特別寫明傷亡情況,也就證明二蛋他們幾人都安然無恙。
軍報很簡潔,隻匯報結果,並沒有寫具體的作戰過程。
李道宗的西路軍在靈州取得大勝,斬敵數千人。
在薛萬徹所部的逼迫下,突利可汗直接率數千部眾投降,現在被押迴長安的路上!”
而李靖親率3000精騎,打下了突厥重要的軍事據點定襄城。
這一戰不僅斬敵萬餘人,還生擒隋煬帝之孫楊政道和隋煬帝之妻蕭氏,現在也一並押迴長安。
頡利可汗率8萬餘殘兵逃往磧口,在必經的白道內,也有李績率數千輕騎在以逸待勞。
“恭賀陛下,首戰大捷!”長孫無忌率先朝李世民恭賀道。
李靖不愧是軍事大才,在他的指揮下,大軍閃擊突厥各部,完全把突厥打蒙了。
幾路大軍的大勝,也比想象中更加容易。
在其他人都一臉喜色時,房玄齡搖著頭,臉上並沒有露出很樂觀的表情。
他盯著地圖思考,良久才輕聲說道。
“雖然李靖率軍攻破了定襄城,可頡利可汗仍收攏了8萬餘殘兵外逃,突厥的主力依舊在。”
“如果被頡利可汗站穩腳跟,他便可再度召集其餘突厥部落,瞬間起十餘萬突厥騎兵。”
李靖突襲定襄城的目的,是想引誘頡利可汗召集突厥各部前來血戰。
為此,李靖提前命令李績率輕騎繞過定襄城,屯兵白道,堵住頡利可汗的後路。
屆時同柴紹和李績三路大軍內外夾擊,從而一舉消滅突厥大軍的有生力量。
沒想到狡猾的頡利可汗,察覺到了李靖的意圖。
他命令過來助戰的部眾駐紮在定襄城周邊,從而讓李靖的計劃落空。
“現如今頡利可汗帶著殘兵逃往磧口,希望李績能在白道上把他攔截住,不然讓突厥大軍繞過陰山山脈北部,就麻煩了。”房玄齡接著說道。
陰山山脈北部是廣袤的大漠,數萬騎兵進去,想找都難。
而且唐軍的後勤補給,戰線拉得太長,容易被突厥襲擊。
“軍報是三天前寫的,算算時間李績應該和頡利可汗碰上了。”魏征用手指著地圖說道。
頡利可汗的部眾均為騎兵,而他們被李靖大軍一路追趕,逃亡的速度肯定不慢。
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從定襄城逃到白道。
聽到房玄齡和魏征的擔心,李世民也重新審視地圖,過了一會他長唿一口氣。
“希望李績能拖住頡利可汗,等李靖大軍趕到一起夾擊吧。”
“如果讓頡利可汗繞過白道,逃往陰山以北,他們進入茫茫大漠後,便如同魚入大海。”
幾個大佬對戰局做了一通分析,讓旁聽的王剪欽佩不已。
單憑一個軍報和一幅地圖,便能推演出如此多的消息,如果讓他來講,估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討論完軍報的問題,李世民坐迴主位上,微笑著說道。
“這次叫你們過來,是商量突利可汗投降,以及楊政道和蕭氏的安置問題。”
“宣侍禦史馬周、刑部員外郎馮己上朝。”
不多時,精神抖擻的馬周和馮己,邁著大步走進太極殿。
“參見陛下。”兩人齊齊行禮。
“免禮。”李世民擺了擺手,滿意地點頭說道“兩位愛卿在短短的十餘天內,便破此大案,百官已經商定好對你們的封賞。”
“馬周,本次破案你為首功,朕命你為給事中,賞綾羅綢緞20匹。”
“臣領旨!”馬周恭敬地朝著李世民行禮。
昨日,聽完王剪的一番話,馬周的心裏便一直帶著期待,晚上更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今日塵埃落定,可以脫離禦史台那等地方,讓他的心情一下變得輕鬆起來。
李世民朝馬周微笑地點了點頭,隨即視線轉到一旁的刑部員外郎身上。
“馮己,你為次功,功勞先記著,這次暫不給你升遷,同樣賞賜綾羅綢緞20匹吧。”
馮己是刑部的員外郎,本就是從六品下的官職,而當前朝中五品官職,並無空缺。
隻能讓吏部的人把他的功勞記下來,等後續立功了,一並獎賞。
“臣領旨!”
馮己臉色不變,恭敬地朝著李世民行禮。
這次查案,他完全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能沾點功勞,已經很好了。
當了這麽多年官,他看的也比較開,不屬於他的想都不想。
封賞結束後,也沒什麽大事要討論,李世民讓王德宣布退朝。
“退朝~”
王德宣布退朝後,李世民帶頭離開太極殿。
其餘百官這才陸陸續續離開,而且不少人路過馬周身旁時,都朝他恭賀道喜。
而蕭瑀和禦史中丞走到馬周的身旁,朝他冷哼了一聲。
隨即兩人甩著袖袍,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對於這兩人的態度,馬周笑了笑沒說話。
耍性子,那是小孩才做的事,如果跟他們一般見識,那才叫丟人。
走出太極殿,王剪拍了拍馬周的肩膀,擠眉弄眼地恭賀道。
“馬兄恭喜,晉升給事中成為五品大員,以後你也要每日上朝了。”
“晚上和王媼姐來縣侯府,我給你加餐慶祝。”
馬周輕輕地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這裏人多眼雜,不適合亂說話。
“馬兄,你的新同僚來了,晚上再聊。”
王剪看到同為給事中的孔穎達、張行成等人過來,於是朝馬周點了點頭就離開了。
“馬周,我們同行吧,順便帶你了解政務。”孔穎達向馬周發出善意。
現在的門下省,雖然在其他大臣看來,是一幫噴子的匯集地。
可他們內部和和氣氣,非常團結。
“多謝。”馬周連忙拱手。
晚上,王剪在縣侯府擺了幾桌,慶祝馬周升官。
雖然縣侯府的人不少,可沒有二蛋、薛仁貴和程處默等人,還是顯得有些冷清。
...
兩日後,幾匹快馬疾馳入長安。
“邊疆軍報!快讓開!”
騎馬的甲士大吼。
朱雀大街上,行走的百姓紛紛向兩側避讓。
等騎馬的甲士疾馳過後,大街上的百姓快速圍在一起,他們七嘴八舌,紛紛猜疑哪裏又出大事。
甘露殿。
“好!太好了!”
李世民看完李靖所寫的軍報後,整個人激動起來,雙手舉著軍報連聲叫好。
“王德,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王剪叫過來。”
第一封戰報傳迴來,除了跟幾位謀臣分享喜悅,還有事情需要他們出謀劃策。
“是,陛下。”王德應了一聲,快速地下去安排。
過了半刻鍾,王剪幾人先後來到甘露殿。
李世民臉上藏不住喜色,他高舉著軍報,笑著說道。
“諸位,李靖所寫的第一份軍報送迴來了,大勝!”
隨即李世民把軍報遞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看,隨後又傳到魏征和王剪的手裏。
王剪看完軍報,上麵隻記載戰況,並沒有記載軍功。
“看來要戰鬥結束後,才會論功行賞。”王剪在心裏嘀咕起來。
李靖的軍報沒有特別寫明傷亡情況,也就證明二蛋他們幾人都安然無恙。
軍報很簡潔,隻匯報結果,並沒有寫具體的作戰過程。
李道宗的西路軍在靈州取得大勝,斬敵數千人。
在薛萬徹所部的逼迫下,突利可汗直接率數千部眾投降,現在被押迴長安的路上!”
而李靖親率3000精騎,打下了突厥重要的軍事據點定襄城。
這一戰不僅斬敵萬餘人,還生擒隋煬帝之孫楊政道和隋煬帝之妻蕭氏,現在也一並押迴長安。
頡利可汗率8萬餘殘兵逃往磧口,在必經的白道內,也有李績率數千輕騎在以逸待勞。
“恭賀陛下,首戰大捷!”長孫無忌率先朝李世民恭賀道。
李靖不愧是軍事大才,在他的指揮下,大軍閃擊突厥各部,完全把突厥打蒙了。
幾路大軍的大勝,也比想象中更加容易。
在其他人都一臉喜色時,房玄齡搖著頭,臉上並沒有露出很樂觀的表情。
他盯著地圖思考,良久才輕聲說道。
“雖然李靖率軍攻破了定襄城,可頡利可汗仍收攏了8萬餘殘兵外逃,突厥的主力依舊在。”
“如果被頡利可汗站穩腳跟,他便可再度召集其餘突厥部落,瞬間起十餘萬突厥騎兵。”
李靖突襲定襄城的目的,是想引誘頡利可汗召集突厥各部前來血戰。
為此,李靖提前命令李績率輕騎繞過定襄城,屯兵白道,堵住頡利可汗的後路。
屆時同柴紹和李績三路大軍內外夾擊,從而一舉消滅突厥大軍的有生力量。
沒想到狡猾的頡利可汗,察覺到了李靖的意圖。
他命令過來助戰的部眾駐紮在定襄城周邊,從而讓李靖的計劃落空。
“現如今頡利可汗帶著殘兵逃往磧口,希望李績能在白道上把他攔截住,不然讓突厥大軍繞過陰山山脈北部,就麻煩了。”房玄齡接著說道。
陰山山脈北部是廣袤的大漠,數萬騎兵進去,想找都難。
而且唐軍的後勤補給,戰線拉得太長,容易被突厥襲擊。
“軍報是三天前寫的,算算時間李績應該和頡利可汗碰上了。”魏征用手指著地圖說道。
頡利可汗的部眾均為騎兵,而他們被李靖大軍一路追趕,逃亡的速度肯定不慢。
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從定襄城逃到白道。
聽到房玄齡和魏征的擔心,李世民也重新審視地圖,過了一會他長唿一口氣。
“希望李績能拖住頡利可汗,等李靖大軍趕到一起夾擊吧。”
“如果讓頡利可汗繞過白道,逃往陰山以北,他們進入茫茫大漠後,便如同魚入大海。”
幾個大佬對戰局做了一通分析,讓旁聽的王剪欽佩不已。
單憑一個軍報和一幅地圖,便能推演出如此多的消息,如果讓他來講,估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討論完軍報的問題,李世民坐迴主位上,微笑著說道。
“這次叫你們過來,是商量突利可汗投降,以及楊政道和蕭氏的安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