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震怒不假,但是並沒有誇張到砸東西的地步。


    抄了這15個貪官的家財,不僅把借糧的錢給了,而且國庫還充盈起來。


    縣侯府,書房內。


    “馬兄,此案辦的太漂亮了,把太原王氏的爪牙剁掉,可以讓他們肉疼許久。”


    “這一步也讓我看到對付王離殤的思路,斬斷他的牙爪,慢慢把他逼出來。”


    “而且朝中諸多大臣都極力支持,也不怕他們對你不利。”


    王剪笑著說道。


    王離殤跟個縮頭烏龜一樣,一直貓在太原老家不出來,想對付他都難。


    通過這次地方縣令抵抗朝廷案,終於找到收拾他的辦法了。


    這兩天,朝堂之上經過一係列的爭鬥,也塵埃落定。


    空出的15個縣令,除了3個是寒門子弟擔任,其餘12人全是山東集團的人。


    河東道和河南道這一帶,現在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兩大勢力混在一起鬥,以後想安生都難。


    “哎,王兄,當這個出頭鳥雖可萬眾矚目,現在也是惹了一群人不喜。”


    “現在禦史台上下,都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


    “這侍禦史,我是一天也不想當了。”


    馬周搖著頭,開著玩笑說道。


    他迴禦史台辦公的時候,不管是禦史大夫蕭瑀,還是禦史中丞,亦或者是台院侍禦史的其他同僚,全都對他冷眼相待。


    雖然馬周早猜出會是這個結果,可對同僚的這個行為,還是讓他心裏不舒服。


    “哈哈,馬兄,我還以為你不會在意他們的眼神。”王剪親自給馬周倒了一杯茶。


    馬周接過茶喝了起來,他對王剪的調侃毫不在意,隻是臉上的鬱悶並沒有減少。


    在處處被排擠的環境下辦公,時間久了很難遭得住。


    玩笑歸玩笑,馬周當前所麵臨的困境,還是要想辦法解決。


    王剪想了一下,臉色認真地說道。


    “馬兄,你就放心吧,明日朝會,陛下就會對你們論功行賞。”


    “稍後我去找恩師一趟,明日朝會上,舉薦你到門下省任給事中,暫時脫離禦史台這個漩渦。”


    “跟著魏征學習,也有好處,那家夥的能耐可不比恩師差。”


    給事中是門下省的要職,分判本省的日常事務,具體負責審議封駁詔敕奏章,有異議可直接批改駁還詔敕。


    門下省共設給事中四人,是正五品下的官職,當前孔穎達、張行成均擔任給事中一職。


    而馬周現在擔任的侍禦史,是從六品下的官職,算是升了兩個小級。


    而且進了門下省,機會可比禦史台要多的多。


    “王兄,多謝了,我敬你一杯!”馬周端起酒杯,激動地站起來。


    王剪不愧是他最大的貴人,跟著他短短一年時間不到,就從地方知縣,即將升到給事中。


    兩人聊了一陣,便草草結束談話。


    王剪把馬周送出府邸後,馬上去魏國公府找房玄齡。


    對於把馬周提拔為給事中,房玄齡當即答應下來。


    馬周的才幹,在門下省當值也極為合適。


    因為他不僅寫得了一手好奏疏,而且而且在納諫方麵也頗有天賦。


    “恩師,弟子告辭。”


    說完事,王剪朝房玄齡拱手告辭。


    “剪兒等等”


    正當王剪準備轉身離開,房玄齡把他給叫住了。


    “恩師還有何事?”王剪疑惑問道。


    “每天的朝會過後,你也抽半個時辰去尚書省,和太子一起聽訟。”房玄齡頓了頓,接著說道“好好幹,這是陛下的意思。”


    王剪嘴角一抽,還是恭敬地應道。


    “是,恩師。”


    離開魏國公府,王剪這才小聲罵罵咧咧起來。


    特麽的,他現在手上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還得去尚書省跟太子一起聽訟。


    這不明擺著,要給李承乾出謀劃策麽。


    這個工作,既費腦,還不能出錯,最主要還沒啥好處。


    “還是要盡快把馬周弄進詹事府才行。”王剪喃喃說道。


    翌日朝會。


    說完日常的政事,也到了封賞的環節。


    李世民環顧兩側朝臣,朗聲問道。


    “諸位愛卿,侍禦史馬周和刑部員外郎馮己,破了15名知縣徇私舞弊的大案,不僅挽迴百姓損失,還給朝廷清理蛀蟲。”


    “你們說該如何封賞啊!”


    如果隻是查處一兩個知縣,倒不至於擺到朝廷上討論,這次的官場貪墨問題,不亞於去年絳州的反腐大案。


    為了不讓馬周獲得太大的獎賞,禦史大夫蕭瑀做了一個小動作,在他身後的禦史中丞便站了出來。


    “陛下,監察百官本就是我們禦史台的職責和使命,為陛下清理蛀蟲我們義不容辭。”


    “馬周任侍禦史不足四個月,雖然內務還不太熟練,但機緣巧合能破此大案,也是有福報之人。”


    “而馬周從縣令晉升不久,來到長安時間尚短,府邸對布錦物件也是稀缺。”


    “臣認為,賜下綾羅綢緞若幹,較為合適。”


    禦史中丞說完後,深深地低著頭,不敢看周邊同僚的眼睛。


    這番話說出口,他也覺得臉紅。


    可畢竟是蕭瑀這個頂頭上司交代的,如果不照做,以後他也麻煩。


    果不其然,馬上有人跳出來反駁他。


    “陳中丞,你的這番話,有失公允。”


    “破了這麽一樁大案,理應官升一級,綾羅綢緞也應一並賞賜。”


    站出來的是中書舍人高季輔,他看向禦史中丞的臉色帶著幾分不忿。


    貞觀元年,高季輔因功擢為監察禦史,他跟馬周一樣,是個不畏權貴的清流。


    他不願同流合汙,因此和上官禦史中丞的關係一直很僵硬。


    好在陛下聖明,因他彈劾一眾徇私舞弊的官員有功,把他升為中書舍人。


    他在禦史台淋過雨,因此也想給馬周打一把傘。


    “陛下,有功則賞,有錯則罰,臣認為應當提拔。”魏征舉著笏板出班說道。


    “臣附議。”


    門下侍郎、散騎常侍、諫議大夫等一眾小弟,紛紛力挺魏老大。


    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門下省換了老大,他們也紛紛倒向魏征。


    跟魏征這個大噴子,門下省的戰鬥力直線上升。


    房玄齡眼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出班奏道。


    “陛下,馬周精於吏道且明辨事理,滅蝗所寫諫言,就連臣也驚歎。”


    “不如把他提拔為給事中,也算是才盡其用。”


    房玄齡打了頭陣,一幫尚書省和六部的人紛紛出來應和。


    王剪、虞世南、孔穎達等人也紛紛出聲支持。


    眼看百官意見如此統一,李世民也不再搭理禦史台的人,心裏有了決定。


    “王德,宣馬周和馮己上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