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王愛卿賦詩一首助助興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李世民如此高的評價,王剪連忙謙虛躬身。
“陛下讚譽了,都是臣應該做的。”
如果不是因為二蛋幾人也在前線廝殺,怕糧草問題影響到他們,王剪也不會走自掏腰包這一步棋。
朝中一眾大佬,哪個人拿不出一萬貫來買糧食的?
就連和李世民最親近的長孫無忌都沒有拿,就知道幕後的含義。
特麽的,你一個臣子比國庫還要有錢,就算陛下不搞你,一幫大臣也不能放過你啊。
下值後,王剪剛迴到縣侯府,馬周就找上門來。
縣侯府書房內。
“王兄,陛下派我去河東道、河南道等地處理貪官這件事,是你提議的吧?”馬周臉帶驚喜地問道。
這可是一樁大案件,不僅牽涉15名縣令,更是撞到阻礙籌軍糧的刀子上。
他們禦史台的人,要苦等多少年才能接到這樣的大案,而且看起來還容易破。
不誇張地說,這是王剪把一個大功勞,硬生生塞到他的手上。
“對。”王剪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王兄,多謝。”馬周朝王剪拱手,心裏非常感激。
這個案子,牽涉的是幾個頂級世家,對別人來說可能不好下手。
可對馬周來說,正好可以報仇。
在他任龍門縣縣令的時候,馬家莊被襲擊死了那麽多人,他作為父母官內疚不已。
更別說他和王剪,以及馬家莊的關係。
所以說這個案子,他不僅會認真查,而且還會徹查到底。
“馬兄,你我之間不必說這個。”王剪擺了擺手,接著問道“陛下給你們配置了多少個侍衛?”
“50名千牛衛悍卒。”
“夠了,你們算是欽差大臣,那幫世家明著不敢動你們。”王剪點了點頭。
禦史台和刑部的人過去查案,算是正常反貪反腐。
如果這幫世家對馬周他們下毒手,即便不是他們動的手,朝廷都會把責任甩到他們的頭上。
到時候,可不是禦史台和刑部的人過去,而是披甲的大軍過去平叛。
兩人聊了將近半個時辰,書房的門這才打開。
“馬兄,狗急也會跳牆,萬事小心。”王剪拍著馬周的肩膀,輕聲叮囑。
“王兄放心,我會把這些爪子都剁掉。”馬周說完後,邁著大步離開。
等馬周的身影完全看不到,王剪這才返迴書房,寫信給馬三爺。
購買兩萬石糧食,差不多需要一萬貫,對於財大氣粗的馬家莊來說不是難事。
王剪寫好信,特意去了一趟鐵匠鋪找王天二。
馬蹄鐵的尾數,也於昨日交付給兵部,這會鐵匠鋪暫時沒活幹。
“天二,把這封信交給三爺,你也跟他口述一遍。”
“讓三爺找商盟的人購買兩萬石糧食,王天五會帶著朝廷的人去搬運。”
“錢由馬家莊先墊付,後續朝廷會給迴來。”
王天二在這邊也忙的差不多,他雙手鄭重地接過信,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他從來不會反問王剪,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他隻會堅決執行。
“天二,算算時間,造紙廠差不多開始造紙了,等紙張數量有百萬張以上,你再安排人拉來長安。”
“現在慢慢進入雨季,運來長安的時候,要做好防水措施。”
長安作為各地世家匯集的地方,把紙張拉來這邊販賣,可快速打響名氣。
等紙張產量上來後,再讓商盟的人做代理,運往各州縣販賣。
“好的侯爺。”王天二點了點頭。
...
六月中,工部尚書段綸等一行人,終於迴來了。
段綸迴到長安的第一時間,馬不停蹄地進宮麵聖,找李世民匯報籌糧的情況。
不久,李世民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王剪都叫了過去。
甘露殿內。
段綸把奏疏呈給李世民後,他開始一五一十地匯報。
雖然經曆了一幫縣令不配合的事,可有了王剪的出手,籌糧總算在規定時間內,有驚無險地完成。
而且糧食也按照各道所需,全部運送到各道行軍總管的大營。
“段愛卿,這件事你做的很不錯。”
“時間如此緊迫,你們依然能披荊斬棘,為各路大軍提供足額的糧草。”
“朕給你,給王愛卿記一頭功。”
李世民很開心,第一步順利完成,接下來就看李靖那邊了。
“臣,謝陛下隆恩。”段綸和王剪一起站起來行禮。
“陛下,那幫縣令太可惡了,他們竟然暗中示意世家商賈,不借糧給朝廷。”
“而且他們還推三阻四,明明地裏的莊稼成熟了,他們非說要等幾天才能收割。”
“臣懇請陛下,一定要派人嚴查,萬不能讓這幫蛀蟲繼續吸附大唐的血液!”
段綸非常激動,想到那幫七品縣令不給麵子,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自己好歹也是一個工部尚書,沒想到在外的威名,跟一個五六品的官員沒啥區別。
“段愛卿別激動,朕已派禦史台和刑部去查處,相信要不了幾天就有結果。”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李世民接著看向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方向,並出聲問道。
“輔機、玄齡,李靖他們可是今日動手?”
“陛下,三軍於今日淩晨動手,如果一切順利,恐怕李靖他們那路大軍,已經殺到了頡利可汗所在的定襄城。”長孫無忌拱手迴應。
房玄齡作為大後方的作戰指揮,他和李靖等行軍總管聯係最為頻繁,也最為清楚。
他拿出一幅行軍圖,並攤在李世民的案機上,思路清晰地說道。
“定襄道行軍總管公李靖兵發馬邑,通漢道行軍總管李績兵發雲中,兩路大軍直插東突厥腹地。
“金河道行軍總管柴紹兵發金河,在西路沿黃河前進,與李靖和李績大軍遙相唿應。”
“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兵發靈州,往西北挺進。”
“暢武道行軍總管薛萬徹兵發營州,繞道東北出擊東突厥後方,同時監視突利可汗。”
“恆安道行軍總管衛孝傑,鎮守燕然地區,切斷東突厥東逃之路”
房玄齡邊說邊在地圖上指出,就連王剪這個小白,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太好了,如此五路大軍絞殺,一路大軍鎮守,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插翅難飛!”
李世民開心地一拍桌子,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王愛卿,你來賦詩一首,為六路大軍助助興。”李世民看向王剪,忽然來了這麽一句。
“陛下讚譽了,都是臣應該做的。”
如果不是因為二蛋幾人也在前線廝殺,怕糧草問題影響到他們,王剪也不會走自掏腰包這一步棋。
朝中一眾大佬,哪個人拿不出一萬貫來買糧食的?
就連和李世民最親近的長孫無忌都沒有拿,就知道幕後的含義。
特麽的,你一個臣子比國庫還要有錢,就算陛下不搞你,一幫大臣也不能放過你啊。
下值後,王剪剛迴到縣侯府,馬周就找上門來。
縣侯府書房內。
“王兄,陛下派我去河東道、河南道等地處理貪官這件事,是你提議的吧?”馬周臉帶驚喜地問道。
這可是一樁大案件,不僅牽涉15名縣令,更是撞到阻礙籌軍糧的刀子上。
他們禦史台的人,要苦等多少年才能接到這樣的大案,而且看起來還容易破。
不誇張地說,這是王剪把一個大功勞,硬生生塞到他的手上。
“對。”王剪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王兄,多謝。”馬周朝王剪拱手,心裏非常感激。
這個案子,牽涉的是幾個頂級世家,對別人來說可能不好下手。
可對馬周來說,正好可以報仇。
在他任龍門縣縣令的時候,馬家莊被襲擊死了那麽多人,他作為父母官內疚不已。
更別說他和王剪,以及馬家莊的關係。
所以說這個案子,他不僅會認真查,而且還會徹查到底。
“馬兄,你我之間不必說這個。”王剪擺了擺手,接著問道“陛下給你們配置了多少個侍衛?”
“50名千牛衛悍卒。”
“夠了,你們算是欽差大臣,那幫世家明著不敢動你們。”王剪點了點頭。
禦史台和刑部的人過去查案,算是正常反貪反腐。
如果這幫世家對馬周他們下毒手,即便不是他們動的手,朝廷都會把責任甩到他們的頭上。
到時候,可不是禦史台和刑部的人過去,而是披甲的大軍過去平叛。
兩人聊了將近半個時辰,書房的門這才打開。
“馬兄,狗急也會跳牆,萬事小心。”王剪拍著馬周的肩膀,輕聲叮囑。
“王兄放心,我會把這些爪子都剁掉。”馬周說完後,邁著大步離開。
等馬周的身影完全看不到,王剪這才返迴書房,寫信給馬三爺。
購買兩萬石糧食,差不多需要一萬貫,對於財大氣粗的馬家莊來說不是難事。
王剪寫好信,特意去了一趟鐵匠鋪找王天二。
馬蹄鐵的尾數,也於昨日交付給兵部,這會鐵匠鋪暫時沒活幹。
“天二,把這封信交給三爺,你也跟他口述一遍。”
“讓三爺找商盟的人購買兩萬石糧食,王天五會帶著朝廷的人去搬運。”
“錢由馬家莊先墊付,後續朝廷會給迴來。”
王天二在這邊也忙的差不多,他雙手鄭重地接過信,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他從來不會反問王剪,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他隻會堅決執行。
“天二,算算時間,造紙廠差不多開始造紙了,等紙張數量有百萬張以上,你再安排人拉來長安。”
“現在慢慢進入雨季,運來長安的時候,要做好防水措施。”
長安作為各地世家匯集的地方,把紙張拉來這邊販賣,可快速打響名氣。
等紙張產量上來後,再讓商盟的人做代理,運往各州縣販賣。
“好的侯爺。”王天二點了點頭。
...
六月中,工部尚書段綸等一行人,終於迴來了。
段綸迴到長安的第一時間,馬不停蹄地進宮麵聖,找李世民匯報籌糧的情況。
不久,李世民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王剪都叫了過去。
甘露殿內。
段綸把奏疏呈給李世民後,他開始一五一十地匯報。
雖然經曆了一幫縣令不配合的事,可有了王剪的出手,籌糧總算在規定時間內,有驚無險地完成。
而且糧食也按照各道所需,全部運送到各道行軍總管的大營。
“段愛卿,這件事你做的很不錯。”
“時間如此緊迫,你們依然能披荊斬棘,為各路大軍提供足額的糧草。”
“朕給你,給王愛卿記一頭功。”
李世民很開心,第一步順利完成,接下來就看李靖那邊了。
“臣,謝陛下隆恩。”段綸和王剪一起站起來行禮。
“陛下,那幫縣令太可惡了,他們竟然暗中示意世家商賈,不借糧給朝廷。”
“而且他們還推三阻四,明明地裏的莊稼成熟了,他們非說要等幾天才能收割。”
“臣懇請陛下,一定要派人嚴查,萬不能讓這幫蛀蟲繼續吸附大唐的血液!”
段綸非常激動,想到那幫七品縣令不給麵子,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自己好歹也是一個工部尚書,沒想到在外的威名,跟一個五六品的官員沒啥區別。
“段愛卿別激動,朕已派禦史台和刑部去查處,相信要不了幾天就有結果。”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李世民接著看向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方向,並出聲問道。
“輔機、玄齡,李靖他們可是今日動手?”
“陛下,三軍於今日淩晨動手,如果一切順利,恐怕李靖他們那路大軍,已經殺到了頡利可汗所在的定襄城。”長孫無忌拱手迴應。
房玄齡作為大後方的作戰指揮,他和李靖等行軍總管聯係最為頻繁,也最為清楚。
他拿出一幅行軍圖,並攤在李世民的案機上,思路清晰地說道。
“定襄道行軍總管公李靖兵發馬邑,通漢道行軍總管李績兵發雲中,兩路大軍直插東突厥腹地。
“金河道行軍總管柴紹兵發金河,在西路沿黃河前進,與李靖和李績大軍遙相唿應。”
“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兵發靈州,往西北挺進。”
“暢武道行軍總管薛萬徹兵發營州,繞道東北出擊東突厥後方,同時監視突利可汗。”
“恆安道行軍總管衛孝傑,鎮守燕然地區,切斷東突厥東逃之路”
房玄齡邊說邊在地圖上指出,就連王剪這個小白,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太好了,如此五路大軍絞殺,一路大軍鎮守,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插翅難飛!”
李世民開心地一拍桌子,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王愛卿,你來賦詩一首,為六路大軍助助興。”李世民看向王剪,忽然來了這麽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