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莊在旱災中革新打井方法,連陛下都讚譽不斷,實乃利國利民。”


    房玄齡接著帶著幾分疑惑的語氣問道。


    “王小兄弟,馬家莊如此貧窮的一個村子,你怎麽敢收留數千流民?”


    “你不怕大家吃不飽鬧事?”


    王剪給房玄齡的茶杯添了一點熱茶,臉上帶著幾分自信迴答。


    “房相,與其說招募流民,不如說我們招募了一批帶著家室的長工。”


    “我們馬家莊革新的打井手段,日賺鬥金,隻要有活幹解決溫飽不是問題。”


    “況且我給他們開出高工錢,他們在馬家莊看到了生活的盼頭,幹起活來更加拚命。”


    招募長工,王剪特意叮囑馬三爺,要招有家室的人。


    這些拖家帶口的漢子,比單身漢多了顧慮,更加的安分守己。


    更何況馬家莊開的工錢,比不少官老爺還要高。


    現在趕他們走,他們都不舍得走。


    王剪頓了頓接著說。


    “我們馬家莊建了私塾,大家的孩子都可以學習,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群一輩子大字不識一個的爹娘,誰不想孩子學有所成,望子成龍呢!”


    “在諸多福利下,他們不僅不會鬧事,還會拚命幹活給妻子和孩子博一個好的生活。”


    “原來如此。”房玄齡點頭說道。


    房玄齡想著馬家莊的種種,就像是大唐未來的一個縮影。


    倘若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孩子能夠讀書趕考,這個天下又該如何的繁榮穩定。


    房玄齡端起茶杯淺嚐一口,腦海卻經過了大量的深思。


    閑聊之下,漸入正題。


    王剪又給房玄齡介紹了馬家莊養殖和種植的一些消息。


    當房玄齡聽到馬家莊通過漚肥增加下等田的土地肥力,閹割豬崽讓豬長得更大而且沒有騷味時。


    消瘦的老腰一下直了起來。


    國士謀全局,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改良方法,可是有大用處。


    倘若把這兩個方法推廣至全大唐,百姓的糧食收成至少增加一成,而且百姓都能吃上肉。


    太重要了!


    房玄齡看著一身書生氣質,意氣風發又帶著幾分懶散的青年,生起愛才之心。


    “王小兄弟可有仕途之心?”


    當官發財,王剪自然是想的。


    來到這個世界,王剪也要開枝散葉。


    百年後給子孫後代留一個大家業,搏一個好前程。


    況且大唐初定,李世民也是個善待臣民的明君,當官的安全係數挺高的。


    王剪也不著急,他在慢慢給自己造勢。


    按照正常入仕,從一個小官慢慢爬起來,猴年馬月才能進長安的權力中心。


    年輕人還是要走走捷徑。


    別的不說,單是高產作物番薯這一項,足以讓他獲得一個不小的官職。


    王剪沒有裝做世外桃人,坦誠地點頭說道。


    “自是想的,升官發財,人人趨之若鶩。”


    有了王剪肯定的迴答,房玄齡心情愉悅地點了點頭。


    在場沒有外人,房玄齡也沒說深奧的官話,語氣直白道。


    “此前你已立下兩功,打井救旱,滅蝗之法更是解了陛下的心頭大事。”


    “倘若再獻漚肥養地,閹割養殖二法,恐怕一個開國縣男跑不掉。”


    爵位的獲取是非常難的,而且還能代代相傳。


    有了爵位,便脫離了平民的身份,正式成為豪門。


    馬周也有些羨慕王剪的起點。


    他年近三十,也才機緣巧合之下,混了個縣令。


    房玄齡捋須帶笑,繼續說道。


    “待你入朝,憑文采可進國子監,格物本領可進工部,農學本領可進農部。”


    “你年紀尚小,雖要從底層做起,以你的能力,想必很快能升遷。”


    馬周怕王剪不懂,便在一旁解釋。


    “王兄,你這起點可不低。”


    “在長安出仕,同等職位,長安可比地方官員大一級。”


    王剪心裏有譜了。


    幸好他遇到的是房玄齡,這個喜歡給李世民到處搜刮人才的宰相。


    要是遇到其他人,可不會這麽大力舉薦他。


    他現在手裏還握著兩個可以獲得功績的東西。


    一是煉鋼技術,目前打造樸刀可見不得光。


    在王剪得知房玄齡到來時,特意讓護衛隊的人把樸刀藏了起來,又讓鐵匠鋪的人先停下鍛造樸刀,先打造打井工具。


    另一個就是高產番薯。


    哪怕解決了今年的旱災和蝗災,可造成的破壞已經不可逆。


    受災的地方,下半年基本要靠官府開倉賑災才能度過。


    所以今年呈上高產作物,是最佳的時機。


    心裏衡量片刻,王剪抬起頭,一字一頓對房玄齡說道。


    “房相,小子機緣巧合之下得一作物,保守畝產千斤,倘若照料的好可畝產數千斤。”


    “此物口感極佳,軟糯多糖,且對種植的地要求低,還不貪水。”


    “什麽!”


    王剪話音剛落,房玄齡和馬周兩人紛紛吃驚地起來。


    嘴巴大張,表情誇張。


    房玄齡哪怕經曆過屍山血海刀光血影,這時候的手也忍不住顫抖起來。


    太難以置信了!


    畝產千斤什麽概念?


    風調雨順的年歲,上等良田頂多畝產四百餘斤,下等田收獲更少。


    有了這種高產的糧食,一年好收成,未來兩年受災都不怕。


    房玄齡更是激動地站起來,語氣顫顫說道。


    “王小兄弟,可否帶本官前去一看。”


    王剪也站了起來,笑著抬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自無不可,順便帶兩位大人去看看我們馬家莊,若能得到房相指點一二最好不過了。”


    “你這個小家夥。”


    房玄齡笑著拍了拍王剪的肩膀。


    身居高位數年,很少有人在他麵前能保持鎮靜。


    很多百姓看到他,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三人走出房間時,牛進達和許虎的戰鬥還未結束。


    此時戰鬥進入到白熱化,許虎的偃月刀舞的隻剩一道白光。


    對麵的牛進達表情猙獰,雙手青筋暴起,持槍全力招架。


    牛進達抓住許虎變招的間隙,長槍如龍淩厲反擊。


    長槍沒有花哨的招數,每一個突刺點撥,都直奔許虎的要害。


    在兩人分開停頓之時,王剪看到牛進達手中的長槍也多了幾個缺口,讓他在對拚中有所保留,不敢全力撞擊。


    許虎也仗著手中大刀之利,和牛進達鬥的有來有迴。


    牛進達作為征戰多年的大將,房玄齡知道他的勇武。


    前些日子程處默說了馬家莊有三個青年高手,起初他沒有放在心上。


    未見血的年輕人,再厲害能厲害到哪裏去。


    可看到許虎把大刀舞的虎虎生風,心裏這才重視起來。


    他轉身輕輕拍著王剪的肩膀,一臉讚許地說道。


    “馬家莊果真臥虎藏龍,此子若入軍旅,定會大放異彩。”


    王剪微笑著把許虎的身世說了出來。


    “房相有所不知,許虎先祖是魏武帝親衛許褚,雖未繼承先祖成就,可一身武藝也學了先祖的幾成本事。”


    “他爺爺就是打井工具的負責人,天天盼著他繼承先祖遺風。”


    房玄齡撫須點頭說道。


    “大唐不缺戰事,北有突厥和高句麗,西有吐魯番。”


    “陛下尚年輕力壯,有開疆拓土之誌,軍旅大有可為。”


    得知房玄齡要和王剪去馬家莊轉轉,牛進達想著親自跟隨保護,被房玄齡製止了。


    馬家莊很安全,又有幾個禁衛軍隨行,安全性不是問題。


    來到王剪家。


    幾個禁軍護衛被房玄齡留在門口,他和馬周跟著王剪走了進去。


    番薯被韓雪蓮和王剪兩人悉心照料,已經長出很長一截。


    房玄齡蹲在番薯苗前,有些不相信地問王剪。


    “王小兄弟,這名叫番薯的作物,真能畝產千斤?”


    王剪點頭,確定地說道“沒問題!”


    隨即露出幾分可惜的表情“隻是種子不多,育種需要幾年時間方可大範圍推廣。”


    房玄齡站起身,笑著說道。


    “此物深埋土中,不受蟲害,實乃天物。”


    “保護好此作物,待第一季成熟,提前寫信給老夫,我前來看看。”


    “倘若與你所說無出入,開國縣男是不夠賞賜的了,起碼是開國縣侯!”


    “一定。”


    王剪手心出汗,帶著幾分興奮迴應道。


    這潑天的富貴,即將落到他王某人的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