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安排妥當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剪點了點頭,語氣肯定地說道“對,就是打井!”
隨後站起來說道“我們馬家莊分到的都是下等田,離最近的河流都有三四裏遠,而且還隔著山,汾河離我們就更遠了。
田地灌溉,全看老天爺的臉色,風調雨順的年份還好,可到了幹旱的年份,我們馬家莊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馬三爺和福伯都認可地點頭,他們都活了幾十年,知道王剪說的其實就是事實,可又能怎樣呢?
馬家莊過的是一年比一年窮,有多少男子被迫參軍打仗,最後馬革裹屍!
村裏幾個大字輩的大齡青年都還單著,馬家莊太窮了,有誰會把女兒嫁過來?
“這幾天上遊被其他縣的人挖了幾條溝渠,現在水量也少了很多。”福伯說話間滿是皺紋露出了幾分憤怒。
王剪聽完福伯的話,繼續說道“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要多想出路、自力更生、人定勝天!”
“人怎麽能勝天?”
“傻孩子,人哪能跟老天鬥。”
村長馬三爺和福伯臉色一變,無可奈何地低聲歎氣。
王剪也沒吊大家的胃口,很快把心裏的計劃說了出來。
“馬家莊四周圍山,整個地勢都偏低,我敢保證,藏在莊稼地下的水絕對多,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以往我們都是去河裏挑水迴來灌溉,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大,而且一天也挑不了多少水。”
王剪把問題拋出來後,除了二蛋和幺蛋仍在埋頭苦吃,其他人都停下筷子,抬起頭認真聽。
說著說著,王剪走到院子上拿著一根棍子把馬家莊的莊稼地和四周的山畫出來,隨後看著他們說。
“馬家莊有田地百來畝,分布在四周的山腳下,隻要我們在幾處中心樞紐處打下10口井,那麽所有的莊稼地都能照顧到。”
說完後走迴飯桌上坐下,看著馬三爺說“唯一的問題就是水井位置會占用村民們的地,還需要村長提前做好村民們的工作。”
聽完王剪的話後,村長皺著眉頭“混小子,水井占用田地這個好處理,可是挖一口井可不容易啊!沒有十來天根本挖不出來,還容易坍塌。”
馬三爺的擔憂不無道理。
打井的難度太大了,還容易坍塌出事,整個龍門縣,也就那幾個望族和官府有水井。
馬三爺接著說道“而且大勇他們幾個年輕人去縣裏投軍了,要是報名成功的話,明天就得開始留在縣裏訓練。”
“想退出來也隻能等4天的初訓結束後,少了他們,打井我們能做得來嗎?”
少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剩下的老人小孩可幹不成啊!
王剪自然是知道當下的情況,所以今天才會花重金打造挖井的工具.
他自信說道“沒問題,我這邊有挖井的新工具,隻要大家配合,一天就可以打幾口井!”
“一天打幾口井!”幾人異口同聲驚訝道,語氣裏滿是不相信的樣子。
眾人的興趣一下被勾起來,紛紛把問題拋出來,王剪也都一一解答。
半刻,兩位老人對王剪要做打井的活,舉雙手讚成。
飯菜才吃一半,馬三爺和福伯已經沒有吃的心思,他們一刻也坐不住,不管王剪怎麽勸都沒用,
兩位差不多半百老人,黝黑的臉上掛著喜悅離開。
趁著大家還未睡,他們一家一家地敲門,把打井的事通知下去。
飯後,王剪對韓雪蓮說。
“蓮姐,打井的事你不用參加,我有別的事需要你幫忙。”
整個馬家莊,識字的就三人。
王剪,馬成才,最後一個就是韓雪蓮。
韓雪蓮笑的眼睛眯成月牙狀,輕聲說道“要我做啥,你就直說吧。”
“糧食我今天買了整整2000斤,加上存糧和地裏能收成的一些糧食,我想村裏個把月應該是不缺糧的了。”
聽到王剪買了2000斤糧食這句話,韓雪蓮驚訝地張大嘴巴。
王剪給她一番解釋,她才釋然,按照現在的糧價,2000斤陳糧最少都要3貫,沒想到小色痞運氣這麽好,隨便一句話讓大人物高看。
“大家出去打井,幺蛋無人照看,小雞和番薯也需要你費心。”
大家都出去忙,幺蛋性子野,沒人看著怕他滿山跑。
“你放心吧,幺蛋和家裏的事物,我會照顧好的。”韓雪蓮像一個賢內助,迴答的話讓人很安心。
韓雪蓮準備從王剪的房間穿迴家,走到門前頓了一下,背著身子小聲問道。
“出這麽多錢幫村裏打井,值得嗎?”
王剪語氣堅定地說“值得,馬家莊是我王剪的根。”
...
馬家莊西北角的一處泥房裏,蠟燭燃燒出微弱的燭光。
一個十六七歲的消瘦少年,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中的竹簡,上麵記錄著儒家經典。
“成才早點睡吧,白天你不曾踏出家門,久坐對身體有礙,況且州試還有幾個月,也不急於一時。”
一個看起來40來歲,實際年齡才30歲的婦女把一碗水放到木桌上,輕聲說道。
少年沒有理會婦人的話,隻是眉角微微皺了一下。
婦人看少年不說話,借著微弱的燭光縫補衣服,嘴角動了幾次,看到兒子入定般看著竹筒,欲言又止。
“哎~”
夫人歎了口氣,停下針線活語氣帶著幾分悲苦。
“成才,咱家的莊稼快死光了,娘親一個人挑水也挑不過來。”
“方才村長說的話你也聽到了,王剪明天下午帶村裏人打井,你也來幫把手吧。”
少年這才轉過頭,嘲諷著說“娘親,我看你明天也不用去打那胡扯的井,王剪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麽?”
婦人雙手枕在膝蓋上,認真打量少年“成才,你平日不是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嗎?娘發現王剪自從暈倒醒來,腦子都靈光了。”
“娘親,王剪可是我們讀書人的敗類,你可曾聽過他做的歪詩?”少年帶著幾分怒氣看著自己的娘親。
婦人張開嘴想說什麽,又停了下來,認真想了一下語氣平緩地說“成才,畢竟王剪花了大價錢打造打鐵的工具,我們也是受惠的人。”
“已經旱了好幾個月,不試試又怎知道行不行?”
聽到婦人的話,少年啪地一下仍下竹筒,轉頭憤怒道。
“娘親,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我早就跟你說不要那幾畝貧瘠的地了,待孩兒金榜題名時,榮華富貴享你享都享不完!”
婦人的手微微一顫,聳著眼小聲說“高中和種田不耽誤,糧食是活著的根呐...”
“昨天他們打的野豬,聽說賣了5兩銀子,迴來的時候拉了整整一車糧食,還買了20隻雞仔。”
緊接著帶著幾分羨慕說道“今年都不愁吃了。”
少年聽到這話,臉色憋的通紅,啪地一下用力打在桌子上,語氣急促道“娘親!”
“你看那王剪都幹些什麽事,一個大男人還親自進廚房,連聖賢君子遠庖廚的話都丟在腦後,他枉為讀書人!”
“況且我們一直給糧食支助他們王家,現在他們買了糧食也不見分我們一些。”
“典型的白眼狼。”
婦人嘴角微抖,良久才歎了一口氣,佝僂著背,轉身往自己的房間走去。
白天她聽到村裏的人說起,王家的敗家子打了一頭大野豬,拿去縣裏賣錢了。
一想到讀書讀到木訥的兒子,內心就是一陣苦楚。
她的丈夫老早就走了,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為了不讓孩子像她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她東借西湊硬是把馬成才送去鄉貢讀書。
隻是考了兩年,都落榜了。
窮苦人考取功名的路,何其難啊!
少年看到娘親日漸佝僂的背影,目光怔怔地看著桌子上翻爛的竹筒。
呆呆地坐著不動,任由燭光逐漸熄滅。
隨後站起來說道“我們馬家莊分到的都是下等田,離最近的河流都有三四裏遠,而且還隔著山,汾河離我們就更遠了。
田地灌溉,全看老天爺的臉色,風調雨順的年份還好,可到了幹旱的年份,我們馬家莊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馬三爺和福伯都認可地點頭,他們都活了幾十年,知道王剪說的其實就是事實,可又能怎樣呢?
馬家莊過的是一年比一年窮,有多少男子被迫參軍打仗,最後馬革裹屍!
村裏幾個大字輩的大齡青年都還單著,馬家莊太窮了,有誰會把女兒嫁過來?
“這幾天上遊被其他縣的人挖了幾條溝渠,現在水量也少了很多。”福伯說話間滿是皺紋露出了幾分憤怒。
王剪聽完福伯的話,繼續說道“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要多想出路、自力更生、人定勝天!”
“人怎麽能勝天?”
“傻孩子,人哪能跟老天鬥。”
村長馬三爺和福伯臉色一變,無可奈何地低聲歎氣。
王剪也沒吊大家的胃口,很快把心裏的計劃說了出來。
“馬家莊四周圍山,整個地勢都偏低,我敢保證,藏在莊稼地下的水絕對多,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以往我們都是去河裏挑水迴來灌溉,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大,而且一天也挑不了多少水。”
王剪把問題拋出來後,除了二蛋和幺蛋仍在埋頭苦吃,其他人都停下筷子,抬起頭認真聽。
說著說著,王剪走到院子上拿著一根棍子把馬家莊的莊稼地和四周的山畫出來,隨後看著他們說。
“馬家莊有田地百來畝,分布在四周的山腳下,隻要我們在幾處中心樞紐處打下10口井,那麽所有的莊稼地都能照顧到。”
說完後走迴飯桌上坐下,看著馬三爺說“唯一的問題就是水井位置會占用村民們的地,還需要村長提前做好村民們的工作。”
聽完王剪的話後,村長皺著眉頭“混小子,水井占用田地這個好處理,可是挖一口井可不容易啊!沒有十來天根本挖不出來,還容易坍塌。”
馬三爺的擔憂不無道理。
打井的難度太大了,還容易坍塌出事,整個龍門縣,也就那幾個望族和官府有水井。
馬三爺接著說道“而且大勇他們幾個年輕人去縣裏投軍了,要是報名成功的話,明天就得開始留在縣裏訓練。”
“想退出來也隻能等4天的初訓結束後,少了他們,打井我們能做得來嗎?”
少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剩下的老人小孩可幹不成啊!
王剪自然是知道當下的情況,所以今天才會花重金打造挖井的工具.
他自信說道“沒問題,我這邊有挖井的新工具,隻要大家配合,一天就可以打幾口井!”
“一天打幾口井!”幾人異口同聲驚訝道,語氣裏滿是不相信的樣子。
眾人的興趣一下被勾起來,紛紛把問題拋出來,王剪也都一一解答。
半刻,兩位老人對王剪要做打井的活,舉雙手讚成。
飯菜才吃一半,馬三爺和福伯已經沒有吃的心思,他們一刻也坐不住,不管王剪怎麽勸都沒用,
兩位差不多半百老人,黝黑的臉上掛著喜悅離開。
趁著大家還未睡,他們一家一家地敲門,把打井的事通知下去。
飯後,王剪對韓雪蓮說。
“蓮姐,打井的事你不用參加,我有別的事需要你幫忙。”
整個馬家莊,識字的就三人。
王剪,馬成才,最後一個就是韓雪蓮。
韓雪蓮笑的眼睛眯成月牙狀,輕聲說道“要我做啥,你就直說吧。”
“糧食我今天買了整整2000斤,加上存糧和地裏能收成的一些糧食,我想村裏個把月應該是不缺糧的了。”
聽到王剪買了2000斤糧食這句話,韓雪蓮驚訝地張大嘴巴。
王剪給她一番解釋,她才釋然,按照現在的糧價,2000斤陳糧最少都要3貫,沒想到小色痞運氣這麽好,隨便一句話讓大人物高看。
“大家出去打井,幺蛋無人照看,小雞和番薯也需要你費心。”
大家都出去忙,幺蛋性子野,沒人看著怕他滿山跑。
“你放心吧,幺蛋和家裏的事物,我會照顧好的。”韓雪蓮像一個賢內助,迴答的話讓人很安心。
韓雪蓮準備從王剪的房間穿迴家,走到門前頓了一下,背著身子小聲問道。
“出這麽多錢幫村裏打井,值得嗎?”
王剪語氣堅定地說“值得,馬家莊是我王剪的根。”
...
馬家莊西北角的一處泥房裏,蠟燭燃燒出微弱的燭光。
一個十六七歲的消瘦少年,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中的竹簡,上麵記錄著儒家經典。
“成才早點睡吧,白天你不曾踏出家門,久坐對身體有礙,況且州試還有幾個月,也不急於一時。”
一個看起來40來歲,實際年齡才30歲的婦女把一碗水放到木桌上,輕聲說道。
少年沒有理會婦人的話,隻是眉角微微皺了一下。
婦人看少年不說話,借著微弱的燭光縫補衣服,嘴角動了幾次,看到兒子入定般看著竹筒,欲言又止。
“哎~”
夫人歎了口氣,停下針線活語氣帶著幾分悲苦。
“成才,咱家的莊稼快死光了,娘親一個人挑水也挑不過來。”
“方才村長說的話你也聽到了,王剪明天下午帶村裏人打井,你也來幫把手吧。”
少年這才轉過頭,嘲諷著說“娘親,我看你明天也不用去打那胡扯的井,王剪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麽?”
婦人雙手枕在膝蓋上,認真打量少年“成才,你平日不是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嗎?娘發現王剪自從暈倒醒來,腦子都靈光了。”
“娘親,王剪可是我們讀書人的敗類,你可曾聽過他做的歪詩?”少年帶著幾分怒氣看著自己的娘親。
婦人張開嘴想說什麽,又停了下來,認真想了一下語氣平緩地說“成才,畢竟王剪花了大價錢打造打鐵的工具,我們也是受惠的人。”
“已經旱了好幾個月,不試試又怎知道行不行?”
聽到婦人的話,少年啪地一下仍下竹筒,轉頭憤怒道。
“娘親,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我早就跟你說不要那幾畝貧瘠的地了,待孩兒金榜題名時,榮華富貴享你享都享不完!”
婦人的手微微一顫,聳著眼小聲說“高中和種田不耽誤,糧食是活著的根呐...”
“昨天他們打的野豬,聽說賣了5兩銀子,迴來的時候拉了整整一車糧食,還買了20隻雞仔。”
緊接著帶著幾分羨慕說道“今年都不愁吃了。”
少年聽到這話,臉色憋的通紅,啪地一下用力打在桌子上,語氣急促道“娘親!”
“你看那王剪都幹些什麽事,一個大男人還親自進廚房,連聖賢君子遠庖廚的話都丟在腦後,他枉為讀書人!”
“況且我們一直給糧食支助他們王家,現在他們買了糧食也不見分我們一些。”
“典型的白眼狼。”
婦人嘴角微抖,良久才歎了一口氣,佝僂著背,轉身往自己的房間走去。
白天她聽到村裏的人說起,王家的敗家子打了一頭大野豬,拿去縣裏賣錢了。
一想到讀書讀到木訥的兒子,內心就是一陣苦楚。
她的丈夫老早就走了,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為了不讓孩子像她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她東借西湊硬是把馬成才送去鄉貢讀書。
隻是考了兩年,都落榜了。
窮苦人考取功名的路,何其難啊!
少年看到娘親日漸佝僂的背影,目光怔怔地看著桌子上翻爛的竹筒。
呆呆地坐著不動,任由燭光逐漸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