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懷春坊時,年過30風韻猶存的鴇母倚在門口。


    看到王剪走過,她神色激動地搖動著手帕,嘴裏大聲地招唿道。


    “王公子~王公子快進來,今天翠大家有空,幾天不見你,她都快得相思病了。”


    如果是以前的王剪,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走進去。


    現在的王剪對青樓望而止步,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安全措施,很容易中招啊!


    王剪朝她牽強一笑,隨後快步走過。


    紅粉骷髏,亂我道心。


    懷春坊往前走30米,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空地,名叫校場,往年招兵施粥都在這裏進行。


    王剪走過的時候,百來個青壯年排著長長的隊。


    不時有人從前麵扛著一小袋糧食走出來,喜形於色。


    也有些瘦骨嶙峋的人兩手空空,沮喪地走出來,顯然身體條件不符合招兵要求。


    王剪在人群中找了一會,發現馬大勇、馬大山、馬大河、馬大哈、馬大膽、馬大牛六人已經報名成功了,正在領糧處排隊。


    這幾人都是馬家莊大字輩的年輕人。


    王剪家和韓家屬於遷徙過來的,不屬於馬家莊族係,不然他也屬於大字輩。


    現在天下大定,基本沒有大的戰事發生。


    也就剿剿山賊,鎮壓地方暴亂。


    官府也是怕這群百姓斷糧了上山當山賊,於是把他們招編當個縣兵,也算是提前預防。


    王剪走到一個賣山楂的攤販,買了5串山楂就迴去了,出來一趟總得給家裏小的帶點東西。


    出城門時,二蛋把牛喂的飽飽的,在城門口不遠處等候多時了。


    來往的人都把目光注視到牛車上。


    大家看到牛高馬大的二蛋,也沒人敢動歪心思。


    “迴去吧。”


    王剪把一串山楂遞給二蛋,麻溜地爬上牛車說道。


    太陽升到半空,轉眼已到晌午。


    快到馬家莊時,王剪遠遠地看到幺蛋在村口踮腳觀望。


    “大哥、二哥,你們終於迴來啦!”


    幺蛋看到牛車上的王剪和二蛋後,撒開腿飛快地跑過來。


    “別跑這麽快,當心摔倒。”王剪遠遠地喊著幺蛋,等幺蛋走近後,跳下車把他舉上牛車。


    幺蛋單薄的身體一點也不重,哪怕同樣瘦弱無力的王剪,舉起來也毫不費勁。


    “幺蛋給,你最喜歡吃的山楂。”


    二蛋把插在糧食夾縫裏的山楂拿下一串,放到幺蛋的手上。


    幺蛋看到山楂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山楂後,直唿好酸,眼睛卻開心地眯起來。


    “哇,小雞!”


    幺蛋看著小雞,心裏莫名喜悅地叫出聲來。


    他摸著鼓鼓的袋子,看到磨破小角的地方露出糧食,又是開心地大喊。


    “哇,好多糧食!可以吃好久好久!”


    幺蛋雙眼放光,大哥買的竟然全都是食物,而且還買了雞仔。


    “幺蛋,韓嬸呢?”


    王剪輕輕地捏了捏幺蛋沒肉的臉皮,好奇問道。


    幺蛋把山楂吞下去後,大聲說道“韓嬸挑好了泥土,又跟大家去汾河挑水了,她說種莊稼需要很多水。”


    王剪眯著眼看著遠方,隨後又拿出一串山楂遞給幺蛋,說道“幺蛋你自個玩一會吧,大哥二哥有事要忙。”


    “嗯。”幺蛋點了點頭,拿著山楂蹦蹦跳跳地往莊稼地跑去。


    這個點村裏的人都在地裏忙著澆水,除草,村裏沒幾個人在。


    把所有糧食都搬進二蛋的房間裏,王剪吩咐二蛋帶著柴刀去後山砍竹子和木頭。


    家裏的院子比較大,王剪打算搭建一個雞舍,把雞養起來。


    把牛還迴去後,和二蛋忙了一個下午,終於把雞舍搭好了。


    雞舍四周圍著籬笆,頂上鋪了半邊的茅草,既有陽光的照射,也可遮風擋雨。


    小雞離開了狹窄的雞籠,在空曠的場地撒腿瘋跑。


    韓雪蓮搖搖晃晃地挑了小半擔水迴來,看到搭好的雞舍,也顧不上疲憊,蹲在雞舍前靜靜地看了起來。


    瘋玩一整天,渾身沾著泥土和草屑的幺蛋也跑了迴來。


    王剪把最後兩串山楂拿給韓雪蓮和幺蛋,又裝了一些穀物,讓她倆慢慢喂雞。


    看到有食物,雞仔都跑過來瘋搶,跟人一樣,想來是餓慌了。


    夜幕降臨。


    王剪開始張羅晚飯。


    他煮了一大鍋飯,又炒了一大盆菜。


    對還在逗小雞的幺蛋說道“幺蛋,去請村長和福伯過來,就說我有事商議。”


    幺蛋應了一聲,不舍地看了雞仔一眼,很快轉身撒腿跑出門。


    韓雪蓮聽到王剪的話,站起身來,揉著腿說“我今天新做了點豆腐,拿過來添道菜吧。”


    說完就走迴去了,留下一道靚麗的纖細背影。


    趁著空檔時間,王剪打算把番薯種子栽種到土裏。


    王剪的房間到韓雪蓮的天井處,堆著一塊高約15厘米的泥土,幹巴巴的泥塊一捏就碎。


    把21條番薯從籮筐裏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到挖好的小坑處,再蓋章一層薄薄的泥。


    迴到廚房裝了幾瓢水,給每一個番薯都澆了一點水,接下來靜待番薯發芽。


    等芽株高15厘米左右,就可以削下單獨栽種。


    ...


    曠野裏,滿臉疲倦的村民挑著水桶陸續迴家。


    陣陣幹燥的山風拂過,麥穗的尾巴誇張地彎下來。


    細看之下,裏麵的蝗蟲比昨日多了不少。


    韓雪蓮前腳跟端著豆腐進來,緊接著就聽到幺蛋的聲音。


    “大哥,村長和福伯來了。”


    幺蛋氣喘籲籲地跑進院子,手裏還抓著一個硬邦邦的饃。


    腳步不停,麻溜地跑到飯桌前,聞著菜香味,一雙小眼直冒光。


    “混小子,大晚上的叫我們來有什麽事?”


    村長馬三爺和福伯踏進門檻,隻見馬三爺那張黝黑的臉上,帶著幾分疑惑。


    他們兩人的褲腳沾著不少幹泥,衣服都被大汗給浸濕透了。


    “村長、福伯,過來這邊坐,我們邊吃邊說。”王剪站起來招唿道。


    馬三爺看到院子裏的雞舍和小雞後,欣慰地說“臭小子,這才像話,養些雞鴨總比用在懷春坊的娘們身上好。”


    “再種上幾畝田地,日子就有盼頭了。”一旁的福伯附和道。


    王剪笑嗬嗬地說“二老說的是。”


    木桌雖然看起來比較殘破,可位置夠大,6個人坐上去剛剛好。


    “混小子,這菜你是怎麽做的,真香!”馬三爺和福伯嚐了口菜後,驚奇地問道。


    王剪把做法簡單地說了一下,馬三爺幾人都是常做飯的好手,一聽就知道怎麽做。


    兩個老人把王剪給好好誇了一遍,直唿不愧是讀書人。


    王剪扒了幾口飯,停下筷子正色道“村長,福伯,嬸子,接下來我要跟大家談的是打井的事!”


    “打井?”


    眾人抬起頭疑惑地看著王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