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滅族之罪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當王剪和馬周走進太極殿的時候,兩側文武百官的目光,一直放在他們兩人身上。
等他們走過時,身後的低品階的官吏對著王剪和馬周的背影指指點點,並低聲議論起來。
“怪不得王禦史大夫這麽久沒有上朝,原來不聲不響幹了這麽一件大事!”
“河東裴氏這樣的龐然大物都栽在他手裏,現在誰還敢得罪王禦史大夫?”
“你們知道河東裴氏的人犯了什麽罪嗎?”
“同問...”
他們這幫低品階的人,手伸不到皇宮內,因此並不知道內勤。
而知道內情的韋挺、盧承慶、楊師道、杜楚客和崔勖等人,他們看到王剪路過時,全都默不作聲地低下了頭。
現在的禦史台在王剪的帶領下,全都是一群瘋子,在他們眼中仿佛沒有畏懼的東西。
和王剪、馬周這些泥腿子不同,他們這些大家族的人,世代都是富貴人家。
在這個關鍵時候,沒必要和這幫亡命之徒對著硬幹。
沒過多久,長孫無忌、房玄齡、程咬金和魏征等人,前後腳走進大殿。
原本還在議論紛紛的一眾官吏,全都把嘴巴閉了起來。
沒有這些嗡嗡聲,太極殿內瞬間變得安靜起來。
房玄齡和魏征路過王剪的身邊時,他們腳步停頓了一下,隨滿眼讚賞地看了王剪一眼。
而長孫無忌則毫不停留地走了過去,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陛下到!”
內侍的尖叫聲在大殿外響了起來。
太極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站直身子,他們的目光也不敢左右亂看。
今日的李世民,臉色比往常還要嚴肅,一股無名的殺氣噴湧而出。
等李世民走到玉階上時,文武百官一齊朝他躬身行禮。
“參見陛下!”
李世民隨意地擺了擺手:“免禮吧。”
“謝陛下。”
文武百官看出李世民的臉色不對,他們喊話的聲音也比平時大了不少。
接下來三省六部的主官,按照正常的順序站出來匯報,好像一切都和平日沒什麽兩樣。
在場的人心裏都知道,這隻是假象而已,等匯報完各部門的情況,重頭戲就會上演。
半個時辰後。
所有部門的主官,全都把各部門的事匯報完。
內侍照例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安靜了十餘息時間。
禦史中丞馬周,雙手持著笏板站了出來。
“臣有大事稟報!”
來了!
所有文武大臣全都把目光,看向王剪和馬周兩人身上。
大部分不明所以的官吏,就像茶館和酒肆內的好事者,他們完全帶著看戲的心態。
李世民眯著眼說道:“說吧!”
語氣輕飄飄的,讓人聽不出內心的情緒。
熟悉李世民的人都知道,語氣越是淡定的陛下,代表其內心越是憤怒。
馬周朗聲稟報道:“稟報陛下,太原王氏王離殤被抓捕入獄時,爆出了一樁三年前發生的大事!”
“王離殤曾和河東裴氏嫡係子弟裴齊淩,勾結黑山賊和太平縣黃氏,不僅殺害朝廷命官,還夜襲馬家莊!”
“造成兩位縣令死亡,數百名縣兵犧牲,以及數十名馬家莊淳樸善良村民死亡!”
轟隆!
盡管馬周的還未說完,太極殿內已經發出一陣密集的議論聲。
“天呐!”
“原來太原王氏和河東裴氏的人,和王禦史大夫有血海深仇!”
“怪不得王禦史大夫下手這麽狠,原來有這麽一個恩怨在!”
這些文武大臣好像一下開了竅,瞬間恍然大悟起來。
細想前侍中王珪,他就被王禦史大夫一直對著幹,最後被陛下勒令告老還鄉。
而王離殤貪墨銀子後,如果他們沒有仇怨,看在太原王氏的麵子上,恐怕還能撿迴一條小命。
可先前有血海深仇,斷然活不了。
李世民皺著眉頭大吼道:“安靜!”
“都把太極殿當成了東西市嗎?”
聽到李世民充滿怒氣的話語,還想著絮絮叨叨的官吏,瞬間把說到嘴裏的話咽了迴去。
太極殿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馬周接著匯報道:“在這起夜襲中,黑山賊和太原王氏的侍衛,他們手中全都拿著長矛!”
“而據王離殤所述,這800把長矛,均由河東裴氏嫡係子弟裴齊淩提供!”
什麽!
河東裴氏竟然私藏長矛?而且還是800把這麽多!
一眾文武百官瞬間不淡定了。
他們還想發表自己內心的不滿和看法時,發現李世民銳利的眼神,正死死地盯著他們。
這幫臣子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並沒有人敢出聲。
馬周提高音量說道:“王禦史大夫認為,河東裴氏既然能輕易拿出800把長矛,他們肯定還有私藏!”
“於是在今年年初,秘密派遣禦史台的官吏去秘密查探,終於把一切都查的水落石出。”
“原來河東裴氏私藏甲胄副,私藏長矛支,私藏強弩把!”
我的天呐!
竟然不止私藏800把長矛,而是私藏上萬副甲胄和數萬長矛!
難不成河東裴氏準備造反嗎?
這幫官吏瞬間不淡定了。
如果隻是私藏800把長矛,陛下可能隻誅殺賊首即可,現在藏了這麽多禁器,滅九族那是肯定的!
馬周繼續說道:“根據禦史台的查探,發現河東裴氏不僅私藏禁器,他們還販賣私鹽和鐵料,從中牟利數百萬貫!”
“吞並搶奪百姓良田、強搶民女和殺害百姓等罪狀,不下百起!”
“所有罪狀全都放在禦史台內,還請陛下定奪!”
隨著馬周的話語落下,太極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冷聲說道:“大理寺和刑部馬上去禦史台複核,如證據無誤,馬上迴太極殿匯報!”
“朕和諸位愛卿,就在這裏等你們的結果!”
大理寺卿戴胄和刑部侍郎連忙躬身行禮道。
“遵旨!”
隨後他們快速離開了太極殿。
文武百官知道李世民下這樣的命令,隻是為了走一遍流程罷了。
禦史台掌握的罪證,又豈能有假?
李世民也不說話,而是微微閉目養神起來。
當王剪和馬周走進太極殿的時候,兩側文武百官的目光,一直放在他們兩人身上。
等他們走過時,身後的低品階的官吏對著王剪和馬周的背影指指點點,並低聲議論起來。
“怪不得王禦史大夫這麽久沒有上朝,原來不聲不響幹了這麽一件大事!”
“河東裴氏這樣的龐然大物都栽在他手裏,現在誰還敢得罪王禦史大夫?”
“你們知道河東裴氏的人犯了什麽罪嗎?”
“同問...”
他們這幫低品階的人,手伸不到皇宮內,因此並不知道內勤。
而知道內情的韋挺、盧承慶、楊師道、杜楚客和崔勖等人,他們看到王剪路過時,全都默不作聲地低下了頭。
現在的禦史台在王剪的帶領下,全都是一群瘋子,在他們眼中仿佛沒有畏懼的東西。
和王剪、馬周這些泥腿子不同,他們這些大家族的人,世代都是富貴人家。
在這個關鍵時候,沒必要和這幫亡命之徒對著硬幹。
沒過多久,長孫無忌、房玄齡、程咬金和魏征等人,前後腳走進大殿。
原本還在議論紛紛的一眾官吏,全都把嘴巴閉了起來。
沒有這些嗡嗡聲,太極殿內瞬間變得安靜起來。
房玄齡和魏征路過王剪的身邊時,他們腳步停頓了一下,隨滿眼讚賞地看了王剪一眼。
而長孫無忌則毫不停留地走了過去,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陛下到!”
內侍的尖叫聲在大殿外響了起來。
太極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站直身子,他們的目光也不敢左右亂看。
今日的李世民,臉色比往常還要嚴肅,一股無名的殺氣噴湧而出。
等李世民走到玉階上時,文武百官一齊朝他躬身行禮。
“參見陛下!”
李世民隨意地擺了擺手:“免禮吧。”
“謝陛下。”
文武百官看出李世民的臉色不對,他們喊話的聲音也比平時大了不少。
接下來三省六部的主官,按照正常的順序站出來匯報,好像一切都和平日沒什麽兩樣。
在場的人心裏都知道,這隻是假象而已,等匯報完各部門的情況,重頭戲就會上演。
半個時辰後。
所有部門的主官,全都把各部門的事匯報完。
內侍照例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安靜了十餘息時間。
禦史中丞馬周,雙手持著笏板站了出來。
“臣有大事稟報!”
來了!
所有文武大臣全都把目光,看向王剪和馬周兩人身上。
大部分不明所以的官吏,就像茶館和酒肆內的好事者,他們完全帶著看戲的心態。
李世民眯著眼說道:“說吧!”
語氣輕飄飄的,讓人聽不出內心的情緒。
熟悉李世民的人都知道,語氣越是淡定的陛下,代表其內心越是憤怒。
馬周朗聲稟報道:“稟報陛下,太原王氏王離殤被抓捕入獄時,爆出了一樁三年前發生的大事!”
“王離殤曾和河東裴氏嫡係子弟裴齊淩,勾結黑山賊和太平縣黃氏,不僅殺害朝廷命官,還夜襲馬家莊!”
“造成兩位縣令死亡,數百名縣兵犧牲,以及數十名馬家莊淳樸善良村民死亡!”
轟隆!
盡管馬周的還未說完,太極殿內已經發出一陣密集的議論聲。
“天呐!”
“原來太原王氏和河東裴氏的人,和王禦史大夫有血海深仇!”
“怪不得王禦史大夫下手這麽狠,原來有這麽一個恩怨在!”
這些文武大臣好像一下開了竅,瞬間恍然大悟起來。
細想前侍中王珪,他就被王禦史大夫一直對著幹,最後被陛下勒令告老還鄉。
而王離殤貪墨銀子後,如果他們沒有仇怨,看在太原王氏的麵子上,恐怕還能撿迴一條小命。
可先前有血海深仇,斷然活不了。
李世民皺著眉頭大吼道:“安靜!”
“都把太極殿當成了東西市嗎?”
聽到李世民充滿怒氣的話語,還想著絮絮叨叨的官吏,瞬間把說到嘴裏的話咽了迴去。
太極殿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馬周接著匯報道:“在這起夜襲中,黑山賊和太原王氏的侍衛,他們手中全都拿著長矛!”
“而據王離殤所述,這800把長矛,均由河東裴氏嫡係子弟裴齊淩提供!”
什麽!
河東裴氏竟然私藏長矛?而且還是800把這麽多!
一眾文武百官瞬間不淡定了。
他們還想發表自己內心的不滿和看法時,發現李世民銳利的眼神,正死死地盯著他們。
這幫臣子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並沒有人敢出聲。
馬周提高音量說道:“王禦史大夫認為,河東裴氏既然能輕易拿出800把長矛,他們肯定還有私藏!”
“於是在今年年初,秘密派遣禦史台的官吏去秘密查探,終於把一切都查的水落石出。”
“原來河東裴氏私藏甲胄副,私藏長矛支,私藏強弩把!”
我的天呐!
竟然不止私藏800把長矛,而是私藏上萬副甲胄和數萬長矛!
難不成河東裴氏準備造反嗎?
這幫官吏瞬間不淡定了。
如果隻是私藏800把長矛,陛下可能隻誅殺賊首即可,現在藏了這麽多禁器,滅九族那是肯定的!
馬周繼續說道:“根據禦史台的查探,發現河東裴氏不僅私藏禁器,他們還販賣私鹽和鐵料,從中牟利數百萬貫!”
“吞並搶奪百姓良田、強搶民女和殺害百姓等罪狀,不下百起!”
“所有罪狀全都放在禦史台內,還請陛下定奪!”
隨著馬周的話語落下,太極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冷聲說道:“大理寺和刑部馬上去禦史台複核,如證據無誤,馬上迴太極殿匯報!”
“朕和諸位愛卿,就在這裏等你們的結果!”
大理寺卿戴胄和刑部侍郎連忙躬身行禮道。
“遵旨!”
隨後他們快速離開了太極殿。
文武百官知道李世民下這樣的命令,隻是為了走一遍流程罷了。
禦史台掌握的罪證,又豈能有假?
李世民也不說話,而是微微閉目養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