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刺客之舉?
程知眨眨眼, 哦,近來對這個詞有點敏感。
這位仁兄, 你是幾個意思?
程知心下飛速地梳理了一番,刺客這檔子事兒, 隻有周詡那邊,還有文蓁知情。
文蓁行事,自有分寸。口風很緊, 思慮周全, 這等事情不至於從她那兒捕捉到什麽影子。
而周詡, 行刺客之舉,謀害兄弟, 無論事情成敗, 都是要牢牢捂住的。這事兒本身, 既不用他動手,也不用他安排, 當日在場的, 也不過就隻有周詡本身。按理, 也不至於泄露。
那麽, 換一種思路。
以非常之法,行非常之事,誤以為刺客之舉?刺客之舉是什麽樣的?悄然入府,趁其不備?……
這般,……,周謙或許…是指自己會武?
這也能講得通。
……
再來, 自己會武這迴事兒,又有多少人知情?
武技的話,自己攏共展露過這麽幾迴。
第一迴,殺李烈。不過,那時候隻是憑借身法,出其不意,嚴格講來,並不算。
第二迴,見胡榮,顯輕功,編故事。
第三迴,是與文蓁一起時,滅殺手。
第四迴,依仗內息,震懾周詡。
第五迴,夜闖玉香閣,同杜玉交手。
那麽,算起來,真正知曉自己武藝,有胡榮、文蓁、周詡、杜玉、晏五,晏府部分武者,周詡部分手下。
這其中,周謙最有可能的消息來源,是晏府那邊,以及周詡身側。
隻是若是晏府那邊,白雲觀那一路上,見到自己施展武技的護衛,要麽是晏五心腹,要麽同北胡有關,因著杜玉都有知情參與,那後者可能性更大。周謙想要摸到那一處,想來難度很大。
而周詡身側,周謙能知曉周詡動向,是有可能埋了釘子。可是,若這釘子都埋進了腹心,那眼下局勢又何止於此?周謙又怎麽會眼睜睜得看著周詡前來燕北?而後又眼巴巴地追來?總不至於是好玩吧?
……
情況很多,可能性都有。然而,程知心中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怪異。
再眨眨眼,是了,這模棱兩可的話語,這模糊不清的**,這一本正經的神態,怎麽卻是同自己,仿佛,嗯,如出一轍?
所以,自己先前許是漏了,還有一處,也是周謙的消息來源。
胡榮來找過周謙,有提及自己,胡榮也是知道自己會武的。那麽,他的表情神態,可都是信息。
程知思及此,迅即散開內息。
周謙身側也有高手拱衛,隻是略顯尋常,不似周詡上迴那般如臨大敵。唔,不過周謙身邊的人,素質確是不錯,貴精不貴多,站位合理,覆蓋死角。
所謂千金之子不垂堂,若是周謙明知自己武藝水準,還敢如此,那麽,要說他是極度自信,能當場收服自己?還是既是擋不住自己,那就幹脆罷了,以彰顯氣度?
唔,以程知對周謙的猜測,一個潛淵蟄伏的人,一個行事謹慎的人,不像是會不留退路的人,也不太像是會輕易做出破釜沉舟之事的人。
既如此,你虛虛實實,我便做個推手。
……
程知正色,表情嚴肅,“殿下,禮不可廢。縱然事態緊急,傅某直接登門,也不至硬闖。殿下仁慈,不以冒犯,實是吾等福分。”
“……”
周謙正饒有興致,等待著眼前這人迴複。哪曾想,竟是見著這人,正了正神色,正兒八經地答了這麽一句…廢話。
禮不可廢?那你還一口一個傅某?你可是已然沒入奴籍?
禮不可廢?那也未見你行大禮?直接一個軍禮敷衍了事?
我說的,是行刺客之舉,你給我解釋成登門硬闖?哪個刺客是登門硬闖的?那是軍隊、土匪,還是殺手、刺客?
當下而言,前者可是高手,身懷武藝,才能稱得。而後者,上門鬧事的,也算。
周謙這會子倒也不著惱,隻是更激起了興致。
“喔?以小姐之能,哪裏需要得,登門硬闖?飛簷走壁,直接入府,不就是了?”
話音邊落,周謙邊注意著傅徵與胡榮的反應。前者老神在在,垂目傾聽;後者欲言又止,飛速瞧了一眼傅徵。
很好。傅徵果真會武,隻是不曉得程度如何?
……
程知耳目聰明,眼觀八方,自是接收到周謙的注視,以及…來自胡榮的那一撇。
心下扶額,有些哀怨。胡叔,您可是把我給暴露了啊?!
得了,會武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現下,身負武力,可是自己的強力依仗。這沒什麽可瞞的。
周謙這一句一出,程知也就清楚,方才他提及刺客一詞,隻是偶然。他真正想試探的,可能是自己的武學造詣。
至於這一句,一般疑問句、設問句,這樣子的用法,程知再熟悉不過。這人,恐怕,還真是同類呢。
所以,周謙的實際實力,究竟如何呢?且讓我看看。
“殿下,我傅家子弟習武,一為強身健體,二為保境安民,三為抵禦外敵,四為誅滅賊寇。飛簷走壁,硬闖私宅之事,除非危及社稷,危害百姓,不然,怎會輕易犯禁?何況是殿下居所?何況是鄭司馬府邸?”
程知眼尾上挑,輕飄飄一問。
前些時日,自己每夜在燕州城內繞圈,那可不是瞎晃的。一來,是為散功行功,盡快提升內息。二來,是為交換情報,方便接收胡榮消息。這三來嘛,自是為了好好了解這燕州城。
就著傅城、胡榮手上的資料,看一看燕州地形地貌,理一理城市規劃布局,認一認城內大小官員的府邸、分布情況,等等。
就在方才,程知隨著胡榮自角門而入,略一思索,便對上了號。
這大致是隸屬於燕州司馬鄭鐸的宅子,占地麵積可是不小呢。
一州司馬,刺史屬官,在燕地,也是排得上名號的。原來,竟是周謙的人。
鄭鐸此人很會來事兒,圓滑得緊,是從底層官吏一步步爬上來的,頗為晏五倚重。而且,其人偏又處事得宜,為人四平八穩,一時也找不著可攻訐之處。
周謙就這般直接入駐司馬府,這算是大隱隱於市麽?藏在晏五的眼皮子底下?
鄭家宅子背靠坊市,方才,程知經坊市,由角門而入,這角門恰恰與坊市盡頭一旁相接,直線距離不遠。不過,若是按著宅子外頭來看,沒了這道角門,是很難看出來的。
而橫穿坊市,另一旁,散落著幾處民宅,似也是富貴人家。
熙熙攘攘,可掩行蹤;曲徑通幽,別有洞天;還有,旁個兒煙/霧彈,可作迷惑。
再者,鄭鐸此人,乃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又在燕州為官多年。三教九流都有打過交道,在外也有豪爽好客、交友廣闊的名聲。
這般看來,周謙一行,一來悄然而至;二來,縱使被人盯上,也可借鄭鐸之勢遮掩。晏五之流,眼下免不了將焦點集中在軍隊,不至於過多關注後方。而除卻晏五,餘者若是發現,也隻會以為晏五知情。
這等行事,大膽而謹慎。若果真是被自己言中,那周謙此人確是不可小覷。有決斷,有魄力,有識人之明,有用人之量。
程知眸色深深,靜待周謙反應。
你率先出招,我扳迴一局,還要玩麽?
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多少底。
作者有話要說:
程知先熱個身,試探一迴。
接下來,程知:你要和我玩反應通變,不,我要和你講科學技術。
程知眨眨眼, 哦,近來對這個詞有點敏感。
這位仁兄, 你是幾個意思?
程知心下飛速地梳理了一番,刺客這檔子事兒, 隻有周詡那邊,還有文蓁知情。
文蓁行事,自有分寸。口風很緊, 思慮周全, 這等事情不至於從她那兒捕捉到什麽影子。
而周詡, 行刺客之舉,謀害兄弟, 無論事情成敗, 都是要牢牢捂住的。這事兒本身, 既不用他動手,也不用他安排, 當日在場的, 也不過就隻有周詡本身。按理, 也不至於泄露。
那麽, 換一種思路。
以非常之法,行非常之事,誤以為刺客之舉?刺客之舉是什麽樣的?悄然入府,趁其不備?……
這般,……,周謙或許…是指自己會武?
這也能講得通。
……
再來, 自己會武這迴事兒,又有多少人知情?
武技的話,自己攏共展露過這麽幾迴。
第一迴,殺李烈。不過,那時候隻是憑借身法,出其不意,嚴格講來,並不算。
第二迴,見胡榮,顯輕功,編故事。
第三迴,是與文蓁一起時,滅殺手。
第四迴,依仗內息,震懾周詡。
第五迴,夜闖玉香閣,同杜玉交手。
那麽,算起來,真正知曉自己武藝,有胡榮、文蓁、周詡、杜玉、晏五,晏府部分武者,周詡部分手下。
這其中,周謙最有可能的消息來源,是晏府那邊,以及周詡身側。
隻是若是晏府那邊,白雲觀那一路上,見到自己施展武技的護衛,要麽是晏五心腹,要麽同北胡有關,因著杜玉都有知情參與,那後者可能性更大。周謙想要摸到那一處,想來難度很大。
而周詡身側,周謙能知曉周詡動向,是有可能埋了釘子。可是,若這釘子都埋進了腹心,那眼下局勢又何止於此?周謙又怎麽會眼睜睜得看著周詡前來燕北?而後又眼巴巴地追來?總不至於是好玩吧?
……
情況很多,可能性都有。然而,程知心中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怪異。
再眨眨眼,是了,這模棱兩可的話語,這模糊不清的**,這一本正經的神態,怎麽卻是同自己,仿佛,嗯,如出一轍?
所以,自己先前許是漏了,還有一處,也是周謙的消息來源。
胡榮來找過周謙,有提及自己,胡榮也是知道自己會武的。那麽,他的表情神態,可都是信息。
程知思及此,迅即散開內息。
周謙身側也有高手拱衛,隻是略顯尋常,不似周詡上迴那般如臨大敵。唔,不過周謙身邊的人,素質確是不錯,貴精不貴多,站位合理,覆蓋死角。
所謂千金之子不垂堂,若是周謙明知自己武藝水準,還敢如此,那麽,要說他是極度自信,能當場收服自己?還是既是擋不住自己,那就幹脆罷了,以彰顯氣度?
唔,以程知對周謙的猜測,一個潛淵蟄伏的人,一個行事謹慎的人,不像是會不留退路的人,也不太像是會輕易做出破釜沉舟之事的人。
既如此,你虛虛實實,我便做個推手。
……
程知正色,表情嚴肅,“殿下,禮不可廢。縱然事態緊急,傅某直接登門,也不至硬闖。殿下仁慈,不以冒犯,實是吾等福分。”
“……”
周謙正饒有興致,等待著眼前這人迴複。哪曾想,竟是見著這人,正了正神色,正兒八經地答了這麽一句…廢話。
禮不可廢?那你還一口一個傅某?你可是已然沒入奴籍?
禮不可廢?那也未見你行大禮?直接一個軍禮敷衍了事?
我說的,是行刺客之舉,你給我解釋成登門硬闖?哪個刺客是登門硬闖的?那是軍隊、土匪,還是殺手、刺客?
當下而言,前者可是高手,身懷武藝,才能稱得。而後者,上門鬧事的,也算。
周謙這會子倒也不著惱,隻是更激起了興致。
“喔?以小姐之能,哪裏需要得,登門硬闖?飛簷走壁,直接入府,不就是了?”
話音邊落,周謙邊注意著傅徵與胡榮的反應。前者老神在在,垂目傾聽;後者欲言又止,飛速瞧了一眼傅徵。
很好。傅徵果真會武,隻是不曉得程度如何?
……
程知耳目聰明,眼觀八方,自是接收到周謙的注視,以及…來自胡榮的那一撇。
心下扶額,有些哀怨。胡叔,您可是把我給暴露了啊?!
得了,會武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現下,身負武力,可是自己的強力依仗。這沒什麽可瞞的。
周謙這一句一出,程知也就清楚,方才他提及刺客一詞,隻是偶然。他真正想試探的,可能是自己的武學造詣。
至於這一句,一般疑問句、設問句,這樣子的用法,程知再熟悉不過。這人,恐怕,還真是同類呢。
所以,周謙的實際實力,究竟如何呢?且讓我看看。
“殿下,我傅家子弟習武,一為強身健體,二為保境安民,三為抵禦外敵,四為誅滅賊寇。飛簷走壁,硬闖私宅之事,除非危及社稷,危害百姓,不然,怎會輕易犯禁?何況是殿下居所?何況是鄭司馬府邸?”
程知眼尾上挑,輕飄飄一問。
前些時日,自己每夜在燕州城內繞圈,那可不是瞎晃的。一來,是為散功行功,盡快提升內息。二來,是為交換情報,方便接收胡榮消息。這三來嘛,自是為了好好了解這燕州城。
就著傅城、胡榮手上的資料,看一看燕州地形地貌,理一理城市規劃布局,認一認城內大小官員的府邸、分布情況,等等。
就在方才,程知隨著胡榮自角門而入,略一思索,便對上了號。
這大致是隸屬於燕州司馬鄭鐸的宅子,占地麵積可是不小呢。
一州司馬,刺史屬官,在燕地,也是排得上名號的。原來,竟是周謙的人。
鄭鐸此人很會來事兒,圓滑得緊,是從底層官吏一步步爬上來的,頗為晏五倚重。而且,其人偏又處事得宜,為人四平八穩,一時也找不著可攻訐之處。
周謙就這般直接入駐司馬府,這算是大隱隱於市麽?藏在晏五的眼皮子底下?
鄭家宅子背靠坊市,方才,程知經坊市,由角門而入,這角門恰恰與坊市盡頭一旁相接,直線距離不遠。不過,若是按著宅子外頭來看,沒了這道角門,是很難看出來的。
而橫穿坊市,另一旁,散落著幾處民宅,似也是富貴人家。
熙熙攘攘,可掩行蹤;曲徑通幽,別有洞天;還有,旁個兒煙/霧彈,可作迷惑。
再者,鄭鐸此人,乃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又在燕州為官多年。三教九流都有打過交道,在外也有豪爽好客、交友廣闊的名聲。
這般看來,周謙一行,一來悄然而至;二來,縱使被人盯上,也可借鄭鐸之勢遮掩。晏五之流,眼下免不了將焦點集中在軍隊,不至於過多關注後方。而除卻晏五,餘者若是發現,也隻會以為晏五知情。
這等行事,大膽而謹慎。若果真是被自己言中,那周謙此人確是不可小覷。有決斷,有魄力,有識人之明,有用人之量。
程知眸色深深,靜待周謙反應。
你率先出招,我扳迴一局,還要玩麽?
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多少底。
作者有話要說:
程知先熱個身,試探一迴。
接下來,程知:你要和我玩反應通變,不,我要和你講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