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趙家娘子順坡下驢,立馬接著劉氏的話說,自己家裏這兩天收菜忙得很,所以沒空來喜家。@ ( 小說閱讀最佳體驗盡在【】)
一邊說她一邊直奔廚房,往常她來可都是往堂屋裏走的,劉氏老大不樂意了,可也不能硬攔著不讓她進去。
趙家娘子就像聞見魚腥味兒的貓一樣,順著那股子濃鬱的肉香和魚香味兒直接走到了喜家廚房的灶台跟前,並且一伸手去揭開木質鍋蓋,然後現出一種吃驚不已的表情,喃喃道:“好大的魚……好肥的肉……好白的豆腐……”
她一邊念一邊使勁兒吞口水,簡直恨不得這就撲到鍋裏去咬上一口。
劉氏搶上前一步從她手裏奪下來木質鍋蓋,一下子把鍋給蓋上,連聲說敞了熱氣就會不好吃,一會兒謝家人還要來吃飯呢。
大概劉氏早就想到這個借口可以阻止趙家娘子的一些別的想法,比如說打秋風?
趙家娘子見狀隻能訕笑著說喜家這是發財了麽,怎麽一下子就請起謝家的客來了。
劉氏傲然道:“前幾日謝家二娘落水,幸虧我家二郎相救,謝家把我家二郎當救命恩人,兩家自然是要走動。”
趙家娘子摸一摸鼻子,又在廚房裏使勁兒嗅,她似乎在濃鬱的魚香和肉香裏麵又聞到了一股醬醃肉的味兒,就在廚房裏到處看,但又看不出來什麽,劉氏已經在後麵推著她往外走了,一邊推一邊說廚房裏熱,請趙家娘子到堂屋裏去坐著喝茶。
齊氏看著婆婆把趙家娘子給推出去了,忙抬袖擦汗,然後從灶旁站起來去把廚房門給關上。
那趙家娘子被劉氏從廚房裏推出來,真個去喜家的堂屋裏麵坐著喝了幾碗茶,東打聽西打聽,說了好多閑話才迴去。
劉氏把她給送出院子門,然後直接把院子門給閂上了,緊接著直奔廚房,推開廚房門問齊氏:“湯沒被燒幹吧?那趙家娘子賴著不走,就想打秋風,我怕你一直燒,湯都給燒沒了……”
齊氏說自己早滅了大火,就用小火煨著。
可成早嚷著餓了要吃飯,順娘一手抱著慧兒,一手牽著可成到廚房來,問可以吃飯了嗎?
劉氏揮手讓順娘帶著孩子們去坐好,馬上就吃飯。
這一天的晚飯喜家人吃得特別舒心滿意,順娘把湯裏麵的肉都夾給了老娘,嫂子,可成吃。
齊氏不肯吃,她非要把肉夾給順娘,說順娘整日為了這個家掙錢,辛苦得很,她就隻是在家帶帶孩子做做飯,根本用不著吃肉。
順娘架住嫂子的筷子,要她把肉吃下去,並且說自己最近這幾天不少吃肉,還有就是女人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也累,大家對這個家的貢獻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更辛苦這一說,她要嫂子和老娘都多吃點兒,還說這樣的日子以後經常會有的。
齊氏聽了這些話,覺得比吃肉還讓她高興,在順娘的堅持之下,她把順娘夾給自己的好幾塊肉都吃了。桌子上除了燉魚,還有順娘買迴來的辣芥菜,家裏做的豆醬,以及下午才蒸的炊餅,一家人吃得熱汗直流,然而卻是滿臉笑意,分外舒爽。
順娘吃完飯,幫著嫂子去洗碗,齊氏不讓她進廚房,順娘笑著說自己今天吃得太飽了,不動一動,一會兒睡不下去。
齊氏聽她這樣說,也就不攔著了,她就去挑了水迴來給順娘燒洗澡水。
順娘洗完澡,一家人照常在堂屋裏麵坐著歇涼聊天,劉氏就問順娘:“明日去謝家需買些什麽,畢竟頭一迴上人家裏去,總不好空著手去。”
“娘看著辦就是,明日,你跟嫂子去,我就不去了。”
劉氏嘀咕著喜家也不像謝家有錢,一出手就幾百文的送,可是錢少似乎買不了什麽東西。
順娘聽了就說:“那您明日就把咱家做的豆醬裝上兩小罐子給謝家送去,您做的醬比外麵賣的好吃多了,謝家娘子一定會喜歡的。”
劉氏不太自信地問順娘:“真好吃麽?你可別隻圖哄為娘歡喜,到時候給謝家送去了,人家不喜歡,就會說咱們小氣……”
齊氏在一旁道:“娘,您做的醬真好吃,比我吃過的我姨做的,還有比以前喜家莊左鄰右舍做的都好吃。”
聽了女兒和兒媳的話,劉氏相信了,決定明日就按照女兒說的,找兩個小瓷罐子,裝兩罐子自家做的醬給謝家送去。
與喜家此時其樂融融的氣氛不同,隔壁趙家卻是吵吵鬧鬧。
趙家娘子從喜家迴去之後,先悶悶地自己做了飯吃,連丈夫和兒子都不等,往常她都是要等到兩人迴來才吃飯的。趙家娘子生了兩女一子,兩個女兒早已經出嫁,家裏就剩下一個兒子趙三郎,還沒有成親。趙三郎平日就跟他爹趙江一起去賣菜,閑暇的時候父子兩人一起走街串巷做貨郎,販賣些雜貨,往往都會天黑以後才會迴家。
今日兩人迴家也是天都黑了,進了自家院子,卻不見趙家娘子像往常一樣過來迎著他們,給他們拿小笤帚掃衣服上的灰塵,給他們端來木盆,遞上巾帕洗臉。
父子兩人狐疑地走進堂屋,看到趙家娘子一人坐在桌旁,連燈都沒點。
於是趙江就發火了,大聲吼她這是做什麽呢,不知道爺倆迴來了啊,又不遞水又不擺飯的。
趙家娘子悶坐歸悶坐,可是她也知道這個家裏誰才是主人,被丈夫一吼,也就忙站起來去點上燈,打水,擺飯了。
趙江和趙三郎狼吞虎咽吃了一會兒,才發現趙家娘子坐在那裏連筷子都沒拿,趙江就問她怎麽不吃。
趙家娘子說自己吃不下去。
趙江自然要問她為何吃不下去,趙家娘子便說隔壁喜家大魚大肉,她想不通為何他們這樣的外來戶還比趙家吃得好。她把自己下晌過去喜家,見到和聽到的事情都對趙江和趙三郎父子說了,還說劉氏哄騙自己,說要請謝家人吃飯才燉魚的,最後呢,還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吃。
“你這好吃的婆姨,你也不想一想,這楊柳鎮上誰家燉魚吃要給串門兒的鄰人也來上一碗?我問你,換了你,你舍得麽?人家不過日子,想怎麽吃就怎麽吃,你管得著麽?”趙江拿筷子遙遙點著趙家娘子的頭教訓她。
趙家娘子被丈夫訓了,並不敢分辯,轉而對著趙三郎發氣:“你個沒用的東西,你不是說你去攔了那喜二郎釣魚,他沒釣成就走了麽?怎的他家今日竟然燉魚吃?”
順娘這才想到自己剛才是從一千年以後的人的思維考慮問題,那就是想到嫂子才十九歲,還那麽年輕,她也是需要人陪的,不應該隻為兒女活著,所以才說出來了改嫁的話。盡管在此時的宋代,朱熹那個提倡理學的偽君子還沒有出生,婦人們改嫁並不是大不得了的事情,但是由自己這個小姑子說來,就顯得自己嫌棄她跟兩個孩子拖累自己一樣。
“嫂嫂,我,我真是覺著你素日勞累,況且還這樣年輕,若是你有改嫁的意思,我願意幫你。”順娘道,語氣十分真誠。
“你這是在幫我麽?叔叔,奴家覺著你病了起來,真是變了個人,雖然聰慧了許多,可這會兒說這些話,卻有些缺心眼兒了。”齊氏嗔道。
“……”
齊氏停了停低下頭幽幽地說:“奴家不覺著累,比以前在喜家莊,又是下地,又要顧著家裏的孩兒,鬆快多了,倒是叔叔,幹的都是男子的活兒,你才累,這一個家的擔子都讓你來擔著……”
“嫂嫂不是叫我叔叔嗎,既然我是喜家二郎,這個家當然由我來養。”順娘輕鬆地調侃道,原本抓握住齊氏胳膊的一隻手滑下去握住她放在條凳上的手,安慰似地握了一下,“而且我不知道多喜歡可成和慧兒,怎麽會嫌棄他們是拖累,還有嫂嫂,既是你不想改嫁,那我會養嫂嫂一輩子。”
齊氏抖了一下,心頭巨震,不可置信地抬起頭來,重新看向順娘,張著嘴,唇|瓣兒抖著,好半邊才斷續道:“叔叔……你說得都是真的麽?”
順娘篤定地點頭:“是真的,字字肺腑之言,若是有一日,嫂嫂又想改嫁了,我也不會攔著,嫂嫂盡可以去。”
齊氏眼中滾下淚珠兒,感動得無以複加,好半天嗚咽著說:“叔叔是大好人,可是就像娘說的,你也十七了,至多再拖兩三年,也要嫁人的。”
順娘看著齊氏落淚,映著瑩瑩月色,分外晶瑩,她黑油油的發散披在肩頭,襯得她的鵝蛋臉似乎又小了一圈,楚楚可憐的樣子,心下莫名動了一下。
於是,她抬起另一隻手的衣袖,替她拭淚,溫聲道:“嫂嫂,我不會嫁人的,不是說了要養著你還有可成和慧兒麽。”
齊氏縮了縮頭,黑夜中,她因為順娘的這種舉動而臉發燙,但順娘看不到。
順娘說的話是那麽的甜,齊氏竟覺著這一輩子都沒有聽過這樣好聽的話,即便這隻是安慰自己的謊言,她也覺得好聽至極。一個女子怎麽可能不嫁人,齊氏不相信。自打順娘扮成男子樣子,出門砍柴養家糊口以來,齊氏仿佛看見了已經死去的丈夫,慢慢地,她把一顆心就放到了順娘身上。齊氏自知自己這樣很可笑,而且這種心思還很齷齪,可是她管不住自己。隻要順娘扮成男子一天,在這個家中進進出出,她就絕對不會想要改嫁,她多希望真得像順娘說的那樣,順娘不嫁人,那她就可以一輩子哪兒都不去,就在順娘身邊,看著她,帶著兩個孩兒長大,已經足夠……
可這真得能夠成真嗎?
“叔叔,隻是拿話來安慰奴家罷了,叔叔的好意奴家心領了。”齊氏一隻手扯著自己的衣角說。
順娘告訴她自己說得是真的,她真不打算嫁人。
齊氏就問她,她不嫁,難不成還想招贅一個女婿上門兒。
順娘笑:“你看我這樣,能招贅一個女婿上門兒麽?”
齊氏問:“難不成叔叔還想娶一個媳婦兒?”
順娘:“說不定。”
齊氏就說那怎麽行,順娘是女子之身,盡管扮作男子,可要真娶了媳婦兒,那就是欺騙人家小娘子,被揭穿了,可了不得。
順娘心說,嫂子這就是孤陋寡聞了,孰不知這世上還有喜歡女子的小娘子呢,不定還真有人願意嫁給自己,進喜家的門兒。但此時,她可不想說出這個,怕嚇著嫂子,平添許多煩惱。
她帶著笑道:“嫂嫂,嫁人也好,招贅也好,還是聚個媳婦也好,這都是以後的事情,還遠著呢。現目前而今下,還是想著怎麽把日子過好,多掙些錢,才是正經事哩。”
“叔叔說得是,是奴家想多了。跟叔叔說了這一晚上的話,奴家心裏敞亮多了。”
“不早了,你看月上中天了,咱們迴去吧。”
“好,叔叔明日還要砍柴釣魚呢,是該迴去歇著了。”
兩人遂站起來,順娘提著條凳,齊氏在前,進了屋,關了門,各自迴屋去歇下不提。
一|夜無話。
次日天蒙蒙亮,順娘就起來了,拿上繩索,腰間別著斧子,手裏拿著當成扁擔的兒臂粗的木棒子,她往楊柳鎮東北方向的大山裏去。山上林木繁密,她熟門熟路地找到了一片小樹林,掄起斧子砍伐起來。她專挑那些碗口粗細的樹砍,三兩下砍倒一棵,再斫去枝條,最後哢擦哢擦把枝幹部分給砍成幾截。往往一棵碗口大的樹砍下來,拿繩子一捆,就夠一擔柴了。
她擔著柴迴家去,在半山腰上,往下眺望,遠遠看到楊柳鎮家家戶戶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嫋嫋炊煙漸次從各家各戶的煙囪裏冒出來,想是各家都在做早飯了。托當今皇帝的福,世道太平,隻要勤勞肯幹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飯,於是家家戶戶都開始一日做三頓飯。
順娘擔著柴到家的時候,齊氏已經燒好了小米粥,擺好了一碟子醃菜,正等著她迴來一家人一起吃早飯呢。
院子裏,劉氏在喂雞,可成追攆著一條小花狗跑,慧兒被她娘背在背上,正在吃手指。
“叔叔迴來了啊!”老遠,齊氏見到順娘就笑著迎過來了。看得出來,她今日心情很不錯,精神煥發的樣子。
順娘嗯一聲,直接把柴火放到院子西邊,靠籬笆牆的地方,把繩子給解了,將木柴攤開。這新砍斫迴來的柴火她都會攤開來曬一曬,隔幾日再挑去汴梁城裏賣。現在是夏天,日頭毒,曬上幾天,柴火就幹了,拿去城裏,人家買柴火的人看她的柴幹燥,就肯買她的柴。
將柴火攤開放好之後,齊氏已經替順娘端來了一盆子涼水,裏麵放著一塊巾帕。
順娘對著她笑一笑,擰了帕子洗了臉,齊氏端走木盆,讓順娘進去歇著吃早飯,小米粥已經盛好放桌子上了。
同往常一樣,順娘喝罷兩碗粥,便又拿著繩子,腰間別著斧子,手裏拿著木棒子再次上山去,她需要還砍下一擔柴,挑著迴來,這砍柴的活兒才算做完了。
所以,等到她再次砍了柴下山迴家時,楊柳鎮各家各戶的屋子上又升起了嫋嫋炊煙,這是到了做中午飯的時間了。
於是,一上午功夫,順娘就砍了兩天要賣的柴火。天氣好,天天兩擔柴,下雨天也不愁,照常可以拿油布遮了柴進城去賣,一天都不會耽擱掙錢,況且還能有剩,喜家柴房裏的柴火就越堆越多。
中午吃完晌午飯,她歇一會兒,便又到了下午出去釣魚的時間。她戴著頂遮陽的鬥笠,腰間挎著魚簍子,魚簍子裏麵裝著她拿芭蕉葉包了的兩大包魚食以及一小包餌料,手裏拿著一根釣竿往她平日砍柴的大山下的河邊走。楊柳鎮東北方向的大山叫做柳山,大概是因為山下有很多柳樹的原因,在柳山腳下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水勢平緩,順著柳山往西南方向流去。
順娘最喜歡河邊那垂柳繁密的地方,並且喜歡帶著弧度的河岸,她喜歡在這兩者兼備的地方下窩子釣大鯉魚。
她沿著河岸走著,終於挑到了一個具備以上兩種條件的地方,一個向內凹的灣子,河水流過的時候在此打著旋兒往前,還有就是岸邊一棵大柳樹,長長的枝葉幾乎垂到了河麵上,碩大的樹冠在河上投下濃綠的樹蔭。在炎炎夏日,這種地方是鯉魚很喜歡呆著的地方。順娘放下釣竿和魚簍,從魚簍裏麵把芭蕉葉包著的她加了麻油調製好的魚食拿出來,捏成嬰兒拳頭大小,密集地撒下一層,然後又拿出來一包用黃酒浸泡過的煮熟的小麥,密密地撒下第二層。
接下來,她隻要在樹蔭下靠著柳樹歇息一會兒,等半把個時辰,就可以手持釣竿,把加了黏黏的糯米的清香味的魚食掛在魚鉤上釣魚了。今天她打算多釣幾尾,放在魚簍裏,浸在河水裏養著,藏在河邊一個隱秘的地方,明兒一早來拿了魚進城去賣,若是有小些的,就拿迴去今晚讓嫂子熬魚湯,一家人改善下生活。
鳴蟬在頭頂的柳樹上聒噪,河麵蒸騰出一陣陣熱氣,幸虧不時有河風拂過,讓暑氣消散一些。
順娘斜倚在身後的老柳樹上,兩手枕在腦後,嘴裏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一會兒閉眼假寐,一會兒睜眼四處看一看,打發無聊的時間,等著可以下釣竿的時候來到。
眼看就到了可以下釣竿的時間,她站起來,拿起擱在一邊的釣竿,正打算甩下魚線,卻聽到不遠處一聲挺大的撲通的響聲。
聽到響聲,順娘惱怒,心想是誰搗亂,想要驚走自己麵前魚窩裏的魚。
她立即循著聲音轉頭去看,發現在離自己二三十米的河中,有一個人在河中掙紮,看那樣子,仿佛是個女人。
難不成是有人輕生,跳河自殺?
順娘有點兒不想管閑事,想繼續釣自己的魚,她覺得自己要過去救那個跳河的女人上來,那肯定是要耽擱自己釣魚的。可是幾條魚和一個人的生命比,似乎也不對等。
想一想,她覺得自己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人在自己麵前淹死,歎口氣,她放下釣竿,向著那個落水的人所在之處跑過去,然後輕手輕腳下到河裏,向那個在水裏掙紮的人遊去。
謝乙就說那他跟娘子就在申時之後來拜訪喜家。
順娘點點頭,挑著柴提著魚繼續往汴梁城裏走,她有力氣,腳程快,一個時辰左右就已經進了汴梁城,到達宋玉姐的宋家正店時,比平日還要稍微早些。
宋玉姐見到順娘,笑盈盈地點手叫她進去,等到順娘走到她站著的櫃台跟前,她就叫店夥計趕緊叫人來幫著把順娘擔來的柴和提著的魚送到後廚去。
等到她看了順娘魚簍裏的三條一尺多長的大鯉魚和三條巴掌大的鯉魚,就說順娘今天拿來的魚多,加上順娘挑來的柴火,就給順娘六百文錢好了。順娘一算賬,認為宋玉姐給自己的錢足足多了五十文還多,於是便對宋玉姐說:“姐姐,這給得太多了,我不能要。”
宋玉姐故意含笑問她:“那麽喜二郎,你說,奴家該給你多少呢?”
順娘一聽她自稱奴家,立刻說使不得,宋玉姐卻眼中含情,輕聲對順娘說:“怎的使不得,難不成你就不是男子了麽?”
“……”順娘不自覺抿了抿唇,仿佛覺得宋玉姐的話裏別有一層意思一樣,又或者說是她自己心虛了,總之,此時她心跳失衡,很不好意思的樣子,然後用低如蚊蚋的聲音說,“自然是的,隻是姐姐在小的心中……”
一邊說她一邊直奔廚房,往常她來可都是往堂屋裏走的,劉氏老大不樂意了,可也不能硬攔著不讓她進去。
趙家娘子就像聞見魚腥味兒的貓一樣,順著那股子濃鬱的肉香和魚香味兒直接走到了喜家廚房的灶台跟前,並且一伸手去揭開木質鍋蓋,然後現出一種吃驚不已的表情,喃喃道:“好大的魚……好肥的肉……好白的豆腐……”
她一邊念一邊使勁兒吞口水,簡直恨不得這就撲到鍋裏去咬上一口。
劉氏搶上前一步從她手裏奪下來木質鍋蓋,一下子把鍋給蓋上,連聲說敞了熱氣就會不好吃,一會兒謝家人還要來吃飯呢。
大概劉氏早就想到這個借口可以阻止趙家娘子的一些別的想法,比如說打秋風?
趙家娘子見狀隻能訕笑著說喜家這是發財了麽,怎麽一下子就請起謝家的客來了。
劉氏傲然道:“前幾日謝家二娘落水,幸虧我家二郎相救,謝家把我家二郎當救命恩人,兩家自然是要走動。”
趙家娘子摸一摸鼻子,又在廚房裏使勁兒嗅,她似乎在濃鬱的魚香和肉香裏麵又聞到了一股醬醃肉的味兒,就在廚房裏到處看,但又看不出來什麽,劉氏已經在後麵推著她往外走了,一邊推一邊說廚房裏熱,請趙家娘子到堂屋裏去坐著喝茶。
齊氏看著婆婆把趙家娘子給推出去了,忙抬袖擦汗,然後從灶旁站起來去把廚房門給關上。
那趙家娘子被劉氏從廚房裏推出來,真個去喜家的堂屋裏麵坐著喝了幾碗茶,東打聽西打聽,說了好多閑話才迴去。
劉氏把她給送出院子門,然後直接把院子門給閂上了,緊接著直奔廚房,推開廚房門問齊氏:“湯沒被燒幹吧?那趙家娘子賴著不走,就想打秋風,我怕你一直燒,湯都給燒沒了……”
齊氏說自己早滅了大火,就用小火煨著。
可成早嚷著餓了要吃飯,順娘一手抱著慧兒,一手牽著可成到廚房來,問可以吃飯了嗎?
劉氏揮手讓順娘帶著孩子們去坐好,馬上就吃飯。
這一天的晚飯喜家人吃得特別舒心滿意,順娘把湯裏麵的肉都夾給了老娘,嫂子,可成吃。
齊氏不肯吃,她非要把肉夾給順娘,說順娘整日為了這個家掙錢,辛苦得很,她就隻是在家帶帶孩子做做飯,根本用不著吃肉。
順娘架住嫂子的筷子,要她把肉吃下去,並且說自己最近這幾天不少吃肉,還有就是女人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也累,大家對這個家的貢獻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更辛苦這一說,她要嫂子和老娘都多吃點兒,還說這樣的日子以後經常會有的。
齊氏聽了這些話,覺得比吃肉還讓她高興,在順娘的堅持之下,她把順娘夾給自己的好幾塊肉都吃了。桌子上除了燉魚,還有順娘買迴來的辣芥菜,家裏做的豆醬,以及下午才蒸的炊餅,一家人吃得熱汗直流,然而卻是滿臉笑意,分外舒爽。
順娘吃完飯,幫著嫂子去洗碗,齊氏不讓她進廚房,順娘笑著說自己今天吃得太飽了,不動一動,一會兒睡不下去。
齊氏聽她這樣說,也就不攔著了,她就去挑了水迴來給順娘燒洗澡水。
順娘洗完澡,一家人照常在堂屋裏麵坐著歇涼聊天,劉氏就問順娘:“明日去謝家需買些什麽,畢竟頭一迴上人家裏去,總不好空著手去。”
“娘看著辦就是,明日,你跟嫂子去,我就不去了。”
劉氏嘀咕著喜家也不像謝家有錢,一出手就幾百文的送,可是錢少似乎買不了什麽東西。
順娘聽了就說:“那您明日就把咱家做的豆醬裝上兩小罐子給謝家送去,您做的醬比外麵賣的好吃多了,謝家娘子一定會喜歡的。”
劉氏不太自信地問順娘:“真好吃麽?你可別隻圖哄為娘歡喜,到時候給謝家送去了,人家不喜歡,就會說咱們小氣……”
齊氏在一旁道:“娘,您做的醬真好吃,比我吃過的我姨做的,還有比以前喜家莊左鄰右舍做的都好吃。”
聽了女兒和兒媳的話,劉氏相信了,決定明日就按照女兒說的,找兩個小瓷罐子,裝兩罐子自家做的醬給謝家送去。
與喜家此時其樂融融的氣氛不同,隔壁趙家卻是吵吵鬧鬧。
趙家娘子從喜家迴去之後,先悶悶地自己做了飯吃,連丈夫和兒子都不等,往常她都是要等到兩人迴來才吃飯的。趙家娘子生了兩女一子,兩個女兒早已經出嫁,家裏就剩下一個兒子趙三郎,還沒有成親。趙三郎平日就跟他爹趙江一起去賣菜,閑暇的時候父子兩人一起走街串巷做貨郎,販賣些雜貨,往往都會天黑以後才會迴家。
今日兩人迴家也是天都黑了,進了自家院子,卻不見趙家娘子像往常一樣過來迎著他們,給他們拿小笤帚掃衣服上的灰塵,給他們端來木盆,遞上巾帕洗臉。
父子兩人狐疑地走進堂屋,看到趙家娘子一人坐在桌旁,連燈都沒點。
於是趙江就發火了,大聲吼她這是做什麽呢,不知道爺倆迴來了啊,又不遞水又不擺飯的。
趙家娘子悶坐歸悶坐,可是她也知道這個家裏誰才是主人,被丈夫一吼,也就忙站起來去點上燈,打水,擺飯了。
趙江和趙三郎狼吞虎咽吃了一會兒,才發現趙家娘子坐在那裏連筷子都沒拿,趙江就問她怎麽不吃。
趙家娘子說自己吃不下去。
趙江自然要問她為何吃不下去,趙家娘子便說隔壁喜家大魚大肉,她想不通為何他們這樣的外來戶還比趙家吃得好。她把自己下晌過去喜家,見到和聽到的事情都對趙江和趙三郎父子說了,還說劉氏哄騙自己,說要請謝家人吃飯才燉魚的,最後呢,還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吃。
“你這好吃的婆姨,你也不想一想,這楊柳鎮上誰家燉魚吃要給串門兒的鄰人也來上一碗?我問你,換了你,你舍得麽?人家不過日子,想怎麽吃就怎麽吃,你管得著麽?”趙江拿筷子遙遙點著趙家娘子的頭教訓她。
趙家娘子被丈夫訓了,並不敢分辯,轉而對著趙三郎發氣:“你個沒用的東西,你不是說你去攔了那喜二郎釣魚,他沒釣成就走了麽?怎的他家今日竟然燉魚吃?”
順娘這才想到自己剛才是從一千年以後的人的思維考慮問題,那就是想到嫂子才十九歲,還那麽年輕,她也是需要人陪的,不應該隻為兒女活著,所以才說出來了改嫁的話。盡管在此時的宋代,朱熹那個提倡理學的偽君子還沒有出生,婦人們改嫁並不是大不得了的事情,但是由自己這個小姑子說來,就顯得自己嫌棄她跟兩個孩子拖累自己一樣。
“嫂嫂,我,我真是覺著你素日勞累,況且還這樣年輕,若是你有改嫁的意思,我願意幫你。”順娘道,語氣十分真誠。
“你這是在幫我麽?叔叔,奴家覺著你病了起來,真是變了個人,雖然聰慧了許多,可這會兒說這些話,卻有些缺心眼兒了。”齊氏嗔道。
“……”
齊氏停了停低下頭幽幽地說:“奴家不覺著累,比以前在喜家莊,又是下地,又要顧著家裏的孩兒,鬆快多了,倒是叔叔,幹的都是男子的活兒,你才累,這一個家的擔子都讓你來擔著……”
“嫂嫂不是叫我叔叔嗎,既然我是喜家二郎,這個家當然由我來養。”順娘輕鬆地調侃道,原本抓握住齊氏胳膊的一隻手滑下去握住她放在條凳上的手,安慰似地握了一下,“而且我不知道多喜歡可成和慧兒,怎麽會嫌棄他們是拖累,還有嫂嫂,既是你不想改嫁,那我會養嫂嫂一輩子。”
齊氏抖了一下,心頭巨震,不可置信地抬起頭來,重新看向順娘,張著嘴,唇|瓣兒抖著,好半邊才斷續道:“叔叔……你說得都是真的麽?”
順娘篤定地點頭:“是真的,字字肺腑之言,若是有一日,嫂嫂又想改嫁了,我也不會攔著,嫂嫂盡可以去。”
齊氏眼中滾下淚珠兒,感動得無以複加,好半天嗚咽著說:“叔叔是大好人,可是就像娘說的,你也十七了,至多再拖兩三年,也要嫁人的。”
順娘看著齊氏落淚,映著瑩瑩月色,分外晶瑩,她黑油油的發散披在肩頭,襯得她的鵝蛋臉似乎又小了一圈,楚楚可憐的樣子,心下莫名動了一下。
於是,她抬起另一隻手的衣袖,替她拭淚,溫聲道:“嫂嫂,我不會嫁人的,不是說了要養著你還有可成和慧兒麽。”
齊氏縮了縮頭,黑夜中,她因為順娘的這種舉動而臉發燙,但順娘看不到。
順娘說的話是那麽的甜,齊氏竟覺著這一輩子都沒有聽過這樣好聽的話,即便這隻是安慰自己的謊言,她也覺得好聽至極。一個女子怎麽可能不嫁人,齊氏不相信。自打順娘扮成男子樣子,出門砍柴養家糊口以來,齊氏仿佛看見了已經死去的丈夫,慢慢地,她把一顆心就放到了順娘身上。齊氏自知自己這樣很可笑,而且這種心思還很齷齪,可是她管不住自己。隻要順娘扮成男子一天,在這個家中進進出出,她就絕對不會想要改嫁,她多希望真得像順娘說的那樣,順娘不嫁人,那她就可以一輩子哪兒都不去,就在順娘身邊,看著她,帶著兩個孩兒長大,已經足夠……
可這真得能夠成真嗎?
“叔叔,隻是拿話來安慰奴家罷了,叔叔的好意奴家心領了。”齊氏一隻手扯著自己的衣角說。
順娘告訴她自己說得是真的,她真不打算嫁人。
齊氏就問她,她不嫁,難不成還想招贅一個女婿上門兒。
順娘笑:“你看我這樣,能招贅一個女婿上門兒麽?”
齊氏問:“難不成叔叔還想娶一個媳婦兒?”
順娘:“說不定。”
齊氏就說那怎麽行,順娘是女子之身,盡管扮作男子,可要真娶了媳婦兒,那就是欺騙人家小娘子,被揭穿了,可了不得。
順娘心說,嫂子這就是孤陋寡聞了,孰不知這世上還有喜歡女子的小娘子呢,不定還真有人願意嫁給自己,進喜家的門兒。但此時,她可不想說出這個,怕嚇著嫂子,平添許多煩惱。
她帶著笑道:“嫂嫂,嫁人也好,招贅也好,還是聚個媳婦也好,這都是以後的事情,還遠著呢。現目前而今下,還是想著怎麽把日子過好,多掙些錢,才是正經事哩。”
“叔叔說得是,是奴家想多了。跟叔叔說了這一晚上的話,奴家心裏敞亮多了。”
“不早了,你看月上中天了,咱們迴去吧。”
“好,叔叔明日還要砍柴釣魚呢,是該迴去歇著了。”
兩人遂站起來,順娘提著條凳,齊氏在前,進了屋,關了門,各自迴屋去歇下不提。
一|夜無話。
次日天蒙蒙亮,順娘就起來了,拿上繩索,腰間別著斧子,手裏拿著當成扁擔的兒臂粗的木棒子,她往楊柳鎮東北方向的大山裏去。山上林木繁密,她熟門熟路地找到了一片小樹林,掄起斧子砍伐起來。她專挑那些碗口粗細的樹砍,三兩下砍倒一棵,再斫去枝條,最後哢擦哢擦把枝幹部分給砍成幾截。往往一棵碗口大的樹砍下來,拿繩子一捆,就夠一擔柴了。
她擔著柴迴家去,在半山腰上,往下眺望,遠遠看到楊柳鎮家家戶戶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嫋嫋炊煙漸次從各家各戶的煙囪裏冒出來,想是各家都在做早飯了。托當今皇帝的福,世道太平,隻要勤勞肯幹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飯,於是家家戶戶都開始一日做三頓飯。
順娘擔著柴到家的時候,齊氏已經燒好了小米粥,擺好了一碟子醃菜,正等著她迴來一家人一起吃早飯呢。
院子裏,劉氏在喂雞,可成追攆著一條小花狗跑,慧兒被她娘背在背上,正在吃手指。
“叔叔迴來了啊!”老遠,齊氏見到順娘就笑著迎過來了。看得出來,她今日心情很不錯,精神煥發的樣子。
順娘嗯一聲,直接把柴火放到院子西邊,靠籬笆牆的地方,把繩子給解了,將木柴攤開。這新砍斫迴來的柴火她都會攤開來曬一曬,隔幾日再挑去汴梁城裏賣。現在是夏天,日頭毒,曬上幾天,柴火就幹了,拿去城裏,人家買柴火的人看她的柴幹燥,就肯買她的柴。
將柴火攤開放好之後,齊氏已經替順娘端來了一盆子涼水,裏麵放著一塊巾帕。
順娘對著她笑一笑,擰了帕子洗了臉,齊氏端走木盆,讓順娘進去歇著吃早飯,小米粥已經盛好放桌子上了。
同往常一樣,順娘喝罷兩碗粥,便又拿著繩子,腰間別著斧子,手裏拿著木棒子再次上山去,她需要還砍下一擔柴,挑著迴來,這砍柴的活兒才算做完了。
所以,等到她再次砍了柴下山迴家時,楊柳鎮各家各戶的屋子上又升起了嫋嫋炊煙,這是到了做中午飯的時間了。
於是,一上午功夫,順娘就砍了兩天要賣的柴火。天氣好,天天兩擔柴,下雨天也不愁,照常可以拿油布遮了柴進城去賣,一天都不會耽擱掙錢,況且還能有剩,喜家柴房裏的柴火就越堆越多。
中午吃完晌午飯,她歇一會兒,便又到了下午出去釣魚的時間。她戴著頂遮陽的鬥笠,腰間挎著魚簍子,魚簍子裏麵裝著她拿芭蕉葉包了的兩大包魚食以及一小包餌料,手裏拿著一根釣竿往她平日砍柴的大山下的河邊走。楊柳鎮東北方向的大山叫做柳山,大概是因為山下有很多柳樹的原因,在柳山腳下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水勢平緩,順著柳山往西南方向流去。
順娘最喜歡河邊那垂柳繁密的地方,並且喜歡帶著弧度的河岸,她喜歡在這兩者兼備的地方下窩子釣大鯉魚。
她沿著河岸走著,終於挑到了一個具備以上兩種條件的地方,一個向內凹的灣子,河水流過的時候在此打著旋兒往前,還有就是岸邊一棵大柳樹,長長的枝葉幾乎垂到了河麵上,碩大的樹冠在河上投下濃綠的樹蔭。在炎炎夏日,這種地方是鯉魚很喜歡呆著的地方。順娘放下釣竿和魚簍,從魚簍裏麵把芭蕉葉包著的她加了麻油調製好的魚食拿出來,捏成嬰兒拳頭大小,密集地撒下一層,然後又拿出來一包用黃酒浸泡過的煮熟的小麥,密密地撒下第二層。
接下來,她隻要在樹蔭下靠著柳樹歇息一會兒,等半把個時辰,就可以手持釣竿,把加了黏黏的糯米的清香味的魚食掛在魚鉤上釣魚了。今天她打算多釣幾尾,放在魚簍裏,浸在河水裏養著,藏在河邊一個隱秘的地方,明兒一早來拿了魚進城去賣,若是有小些的,就拿迴去今晚讓嫂子熬魚湯,一家人改善下生活。
鳴蟬在頭頂的柳樹上聒噪,河麵蒸騰出一陣陣熱氣,幸虧不時有河風拂過,讓暑氣消散一些。
順娘斜倚在身後的老柳樹上,兩手枕在腦後,嘴裏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一會兒閉眼假寐,一會兒睜眼四處看一看,打發無聊的時間,等著可以下釣竿的時候來到。
眼看就到了可以下釣竿的時間,她站起來,拿起擱在一邊的釣竿,正打算甩下魚線,卻聽到不遠處一聲挺大的撲通的響聲。
聽到響聲,順娘惱怒,心想是誰搗亂,想要驚走自己麵前魚窩裏的魚。
她立即循著聲音轉頭去看,發現在離自己二三十米的河中,有一個人在河中掙紮,看那樣子,仿佛是個女人。
難不成是有人輕生,跳河自殺?
順娘有點兒不想管閑事,想繼續釣自己的魚,她覺得自己要過去救那個跳河的女人上來,那肯定是要耽擱自己釣魚的。可是幾條魚和一個人的生命比,似乎也不對等。
想一想,她覺得自己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人在自己麵前淹死,歎口氣,她放下釣竿,向著那個落水的人所在之處跑過去,然後輕手輕腳下到河裏,向那個在水裏掙紮的人遊去。
謝乙就說那他跟娘子就在申時之後來拜訪喜家。
順娘點點頭,挑著柴提著魚繼續往汴梁城裏走,她有力氣,腳程快,一個時辰左右就已經進了汴梁城,到達宋玉姐的宋家正店時,比平日還要稍微早些。
宋玉姐見到順娘,笑盈盈地點手叫她進去,等到順娘走到她站著的櫃台跟前,她就叫店夥計趕緊叫人來幫著把順娘擔來的柴和提著的魚送到後廚去。
等到她看了順娘魚簍裏的三條一尺多長的大鯉魚和三條巴掌大的鯉魚,就說順娘今天拿來的魚多,加上順娘挑來的柴火,就給順娘六百文錢好了。順娘一算賬,認為宋玉姐給自己的錢足足多了五十文還多,於是便對宋玉姐說:“姐姐,這給得太多了,我不能要。”
宋玉姐故意含笑問她:“那麽喜二郎,你說,奴家該給你多少呢?”
順娘一聽她自稱奴家,立刻說使不得,宋玉姐卻眼中含情,輕聲對順娘說:“怎的使不得,難不成你就不是男子了麽?”
“……”順娘不自覺抿了抿唇,仿佛覺得宋玉姐的話裏別有一層意思一樣,又或者說是她自己心虛了,總之,此時她心跳失衡,很不好意思的樣子,然後用低如蚊蚋的聲音說,“自然是的,隻是姐姐在小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