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還別說,謝二娘心裏還真是如同順娘想得那樣,然而又有一些別的心思,她自己也琢磨不清。
當她娘非要她來喜家叫喜二郎去謝家吃飯時,她磨磨蹭蹭的,還被她娘說了兩句,說總不能讓她弟弟三郎去喜家叫人吧。謝二娘說可以叫店內雇傭的夥計去呀,她娘卻說他們都忙著生意呢,沒空,硬要她來喊人。
本來她來喜家把她娘的話傳給喜二郎就可以走了的,誰知道喜二郎一點兒不識相,直接拒絕了,說他不想去。
不知道為什麽,他如此冷漠的拒絕,讓謝二娘一下子覺得無比委屈,這個人,她知道,她爹娘有心要為她挑女婿,喜家二郎應該是其中之一。她也並不是完全懵懂的少女,畢竟十四了,明年可就及笄了,她娘常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及笄,就要趕緊找個合適的人家結親,比起對方的家境來說,顯然,她爹娘更加看重這個人的相貌和人品。他爹常常說的那個話,謝家不缺錢,給自己女兒找的女婿一定要相貌堂堂,人品好,這是最重要的。
她自己呢,暗中認為,她將來如果真要嫁人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是要自己看得上眼的。
喜二郎……
她覺得自己似乎並不討厭他,除了一開始在河裏被他救起來,他說話很臭,當時她對他印象不好。後來,多跟他說幾次話,謝二娘覺得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她一直認為他勤快,麵相也老實,有好多次,喜二郎挑著柴火從謝家肉鋪跟前過,謝二娘看見了,都要多看他幾眼。另外,藏在她心裏一個不足跟外人道的秘密就是,她覺得自己的胸被喜二郎摸到了,所以,對於喜二郎她不想上心,也要上心起來了。
在如此複雜和矛盾的心理之下,喜二郎說的話,做的事情,在謝二娘心裏就被放大了,讓她很容易計較。就好比剛才喜二郎拒絕她去謝家吃飯,她就控製不住想,一定是喜二郎很不喜歡自己,所以他才那樣說。她還想到,喜二郎真記仇,難道他還在計較上一次在河邊他把自己救起來的時候,自己對他惡語相向嗎?
好在,後來喜二郎改變了主意,願意跟著她去謝家了,她才不那麽糾結和難受了。
她讓喜二郎在前麵走,喜二郎也聽她的話,願意走在前麵,她這才心情平複了下來,然而,她真得想問他臉上那一塊淤青是怎麽迴事,可話到嘴邊卻又開不了口。仿佛一開口,就會暴露她的心思一樣。可這想要打探的欲|望就像是一隻貓藏在她胸懷中,不斷撓著她的胸口,好癢啊……
從喜家到謝家的這一段路,順娘走得輕鬆,謝二娘卻走得柔腸百轉。
快到謝家肉鋪跟前時,順娘停了下來,等謝二娘上前來,畢竟自己是客,總不可能不在主人的帶領下就直接走進別人家裏吧。
謝二娘呢,看到喜二郎停了下來,迴頭看了自己一眼,也明白是什麽意思了,就趕緊加快腳步走到喜二郎身邊,然後對他說:“跟我來。”
兩個人前後腳走進謝家肉鋪,謝二娘領著他直接上樓上去,樓上她爹娘正在招待喜二郎的娘和嫂子,見到順娘進去,謝乙先就跟她打招唿,接著看到他臉上的淤青,便問順娘是怎麽弄的。
順娘把早準備好的話說了出來,就是因為砍柴下雨跌倒,摔傷了。
吳氏趕忙關心的問,除了臉跌傷了,別的地方沒有傷吧。
順娘笑著說別的地方都好,邊說邊轉了轉手臂,踢了踢腿,以示自己的話不假。
謝乙便招唿順娘入席,陪他喝酒說話,吳氏和謝二娘則是招唿劉氏和齊氏吃飯。
兩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完飯,喜家人辭了謝家人迴家去,一路上,劉氏都在說謝家人的好話,在她眼裏,謝家人個頂個都是好人,就連對謝二娘的印象也完全改觀了,不再說她沒禮貌,著急忙慌的,而是說她待人熱忱,人又漂亮,將來不知道哪一家的郎君有福氣,能娶她做媳婦呢。
順娘和齊氏隻是默默聽著,她們兩個都知道今日劉氏在謝家飽餐了一頓,心情正好,這些話聽聽就好了。
迴到了家,順娘對老娘和嫂子說她最近幾日都不進城,要等到臉上的傷好得差不多了再進城去。
劉氏不理解地問順娘,這個臉上的淤青也不耽誤賣柴和賣魚,畢竟不是傷著了手和腳,她怎麽這幾日就不去呢。
順娘當然不好說真實的原因,隻說自己想歇幾天,順便在家裏伺弄下豆芽。
劉氏聽女兒這麽說,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這錢跟人比起來,還是人更重要,她自打失去了丈夫和兒子之後,是越來越這麽認為了。
順娘帶著臉上的淤青連續上山砍了兩天柴,盡管不能進城去賣柴,可不耽誤她砍柴,她照常每天清晨起來,上山去砍兩擔柴迴來晾在自己家院子裏麵,下午則是在家睡覺逗孩子,陪著老娘和嫂子說話,再去看一看她放在柴房柳條籃子裏麵的豆芽發得怎麽樣了。
這一天,她算了下日子,豆芽已經發了第五天了,吃完晌午飯,幫著嫂子洗了碗,就進了柴房,揭開了柳條籃子上的黑布,然後驚喜地發現自己第一次發出來的豆芽果然長成了她心中豆芽的樣子。雖然這些豆芽賣相不是很好,不像她看到的人家賣的那一束一束捆紮起來的豆芽,粗細長短都差不多,還挺直。她的呢,盡管粗壯,可是長得就像是一蓬蓬的亂草。
雖然是亂草,可順娘也非常高興,畢竟她第一次按照兒時記憶來發豆芽,還是發成功了。
劉氏和齊氏聽說她要收豆芽了,也興奮地跟在她後麵進了柴房,兩個人盯著順娘揭開柳編籃子上的黑布的時候還挺緊張,生怕種生發不出來,那樣一來她們想要在家裏掙點兒錢的希望就落空了。好在,順娘在揭開黑布後,她們看到了那一蓬蓬像野草一樣長著的茂盛的種生,這東西在順娘嘴|巴裏被叫做豆芽。不管是豆芽也好,還是種生也好,她們知道順娘成功了!於是她們都和順娘一樣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順娘甚至分別掐了幾根黃豆芽和綠豆芽下來放進嘴裏咀嚼,劉氏和齊氏見狀也像順娘那麽做,劉氏一邊咬一邊笑著說:“真脆!真香!”
齊氏也樂嗬嗬地說口感很不錯。
順娘道:“咱們得用秤來秤一秤,算一算這黃豆芽和綠豆芽一斤能發多少出來。”
劉氏看了眼兩個柳編籃子裏麵的豆芽說:“為娘看那個綠豆發出來的多些,怕比黃豆發出來的多一半不止,”
齊氏也在一旁如此說。
順娘道:“這樣,我去買一把秤迴來秤一秤,反正以後若是咱們發豆芽賣也是要給人家秤的。”
齊氏問順娘,這是決心要做這個買賣了嗎?
順娘知道老娘的意思,買一把秤又要花錢,她舍不得。
於是順娘篤定的點頭,說已經決定了,既然要做這個買賣,那家裏還是買一把秤迴來的好。
說完,她就抬腳出門,打算去街上賣秤的店裏買一把秤迴來。
剛出門兒,卻碰見了隔壁的趙家娘子,隻見她慌慌張張地走了來,見到順娘立即上前來拉住她,求她幫忙去救一救趙家父子。
順娘覺得奇怪,便說自己又不會拳腳功夫,又沒有權勢,再說也不知道趙家父子出什麽事情了,為何趙家娘子要來求自己。
趙家娘子抹著眼淚說:“我官人和我家三郎被齊大郎賭坊裏的潑皮閑漢們扣住了,說是他們父子在賭坊裏輸了不少錢……”
順娘不等她說完,就接話了:“既是輸了錢,就該拿錢去贖人啊,我是幫不了忙的,身上攏共幾十文錢,您若是要借,那我可以借給你。”
趙家娘子擺手,哭道:“喜家二郎,我不借你的錢,我隻是想要你陪我走一趟,去齊大郎的賭坊裏跟那齊大郎說個好話,他就會放了我官人和三郎。”
順娘皺起了眉頭,不解地問:“為何我去見了齊大郎他就要放人?我跟那齊大郎可是素不相識啊!”
七月流火,高樹鳴蟬。
汴梁城外柳樹鎮的一間院子的柴扉被推開,有人往院子裏走,打破了盛夏院落的寂靜,正在做針線的齊氏放下了手裏的活計,放輕腳步往外走。
此時不過未時末,還沒有到申時,這個時辰會是誰來了呢?
齊氏心裏狐惑著,已然走到了門邊,手還沒放到門閂上,外邊那人已經走到了門邊,在木門上輕輕叩了兩聲。
“誰?”齊氏問。
“嫂嫂,是我。”外頭那人低聲迴答。
齊氏忙抽開門閂開了門,門外湧進一股熱浪,門口站著一頭汗,男子打扮,然而臉上帶著笑的喜順娘。
“叔叔迴來了!今日怎麽恁般早?不是說到申時末才能迴家的麽?”齊氏含笑問,帶著小小的驚喜,然後讓過一邊。
喜順娘跨進屋,抬袖擦了擦額頭的汗,說:“今日運氣好,一捆柴和兩尾魚被宋玉姐都要了,就早些迴來了,我買了些鹽和糖,還有菜蔬……”
一邊說著,她把手上的一個柳編籃子遞給了齊氏,接著往西屋裏看,問:“娘呢?”
齊氏答:“娘去隔壁趙家幫趙家娘子做醬去了。”
“可成和慧兒在午睡?”
“大郎和二娘睡得香,他們要曉得叔叔迴來了,怕不會睡了,叔叔給他們帶了糖哩。”
“嫂嫂,在家裏你還是叫我順娘吧。”
喜順娘一邊說一邊迴身把兩扇木門關上。
“慣了,換來換去怕說漏嘴,倒不好。”齊氏淡笑道,“對了,叔叔,我去燒水你洗洗,既是今日迴來得早些,就洗了躺一躺,到黑我做了湯餅,再叫你起來吃。”
“也好。”喜順娘點頭。
一早起來挑著兩捆柴提著兩尾魚,走了二十多裏地進汴梁城,把東西脫了手,再走著迴來,她全身上下早就被汗水浸透了,發出一股子汗餿味兒,她自己都聞不慣。
她走到堂屋的桌邊,拿起裝了涼水的大壺接連倒了兩碗,咕嚕咕嚕灌進了肚子,才愜意地長舒出口氣。
接著她走進西屋,把外頭那件髒兮兮的沾滿塵土帶著汗餿味的短褐給脫了,搭在床邊的木架子上,順手拿了一把扇子坐在窗下的一張扶手椅子上扇著,往窗外看。
窗外夏陽灼眼,鳴蟬聲在濃綠裏響成一片。
曾經的理想就是事業有成之後住在在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可等到真正實現了理想,住在這樣的地方,她卻覺得並不輕鬆了。
主要是此田園在非她所處時代的田園,而是往前推了九百六十年。
她穿來之前是公元二零一六年,穿來之後是大宋嘉佑元年,曆史上的公元一零五六年。
喜順娘的這個名字是穿來之後本身主人的名字,對的,她是魂穿,並非身穿。
她本來叫夏虹,二十三歲,電子科大畢業,專業是通信工程。
剛去單位實習,迴單位宿舍之後躺倒睡覺,睜眼之後,她就成了喜順娘。
成為喜順娘之後,她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莊周夢蝶的故事,不知道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
不管是幻還是真,她都要活著,日子也要往下過。
占據的喜順娘的這副身軀,夏虹是不滿意的,然而後來又滿意了。
如此矛盾為何?
實在是剛從床上爬起來,看著銅鏡裏麵那個身高體壯的女漢子,她有點兒膈應,跟她原來穿前的那婀娜嬌小的形象反差也有點兒太大了,不過原主的五官還是很端正的,偏清秀,隻是因為在外幹活多,膚色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小麥色來。
然而等她知道原主的頂梁柱大哥三月前已死,家中的老母和嫂子相繼病倒,家裏還欠了不少錢,賣了房子和兩畝薄地投奔汴梁城外的楊柳鎮嫂子娘家親戚,親戚又已經搬走,她們隻能在楊柳鎮租個小院子住下,一家老小都靠著她撐門麵,討生活之後,她就改變了想法,她滿意了。
從原主的老母劉氏和嫂子齊氏嘴巴裏知道了前情,她接受了現實,如果一家子都是女人在楊柳鎮是要被閑漢潑皮欺負的,家中餘錢不多,隻有她這個女漢子女扮男裝撐門立戶了,而且在原主因為勞累病倒在床之前,原主已經以喜家二郎的身份在楊柳鎮後麵的大山上砍了兩個多月的柴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讓砍下的柴多賣兩個錢,喜二郎,大名叫喜順的把砍下的柴擔著去汴梁城裏賣,每日來迴要走超過五十裏路。
夏虹是個穿越者,對於原主所處的時代隻有個大概的了解,大宋嘉佑年間,皇帝是曆史上評價很高的宋仁宗,宋仁宗坐在皇位上四十年,政清人和,國家繁榮,老百姓過著太平日子,算得上是太平盛世。
這是一個好時代,對於像喜順娘這樣的平頭百姓來說。
既然已經成為了喜順娘,那麽夏虹就要循著原主的生活軌跡前進。
原主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如果不下雨,那麽就要每天擔著柴進汴梁城去賣,往往天蒙蒙亮起來,砍了柴進城賣了迴家天已經黑了。來迴五十多裏地並不輕鬆,好在原主身高體壯,能應付下來,但時間一長,也讓人吃不消,會覺得很累,一個不小心,就要生病。
夏虹成為喜順娘,去砍了柴擔著進城賣了兩天後,她就做出了改變,首先她沒有再每天進城,而是隔日進城,在休息的那天她會去多砍些柴放進小院裏,接著去河灣下窩子釣魚。她會釣魚,說起來還要托她原來的老爸的福,夏虹的老爸是個釣魚愛好者,夏虹從小跟著他一起去釣魚,對於怎麽在河裏下窩子,也就是下魚食,等著那地方成為魚窩子,再去釣魚很在行。
一般在江河裏麵的野生魚是不好釣的,不過,如果下了窩子,再去釣的話,往往在短時間內就會有大的收獲。
這個時代的野生魚是很貴的,一尾鯉魚超過了一百文,比起喜順娘賣的兩擔柴來說隻多不少。
如果說以前的喜順娘擔著柴進城去賣,得幾十上百文錢勉強能應付家裏的開支的話,現在的喜順娘賣柴加賣魚,卻是略有盈餘了,而且這樣一來,人也沒那麽累。要知道,作為喜家撐門立戶的人病了,對喜家來說可是雙倍的損失。
齊氏和劉氏後來都誇讚喜順娘自從病了之後就變聰明了。
她聽了隻能嗬嗬笑,心道,芯子都換了,要不聰明點兒真得對不起穿越大神。
夏虹已經成為喜順娘快兩個月,從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應付自如,她已經跟原主的身軀融合了。
“叔叔,水燒好了,你可以去洗了。”齊氏進來打斷了她的神思。
順娘站起來,開了床邊的木櫃子,拿了換洗的衣裳去院外的柴房。
柴房在廚房旁邊,是個單獨的小屋子,裏麵除了堆著柴,還整理出來了一塊鋪著石板的空地用來沐浴。
順娘走進去脫了衣裳,抽了木簪子,解散了頭發,赤著腳站在石板上,拿個木瓢從大木桶裏麵舀出溫水衝洗。
她認真細致地洗著,水聲嘩嘩,那一股股溫水從她比一般女子略顯寬闊的肩背流下,順著細膩的肌膚流過緊實的腰身和翹臀,再到形狀美好的腿和腳踝……
忽地,她聽到了柴房的門外有響動,不由得猛然迴頭,喝問:“誰?”
門外傳來她嫂子齊氏不太自然的聲音:“是奴家,奴家來收……收叔叔換下來的衣裳……”
齊氏聽了婆婆的話,也覺得有道理,婆媳兩個互看一眼,接著看向順娘,劉氏問:“二郎,你是怎麽想的啊?”
順娘說:“我不想教他,但又擔心像娘說的那樣,所以,我想了個法子,這幾日您就不要去趙家了,等到趙家娘子上門兒來再問起此事,您就說,您想買迴喜家莊的地,還差一貫錢,若是她願意把錢與你,我就教給趙家三郎釣魚的法子。”
劉氏聞言一驚,瞪大了眼:“你說甚?一貫錢!”
順娘笑著點頭:“是啊,就是一貫,她若願意給你,我就教趙家三郎。”
齊氏也跟著笑了,她明白了順娘的意思,順娘把這要教趙家三郎的錢提高到一貫,想必那趙家娘子舍不得,那樣一來,知難而退,兩家關係也不會壞到哪裏去。
這個時代的一貫錢,再添上些,都可以把喜家莊那二畝多被賣掉的地買迴來了,所以一貫錢對村鎮上的普通人家來說,絕對算是一筆大錢,為了釣幾尾魚賣錢,恐怕絕大多數人舍不得拿出這麽一大筆錢來,若真拿出來了,定然是要被人當成失心瘋和缺心眼兒的。
劉氏過後也明白了順娘的意思,不由得誇讚她腦瓜子靈,多虧病了一場起來,不然絕對想不到這麽好的法子。
順娘嗬嗬的笑。
飯後,齊氏去刷洗碗筷,順娘逗小侄兒玩,劉氏在一邊抱著慧兒跟她嘮家常,不外乎說些趙家長李家短的話。
等到齊氏洗了碗筷和鍋灶迴來,一家人就敞開門,坐在堂屋的桌邊喝些茶水閑聊納涼。
屋外一*月亮,遠近房屋,樹木,還有院子都被鍍上了一層銀輝,平添些許涼意。
小半個時辰之後,劉氏和齊氏起身,帶著兩孩子去洗臉洗腳,用的水是廚房裏大水缸裏的水,除了洗澡,喜家再夏天是不會用熱水的,因為那要費柴火。除了順娘隔一天進城迴來要燒水洗澡,劉氏和齊氏以及兩個孩子都是七八日才燒水洗一次,平常都是用涼水擦一擦就算完事。
還別說,謝二娘心裏還真是如同順娘想得那樣,然而又有一些別的心思,她自己也琢磨不清。
當她娘非要她來喜家叫喜二郎去謝家吃飯時,她磨磨蹭蹭的,還被她娘說了兩句,說總不能讓她弟弟三郎去喜家叫人吧。謝二娘說可以叫店內雇傭的夥計去呀,她娘卻說他們都忙著生意呢,沒空,硬要她來喊人。
本來她來喜家把她娘的話傳給喜二郎就可以走了的,誰知道喜二郎一點兒不識相,直接拒絕了,說他不想去。
不知道為什麽,他如此冷漠的拒絕,讓謝二娘一下子覺得無比委屈,這個人,她知道,她爹娘有心要為她挑女婿,喜家二郎應該是其中之一。她也並不是完全懵懂的少女,畢竟十四了,明年可就及笄了,她娘常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及笄,就要趕緊找個合適的人家結親,比起對方的家境來說,顯然,她爹娘更加看重這個人的相貌和人品。他爹常常說的那個話,謝家不缺錢,給自己女兒找的女婿一定要相貌堂堂,人品好,這是最重要的。
她自己呢,暗中認為,她將來如果真要嫁人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是要自己看得上眼的。
喜二郎……
她覺得自己似乎並不討厭他,除了一開始在河裏被他救起來,他說話很臭,當時她對他印象不好。後來,多跟他說幾次話,謝二娘覺得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她一直認為他勤快,麵相也老實,有好多次,喜二郎挑著柴火從謝家肉鋪跟前過,謝二娘看見了,都要多看他幾眼。另外,藏在她心裏一個不足跟外人道的秘密就是,她覺得自己的胸被喜二郎摸到了,所以,對於喜二郎她不想上心,也要上心起來了。
在如此複雜和矛盾的心理之下,喜二郎說的話,做的事情,在謝二娘心裏就被放大了,讓她很容易計較。就好比剛才喜二郎拒絕她去謝家吃飯,她就控製不住想,一定是喜二郎很不喜歡自己,所以他才那樣說。她還想到,喜二郎真記仇,難道他還在計較上一次在河邊他把自己救起來的時候,自己對他惡語相向嗎?
好在,後來喜二郎改變了主意,願意跟著她去謝家了,她才不那麽糾結和難受了。
她讓喜二郎在前麵走,喜二郎也聽她的話,願意走在前麵,她這才心情平複了下來,然而,她真得想問他臉上那一塊淤青是怎麽迴事,可話到嘴邊卻又開不了口。仿佛一開口,就會暴露她的心思一樣。可這想要打探的欲|望就像是一隻貓藏在她胸懷中,不斷撓著她的胸口,好癢啊……
從喜家到謝家的這一段路,順娘走得輕鬆,謝二娘卻走得柔腸百轉。
快到謝家肉鋪跟前時,順娘停了下來,等謝二娘上前來,畢竟自己是客,總不可能不在主人的帶領下就直接走進別人家裏吧。
謝二娘呢,看到喜二郎停了下來,迴頭看了自己一眼,也明白是什麽意思了,就趕緊加快腳步走到喜二郎身邊,然後對他說:“跟我來。”
兩個人前後腳走進謝家肉鋪,謝二娘領著他直接上樓上去,樓上她爹娘正在招待喜二郎的娘和嫂子,見到順娘進去,謝乙先就跟她打招唿,接著看到他臉上的淤青,便問順娘是怎麽弄的。
順娘把早準備好的話說了出來,就是因為砍柴下雨跌倒,摔傷了。
吳氏趕忙關心的問,除了臉跌傷了,別的地方沒有傷吧。
順娘笑著說別的地方都好,邊說邊轉了轉手臂,踢了踢腿,以示自己的話不假。
謝乙便招唿順娘入席,陪他喝酒說話,吳氏和謝二娘則是招唿劉氏和齊氏吃飯。
兩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完飯,喜家人辭了謝家人迴家去,一路上,劉氏都在說謝家人的好話,在她眼裏,謝家人個頂個都是好人,就連對謝二娘的印象也完全改觀了,不再說她沒禮貌,著急忙慌的,而是說她待人熱忱,人又漂亮,將來不知道哪一家的郎君有福氣,能娶她做媳婦呢。
順娘和齊氏隻是默默聽著,她們兩個都知道今日劉氏在謝家飽餐了一頓,心情正好,這些話聽聽就好了。
迴到了家,順娘對老娘和嫂子說她最近幾日都不進城,要等到臉上的傷好得差不多了再進城去。
劉氏不理解地問順娘,這個臉上的淤青也不耽誤賣柴和賣魚,畢竟不是傷著了手和腳,她怎麽這幾日就不去呢。
順娘當然不好說真實的原因,隻說自己想歇幾天,順便在家裏伺弄下豆芽。
劉氏聽女兒這麽說,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這錢跟人比起來,還是人更重要,她自打失去了丈夫和兒子之後,是越來越這麽認為了。
順娘帶著臉上的淤青連續上山砍了兩天柴,盡管不能進城去賣柴,可不耽誤她砍柴,她照常每天清晨起來,上山去砍兩擔柴迴來晾在自己家院子裏麵,下午則是在家睡覺逗孩子,陪著老娘和嫂子說話,再去看一看她放在柴房柳條籃子裏麵的豆芽發得怎麽樣了。
這一天,她算了下日子,豆芽已經發了第五天了,吃完晌午飯,幫著嫂子洗了碗,就進了柴房,揭開了柳條籃子上的黑布,然後驚喜地發現自己第一次發出來的豆芽果然長成了她心中豆芽的樣子。雖然這些豆芽賣相不是很好,不像她看到的人家賣的那一束一束捆紮起來的豆芽,粗細長短都差不多,還挺直。她的呢,盡管粗壯,可是長得就像是一蓬蓬的亂草。
雖然是亂草,可順娘也非常高興,畢竟她第一次按照兒時記憶來發豆芽,還是發成功了。
劉氏和齊氏聽說她要收豆芽了,也興奮地跟在她後麵進了柴房,兩個人盯著順娘揭開柳編籃子上的黑布的時候還挺緊張,生怕種生發不出來,那樣一來她們想要在家裏掙點兒錢的希望就落空了。好在,順娘在揭開黑布後,她們看到了那一蓬蓬像野草一樣長著的茂盛的種生,這東西在順娘嘴|巴裏被叫做豆芽。不管是豆芽也好,還是種生也好,她們知道順娘成功了!於是她們都和順娘一樣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順娘甚至分別掐了幾根黃豆芽和綠豆芽下來放進嘴裏咀嚼,劉氏和齊氏見狀也像順娘那麽做,劉氏一邊咬一邊笑著說:“真脆!真香!”
齊氏也樂嗬嗬地說口感很不錯。
順娘道:“咱們得用秤來秤一秤,算一算這黃豆芽和綠豆芽一斤能發多少出來。”
劉氏看了眼兩個柳編籃子裏麵的豆芽說:“為娘看那個綠豆發出來的多些,怕比黃豆發出來的多一半不止,”
齊氏也在一旁如此說。
順娘道:“這樣,我去買一把秤迴來秤一秤,反正以後若是咱們發豆芽賣也是要給人家秤的。”
齊氏問順娘,這是決心要做這個買賣了嗎?
順娘知道老娘的意思,買一把秤又要花錢,她舍不得。
於是順娘篤定的點頭,說已經決定了,既然要做這個買賣,那家裏還是買一把秤迴來的好。
說完,她就抬腳出門,打算去街上賣秤的店裏買一把秤迴來。
剛出門兒,卻碰見了隔壁的趙家娘子,隻見她慌慌張張地走了來,見到順娘立即上前來拉住她,求她幫忙去救一救趙家父子。
順娘覺得奇怪,便說自己又不會拳腳功夫,又沒有權勢,再說也不知道趙家父子出什麽事情了,為何趙家娘子要來求自己。
趙家娘子抹著眼淚說:“我官人和我家三郎被齊大郎賭坊裏的潑皮閑漢們扣住了,說是他們父子在賭坊裏輸了不少錢……”
順娘不等她說完,就接話了:“既是輸了錢,就該拿錢去贖人啊,我是幫不了忙的,身上攏共幾十文錢,您若是要借,那我可以借給你。”
趙家娘子擺手,哭道:“喜家二郎,我不借你的錢,我隻是想要你陪我走一趟,去齊大郎的賭坊裏跟那齊大郎說個好話,他就會放了我官人和三郎。”
順娘皺起了眉頭,不解地問:“為何我去見了齊大郎他就要放人?我跟那齊大郎可是素不相識啊!”
七月流火,高樹鳴蟬。
汴梁城外柳樹鎮的一間院子的柴扉被推開,有人往院子裏走,打破了盛夏院落的寂靜,正在做針線的齊氏放下了手裏的活計,放輕腳步往外走。
此時不過未時末,還沒有到申時,這個時辰會是誰來了呢?
齊氏心裏狐惑著,已然走到了門邊,手還沒放到門閂上,外邊那人已經走到了門邊,在木門上輕輕叩了兩聲。
“誰?”齊氏問。
“嫂嫂,是我。”外頭那人低聲迴答。
齊氏忙抽開門閂開了門,門外湧進一股熱浪,門口站著一頭汗,男子打扮,然而臉上帶著笑的喜順娘。
“叔叔迴來了!今日怎麽恁般早?不是說到申時末才能迴家的麽?”齊氏含笑問,帶著小小的驚喜,然後讓過一邊。
喜順娘跨進屋,抬袖擦了擦額頭的汗,說:“今日運氣好,一捆柴和兩尾魚被宋玉姐都要了,就早些迴來了,我買了些鹽和糖,還有菜蔬……”
一邊說著,她把手上的一個柳編籃子遞給了齊氏,接著往西屋裏看,問:“娘呢?”
齊氏答:“娘去隔壁趙家幫趙家娘子做醬去了。”
“可成和慧兒在午睡?”
“大郎和二娘睡得香,他們要曉得叔叔迴來了,怕不會睡了,叔叔給他們帶了糖哩。”
“嫂嫂,在家裏你還是叫我順娘吧。”
喜順娘一邊說一邊迴身把兩扇木門關上。
“慣了,換來換去怕說漏嘴,倒不好。”齊氏淡笑道,“對了,叔叔,我去燒水你洗洗,既是今日迴來得早些,就洗了躺一躺,到黑我做了湯餅,再叫你起來吃。”
“也好。”喜順娘點頭。
一早起來挑著兩捆柴提著兩尾魚,走了二十多裏地進汴梁城,把東西脫了手,再走著迴來,她全身上下早就被汗水浸透了,發出一股子汗餿味兒,她自己都聞不慣。
她走到堂屋的桌邊,拿起裝了涼水的大壺接連倒了兩碗,咕嚕咕嚕灌進了肚子,才愜意地長舒出口氣。
接著她走進西屋,把外頭那件髒兮兮的沾滿塵土帶著汗餿味的短褐給脫了,搭在床邊的木架子上,順手拿了一把扇子坐在窗下的一張扶手椅子上扇著,往窗外看。
窗外夏陽灼眼,鳴蟬聲在濃綠裏響成一片。
曾經的理想就是事業有成之後住在在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可等到真正實現了理想,住在這樣的地方,她卻覺得並不輕鬆了。
主要是此田園在非她所處時代的田園,而是往前推了九百六十年。
她穿來之前是公元二零一六年,穿來之後是大宋嘉佑元年,曆史上的公元一零五六年。
喜順娘的這個名字是穿來之後本身主人的名字,對的,她是魂穿,並非身穿。
她本來叫夏虹,二十三歲,電子科大畢業,專業是通信工程。
剛去單位實習,迴單位宿舍之後躺倒睡覺,睜眼之後,她就成了喜順娘。
成為喜順娘之後,她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莊周夢蝶的故事,不知道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
不管是幻還是真,她都要活著,日子也要往下過。
占據的喜順娘的這副身軀,夏虹是不滿意的,然而後來又滿意了。
如此矛盾為何?
實在是剛從床上爬起來,看著銅鏡裏麵那個身高體壯的女漢子,她有點兒膈應,跟她原來穿前的那婀娜嬌小的形象反差也有點兒太大了,不過原主的五官還是很端正的,偏清秀,隻是因為在外幹活多,膚色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小麥色來。
然而等她知道原主的頂梁柱大哥三月前已死,家中的老母和嫂子相繼病倒,家裏還欠了不少錢,賣了房子和兩畝薄地投奔汴梁城外的楊柳鎮嫂子娘家親戚,親戚又已經搬走,她們隻能在楊柳鎮租個小院子住下,一家老小都靠著她撐門麵,討生活之後,她就改變了想法,她滿意了。
從原主的老母劉氏和嫂子齊氏嘴巴裏知道了前情,她接受了現實,如果一家子都是女人在楊柳鎮是要被閑漢潑皮欺負的,家中餘錢不多,隻有她這個女漢子女扮男裝撐門立戶了,而且在原主因為勞累病倒在床之前,原主已經以喜家二郎的身份在楊柳鎮後麵的大山上砍了兩個多月的柴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讓砍下的柴多賣兩個錢,喜二郎,大名叫喜順的把砍下的柴擔著去汴梁城裏賣,每日來迴要走超過五十裏路。
夏虹是個穿越者,對於原主所處的時代隻有個大概的了解,大宋嘉佑年間,皇帝是曆史上評價很高的宋仁宗,宋仁宗坐在皇位上四十年,政清人和,國家繁榮,老百姓過著太平日子,算得上是太平盛世。
這是一個好時代,對於像喜順娘這樣的平頭百姓來說。
既然已經成為了喜順娘,那麽夏虹就要循著原主的生活軌跡前進。
原主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如果不下雨,那麽就要每天擔著柴進汴梁城去賣,往往天蒙蒙亮起來,砍了柴進城賣了迴家天已經黑了。來迴五十多裏地並不輕鬆,好在原主身高體壯,能應付下來,但時間一長,也讓人吃不消,會覺得很累,一個不小心,就要生病。
夏虹成為喜順娘,去砍了柴擔著進城賣了兩天後,她就做出了改變,首先她沒有再每天進城,而是隔日進城,在休息的那天她會去多砍些柴放進小院裏,接著去河灣下窩子釣魚。她會釣魚,說起來還要托她原來的老爸的福,夏虹的老爸是個釣魚愛好者,夏虹從小跟著他一起去釣魚,對於怎麽在河裏下窩子,也就是下魚食,等著那地方成為魚窩子,再去釣魚很在行。
一般在江河裏麵的野生魚是不好釣的,不過,如果下了窩子,再去釣的話,往往在短時間內就會有大的收獲。
這個時代的野生魚是很貴的,一尾鯉魚超過了一百文,比起喜順娘賣的兩擔柴來說隻多不少。
如果說以前的喜順娘擔著柴進城去賣,得幾十上百文錢勉強能應付家裏的開支的話,現在的喜順娘賣柴加賣魚,卻是略有盈餘了,而且這樣一來,人也沒那麽累。要知道,作為喜家撐門立戶的人病了,對喜家來說可是雙倍的損失。
齊氏和劉氏後來都誇讚喜順娘自從病了之後就變聰明了。
她聽了隻能嗬嗬笑,心道,芯子都換了,要不聰明點兒真得對不起穿越大神。
夏虹已經成為喜順娘快兩個月,從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應付自如,她已經跟原主的身軀融合了。
“叔叔,水燒好了,你可以去洗了。”齊氏進來打斷了她的神思。
順娘站起來,開了床邊的木櫃子,拿了換洗的衣裳去院外的柴房。
柴房在廚房旁邊,是個單獨的小屋子,裏麵除了堆著柴,還整理出來了一塊鋪著石板的空地用來沐浴。
順娘走進去脫了衣裳,抽了木簪子,解散了頭發,赤著腳站在石板上,拿個木瓢從大木桶裏麵舀出溫水衝洗。
她認真細致地洗著,水聲嘩嘩,那一股股溫水從她比一般女子略顯寬闊的肩背流下,順著細膩的肌膚流過緊實的腰身和翹臀,再到形狀美好的腿和腳踝……
忽地,她聽到了柴房的門外有響動,不由得猛然迴頭,喝問:“誰?”
門外傳來她嫂子齊氏不太自然的聲音:“是奴家,奴家來收……收叔叔換下來的衣裳……”
齊氏聽了婆婆的話,也覺得有道理,婆媳兩個互看一眼,接著看向順娘,劉氏問:“二郎,你是怎麽想的啊?”
順娘說:“我不想教他,但又擔心像娘說的那樣,所以,我想了個法子,這幾日您就不要去趙家了,等到趙家娘子上門兒來再問起此事,您就說,您想買迴喜家莊的地,還差一貫錢,若是她願意把錢與你,我就教給趙家三郎釣魚的法子。”
劉氏聞言一驚,瞪大了眼:“你說甚?一貫錢!”
順娘笑著點頭:“是啊,就是一貫,她若願意給你,我就教趙家三郎。”
齊氏也跟著笑了,她明白了順娘的意思,順娘把這要教趙家三郎的錢提高到一貫,想必那趙家娘子舍不得,那樣一來,知難而退,兩家關係也不會壞到哪裏去。
這個時代的一貫錢,再添上些,都可以把喜家莊那二畝多被賣掉的地買迴來了,所以一貫錢對村鎮上的普通人家來說,絕對算是一筆大錢,為了釣幾尾魚賣錢,恐怕絕大多數人舍不得拿出這麽一大筆錢來,若真拿出來了,定然是要被人當成失心瘋和缺心眼兒的。
劉氏過後也明白了順娘的意思,不由得誇讚她腦瓜子靈,多虧病了一場起來,不然絕對想不到這麽好的法子。
順娘嗬嗬的笑。
飯後,齊氏去刷洗碗筷,順娘逗小侄兒玩,劉氏在一邊抱著慧兒跟她嘮家常,不外乎說些趙家長李家短的話。
等到齊氏洗了碗筷和鍋灶迴來,一家人就敞開門,坐在堂屋的桌邊喝些茶水閑聊納涼。
屋外一*月亮,遠近房屋,樹木,還有院子都被鍍上了一層銀輝,平添些許涼意。
小半個時辰之後,劉氏和齊氏起身,帶著兩孩子去洗臉洗腳,用的水是廚房裏大水缸裏的水,除了洗澡,喜家再夏天是不會用熱水的,因為那要費柴火。除了順娘隔一天進城迴來要燒水洗澡,劉氏和齊氏以及兩個孩子都是七八日才燒水洗一次,平常都是用涼水擦一擦就算完事。